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10總結
房屋建筑學總結設計部分
概論:建筑的分類(大量性、大型性、等級)建筑
的基本要素建筑設計的過程(各過程完成的內(nèi)容)及階段劃分了解建筑模數(shù)體系(基本、擴大、分倍)
平面設計:房間面積考慮的原則功能分區(qū)的幾個方
面的分析平面的形式及組合形式中小學教室設計的構造和主要尺寸門的平面形式
剖面設計:觀演建筑座位排列及有關問題(視點和坡
度的關系等)剖面的形式及組合方式剖面幾個主要高度的設計建筑空間的組合
立面設計:構圖的基本規(guī)律建筑體型及組合常見的
立面處理手法(比例、虛實、尺度及定義)立面的比例尺度處理(定義手法)
構造部分概論:建筑構造組成及功能分類(承重構件、維護構件等)、建筑構造的影響因素
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剛性柔性基礎的概念
剛性角深淺基礎的概念各種基礎的定義及關系
墻體:墻體承重方式及特點細部構造(勒腳、防潮
層等)定義及設置位置和尺寸及相互連接過梁、圈梁的分類、定義、作用圈梁斷開時的處理裝修的類型及用途
樓地層:現(xiàn)澆及預制樓板的定義樓地面的分類
樓層和地層的區(qū)別現(xiàn)澆樓板的尺寸估算預制樓板和相關構件的連接(搭接、擱置等)
樓梯:當樓梯底層中間平臺下做通道而平臺凈高不滿
足要求時,常采取的辦法設計計算過程(各個參數(shù)的確定與計算梯下開門)平面圖及剖面圖繪制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梯的構造(踏步與斜梁關系等)屋頂:排水設計的過程排水方式柔性、剛性防水
構造層次坡度的形成方法泛水的定義、構造(圖)
門窗:組成窗框安裝方式及門窗與墻的關系
變形縫:類型設置原則及方式縫寬的確定原則、依據(jù)等
防火:燃燒性能耐火極限(三要素)等級
工業(yè)建筑:分類排架組成平面及剖面形式剖面各標高的要求及計算過程。
擴展閱讀:房屋建筑學總結
緒論
1.生產(chǎn)性建筑可以根據(jù)其生產(chǎn)內(nèi)容的不同劃分為工業(yè)建筑、農(nóng)業(yè)建筑等不同的類別;非生
產(chǎn)性建筑則可統(tǒng)稱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據(jù)其使用功能,又可分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兩大類。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2.公共建筑所涵蓋的面較廣,按其功能特征,大致可作如下分類:(選擇題)
生活服務性建筑:如餐飲類、菜場、浴場等;文教建筑:如各類學校、圖書館等;托幼建筑:指幼兒園、托兒所;
科研建筑:如研究所、科研試驗場館等;醫(yī)療建筑:如醫(yī)院、診所、療養(yǎng)院等;商業(yè)建筑:如商店、商場等;
行政辦公建筑:如各類政府機構用房、辦公樓等;交通建筑:如各類空港碼頭、汽車站、地鐵站等;
通信廣播建筑:如電視臺、電視塔、廣播電臺、郵電局、電信局等;體育建筑:如各類體育競技場館、體育訓練場館等;觀演建筑:如電影院、音樂廳、劇院、雜技場等;展覽建筑:如展覽館、博物館等;旅館建筑:如賓館、飯店、招待所等;
園林建筑:如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各類城市綠化小品等;紀念性建筑:如紀念堂、陵園等;宗教建筑:如各種寺廟、教堂等。
3.住宅建筑中的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以上為高層;《高
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規(guī)定:10層和10層以上及房屋高度超過28m的建筑屬于高層建筑。第1章建筑設計概述
1.初步設計階段的圖紙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如下:(1)建筑專業(yè)的圖紙(2)結構專業(yè)的圖紙
(3)設備專業(yè)應提供相應的設備圖紙、設備估算數(shù)量及說明書
(4)各參與設計的專業(yè)間應該進行互審和會簽,以保證協(xié)作的協(xié)調(diào)、一致(5)工程概算人員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完成工程概算2.建筑模數(shù)是指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度協(xié)調(diào)中的增值單位,也是進行科研、建筑設計、
施工、構建制作的尺寸依據(jù)。標準包括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分模數(shù)和模數(shù)數(shù)列幾個方面。
