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研文章寫作(二)
五、執(zhí)筆寫作
經過選題和寫作準備,進入了調研文章寫作的關鍵階段執(zhí)筆寫作階段。這個階段是要將經過深入研究的成果表述出來,以便獲得社會的認可、交流和轉化。如果表述得好,就容易被認可,只有被認可的成果才有可能被交流轉化,才能達到用研究成果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目的,否則就會前功盡棄。所以,執(zhí)筆寫作是直接關系研究成敗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是每一個寫作者不得不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⒈編寫寫作提綱
調研文章的執(zhí)筆,首先要根據(jù)選題和研究的論點編寫寫作提綱,然后按照提綱進行寫作。⑴編寫寫作提綱的意義
寫作提綱,實際是相當于由序碼和文字所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它能幫助作者考慮全篇的邏輯構成,它是文章的寫作設計藍圖。見下圖:
這個圖表中的一、二、三所表示的是全文中最大的三個并列論點。㈠、㈡、㈢、表示的是一的從屬論點。1、2、3雙表示的㈠的從屬論點,以此類推。在這個圖表中這些大大小小的論點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圖表和序碼中完全被表示出來。
可以說,這個圖表是論點邏輯關系的視覺化。它把論點間的復雜關系,以簡單的圖表形式,條理清楚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這種形式之所以適合于文章寫作,是由于它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人們認識事物總是經過分析與綜合的。人們既要把一個整體分解開,又要一個個部分綜合起來。人們總是要在全體的把握去分析部分;而分析一個個部分時又把它放在全體中去把握。
我們根據(jù)這樣的提綱去寫作,就可以從細目群上著手,一個觀點一個觀點地寫,最后寫出一篇全篇相聯(lián)系的完整文章。這是從作者方面說的。從讀者方面說,人們讀的是一個個細目的內容,但是,他們不會孤立起來看每一章節(jié),而是把每一個小的部分同文章的基本論點,文章的全體聯(lián)系起來理解。所以,這又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
要動筆寫正文之前,先擬出這樣的寫作提綱是有好處的。寫一些小的文章,如短小的統(tǒng)計分析、案件分析打一下腹稿就可以了。但是,要寫一篇5000字以上的長篇文章,不擬提綱寫作起來就有困難了。許多材料不容易捋得那么清了,論點之間、大小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會不清晰,若是擬出提綱,把它寫到紙上,視覺化了,那么,什么地方的上位論點與下位論點不太適應,思考得有錯誤;什么地方材料不足,什么地方材料配備得不恰當;乃至全篇的邏輯構成,層次條理如何;全篇是否均衡,是一看就清楚的。所以,寫作正文之前編寫寫作提綱是十分必要的。
⑵寫作提綱的項目
寫作提綱包括的項目:題目
基本論點
一、大項目(上位論點,大段段旨)㈠中項目(下位論點,段旨)⒈小項目(段中一個小材料)
這是指一般的文章而言。長篇文章或者學術著作有時要劃分成部、冊、編、篇、章、節(jié)、一、㈠、1、⑴十個層次或更多層次。而千八百字的短文,一般有兩個層次的項目也就足夠了。提綱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標題寫法,另一種是句子寫法。
標題寫法是以簡要的語言,以標題的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的寫法長處是:簡潔、扼要,能一目了然,效率高。短處是只是自己了解,別人不易明白。而且,日后時間稍長一點,自己也會模糊。句子寫法,是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其長處是:具體、明確,無論放多長時間都不會忘記內容,別人也能看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多,寫起來費時間,效率低。
提綱項目這兩種寫法各有所長。用那一種形式好?還是兩者混合使用,這要根據(jù)所寫的
文章的長短、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⑶編寫提綱的方法①先擬標題
標題是作者給文章起的名字,它是文章的代表。每個作者總是力圖以最凝煉、最鮮明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內容來擬定標題。好的標題能傳內容之神,能夠名副其實地確切地把文章內容的精神傳達出來。
調研標題的類型:揭示論點的標題
這類標題的特點,就是把論點概括出來。如《對少年犯罪不應適用附加刑》、《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應數(shù)罪并罰》、《法官要講究語言藝術》。
揭示研究內容的標題
這類標題揭示的是文章研究的什么內容。這類標題在法院調研文章中的比例較大,可占標題的95%以。如《談反向假冒商標》、《我國實現(xiàn)獨立審判的條件與出路》
調研文章標題的要求直接
法院調研文章的標題,要求直接揭示論點或課題,使讀者看一眼就能了解文章內容。擬定調研文章標題也要求獨創(chuàng),不落窠臼,給你以新奇感,能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但是,不可使用藝術加工的手法,譬如象征、比喻、等方法曲折表達。這樣雖然能吸引讀者,但它令讀者對該文的內容難以捉摸。是不利于讀者閱讀與檢索的。如《民事賠償是一杯醇酒》、《應給證人一柄法律的利劍》,這樣的標題就會使讀者莫名其妙,難以在短時間內了解文章的內容,無法選擇讀還是不讀。
具體
調研文章的標題,要求寫得具體,能讓讀者把握文章的基本論點或論題。目前,不少文章使《......的研究》一類的標題,如果概括的不好就會顯得浮泛。
醒目
醒目就是鮮明,能讓讀者一目了然。這樣,標題就不會寫得太長。過長的標題可以用副標題來加以調整。如:
××法院干部人事制度給審判工作帶來生機與活力
一石激起千層浪
××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調查
對照起來看,兩個標題的內容雖然相同,但標題的作用就大不一樣了。后者標題就顯得
鮮明有吸引力。標題的鮮明與否主要取決于作者的概括力與表現(xiàn)力,所以,我們應有意識地思考和提煉鮮明醒目的文章標題。
②提出論點
以論點命名要寫出應該說明的基本論點。③籌劃好全篇的布局。
從幾方面,按照相應的順序來闡述基本論點。這就是文章全篇的邏輯構成骨架。④逐級安排。
在大項目安排妥當之后,再逐步安排項目的下位觀點。一級一級的安排,最好安排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準備使用的資料卡片,按照提綱的順序,標上序碼,并排列好備用。
⑤全面檢查。
對寫作提綱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作必要的增、刪、調整。有這樣經過深思熟慮的寫作提綱就會使寫作順利進行了。⒉構成的基本型
⑴利用型寫作的意義
在法院調研寫作過程中,經過長期寫作實踐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調研文章構成的基本型。這些基本型的形成,開始是某個人的借用其它文體或創(chuàng)造性地,或者二者兼有對法院調研寫作的探索,由于它能反映人們的思維規(guī)律和能夠表達、交流審判工作經驗,能將調研成果轉化成司法行為,所以被沿用下來,并在人們反復運作中逐步完善、定型。這種定型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人們共同思維規(guī)律的規(guī)范基礎上形成的。我們利用這些來寫作,不但可以省力,便于組織材料表達觀點,還會便于讀者閱讀。這是提高效率的一種方法。當然,“型”不是個死板的套子,不能不考慮內容如何,一律削足適履地塞到里邊去,而它是對文章的一種科學的規(guī)范。所以利用“型”寫作時一要注意變化,靈活地應用;二要注意當現(xiàn)成的“型”有損于內容表達時,就要尋求適于內容表達的“型”去寫作。
⑵法院調研文章構成的基本型
法院調研文章的構成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由于它歸屬于議論文之內,有它的基本型,即緒論、本論、結論三段式。
①緒論
緒論包括下列內容:
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
這一部分要寫得簡潔。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樣,用很長的篇幅寫自己的心情與感受,不厭其煩地講選定這個課題的思考經過。
提出問題
這是緒論的核心部分,問題要提得明確具體。有時要寫一點歷史的回顧,這個課題,誰,作了哪些研究,達到什么程度,作者本人有哪些補充補充、糾正或發(fā)展。
說明作者論證這一問題的方法
如果是一篇較長的文章,在緒論中還要對本論部分加以扼要、概括地介紹,或提示論述問題的結論,這樣是便于讀者閱讀、理解本論的。
