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所謂的教學反思,是對課堂教學的再思考,并非一定是課堂上做錯了什么,而是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回頭看”,從而讓我們在后續(xù)的課堂上做得更好。反思,是一個中性詞。
一.記錄教學“亮點”。
(以執(zhí)教《皇帝的新裝》為例)
“亮點”就在“君臣看新裝”情節(jié)中的人物描寫上。
讓學生閱讀課文這個章節(jié),思考問題:君臣看新裝,去了三撥人,作者在寫這三撥人的時候,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活動,首先找出“同”:
1、當看不見這布料的時候,他們都不承認自己是愚蠢的。老大臣:“難道我是愚蠢的嗎?”;官員:“我并不愚蠢呀!”;皇帝:“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我追問:他們共同關(guān)心的,是自己的智商嗎?學生恍然:“不是,是擔心自己的地位。”
2、當確認別人能看見布料的時候,他們都是很恐慌的,惟恐別人識破他。老大臣:“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官員:“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皇帝:“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我追問:他們究竟恐慌什么呢?學生回答:“惟恐丟掉自己的權(quán)勢地位,惟恐自己的尊嚴被貶低。”
3、他們都一致稱贊這布料很美,而且稱贊的語言都是一樣的。我要求學生把稱贊的語言找出來,讀一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稱贊的語言很單一,都是一個‘美’字!因為他們確實沒有看見布,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美。”
我最后板塊小結(jié)和過渡:寫君臣三次察看騙子織布,通過對他們心理活動和語言描寫,反復揭露了他們口是心非的惡行,刻畫了他們那種愚蠢虛偽的嘴臉。如果只寫其中的一次,不足以揭露整個宮廷的腐敗,然而三個場面又幾乎雷同,作者是如何處理這樣的“類而不同”的呢?
老大臣和官員察看織布的神態(tài)、動作不同。課文中對老大臣的眼睛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把眼睛睜得特別大”、“眼睛越睜越大”、“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而寫官員僅僅是“他看了又看”。
對他們的心理描寫的句式也有不同。老大臣“愿上帝可憐我吧!”是祈使句;官員“這大概是我不配有現(xiàn)在這樣好的官職吧?”是疑問句;而皇帝“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是反問句。
對他們的語言描寫也有所側(cè)重。老大臣是第一個去的,所以對他的語言寫得比較詳細,不但反復描寫他稱贊布料,還“特地”交代了他回到皇帝那兒把騙子的話“照樣背出來”。
我在學生找出這些不同點之后,問他們:“為什么要對類似場面中人物描寫采取不同的方法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樣寫既充分揭露了整個宮廷的腐敗,又避免了雷同,而且,兼顧到人物的身份,娓娓道來,情趣橫生。
二.剖析課堂“弱點”。
(以執(zhí)教《幼時記趣》為例)
課堂出現(xiàn)了問題,第二課時的時候,很郁悶。因為很意外的,學生幾乎不舉手發(fā)言。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設(shè)計了三個梯度的問題:
1、抓住“憶”字來概說課文;
2、抓住“小”字來分說課文;
3、抓住“趣”字來詳說課文。
第一個問題,三個學生先后回答問題,一個過于詳細,一個過于簡單,第三個同學在前兩個同學的基礎(chǔ)上,回答的比較好。第二個問題,要求學生說說課文里寫了哪些“藐小之物”來表現(xiàn)“物外之趣”的?學生全班一片沉靜,居然無人舉手。經(jīng)過約5分鐘(寶貴的5分鐘啊!)的非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開導,才進入第三個問題研討。
下課了,我心情很沉重,急忙找了三個學生,了解情況。學生告訴我: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和第一個學生的答案是差不多的,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過于羅嗦了。第二個問題,他們不相信有這么簡單的問題,以為老師在里面有“陷阱”,怕說錯了,所以,才不敢舉手的。
原來如此!
問題設(shè)計,需要斟酌。我立刻就把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整合,合并為一個問題:“這篇文章緊緊圍繞一個‘趣’字來寫,請結(jié)合課文說說作者寫了哪些趣事?”