(1)基本模數(shù)
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值規(guī)定為100mm,表示符號為M,即1M=100mm,整個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以及建筑組合件的模數(shù)化尺寸均應是基本模數(shù)的倍數(shù)。(2)擴大模數(shù)
擴大模數(shù)指基本模數(shù)的整數(shù)倍,擴大模數(shù)的基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水平擴大模數(shù)為3M、6M、12M、15M、30M、60M;b:豎向擴大模數(shù)的基數(shù)為3M、6M,共兩個。(3)分模數(shù)
分模數(shù)是指整數(shù)除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值。分模數(shù)的基數(shù)為M/10、M/5、M/2,共三個。(4)模數(shù)數(shù)列
模數(shù)數(shù)列是指以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分模數(shù)為基礎擴展成的一系列尺寸,這些模數(shù)數(shù)列的幅度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
a:水平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列幅度為1M20M。b:豎向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列幅度為1M36M。
c:水平擴大模數(shù)數(shù)列的幅度:3M為3M75M、6M為6M96M、12M為12M120M、15M為15M120M、30M為30M360M、60M為60M360M,必要時幅度不限。d:豎向擴大模數(shù)數(shù)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e:分模數(shù)數(shù)列的幅度:M/10為1/10M2M、M/5為1/5M4M、M/2為1/2M10M。第2章建筑平面設計
1.為使前排兩側座位不致太偏,后面座位不致太遠,必須根據(jù)水平視角、視距、垂直視角的要求,充分研究座位的排列,確定適合的房間尺寸。(理解課本圖2.5)
(1)如果第一排座位距黑板太近,形成垂直視角太小,容易造成學生近視。因此,第一
排座位與黑板的距離必須大于2m,以保證垂直視角大于45°。
(2)如果最后一排座位距離黑板太遠,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會受到影響。因此,后排距黑
板的距離不宜大于8.5m。
(3)如果前排座位過于靠邊,會影響學生的視力。因此,水平視角(即前排邊座與黑板
遠端的視線夾角)應大于30°。
2.窗洞口面積大小主要根據(jù)房間的使用要求、房間面積及當?shù)厝照涨闆r等因素來考慮,不
同使用要求的房間對采光的要求不同,為方便設計,常采用的是根據(jù)窗地面積比進行窗洞口面積的估算。
窗地面積比=窗洞口面積之和/房間地面積3.交通聯(lián)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間(走道)、垂直交通空間(樓梯、電梯、自動扶梯、坡
道)、交通樞紐空間(門廳、過廳)等。
4.當走道兩側布置房間時,教學樓為2.10-3.00m,門診部為2.40-3.00m,辦公樓為
2.10-2.40m,旅館為1.50-2.10m,作為局部聯(lián)系或住宅內(nèi)部走道的寬度不應小于0.9m,當走道一側布置房間時,其走道的寬度應相應減小。
5.樓梯按位置和使用性質(zhì)可分為主要樓梯、次要樓梯、消防樓梯等。樓梯的形式主要有直
跑樓梯、平行雙跑樓梯、三跑樓梯等形式。
6.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有使用功能、結構類型、設備管線、建筑體型。7.平面組合的形式有走道式組合、套間式組合、大廳式組合。8.總平面設計的內(nèi)容有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建筑物的自然通風、功能分析。9.日照間距:在設計時,必須在建筑物之間留出一定的距離,以保證陽光不受遮擋,而能
直接照射到室內(nèi),這個間距就是建筑物的日照間距。
10.在總平面布置時,通風間距與周圍建筑物的阻擋和主導風的方向有關。要通風良好,兩
幢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應為前幢建筑物高度的4-5倍,顯然這種通風間距對用地來說是不經(jīng)濟的。當主導風的入射角在30°-60°時,這時的通風間距可采用前幢建筑物高度的1.3-1.5倍。