緒論只能簡要地交待上述各項內容,篇幅分量在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要小。②本論
這是展開論題,表達個人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它是調研文章的主體,必須下功夫把它寫充分、寫好。有些文章,序論部分提出的問題很新穎、有見地,但是本論部分很單薄,論證得不充分,勉強引出的結論站不住腳。這樣的文章是缺乏科學和社會價值的。所以,一定要把本論部分寫好。
本論的構成有以下三種類型遞進式
遞進式又稱為直線推論,即提出一個論點,一步步深入,一層層展開。論點,由一點到另一點,循著一個邏輯線索直線移動。例如《行政賠償?shù)姆蓡栴}》(《人民司法》1998年第2期)就是用遞進的方式來論述的:
一、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一并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立案時間如何適用法律……
二、原告對自己的賠償請求舉證不足,被告也提供不出不予賠償?shù)囊罁?jù),根據(jù)案情可以酌情賠償……
三、在多個原告或賠償請求人共存的情況下,賠償費用在法律文書中如何確認或表述……并列式
并列式即把從屬基本論點的幾個下位論點并列起來,一個個分別加以論述。例如《審查行政程序合法性問題》(《人民司法》1998年第二期)的本論就是以并列的方式論述的:
一、審查依據(jù)……二、審查方式……
三、審查的具體內容……
四、審查行政監(jiān)督決定的兩個問題……混合型
調研文章由于敘述的是比較復雜的理論或實踐問題,一般篇幅又較長,所以常常使用直線推論與并列分論兩者結合的混合型。而且往往是直線推論中包含并列分論,而并列分論又
有直線推論,有時下面還有更下位的并列分論。調研文章中的直線與并列分論是多重結合的。因此,為求眉目、層次清楚,常常加上序碼表示并列分項的關系。較長的文章,有多層次的并列分項,還必須使用不同序碼來顯示不同的層次,有時還要加上小標題,這是便于讀者閱讀的。例如《對完善火車與其它車輛碰撞糾紛處理依據(jù)的建議》(《審判研究》1998年第2期)就是以混合方式論述的:
一、鐵路道口管理現(xiàn)狀與事故處理……二、現(xiàn)行規(guī)定存在的問題……三、對完善處理規(guī)定的建議……
以上是第一層的遞進式論證方式,但在“三”中地使用了并列式論證方式:1、就重新明確參加委員會的主體!2、對委員會的處理應確立復議制度!
3、對于委員會所做出的決定賦予一定的效力!
這樣從本論的第一層和第二層論證方式來看就是混合型的論證方式。③結論
結論是文章的結尾部分。調研文章結論部分應包括下列內容:寫出論證得到的結果
這一部分要對本論分析、論證的問題加以綜合概括,引出基本點,這是解決課題的答案,這部分要寫得簡要具體,使讀者明確了解作者的獨特見解之所在。
最值得注意的是,結論必須是在緒論中提出的,本文中本論中論證的。調研文章最忌諱的就是論證的不充分,而妄下結論。要首尾一貫,成為一個嚴謹、完美的邏輯構成。
對課題的展望
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某課題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時也只是達到一定的程度,而不是研究的頂點。所以,最好還要提出本課題還遺留的問題,或者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以及可能解決的途徑等。
最后是謝辭
對整個研究寫作過程中給予自己幫助的單位、領導、老師、同事等表示謝意。謝辭要寫得誠懇,有分寸。
上面介紹的是法院調研文章構成的基本型,這個基本型是常用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死板公式,作者可根據(jù)所表達內容的需要加以靈活地變通處理。
④文章附加部分
文章附加部分,是指在調研文章的全文結構上,有的文章有,有的文章有,大部分文章沒有的部分。通常有兩部分是大多數(shù)調研文章所沒有的: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多設在文章之前,一般是較長的文章才增設的,可方便讀者選擇和檢索、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和主要內容。內容提要的內容是正文的中心論點及主要內容的概括敘述,一般長度多在200字左右,主要要求就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和語言的簡煉。文中的一切細枝末節(jié),都統(tǒng)統(tǒng)地略而不談。
關鍵詞關鍵詞是近幾年的一些征文,要求增加的內容,設在內容提要之后正文之前,近似于文件中的主題詞,設置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檢索而設。
擴展閱讀:法院調研文章寫作(一)
法院調研文章寫作賀興旺高云峰
《法院調研文章寫作》內容提要
《調研文章寫作》一書由黑龍江省蘭西法院副院長賀興旺和研究室研究員高云峰二位同志合作撰寫,該書填補了我國法院乃至政法系統(tǒng)調研寫作工具書的空白。
《調研文章寫作》一書的作者經過對自己寫作實踐的總結和對一些報刊調研文章的研究,對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理論、寫作規(guī)律、寫作技巧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jù)自己對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的理解寫出了本書。全書共分三章,約19.5萬字。第一章緒論,介紹了法院調研工作、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的基礎知識,如法院調研工作、調研文章的范圍、如何選題、課題研究、執(zhí)筆寫作等都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同時還對基礎寫作的知識,如文面,行款格式等也作了介紹。第二章是各類調研文章的寫作,共分案例分析、司法統(tǒng)計分析、專題論文、調查報告和信息5個部分。在介紹各類調研文章具體寫作時,對各類調研文章的特點、分類、結構進行了全面介紹。為了便于讀者對寫作理論和技巧直觀的理解和把握,并附例文進行了講解。在選用例文時作者十分注重例文的權威性,選用的多是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報》等有影響報刊上登載的文章。第三章是作者作品選。共選登了二位作者的8篇在報刊上公開登載過調研文章,以便于編者、讀者對作者的了解。
為了便于編者、讀者對本書作者的了解、對本書體例和資料來源的考證,書末附有二位作者的小傳及主要參考資料供編者讀者參考!斗ㄔ赫{研文章寫作》目錄前言第一章總論
一、法院調研文章的基礎知識⒈法院調研工作⒉法院調研文章
⒊法院調研文章及必備的條件⑴創(chuàng)造性⑵科學性⑶平易性
⒋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要求⑴真實⑵準確
⑶很強的專業(yè)性二、怎樣選題1、選題的客觀標準⑴司法實踐亟待解決的問題⑵法學理論中的新理論新觀點
⑶通說的糾正⑷前說的補充
2選題要考慮自己的主觀條件⑴要有濃厚的興趣⑵能發(fā)揮業(yè)務專長⑶選題要大小適中⑷占有一定數(shù)量的資料⑸能得到相應的指導三、寫作準備⒈制定寫作計劃⒉資料的來源與搜集⑴書刊資料的利用①圖書資料的利用圖書資料的檢索書目和索引②報刊資料的利用③工具書的利用
④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利用⑵資料的選、贁(shù)量②質量
⒊讀書的方法與要求⒋資料的記錄⑴記錄的內容⑵記錄的方法①成冊筆記本②活頁本③卡片⒌資料的整理⑴資料的分類⑵資料的保管
⑶電腦軟盤的分類與管理⒍實地調查⑴調查的準備①明確目的②確定對象③擬定提綱⑵調查的方法①普遍調查②非普遍調查
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⑶調查的方式①開會②訪問③問卷
四、課題的研究⒈邏輯思維方法⑴歸納和演繹⑵分析和綜合⑶抽象到具體⒉創(chuàng)造性思考方法
⑴形成創(chuàng)造思考的基本條件①豐富的知識、信息貯存②勤于思考③對自己施加壓力⑵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兩種方法①線狀思考
②發(fā)散與收束性思考⒊靈感⑴靈感的特點①突發(fā)性②亢奮性③創(chuàng)造性
⑵產生靈感的原因⑶產生靈感的過程五、執(zhí)筆寫作⒈編寫寫作提綱⑴編寫寫作提綱的意義⑵寫作提綱的項目⑶編寫寫作提綱的方法①選擬標題
②以論點名寫出應該說明的論點③籌劃好全篇布局④逐級安排
⑤依次考慮各級的安排⑥全面檢查⒉構成的基本型⑴利用型寫作的意義
⑵法院調研文章構成的基本型①緒論②本論遞進式并列式混合型③結論
④文章的附加部分內容提要參考資料
⑶常用的幾種結構形式①總提分述②先分述后總論③總提、分述、總論④散述式⑤遞進式
⒊常見的幾種論證方法⑴舉事例⑵事理引申⑶反證⑷類比⑸對比⑹因果互證⑺歸謬法⑻喻證法
⒋執(zhí)筆順序與起草方法⑴執(zhí)筆順序①自然順序②從本論入手⑵起草方法①初稿一氣呵成②分成部分寫⒌構段
⑴統(tǒng)一完整的規(guī)范段
⑵充分運用段中主句顯示段旨①段中主句的位置⑶適當?shù)娜萘竣让黠@的標志⒍表達
