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盧米埃爾兄弟手中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起了紀錄時代的重任。1905年,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里,中國人自己拍攝的電影誕生了。從此,中國人也開始用電影來紀錄時代變遷、社會發(fā)展。作為一名90后,我在這些電影中開始認識中國,讀懂中國,也更加熱愛中國。
我和電影的緣分要從小學2年級說起。在那個酷熱煩躁的下午,老師給我們看了《三毛流浪記》,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電影的魅力,也了解到舊中國的黑暗。奶奶經常跟我講舊中國的黑暗,對于一個小孩來說,這實在太抽象了。我理解不了,什么叫吃不飽,什么叫穿不暖,什么又叫民不聊生。在看到電影中的三毛的時候,奶奶跟我說的那些情形一下子生動了起來,那些畫面一下子具象了起來。我才認識到在舊中國生活的人們是多么痛苦。
后來,鎮(zhèn)上有了一家影像店,不管是中國的、外國的,老電影、新電影,都能在那里租到。從此,就像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我用另外一種方式開始認識中國。在電影中,我看到了1840年英國人是怎樣用船堅炮利打開中國的大門的,中國是怎樣度過那屈辱的百年的。在電影中,我還看到了開國大典時的盛況,看到了新中國是如何從一窮二白發(fā)展到今天第二大經濟強國。
當然,在電影中我不僅看見了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也看見了每個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變化。新中國剛建立時,物資資源極度匱乏,人們穿的衣服大多是粗棉布和麻布的,衣服的顏色也比較單一。而現在,人們的衣服追逐時尚個性,服裝的顏色、質地都大大豐富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自行車到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的小轎車,從綠皮火車到高鐵?萍嫉陌l(fā)展也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從剛開始,人們之間相互交流只能通過寫信、打電報,后來電話開始走進了每個人的家里,F在,有了互聯(lián)網,遠在天邊的朋友,也可以很快聯(lián)系到。
電影不僅讓中國人看到中國70年的巨大變化。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還將中國帶到了世界舞臺。1975年,胡金銓的電影《俠女》在戛納電影節(jié)一舉斬獲最高綜合技術獎。從此,中國電影就進入了世界舞臺。此后,中國電影屢獲國際大獎。成龍、李連杰、章子怡這些中國面孔也開始在好萊塢大片中亮相。外國認識到中國再也不是那個貧困、落后的“東亞病夫”,而是富饒、現代化的中國。中國的影響力也隨著這些電影走出國門。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中國的電影能發(fā)展的如此迅速,歸根結底離不開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光影變幻70載,中國電影記錄著家國夢想,也記錄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拼搏奮斗。在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衷心的祝福著祖國,熱愛著祖國。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中國建設的更好,更加繁榮昌盛。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