第3章建筑物剖面設計
1.房屋的凈高是指樓地面到結構層(梁、板)底面或頂棚下表面之間的距離;層高是指該
層樓地面到上一層樓地面之間的距離。(理解課本圖3.14)
2.一般來說,室內(nèi)最小凈高應使使用的人舉手不接觸到頂棚為宜,為此,房間的凈高應不
低于2.20m;地下室、局部夾層、走道等有人員正;顒拥淖畹吞幍膬舾卟粦∮2m。3.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房間,為消除和減少眩光,應避免陳列品靠近窗臺布置,這就要求增
加窗臺的高度,實踐中總結出窗臺到陳列品的距離要使保護角大于14°,為此,一般
將窗下口提高到離地2.5m以上。
4.建筑空間的剖面組合形式有重復空間的組合、大小高低相差懸殊的空間組合、錯層式空
間組合、臺階式空間組合。第4章建筑體型與立面設計1.形式美的基本法則:統(tǒng)一與變化、均衡與穩(wěn)定、對比與變化、韻律與節(jié)奏、比例與尺度。
黃金距形表現(xiàn)為(1+√5):2的比例,黃金比等于0.618。
2.建筑體型的組合類型:單一體型、單元體型組合、復雜體型組合。3.組合體型的體量連接:直接連接、咬接、以走廊或連接體相連。第5章建筑構造概述
1.一幢民用或工業(yè)建筑,一般是由基礎、墻或柱、樓板層及地坪層、樓梯、屋頂和門窗六
大主要部分所組成。
2.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物質(zhì)技術條件的影響、經(jīng)濟條件的影響。
其中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包括外力作用的影響、自然氣候的影響、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3.風力的影響不可忽視,風力往往是高層建筑水平荷載的主要因素。4.地震的大小是用震級表示的。震級的高低是根據(jù)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釋放
能量越多,地震越大,震級就越高。因此,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指標。5.地震烈度是指在地震過程中,地表及建筑物受到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
一個震級,可是烈度卻隨距震中距離的不同而變化。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和設計烈度之分;玖叶仁侵改骋坏貐^(qū)今后一定時期內(nèi),在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設計烈度是指根據(jù)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在基本烈度的基礎上,按區(qū)別對待的原則進行調(diào)整后的烈度。第6章墻體與基礎
1.墻體有四種承重方案:橫墻承重、縱墻承重、縱橫墻承重、內(nèi)框架承重。2.黏土磚規(guī)格為240mm115mm53mm(長寬高),加上砌筑時所需灰縫尺寸,其長寬
厚之比為4:2:1。
3.常用的砌筑砂漿有水泥砂漿、石灰砂漿和混合砂漿三種。4.過梁是用來支承門窗洞口上部的砌體和樓板傳來的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洞口兩側墻
體的承重構件。常用的過梁有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磚過梁、磚拱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的斷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鋼筋磚過梁凈跨度小于或等于1.5m,不應超過2m,多用于清水墻門窗洞口上。
5.窗臺的作用是排除沿窗流下的雨水,防止雨水侵入墻身和向室內(nèi)滲透。窗臺有懸挑窗臺
和不懸挑窗臺兩種。
6.墻腳是指室內(nèi)地面以下,基礎以上的墻段,其中外墻的墻腳稱為勒腳。7.為防止地表水對勒腳的侵蝕、防止外界機械力的碰撞,勒腳處外墻面應該采取強度較高、
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保護,常用的構造做法有:勒腳表面抹灰、勒腳貼面、勒腳用堅固材料。
8.墻腳防潮處理:(理解課本圖6.13)
(1)當室內(nèi)地面為不透水墊層時,防潮層通常在低于室內(nèi)地坪60mm處設置,同時,還
應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以防雨水侵蝕墻身;(2)當室內(nèi)地面墊層為透水材料時,水平防潮層的位置應平齊或高于室內(nèi)地面60mm處;(3)當內(nèi)墻兩側地面之間出現(xiàn)高差時,應在墻身內(nèi)設置高低兩道水平防潮層,并在靠土