⑴要準確地描述調研成果
⑵容易為讀者看懂⒎引文加注⑴引文⑵加注
⒏表和圖的處理⑴統(tǒng)計表⑵其它表⑶統(tǒng)計圖⒐規(guī)范的文面⑴行款格式①標題②署名③正文④提行⑤序碼⑵文字書寫⑶習慣用法⑷數(shù)字書寫⑸標點符號的書寫⒑如何對待寫作中的困難⑴寫得不順手⑵執(zhí)筆被中斷
六.調研文章的最后完善階段⒈修改潤飾⒉謄清定稿
第二章法院各類調研文章的寫作(分論)一、案例分析的寫作⒈案例分析的特點與寫作要求⒉案例分析的基本構成⒊案例分析的種類⒋各類案例分析的寫作⑴四段式案例分析的寫作⑵三段式案例分析的寫作⑶二段式案例分析的寫作⑷社會問題性案例的寫作二、司法統(tǒng)計分析的寫作⒈司法統(tǒng)計分析的特點⒉司法統(tǒng)計分析的構成與寫作三、專題論文的寫作⒈專題論文的特點
⑴議論文的特點突出⑵表達形式的多樣化⑶邏輯思維模式突出⒉寫作要求⑴選題要新⑵挖掘要深⑶形式要有變化
⒊專題論文的基本構成與分類⒋專題論文的種類與寫作⑴總提分述式專題論文的寫作⑵先分述后總論式專題論文的寫作⑶分述式專題論文的寫作
⑷總提分述總論式專題論文的寫作⑸遞進式專題論文的寫作
⑹省略緒論和結論的分述、遞進式專題論文的寫作四、調查報告的寫作⒈調查報告的分類⒉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⒊調查報告的結構⒋調查報告的具體寫作⑴反映問題調查報告的寫作⑵總結成績調查報告的寫作五、法院信息的寫作⒈信息
⒉法院工作信息
⒊法院工作信息與法宣稿件的區(qū)別⒋法院信息載體、信息分類與寫作⑴法院信息載體
⑵廣義的法院信息與狹義的法院信息⑶法院信息的基本構成⑷法院信息的分類與寫作①快訊類信息的寫作②工作情況類信息的寫作③工作經驗類信息的寫作
第三章作者作品選
一、偽證的表現(xiàn)、鑒別方法和預防......賀興旺二、淺談民事案件判前說理......賀興旺
三、人民法院為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服務的思考......賀興旺
四、在審判方式改革中強化領導監(jiān)督問題的探討......賀興旺五、從實際出發(fā),不斷豐富和完善行政審判的裁判方式......賀興旺六、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伤伎?.....高云峰七、沉重的嘆息......高云峰
八、對房地產抵押登記存在問題的思考......高云峰附:
1、主要參考資料
2、作者賀興旺同志小傳(封2)2、作者高云峰同志小傳(封3)
前言
我國現(xiàn)在正處于政治、經濟大變革時期,社會矛盾日趨復雜,有很多新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需要法律調整。所以,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跨世紀的宏偉設想。這就需要工作在政法戰(zhàn)線的每一名干警都要關心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在執(zhí)法工作中調查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為完善和執(zhí)法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從這個意義上說,調研是我們每一位政法干警的一種職責,一種職務所需求的能力。同時調研還是提高法官業(yè)務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調查研究,法官可對某一部門某一法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就更會得心應手了。調研文章一經發(fā)表,就對全局具有指導意義,所以調研也是提高法院整體執(zhí)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關系到國家法律能否全面、正確的實施。這就要求法官具有很高的業(yè)務能力,而調研是重要的能力之一。當前,法官的調研寫作能力狀況與審判工作狀況是不相適應的。
從法院調研專業(yè)隊伍現(xiàn)狀看,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青黃不接,尤其是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這種問題更為突出。調研工作專業(yè)性很強,兩級法院的調研隊伍又極不穩(wěn)定,一些多年從事調研工作的骨干有的當了領導,有的充實到審判工作第一線,F(xiàn)在的調研人員多是新手,有的連新手都沒找著,只得找“臨時工”應付局面。這些同志工作熱情雖然很高,但是他們中有的缺乏審判經驗,有的沒有掌握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的規(guī)律,很難應付日益繁重的法院調研工作任務。他們也很著急,想學習提高又沒門路,而且又缺少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的工具書,這就為他們學習調研文章的寫作增加了難度。
即使是從事多年調研工作的同志,有些人也只是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罷了。由于沒有指導性工具書,對調研文章寫作沒有作過深入的探索,有時只是按經驗寫,這種經驗堅持下去有的是錯誤的,這樣也有可能由于寫死手了而影響寫作質量。筆者從事調研工作,有時需要寫一些不熟悉的題材和文體總是有一種無所適從無從下手的感覺,只得一邊摸索一邊寫作,有時走不少彎路,甚至走上歧途,使一些有價值的調研文章夭折了。
在審判工作一線的同志,有很多的經驗需要總結,審判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需要研究和探討,但是由于受文字和寫作基礎的限制,他們有的不能寫,有的即使是寫了,也會由于沒有掌握寫作規(guī)律,一些文章就中道崩殂了,同樣也發(fā)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他們對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的知識的需求同樣是迫切的。筆者認為,法官的級別越高調研文章寫作水平就應當越高,掌握的知識就應越全面,所以,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應是每個法官的必修課之一。
本書是筆者對法院調研文章寫作規(guī)律的探索,是我們投出的探路石子,一塊引玉之磚,希望它能引起法院同仁對調研文章寫作規(guī)律的興趣與探討,并對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有所裨益。本書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廣大同仁不吝賜教。
作者
1998年5月25日第一章總論
一、法院調研文章的基礎知識1、法院調研工作
法院調研工作按照各級法院的調研工作范圍,包括調查研究、信息反饋、案例編報、司法統(tǒng)計分析四個方面。
2、法院調研文章
法院調研文章是對法院工作、法律等有關問題進行調查、探討、研究,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從概念可以看出,法院調研文章是我們進行調查、研究、表述調研成果的唯一手段,同時又是描述調研成果,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調查研究是一項相當復雜的思維活動,并且又需要描述出來進行成果的交流與轉化,所以就更離不開寫作。在進行調查研究,只憑腦子想是想不清楚的;而要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地記錄、整理、推敲、修改,這才能使創(chuàng)造思考一層層展開,一步步深入,逐步臻于完善,達到問題的解決,這個研究過程離開寫作是辦不到的。而調研成果的轉化、交流,產生社會效果,又必須用調研文章把它展示給讀者。所以調研文章既是進行調查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調研成果的工具。
法院調研文章是法院應用文的一部分。而法院應用文又包括訴訟文書,法院機關應用文等,因訴訟文書和機關應用文的寫作,已形成固定和統(tǒng)一的格式,本書不予探討。3、法院調研文章及必備的條件(1)創(chuàng)造性
調研文章必須有獨到的見解,具有創(chuàng)造性。調研文章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xiàn)一是超前的,這是根據(jù)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經過科學的分析和論證提出建立新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現(xiàn)行的法律的課題;二是經過研究現(xiàn)行法律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如果沒有這種創(chuàng)造思維,我們的法律只能停滯在一定的社會發(fā)展水平上,社會主義法制就不會適應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就不能發(fā)揮法制在社會生活的作用。所以創(chuàng)造性是調研文章的生命。(2)科學性
