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jīng)過多年的傳承伴隨3代代人,啟迪一代代人,也影響一代代人。
我家有個優(yōu)良的家風:敬老。
尊敬和供養(yǎng)老人是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先秦儒家在推行以政治理國家的理論時主張“老老以及人之老,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上”。在他們提出的大同理想社會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有助于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也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基本修養(yǎng)。我們應當繼承和發(fā)揚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
和睦的家庭是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輩的前提,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生活在敬老愛幼的環(huán)境的我耳濡目染。小時候經(jīng)常聽媽媽給我講曾參孝敬父母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有一次曾參在田里工作,可他一不小心把一根瓜苗的根給挖斷了,這正好被他父親給看見了。他的父親是個性情急躁的人,一氣之下就拿起一根棒子拼命地打曾參。父親的棒子一次次地落下,痛得曾參幾乎昏了過去,可參仍然故意表現(xiàn)出一點兒都不疼的樣子。他心想我做錯了事本來就該接受處罰,如果我不支撐一下,父親看見我倒了心中定會哀傷。”曾參的故事告訴我:在父母生氣的日候,我們應盡量保持安靜,不要頂嘴,給彼此一個反思的過程。不僅是曾參還要許許多多孝敬父母長輩的前輩們影響著我們一家。家里做了好吃的東西,媽媽先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端上,我們孩于們在父母生氣疲憊時保持安靜,不跟長輩頂嘴,學著把好吃的東西西留給長輩,幫長輩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挾泰山以超北海 ,此不能也 ,非不為也 ;為老人折枝 ,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從今天做起 ,從身邊做起 ,了解老人, 尊重老人,愛老人 ,為弘揚尊敬長輩的傳統(tǒng)美德貢獻自己的力量 !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