壤一側設置垂直防潮層。
9.按防潮層所用材料的不同,一般有三種做法:防水砂漿防潮層、細石混凝土防潮層、油
氈防潮層。
10.散水是沿建筑物外墻設置的傾斜坡面,坡度一般為3-5。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實
素土上鋪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散水寬度一般為600-1000mm。11.墻身加固措施:增加壁柱和門垛、設置圈梁、設置構造柱。
12.圈梁宜連續(xù)地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閉狀;當圈梁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
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兩梁垂直間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理解課本圖6.17)
13.多層磚房構造柱的設置部位為外墻四角、內(nèi)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及樓梯、電梯間
四角等。(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nèi)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
14.變形縫按其作用不同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1)伸縮縫也叫溫度縫,是從基礎頂面開始,將墻體、樓板、屋頂全部構件斷開。因為
基礎埋于地下,受氣溫影響較小,因此不必斷開。(2)沉降縫將房屋從基礎到屋頂全部構件斷開,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獨立的
剛度單元;A必須斷開是沉降縫不同于伸縮縫的主要特征。
(3)一般情況下,防震縫僅在基礎以上設置,但當平面較復雜,防震縫與沉降縫結合設
置時,也應將基礎斷開。
15.墻體的保溫:根據(jù)絕熱處理方法的不同,保溫結構大致有單一材料保溫結構、復合材料
保溫結構;復合材料保溫結構又可分為外墻內(nèi)保溫(保溫層設在外墻的內(nèi)側)、外墻外保溫(保溫層設在外墻的外側)、外墻中保溫(保溫層設在外墻的夾層空間中)。16.墻面裝修按其所處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外墻面裝修和內(nèi)墻面裝修兩大類。按材料和施工方
式不同,外墻面裝修可分為抹灰類、貼面類和涂料類;內(nèi)墻面裝修可分為抹灰類、貼面類、涂料類和裱糊類。
17.一般抹灰常用石灰砂漿抹灰、混合砂漿抹灰、水泥砂漿抹灰、紙筋灰漿抹灰、麻刀石灰
漿抹灰、保溫砂漿抹灰等。
18.基礎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全部荷載,并把這
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地基是指基礎底面以下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層。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層為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土層為下臥層。從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簡稱基礎埋深。當基礎埋深大于5m時,稱為深基礎;當埋深小于5m時,稱為淺基礎。從經(jīng)濟和施工角度考慮,基礎應盡量淺埋,但不能小于0.5m。(理解課本圖6.49)
19.基礎的類型較多,按基礎所采用的材料和受力特點來分,有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按其
形式不同來分,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箱形基礎等。第7章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
1.樓梯的常用坡度范圍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較為適宜。自動扶梯有水平運行、
向上運行和向下運行三種方式,向上或向下的傾斜角度為30°左右。爬梯常用角度為45°-90°,其中最常用的角度為59°、73°和90°。坡道常用坡度在15°以下。2.樓梯一般由三部分組成:樓梯段、樓梯平臺、欄桿扶手(欄板)。
3.樓梯的類型:直行樓梯、折角樓梯、折返樓梯、三折跑樓梯、剪刀式樓梯、弧形樓梯、