調研文章的科學性是由調研工作的任務決定的。調研工作的任務就是要揭示社會主義法律產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探求如何公平、公正執(zhí)法,使之成為依法治國的指南。所以在調研過程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為武器。在看待事物時不僅要看到事物的局部,而且要看到事物的整體;不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還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不僅要看到事物的本身,還要看到該事物和其它事物的關聯(lián);不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還要看到事物的本質。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觀、聯(lián)系觀、發(fā)展觀、系統(tǒng)觀觀察分析事物,克服認識的主觀性、表面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對調查和收集到的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結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求索出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二是探索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它包括事物或問題的要害和關鍵,措施的現(xiàn)實性和可行性。)。
調研文章的科學性要求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從中引申出符合實際的結論。(3)平易性
寫文章的第一個、也是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讓人明白。有人說,難懂是文章的最大欠缺是有道理的。寫出的東西人家讀不懂,這樣的文章還有什么價值呢?尤其是調研文章是要陳述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和案情及
其適用相關的法律,這就要求寫得深入淺出,容易理解。法院調研文章講的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內容,有抽象的道理,有時還用專門的術語,在這種條件下文章能夠寫得平易近人,容易理解,那就需要一定的寫作功夫了。
4、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要求⑴真實
無論是寫作調研文章,還是案例編報,或者是統(tǒng)計分析都必須要求真實。真實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一是取材要真實。寫作之初我們選定了題目,占有了大量的材料之后,必須選擇和使用真實的材料,要選用法院在現(xiàn)實中已發(fā)生的事實和已經生效的判決、已經認定的事實,不要使用未經認定或有爭議的事實,選用正式報刊、書籍的資料。二是要選擇有代表性,能夠反映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材料。三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要切實可行,要具有可操作性。⑵準確
準確是由真實引申出來的。在調研文章中使用的數(shù)字要準確,一是要使用司法統(tǒng)計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二是引用的資料尤其是法條要準確無誤;三是語言準確,適用法律術語的不能使用其它語言。⑶很強的專業(yè)性
一是法律程序的適用有固定的程序,法律文書都有固定的格式;二是法律語言的專門化;三是法院調研文章經過多年寫作探索,形成了固定的文體格式。二、怎樣選題
1、選題的客觀標準。
據(jù)筆者體會和觀察,一篇調研文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新穎的選題和正確的觀點。而且選題還處于文章成功的首要地位,所以,有人說選擇一個好的題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題目的好壞主要是文章本身所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那么,什么是題目的社會價值呢?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方略,我們認為一篇調研文章的社會價值無論是長篇的調查報告,還是短至幾百字的案例,都不外乎體現(xiàn)在服務于這個方略的這一點上,這就是我們撰寫調研文章選題的根本原則。選題的社會價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類問題總的特點是存在的普遍性和對社會生活影響的巨大性,有社會熱點,也有執(zhí)法工作中的難點或疑點。例如執(zhí)行難問題,無論是哪個地區(qū),哪級法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個問題,而且是嚴重影響嚴肅執(zhí)法和公正執(zhí)法的大問題,其題目的價值是相當大的。(2)法學理論中的新理論新觀點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產生了一些新的領域、新的行業(yè)和新的社會矛盾,隨之出現(xiàn)了法律的真空地帶,這就需要適時建立新的法律,在新的法律建立之前,就要由調研工作者填補這個空白。譬如在新刑法制定之前,就有一些人對當時沒有懲罰規(guī)定的計算機犯罪有過深入的探討。這種選題的特點是突破現(xiàn)有的法學理論和法律規(guī)定,有時是其它國家法學理論的移植,有時則是作者首次提出。例如《人民司法》1997年第4期,王歌雅的《重構我國的夫妻財產制》一文,就突破了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根據(jù)我國法律的夫妻共同財產范圍過寬、約定財產制相對滯后、婚姻家庭領域的財產性質、財產范圍難以認定的現(xiàn)實,提出了采取勞動所得共同制,以擴大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確立夫妻個人特有財產制,以明確夫妻個人財產范圍;健全約定財產制、為財產約定奠定法制基礎;建立夫妻財產登記制度,以適時記載夫妻財產的增減變化等新的法學觀點,為我們以后重新制定夫妻財產制度開闊了眼界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意見。(3)通說的糾正
通說就是通行的看法,這是已有的法學理論所公認的,也包括現(xiàn)在提出并流行的觀點。糾正通說的不正確觀點能使人們獲得正確的認識,有社會學和法學的價值。譬如在對待私錄視聽材料的證明力問題上,
大都堅持依據(jù)最高院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倍挥璨尚拧!度嗣袼痉ā1998年第5期的謝嘯林的《私錄視聽資料的排除與采信》一文就是對這種通說的糾正。提出了應用排除加例外的原則,有四種例外情況私錄的視聽資料可以作為證據(jù)予以采信。(4)前說的補充
這是對法學理論和法律法規(guī)的補充,使其更為完整,以便在審判實踐中實施。譬如賀興旺同志的《在審判方式改革中強化領導監(jiān)督問題的探討》一文,就是根據(jù)最高院和省院的主要領導在講話中提出對審判方式改革中領導監(jiān)督的問題,在實踐中他感到領導監(jiān)督對審判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具體操作起來因太抽象太理念,因此,經過他的潛心鉆研,撰寫了該文。從強化領導監(jiān)督意識到監(jiān)督的方式、內容進行了全面探討,使領導監(jiān)督更加具體可行。2、選題要考慮自己的主觀條件
題目的價值是一個客觀標準,并不是有價值的題目就能寫出好的文章,因為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主觀條件,作者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專長、水平等條件來選題。(1)要有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在實踐中產生的,興趣又是產生寫作沖動和欲望的基礎。由于有興趣平時才會自覺不自覺地注意并積累某一方面的知識和素材,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去搜集資料,深入研究,非把所探索的題目完成不可。無論是研究對象本身引起的直接興趣,或是由目的、任務所引起的間接興趣,都是我們寫作時所必須珍惜的。因此,選擇有興趣的題目不僅會帶來研究、探討的熱情和積極性,而且它也會使我們有個較好的研究基礎,并容易完成它,并在寫作過程中極易產生靈感。(2)能發(fā)揮業(yè)務專長