由此,我覺得:
1、一問就答,一答就對的問題,可以簡略或者合并。
2、主問題是治愈“碎問碎答”的好方法,如此,一問能抵許多問。
3、最好的問題,是應該“沿著這個問題,不斷深入,長出新的問題”,比如,可以從“寫了哪些趣事”這個點不斷追問下去。
當學生處于“非入境”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要尋找原因,尤其是尋找教學上的原因。課堂上的問題,首先是“教”的問題。
三.捕捉教學機智。
(以執(zhí)教《濟南的冬天》為例)
這節(jié)課,我對文段進行了細讀,品析了寫景的妙處,有一個學生無意中說了句:“三個小節(jié)寫山的,這個小節(jié)寫得最好。”對這樣的個性解讀,本來是可以忽略,但是,一剎那,我覺得需要對本文三段寫“山”的文字進行比較,看看究竟有沒有“最好”。
于是有了下面的課堂活動:
組織討論:文中寫“山”的三段文字,探究它們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可以從山的狀態(tài)、美的特點、側(cè)重、詳略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
得出學習體會:
1. 都是寫山,狀態(tài)態(tài)不同:第二段寫曬著太陽的山,第三段寫薄雪覆蓋的山,第四段寫城外遠山;
2. 都是寫山,美感不同:第二段重在表現(xiàn)安恬之美,第三段重在表現(xiàn)秀氣之美,第三段則是淡雅之美;
3. 都是寫山,用意不同:第二段喻山之形態(tài)(小搖籃),第三段繪山之色彩,第四段,描山之神韻(小水墨畫);
4. 都是寫山,著墨不同:第二段全景(正面與側(cè)面結(jié)合從大處落筆),第三段用工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多角反復),第四段用白描(寥寥兩句,簡筆勾勒)。
在此基礎(chǔ)上,我進行了小結(jié):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這叫“一物三寫,各具情態(tài)”,它既避免了用筆的單調(diào)重復,又使得景物豐富而有層次,細膩而又不失宏闊。
這一板塊的活動,是課堂上一個“旁逸斜出”的環(huán)節(jié),但是,這樣的處理,卻是對前環(huán)節(jié)學習的深化,是更高層次的思維訓練,它將學生的閱讀欣賞,提高到文學鑒賞的高度,教師的活動小結(jié),是總結(jié),是升華,更是深入淺出地滲透了文學鑒賞的因子,從而使得文本研讀有深度,學生積累有厚度。
教學機智,在于捕捉有效信息,并順藤摸瓜,擴大戰(zhàn)果。
四.進行再教設(shè)計。
所謂的“再教設(shè)計”,就是不滿足于已有的設(shè)計,而是推倒重來,另辟蹊徑,換一個新的思路組織課堂教學。
這種形式的教學反思,也叫“一課多案”。
(以執(zhí)教《臺階》教讀課為例)
《臺階》教讀第一稿:
1.讀課文,說“臺階”。
2.再讀課文,說“父親”。
3.三讀課文,說說“父親”與“臺階”的關(guān)系。
《臺階》教讀第二稿:
1.讀課文,說說父親對臺階的態(tài)度變化歷程。
2.從父親對臺階的態(tài)度變化上,你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3.文中多處也寫了“我”對父親的態(tài)度,你是怎樣看待“我”對父親的評價的?
《臺階》教讀第三稿:
1.導入。“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父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
2.切入。高臺階的房屋建起來了,父親的感覺又怎樣呢?從“尷尬”選讀賞析課文。
3.追問。父親“若有所失”,從“我”的角度看,他失去了哪些東西?
4.總結(jié)。臺階是父親的……
《臺階》教讀第四稿:
1.導入。“父親總覺得我們家臺階低”,父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
2.說讀。為了建高臺階的屋子,父親做了怎樣的準備。
3.補白。從“尷尬”“倔強”和“茫然”入手,為坐在臺階上的父親,寫一段內(nèi)心獨白。
4.以寫促讀。出示輔助材料,用“父親,臺階,宿命”寫一段話。
五.加強橫向比較。
我執(zhí)教《老王》,自己整理課堂實錄,與郭初陽老師執(zhí)教《老王》的實錄,進行了橫向比較。
我的長處:對文本運用語言的藝術(shù),進行了充分品析;郭的長處: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做得比較深入,尤其是批判文革,引發(fā)自省。
我的短處:文本主題挖掘不夠深入,對“愧怍”的認識比較淺顯;郭的短處:沒有組織豐富細膩的文本語言賞析活動,有點“泛語文”。
經(jīng)過比較,取長補短,我重新設(shè)計了《老王》,試上比較滿意。
與名師同課異構(gòu),然后對課堂實錄進行比讀,是最好的教學反思。
六.整理課堂實錄。
對照錄音或者視頻,整理自己的課堂實錄,是需要勇氣的。
但這樣的整理,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磨礪。
整理一般分兩個步驟:1. 完全實錄。也就是一字不差地整理;2. 理想狀態(tài)實錄。也就是根據(jù)情境,對課堂上的教學語言進行“美化”,當然,這里的美化,是需要用紅色字體標注的。
為什么美化?美化得有沒有道理?多問問自己,你的教學語言就干凈了。
七.持續(xù)關(guān)注一個問題。
一學期,一年,都關(guān)注某個點,都在這個“點”上進行教學反思,持續(xù)反思,就是課題研究;將反思結(jié)論綴連起來,就是很好的論文。
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就只在“教學細節(jié)”上進行教學反思。關(guān)注課堂教學細節(jié)的呈現(xiàn)與優(yōu)化。
如:切入,提問,評價,引導,過渡,小結(jié),板書,講析,示范,穿插,拓展……
后來,我的課題《初中語文名師課堂教學細節(jié)微格研究》被立項為省級重點資助課題。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