螺旋樓梯。
4.樓梯梯段凈寬度是指墻邊到扶手中心線或兩扶手中心線的距離。平臺的凈寬度必須大于
或等于梯段的凈寬度,住宅樓梯平臺的凈寬度不得小于1200mm,以確保通過樓梯段的人流和貨物也能順利地在樓梯平臺上通過,避免發(fā)生擁擠堵塞。
5.梯井是指梯段之間形成的空間,此空間從頂層到底層貫通,再對折雙跑樓梯中,可無梯
井,C=0,但為了梯段安裝和平臺轉(zhuǎn)彎緩沖,可設梯井,為了安全,其寬C=60-200mm
為宜。
6.樓梯踏步尺寸:踏步的高寬比決定著樓梯的坡度,若以h表示踏步高,b表示踏步寬,
b和h的取值應符合如下關系之一
2h+b=600~620mm或者b+h≈450mm其中,600-620mm表示一般人的步幅。
7.一般扶手高度為900mm。室外樓梯,特別是消防樓梯的扶手高度應不小于1100mm。樓梯
頂層水平扶手及靠樓梯井一側水平扶手超過500mm長時,其高度必須不低于1050mm。托兒所、幼兒園及小學等使用對象主要為兒童的建筑物中,需在600mm左右的高度再設置一道扶手,以適應兒童的身高。
8.樓梯凈高度是指平臺下或梯段下通行人或物件時需要的豎向凈空高度,平臺下凈空高度
一般不應小于201*mm,梯段下凈空高度不應小于2200mm;當對折雙跑樓梯底層中間平臺下設通道時,平臺下凈空不應小于201*mm。(理解課本圖7.7)9.若平臺下凈空不滿足要求,可采用以下方式解決:(理解課本圖7.8)(1)在底層設計成“長短跑”梯段;
(2)局部降低底層中間平臺下地坪標高,使其低于底層室內(nèi)地坪標高±0.000,以滿足
凈空高度要求;(但降低后的中間平臺下的地坪標高仍應高于室外地坪標高,以免雨水內(nèi)溢)
(3)綜合以上兩種方式,在采取長短跑梯段的同時,又降低底層中間平臺下地坪標高;(4)底層用直行單跑或直行雙跑樓梯直接從室外上二層。10.樓梯尺寸計算:(理解課本圖7.9)
(1)根據(jù)層高H和初選的踏步高度h定每層踏步數(shù)目N,N=H/h。(N宜為偶數(shù),若求出
的N為奇數(shù)或非整數(shù),可反過來調(diào)整踏步高h)
(2)根據(jù)踏步數(shù)N和初選的踏步寬度b確定梯段水平投影長度L,L=(0.5N-1)b。(3)確定是否設梯井。若樓梯間寬度較富余,可在兩梯段之間設梯井。(4)根據(jù)樓梯間開間凈寬A和梯井寬C確定梯段寬度a,a=(A-C)/2。
(5)根據(jù)初選的中間平臺寬度D1(D1a)和樓層平臺寬D2(D2>a)以及梯段水平投
影長度L檢驗樓梯間進深凈長度B,B=D1+L+D2。若不能滿足,可對L值進行調(diào)整(即調(diào)整b值)。必要時,則需調(diào)整B值。
11.樓梯按結構構造大致可分為板式樓梯、梁式樓梯和其他形式。12.鋼筋混凝土樓梯常用的施工方法有現(xiàn)澆整體式和預制裝配式兩種。
13.平臺板一般平行于平臺梁布置,以利于加強樓梯間整體剛度。當垂直于平臺梁布置時,
常用小平板。第8章樓底層
1.為了滿足使用功能要求,一幢現(xiàn)代化建筑的樓板層通常有面層、結構層、附加層和頂棚
層四部分組成。(課本圖8.1)
2.按受力和傳力情況的不同,樓板又可分為板式樓板、梁板式樓板、無梁樓板等。
3.樓板擱置及錨固:預制板擱置在墻上或梁上時,必須保證有一定的擱置長度,在墻上擱
置長度不應小于100mm,在梁上的擱置長度不小于80mm,同時必須在墻上或梁上鋪M5水泥砂漿(俗稱坐漿)20mm厚,以保證板的平穩(wěn)擱置和傳力均勻。
4.裝配整體式樓板,按構造做法不同有以下兩種:疊合式樓板、壓型鋼板組合樓板。5.樓地面的名稱是以面層的材料和做法來命名的,按其材料和做法分為以下四大類:整體
地面、塊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6.直接式頂棚包括直接噴刷涂料頂棚、直接抹灰頂棚和直接貼面頂棚三種做法。
7.樓板層隔聲主要是針對固體傳聲,為了減少撞擊的能量,提高樓板的隔聲效果,可以從
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在樓面上鋪設富有彈性的材料,以便吸收能量;
(2)采用浮筑樓層,在結構層上鋪設一層彈性墊層,然后在彈性墊層上再鋪設面層;(3)在樓板下加吊平頂,這對隔絕撞擊傳聲和空氣傳聲都能起一定作用;(4)采用不連續(xù)的結構形式。
8.陽臺按使用要求不同可分為生活陽臺和服務陽臺;根據(jù)陽臺與建筑物外墻的關系,又可
分為挑(凸)陽臺、凹陽臺(凹廊)和半挑半凹陽臺。陽臺欄桿(板)扶手構造應堅固、耐久,給人以足夠的安全感,一般多層建筑欄桿凈高不小于1.05m,中高層建筑欄桿凈高不小于1.1m。
9.鋼筋混凝土陽臺按施工方式不同可分為現(xiàn)澆式、裝配式或現(xiàn)澆與裝配式相結合的方式;
按承重結構的支承方式可分為墻承式陽臺和懸挑式陽臺。懸挑式陽臺按其結構布置不同又分為挑梁搭板式和直接挑板式兩種。第9章屋頂
1.由于屋面材料和承重結構形式不同,屋頂形式多樣,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坡屋頂、平