無論專業(yè)水平的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這種專長是一個人的長期的學業(yè)成就、職業(yè)工作實踐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對某方面旺盛的興趣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個專業(yè)的審判人員在審判工作實踐中對所從事的專業(yè)有較全面的把握,同時對一些自己關心的、經常處理的案件有深入的了解,如果選這方面的課題,那么,寫作就會游刃有余,而且對問題探討也會有相當?shù)纳疃鹊摹?/p>
我們選題時一定要揚長避短。選己之長,避己之短,從自己的研究能力出發(fā),選取能充分發(fā)揮業(yè)務專長的題目,這樣才使研究工作很好地展開,并獲得優(yōu)異的成果。這就如一個再優(yōu)秀的舉重運動員也不能參加長跑競賽的道理是一致的,在己非所長的項目中,是絕對不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3)選題要大小適中
如果說發(fā)揮業(yè)務專長是個選題目標對口的問題,那么選題大小適中與否則是個量力而行的問題。只有選擇與自己的研究能力相適應,可以拿得起來,使研究的題目利于展開。有些剛剛學習寫作的同志,寫作的欲望很高,急于求成,想在調研工作上有所建樹,于是所選題目難度過高和題目范圍過大,可是自己在專業(yè)知識、工作經驗、寫作能力上還不能足以處理這樣的題目,勉強定下題目,往往不知從何下手,起步維艱。即使開頭比較順利,也難于深入,常常半途而廢。這就象讓一個剛剛會走的嬰兒參加競賽跑步一樣,不是量力而行。
另外一種傾向是研究者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比較厚實,又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資料,同時還具備了較強的研究和寫作能力,甚至對某些問題有一定價值的見解,完全可以處理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墒菂s往往信心不足,不敢登攀,只是在一般的小題目上打圈子,這不僅影響了業(yè)務專長的發(fā)揮,同時也妨礙了他們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這兩種傾向都要防止。(4)占有一定數(shù)量的資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調研文章如果不占有一定數(shù)量的有關材料也同樣不能取得成就。法律是一門專業(yè)極強的社會科學學科,其資料的儲存、占有和能方便利用是寫作調研文章一個必要的條件。這就要求有志于調研文章寫作的同志,要有意識地全面地搜集積累有關的材料。(5)能得到指導
這個問題是專門為那些剛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同志提出的。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同志雖然學習掌握了一般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并且有一定的寫作熱情,但是怎樣運用這些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難題和主觀愿望距離還很遠。對如何選題,乃至如何展開研究還缺少經驗。如果有條件的話,要找有寫作經驗的人指導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有經驗的人指導下寫作,有利于選題和展開,一方面,因為有寫作經驗的同志對寫作和本學科有廣泛的學識和對某些問題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本學科中什么是急待解決的問題,他們會為我們指出哪些是值得探討的、科學的、有價值的題目。其次是有經驗的同志知道初學寫作的人存在什么共性問題,知道我們的研究能力及哪方面有欠缺,他們會幫助我們考慮選擇適合我們研究能力的題目及深層次的指導。三、寫作的準備1、制定寫作計劃
在選題之后到執(zhí)筆寫作之前,是寫作的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是關系到能否對選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有價值的觀點,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能否在執(zhí)筆寫作時左右逢源,進退裕如,隨心所欲的大問題。為了使寫作工作有序地進行,通常都制定一個寫作計劃。寫作計劃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選題搜集資料研究資料
明確論點,選擇材料擬定寫作提綱執(zhí)筆寫作修改定稿
這個計劃包括了寫作的整個過程。在制定計劃時應注意兩點,一是要把搜集資料一項列為重點。如果說研究是調研文章的寫作基礎;那么,搜集占有資料則是研究的基礎。缺少資料,研究什么?這是不可想象的。寫作計劃的其它項目可以定得籠統(tǒng)一點,而搜集資料一項定得越具體、越細越好。換句話說,把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都列出來才好。
準備過程的各個時間分配,要充分考慮好。要定出一個計劃時間表,按期完成每個階段的工作。這對研究工作,文章寫作的如期完成,特別是限期完成的文章,如果不科學地安排時間,往往是前邊用的時間多,后邊用的時間少。雖然有了較好的研究,但是草草成篇,寫出文章的效果也不理想,這是應該注意的。2、資料的來源與搜集
資料是研究的基礎,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須從搜集資料開始。
資料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從實踐經驗中得到的,如從觀察、體驗、感受、實驗、調查中得到的資料;有的是從文字記載中間接得到的,如從文件、文獻、書籍、報刊以及其它文字材料中得到的材料;還有發(fā)展資料,這是在直接經驗的資料、間接得到的資料基礎上,經過研究者思考、研究、分析所得的資料;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時代的到來,資料的來源又多了一個信息高速公路(電腦網絡系統(tǒng))的新途徑,為我們寫作的資料提供了一個新的高效的而且十分豐富的資料礦藏資源。
下面我們就如何利用圖書館(室)、檔案(文書、專業(yè))資料、電腦網絡、做實地調查、實驗與觀察四個方面來分別介紹搜集資料的方法。
(1)書刊資料的利用①圖書資料的利用
我國資料儲藏最豐富要首推圖書館,其次是一些單位自辦的圖書室。這個部門經過多年的積累,儲存了大量的各類文字資料,是各學科進行研究的基礎。所以利用圖書館(室)是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撰寫調研文章的主要方面。
利用圖書館,對每個剛剛進入調研領域的的同志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對資料如何檢索、選取、記錄、整理都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要從事調研工作,這些方面的知識是必須掌握的。圖書資料的檢索(圖書分類方法)
在圖書館里,無論查找什么資料,都必須從檢索開始。一個圖書館(室)藏書萬冊、十萬冊、幾十萬冊。都要把所藏的資料,按照科學的圖書分類方法,把它們有規(guī)律地排列起來,編制目錄,以供讀者檢索。在我國,各圖書館圖書分類的方法很多,應用比較普遍的是《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把圖書資料劃分為“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綜合性圖書”等五個基本部類。在這五個基本部類的基礎上又分為二十二大類。其大類的項目如下:馬克思主義、列寧
主義、毛澤東思想.......A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B哲學
社會科學C社會科學總論D政治、法律E軍事F經濟
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I文學J藝術K歷史、地理自然科學................N自然科學總論
O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P天文學、地理科學Q生物科學R醫(yī)藥、衛(wèi)生S農業(yè)科學T工業(yè)技術U交通運輸V航空、航天X環(huán)境科學綜合性圖書..............Z綜合圖書
這個大類是一級類目。在這個一級類目下,根據(jù)圖書的屬性,又劃分為若干個二級類目。如“D政治法律”這個一級類目下,劃分為二個二級類目:D1政治
2法律
在二級類目下,還劃分有三級類目。如上述“2法律”這個二級類目下,劃分為如下三級類目,并且還可以往下分,直到列出書名,例如:D20憲法21實體法22程序法23法制史
211刑法212民法213經濟法214行政法
2131經濟合同法2132技術合同法
2133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2134加工承攬合同條例
除了這種分類,還有書名目錄(通常是按書名的筆劃排列的)、著者目錄(通常是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的)。上述三種目錄各有特點,相互補充,是我們利用圖書資料應該掌握的工具。如果我們利用圖書館檢索某一門類的書籍,或研究某一學科的課題,就可以利用分類目錄,因為分類目錄是把同一類的書集中到一起。如果我們要查哪一本書,而又不了解它是屬于哪一類,作者是誰,就可以查書名目錄。如果要研究某一作者的全部著作,就可以檢索著者目錄,因為著者目錄是把一個作者的全部著作都集中編排在一起。同一本書能在這三種目錄中查到。熟悉掌握它,檢索圖書是很方便的。書目和索引
書目,是為了?苹驅n}研究,把一批相關的圖書,按照一定的順序編制而成的圖書目錄。索引是一種比書目更進一步,細致地把圖書報刊中的項目或內容摘記下來,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便于檢索散見于書刊中的資料的工具書。
我們身邊的圖書館(室)藏書往往是有限的,特別是有些資料散見于圖書報刊中,更難一一查找。查書目、索引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它還能讓我們了解在某個領域已經取得哪些成果,我們可以設法買到或借到這些資料,它還可以引導我們定向查到散見于書刊中的資料。還可以避免重復研究別人研究成果的重復勞動。
②報刊資料的利用
報紙和期刊包括綜合性的和專業(yè)性的,是法院調研人員選取資料必不可少的的途徑之一。法律是社會生活重要的內容之一。所有的報刊大都含有社會法制的內容,大多數(shù)的報刊都辟有法律專版或專欄,這些專版、專欄經常登載一些普及法律和調查研究方面的文章,因這些報刊數(shù)量大、種類多,因辦報(刊)的宗旨、角度的不同,選取資料的范圍和選擇性非常大,是一個藏量非常大的資料來源之一。
現(xiàn)在報刊上常?且恍┙榻B報刊、書籍的廣告,介紹期刊和書籍的內容,我們可以從這些廣告中找到與我們選題有關的資料線索。再根據(jù)這些線索尋找和搜集與選題有直接關系的資料。③工具書的利用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事調研工作,少不了工具書。人們做學問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一是“問”。向誰問呢?不外乎向有某些專長的領導和同事問,向法律專家請教,這些固然重要,但是總有不便之處。養(yǎng)成翻工具書的良好習慣,無論是對于學習還是從事調研工作都是大有益處的。
法律的工具書很多,無論是立法還是執(zhí)法機關的專門研究機構和一些大專院校的法學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出版了很多的工具書。這些工具書是我們從事調研工作一刻也離不開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應用寫作方面的工具書,這是一些從事法院調研工作的同志忽視應用寫作工具書,造成寫作水平提高很慢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方面雖然還沒有專業(yè)的工具書,但是一些應用寫作書中有關調查研究、議論文、學術論文的有關內容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是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④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利用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電子計算機技術普及的步伐相當快,我國現(xiàn)在的一些部門和單位都購置了微形電子計算機,有些單位或部門實現(xiàn)了微機聯(lián)網,有的已經上了國際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網。為辦公現(xiàn)代化和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法院的調研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源和豐富的資料礦藏。
最高人民法院出版了司法文件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的光盤(1996),共收入1949至1996年全國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1706篇;1949至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文件,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部分司法解釋、司法部、公安部的部分文件5000千多篇;典型案例100多篇1200多萬字。這么多的內容濃縮到一張光盤中,相當于一個圖書室的藏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比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方便得多。查詢資料共是三個部分,即檢索、瀏覽和選庫。如果使用檢索,可將相關的詞句輸入,即能出現(xiàn)與選取內容相關的文件名,選中你要查詢的文件后打開選取的文件,整個過程不過幾秒鐘。查詢到選取的具體內容,還可定義成塊,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比我們用手工摘抄規(guī)范、迅捷、準確,查詢和摘抄的效率提高得不知有多少倍。瀏覽和選庫的方法雖然不一樣,但其效果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上了因特網,網上的信息、資料就會更全面更豐富,不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的任何學科,不論是美國的還是俄羅斯的,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網上的資料都是最令人滿意的。⑵資料的選取
資料經過我們的檢索,我們已經知道哪些資料在我們的選題之內。那么,又如何在這些資料里選出我們應用的資料呢?如何選取資料有三個方面的問題:即數(shù)量、質量和讀資料。①數(shù)量
研究一個課題,寫一篇調研文章,究竟需要多少資料?這是選取資料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選取的資料多,能引出新的觀點,這是好的。但也不是占有的越多越好。選取資料過多,用不了,白白花費了很多的精力,浪費不少時間,這是不講效益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是限定時間的研究,有可能擠掉了研究時間,而整理資料匆匆忙忙,很容易理不出頭緒來,陷于忙亂,難以收拾,這又起了相反的作用?梢娰Y料過多有時不見得好。反之,材料不足也不行。資料是研究的基礎,基礎薄弱,是難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
那么怎樣才能使選材的數(shù)量恰到好處呢?
選材的數(shù)量方面主要應考慮兩點,一是最大限度地選材料,但必須是必要的;最小限度地選擇材料,但必須是充分的
研究任何一個課題,都可以說與之有關的資料是相當多的。但是我們不可能無限制地搜集下去,因為有許多是接近的,有許多是不必要的。我們要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但也要隨時判斷資料與我們研究的課題的相關程度與價值,必要的才能選取。如果說可選的資料很多很多,但是經過了篩選,那就限定了范圍,數(shù)量就減少了,也比較容易選取了。
有時由于研究的課題涉及的資料范圍太廣,或由于時間所限,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占有資料,而只能小限度地占有資料,最小限度搜集資料這在研究中是常見的,但是這些資料雖然相對說來數(shù)量不多,然而必須是充分的,也就是能引出科學的結論或可供我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
選取資料的數(shù)量,直接關系到研究工作的整個進程、時間的安排和閱讀資料的數(shù)量與側重點。應根據(jù)自己知識、信息和寫作經驗在寫作計劃的時間內有計劃、有選擇、有重點地查閱與選擇,為我們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②質量
檢索到手的資料是大量的,一般說來都要過目,但選取什么,要注意質量,下面幾點就是選材質量的標準:必要的
所謂必要的,是指在課題研究中要選取有必要性的,是與課題相關的東西。我們要讀好多好多的書,好多好多的調研文章和其它材料,從中選取什么,擯棄什么,要與課題研究的展開是否相關來決定取舍。要根據(jù)研究的需要,凡是與課題有關的資料,再長,也要選取。無關的,再短,也要擯棄。對似乎相關,拿不定主意的也要選取,因為,這是可能用得上的,不可放過。
初讀時,看起來都有用,往往是選得多,大段大段地摘抄,逐步趨于嚴謹,這是正常的。資料的選取越來越精,這是對課題研究程度越來越高的一種自然要求。確實的