屋頂和其他形式的屋頂三大類。
(1)坡屋頂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頂,坡度范圍常在10%-60%之間;(2)平屋頂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小于10%的屋頂,常用坡度為2%-3%;
(3)其他形式的屋頂如拱屋頂、折板屋頂、薄殼屋頂懸索屋頂及網(wǎng)架屋頂?shù)取?.平屋頂坡度形成方式通常有材料找坡和結構找坡兩種。
(1)材料找坡是指屋頂坡度由墊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長度較小的平屋頂;
(2)結構找坡,又稱擱置坡度或撐坡,是將屋面板擱置在帶有坡度的承重墻、屋面梁或
屋架上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種做法。
3.屋頂?shù)呐潘绞椒譃闊o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兩大類。4.柔性卷材防水材料:新型防水卷材主要有高聚物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
卷材,用于瀝青卷材的膠粘劑主要有冷底子油、瀝青膠等。
5.卷材防水屋面基本構造層次由結構層、找平層、結合層、防水層和保護層等組成。(理
解課本圖9.9)6.細部構造:
(1)泛水構造是指屋面與垂直屋面交接處的防水處理。如屋面與女兒墻、山墻、煙囪、
變形縫等垂直墻面的相交部分,均需做泛水處理,防止交接縫出現(xiàn)漏水。泛水高度不應小于250mm。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頭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墻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墻中鑿出通長凹槽,將卷材收頭壓入凹槽內(nèi),用防水壓條釘壓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外抹水泥砂漿保護。
(2)挑檐口的構造(理解課本圖9.15)(3)落水口構造(理解課本圖9.16)
7.剛性防水屋面的構造層一般有結構層、找平層、隔離層、防水層等,剛性防水屋面應盡
量采用結構找坡。(理解課本圖9.21)8.屋頂中按照結構層、防水層和保溫層所處的地位不同,可歸納為防水層直接設置在保溫
層上面的屋面和保溫層在防水層上面的保溫屋面兩種保溫體系。(1)防水層直接設置在保溫層上面的屋面
該保溫體系從上到下的構造層次為防水層、保溫層、結構層,其多用于平屋頂?shù)谋?/p>
溫。為防止室內(nèi)濕氣進入屋面保溫層,可在保溫層下做一層隔蒸汽層。隔蒸汽層的做法一般為在結構層上先做找平層,根據(jù)不同需要,可以只涂瀝青層,也可以鋪一氈二油或二氈三油。
(2)保溫層在防水層上面的保溫屋面
其構造層次為保溫層、防水層、結構層,由于它與傳統(tǒng)的鋪設層次相反,故名“倒
鋪保溫屋面體系”。其優(yōu)點是防水層不受太陽輻射和劇烈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全年熱溫差小,不易受外來的損傷;缺點是需選用吸濕性低、耐氣候性強的保溫材料,一般須進行耐日曬、雨雪、風力、溫度變化和凍融循環(huán)的試驗。9.目前為減少直接作用于屋頂表面的太陽輻射熱量,屋頂隔熱降溫所采用的主要構造做法
有:屋頂間層通風隔熱、屋頂反射陽光隔熱、屋頂蓄水隔熱與屋頂植被隔熱等。第10章門與窗
1.門的形式按開啟方式分,通常有:平開門、彈簧門、推拉門、折疊門、轉(zhuǎn)門等。彈簧門
適用于人流出入頻繁或有自動關閉要求的公共場所,如商店、醫(yī)院、辦公和商業(yè)大廈,但托兒所、幼兒園、小學或其他兒童集中活動的場所不得使用彈簧門;轉(zhuǎn)門對隔絕室外氣流有一定作用,可作為寒冷地區(qū)公共建筑的外門,但不能作為疏散門。
2.窗按開啟方式可分為:固定窗、平開窗、懸窗、立轉(zhuǎn)窗、推拉窗、百葉窗。懸窗因鉸鏈
和轉(zhuǎn)軸的位置不同,可分為上懸窗、中懸窗和下懸窗。第11章建筑工業(yè)化
1.建筑工業(yè)化的基本特征有:設計標準化、施工機械化、構建工業(yè)化、組織管理科學化。2.發(fā)展建筑工業(yè)化,主要采取以下兩種途徑:(1)預制裝配式建筑
(2)現(xiàn)澆或現(xiàn)澆與預制相結合的建筑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房屋建筑學10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房屋建筑學10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