確實是資料的生命。只有實實在在、切實可靠的資料才能引出正確的結論,才能有助于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為力求資料確實,要注意以下各點:資料要有根據(jù)、有出處,要盡可能選取第一手資料。如果選取的是第二手資料,一定要不怕麻煩,要盡量地與原始資料核對。對任何資料都要鑒別其真?zhèn)闻c可靠程度,要將其與推論加以區(qū)別。不合邏輯,前后矛盾的資料不能選取。要尊重客觀實際,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要夾雜個人的好惡與偏見。至于能引出什么樣的結論,那是以后的事情。
這樣選取的資料即使不很多,但因都是確實可靠的,那也會利于我們的研究。反之,選取的資料很多,但其中夾雜著一些非科學的、不真實的東西,那對我們的研究也是不利的。新穎的
創(chuàng)見產生的一般方法不外是:資料是常見的,研究方法是新的;研究方法是舊的,資料是新的;資料和研究方法都是新的。這三種方法,當然以資料和研究方法都是新的為最好。新的資料能為新的創(chuàng)造提供有利的條件,而資料愈新愈有可能產生新的創(chuàng)見,這是沒有疑問的。在法院調研文章寫作中選取新穎的資料更為突出,例如寫案例分析必須使用剛剛審結的案件,選用新型的案件。既使是使用普通的案件,也要選取新的角度,挖掘出新的思想內涵。充分的
資料的充分與否,不單是指數(shù)量而言,同時也包括質量問題,主要是看能否觸發(fā)研究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選取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對課題的不斷探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會越來越多,研究的側重點也會越來越明確。這就可以考慮所選取的資料,有哪些方面不夠充分,要隨時調整閱讀和選取計劃,補充這方面的資料。務必使所需資料達到比較充分,沒有缺漏的程度。3、讀書的方法與要求
怎樣能既有效地、又高速地把搜集到的大量書籍、報刊以及其它資料閱讀完,這是要講究方法的。要達到什么目的,就有什么樣的方法。目的與方法是分不開的。我們是為了寫作調研文章的目的來讀書的,所以要達到下述三個目的:
理解內容要準確地理解讀的內容,充分汲取各種資料的理論知識,提高我們所選定的課題的專業(yè)水
平與研究能力。
選取資料這是為進一步研究做準備。選取的資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全書或全文的基本論點,作者的創(chuàng)見。二是作者為闡述這個基本論點所提出的若干個從屬論點,以及為論證這個從屬論點所使用的資料。最后還要了解作者的論證方法、研究方法,這是全書或全文的邏輯構成,屬于體系問題。在上述三個方面有新的見解的,我們都應有所選取。
觸發(fā)思考在寫作過程中,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在閱讀一些書籍、報刊等資料時,往往受其某點觸發(fā),能選出新的課題,產生新的觀點,對文章的結構有了新的構思,這就是所謂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這三個目的是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于一個閱讀過程中的。為了達到這三個目的而讀書是很艱苦的勞動,要手、眼、腦并用,還要發(fā)揮想象積極思考,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這種閱讀不但要求有極大的耐力、刻苦鉆研的精神,還要求有良好的、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特別是閱讀思考過程不要為一些無聊的事情或其它不必要的工作所打斷。
閱讀開始時,先讀關于課題的概括資料,明確這個課題的現(xiàn)狀,以便明確在研究中哪些資料是有用的,哪些資料是重要的,哪些資料是次要的,進一步把搜集的目錄作大體上的分類,并排列出一個閱讀順序。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時,先用快讀法了解它的大概內容?熳x法
快讀法就是用很短的時間,迅速閱讀,大致地了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閱讀的目的,是要判斷這個資料與研究的課題有多大關系,有多少價值,以便決定怎樣閱讀它。論文的快讀,先要琢磨一下標題。論文的標題往往揭示全文的基本論點或全文論述的課題,稍加推敲就可以有初步的了解,這是第一步。然后讀開頭段。作者一般在這里提出論題、論點以及研究本課題的意義、目的等。了解這些對理解全文是至關緊要的,這是第二步。讀論文中間各段。要善于抓住頭尾的主題句來了解各段論述、說明主要內容。善于快讀的讀者,讀每一段,一眼搭上開頭一句,了解一下意思,然后全段掃上幾眼,再抓住結尾句看看,也就了解了全段的大致內容了,這是第三步。最后讀結尾段。結尾段是全文的結束,一般的,在這里歸納出全文論述的要點,是作者展開論證的結論這是要逐句讀的。書的快讀,當然也要思考一下書名。不過,對書要想了解得比較具體一點,主要的是要看目錄。書的目錄是書的綱要。從目錄中章節(jié)的大小題目中,我們能了解到涉及了那些問題。特別是有些目錄寫得很細,是三級目,甚至還是四級目,這更能便于我們了解書的各個部分比較詳細一點的內容。
從閱讀目錄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書的全文或某些內容與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否有關。如果毫不相干,當然就不能再讀了。如果是全部有關,自然應該全讀;若只有某些章節(jié)與之有關,就可以只讀那些章節(jié)。了解書的內容,除了看書的目錄之外,還可以借助于讀提要、序言(或后記)、要點、結束語、索引等來了解。
提要一般書的扉頁時常印有內容提要。內容提要不過幾百字,但它是對書的內容的扼要介紹。它幫助我們概括地了解書的內容和把握書的要點。
序言(或后記)作者常常在這里說明他的寫作意圖、寫作目的和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與強調之點。因此讀序言(或后記)對了解書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
要點有些書寫有要點,這是各章節(jié)的提要。它是比目錄更具體一些的內容要點介紹。一般的書,章節(jié)的大小標題只揭示了各個章節(jié)的論述范圍,也就是論題;而要點則具體得多,它介紹了各個章節(jié)的論述要點?匆c,能了解作者在各章節(jié)中表述的基本思想。
結束語這是全書的結尾。有些書的作者把結束語單獨辟為一章。作者在這一章里對全書論述的總是加以扼要地介紹。讀結束語,自然會有助于對全書內容的了解。
索引有些書附有索引。瀏覽一下索引能了解到書中接觸的人名、地名或問題,能看到作者寫作這本
書的主要材料來源和根據(jù)。這也是了解書的內容的一個好辦法。
上述這一些除目錄之外,不一定每一本書都有。如果有,總是先看為好。這對了解書的內容是不可忽視的。
在經過了上述閱讀過程,對書的全貌有了比較概括的了解之后,一般來說,總可以判斷全書或某些部分有研讀的必要了。若仍拿不準,還可以再比較細致地了解一下,有重點地閱讀某些篇章。至于每個章節(jié)的快讀,仍象論文的快讀那樣來進行。
以達成閱讀目的的價值觀念,來確定對一本書、一篇文章是瀏覽還是研讀。
在研究工作中再沒有比拿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來,不問其對自己的課題價值如何,就從頭到尾地讀下去更為笨拙的了。這么做,一是浪費時間,二是有些內容與自己研究的課題沒有關系,不除掉這些就不可能取得有用的資料。所以,必須以能否達成閱讀目的的價值觀念,也就是看與自己的研究課題是否相關以及相關的程度如何來權衡處理。或是瀏覽一下,或是深入研讀。
瀏覽從詞義上來解釋是大略地看。為研究而瀏覽,不是大略地看一看,而是用快讀法大致了解一下內容。如果毫無所需之處,也就是這份資料處理完畢,不必再理它了。
研讀在課題的研究中,對那些與我們選定的課題有關的資料必須研讀。要在研讀中努力達到我們的研究目的,這就要充分地理解內容,從中選取我們可用的資料,并且以它來觸發(fā)我們的思考,竭力產生創(chuàng)見。
研讀是一種充分的理解,精神要高度集中、思維要高度活躍。研讀有時不是看一遍。對一時未能讀懂、沒能充分理解的,要反復地看,直到把資料包含的意思挖掘出來、完全理解為止。
研讀有時是選讀,有時是通讀。選讀只是選取有用的部分研讀,其它無關之處或瀏覽帶過,或略而不讀。這種有重點的選讀,能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但需要有較好的業(yè)務基礎,有鑒別資料的判斷力。通讀是對全書、全文的研讀,這是那些與我們研究課題直接相關的,學術價值較高的書或論文系統(tǒng)深入地閱讀。這種閱讀對提高我們的專業(yè)水平、課題的研究能力,以及選取資料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研讀過程中,要注意對讀到的內容隨時做出分析、評價。要看主張是否正確、根據(jù)是否充分及其可信賴的程度、論證是否妥貼等。最好能把讀到的東西隨時與其它有關資料加以對照思考,這樣就能做出更公允的評價并把握資料的價值。
還要注意,必須客觀地讀。我們要極力抑制偏見、反感和先入為主的觀念。事實證明,在好多的情況下,經過不斷研讀他人的著作,能修改,甚至能改變自己原有的看法。這是我們都有過的體驗。我們要實事求是地、客觀地對待他人的見解,這是做學問的人應有的科學態(tài)度。4、資料的記錄
在閱讀過程中,要邊讀、邊思考、邊記錄,把有用的資料和想到的東西、問題,隨手記下來,以免日后忘掉。人腦的記憶往往是有限的,即使是有很好的記憶力,當閱讀大量的資料之后,也很難把你想要記憶的東西準確無誤地一一牢牢記在腦中。讓筆幫助我們記憶,這是可靠的資料貯存辦法。⑴記錄的內容
在閱讀中看到的新鮮的論點,好的見解,為保持資料的準確性,最好是原封不動地摘錄下來。能說明問題,有證明力量的論據(jù),好的材料最好也是原封不動地錄下來。過長者可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論證的展開部分,著作構成的邏輯體系。這要以提綱的形式來記錄。
在閱讀過程中,因觸發(fā)而思考出來的的問題與看法,這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所謂間接資料。這種資料往往是某種觸發(fā)下突然出現(xiàn)在腦海中的、稍縱即逝的想法,我們要把它記錄下來,而且盡量記得詳細些,要避免用符號或簡單的語句概括,以免日后想不起來。
⑵記錄的方法①成冊筆記本
使用成冊筆記本最好單獨成冊,如果雜糅在一起,不便于查找資料。成冊筆記本多用于記錄系統(tǒng)性較強,記錄量較大的資料,如果一個本子專門寫一部著作的提綱,在封皮上標明書名、作者名開頭再留出兩頁作出目錄,是很便于保管和使用的。日常的讀書札記也多用成冊筆記本,一個本子帶在身邊,在閱讀中遇到什么可用的資料,就可以隨手記下來,不但方便,也不會象卡片那樣容易散失。②活頁本
使用活頁本,既便于調動、分類、補充,又節(jié)省紙張;铐摫径嘤糜谟涗浾撐牡奶峋V、摘錄較長的資料。一份資料寫好了,將其從活頁簿中取出來,單頁者如同卡片一樣分類、保管;頁數(shù)多時,可以另加一頁空白活頁作封面,單獨訂在一起。在封面上也標明論文名、作者名,以便于保管、查找和使用。③卡片
卡片是最易于調動、分類、補充,又節(jié)省紙張,使用起來很方便。卡片在科學研究、學術論文寫作中有四種用途:一,記錄書名、篇名的目錄卡;二,摘錄較短材料的資料卡;三,記錄作者因觸發(fā)而產生出來的見解的記錄卡。四,從記中錄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分類整理資料前,從所記筆記中摘選出來的資料卡?ㄆ挠猛臼嵌喾矫娴,用起來很方便,但也有它的缺點,管理不好易于散失,另外限于它的篇幅,無法記錄較長的資料?ㄆ氖褂靡粋問題記在一張上,那怕是一句話,也不可與其它資料混在一起,只有單獨成卡才便于分類使用。
活頁紙和卡片,還可以用來粘貼從報刊中剪裁的資料,它比剪貼集更便于分類?傊,無論哪種形式,都要在所寫的資料前加上標題,以便易于了解資料的內容與分類。在資料的末尾,都要注明出處,寫明書名、作者名、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數(shù)等。有時還要注明該書藏于哪個圖書館,分類號。期刊中的論文,不但要注明篇名,還要注明刊名、年度、期數(shù)、頁數(shù),以便日后使用這些資料時加注或核對。
無論是筆記、活頁紙,還是卡片,其大小規(guī)格都應一致。否則,在整理時很麻煩。比較常用的,活頁紙是20.5X15.3公分的,卡片是12.5X7.5公分的。記錄時,字跡要工整,并留有空白處,用來寫對資料的評價、準備如何使用的文字。
此外,記錄閱讀資料還有照相、復印、電腦打印等現(xiàn)代化的方法。電腦打印可根據(jù)作者的需要自行設計相應的規(guī)格,具有記錄的字體規(guī)范整潔,記錄的效率高等優(yōu)點,這是手工記錄所無法比擬的。但是也有人主張多用手工記錄的方法。這些主張的人認為用手記錄,可以加深對資料的理解與記憶,有利于知識的掌握與創(chuàng)造性思考。其實,這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作者對需記錄的資料的理論、知識不熟悉,用手工記錄確實好處很多。如果作者對需記錄的資料的理論、知識熟悉,那么,用電腦記錄等方法是最好不過的方法了。既使全部使用現(xiàn)代化手段也未嘗不可,我們可以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仔細研讀資料,也可補償其不足。
資料的記錄是很麻煩、很細致的工作。一字一句地抄寫,一點一滴地積累,是很麻煩的,對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執(zhí)筆寫作時是有用的,而且需做得細致,不出錯才行。這樣可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可以終生受益的。
5、資料的整理
記錄到手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如果只有十張八張卡片,那就談不上整理了,可是事實上,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課題,也會搜集到好多的資料的。這許多的資料若不經過很好地整理,就難以使用。經過整理可以把散亂的資料條理化,便于使用和保存。資料的整理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資料的分類,一個是資料的保管。⑴資料的分類
資料的分類有以下兩種:
一種是為了研究某個課題、撰寫調研文章搜集資料,這種分類與撰寫文章的構思有關,因涉及到資料的組合排列,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問題,所以將在本書的創(chuàng)造思考與靈感的形成一節(jié)中進行介紹。另一種是比較廣泛的,在學科(或專業(yè))范圍內,平時閱讀書刊,長期積累起來的資料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簡單,與圖書館的目錄分類一樣,先擬出分類的項目,然后把搜集到的資料按項分類。開始時,可參考本學科或本專業(yè)的一般概論書所設的章節(jié)項目,劃分為若干大類。把我們搜集到的資料按設定的項目歸類。當資料達到一定量時,因資料數(shù)量的增加和內容的豐富,加之搜集興趣與閱讀方面的側重,原有的分類就會顯出不適應了,所以必然會對分類產生自己的看法,對原有的分類會有所突破,或合并、或增加、或刪減。資料搜集的越多,作者本人分類意圖體會的就越明顯。因此,類別也將經不斷的調整,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一套分類項目。
有調研經驗的工作者,類不但分得很科學、很細致,往往大類中有中類,中類中又分成若干個小類。能很快地查找到所需的資料。所以,這種分類,初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分得好是與作者的專業(yè)化水平、科學水平以及創(chuàng)造力是緊密相關的。
初學者要懂得,選取了資料并不等于真正占有它,只有經過很好地分類整理,用活它,才算是真正的占有了這些資料。⑵資料的保管
資料的分類與保管是緊密相連的。不但分了類的資料要保管,而且保管中還要分類,所以保管是資料整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保管的要求:
保管的設備、方法要簡單容易檢索容易分類整理
因資料的方式與載體不同,有筆記,有卡片;有提綱,有摘錄;有他人的見解;有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特別是數(shù)量較大的時候,怎樣能有條不紊地科學地管理好,是得要好好地動一番腦筋的。當然,一些必要的設備如文件夾、櫥、柜等設施和用具是必不可少的。⑶電腦軟盤資料的分類與管理
利用電腦打字摘抄或電腦網絡復制的資料,一般都要存到軟盤里。在存儲前也要分類,以利于查找。軟盤也要按電腦操作的要求按級別設好目錄,目錄最好用漢字,便于長時間的貯存和利用。軟盤內存儲的文件名字要打印并粘貼在軟盤的封面上。要切記:打印或復制的文件要及時復制出備份軟盤,以免由于操作失誤或電腦故障致使文件丟失。6、實地調查
在法院調研文章的寫作中,有一部分題目僅僅依靠文字資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作實地調查。經過實地調查,能使我們對調查對象、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細致的把握,能獲得最真實、最可靠、最豐富和最生動的第一手資料。掌握這些資料可使我們的研究工作更富有成效地進行,能夠獲得更好的成果。所以,實地調查的方法,是每一個調研工作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那么,做好實地調查,搜集所需的資料,要注意什么呢?這既要做好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又要選擇調查的對象,并且選擇好調查的方法,有時還要運用數(shù)字做出調查統(tǒng)計。⑴調查的準備調查前要做好如下準備:①明確目的
這是調查前首先要明確的。這里所說的目的,一般是指要處理的課題,是指調查要解決的問題而言。只有明確這個目的,才能在主觀上明確為什么要調查;明確這個目的,才能確定調查,即選擇什么樣的調查對象;明確這個目的,才能決定怎樣調查,即采取什么方法調查。有時調查的不是課題,不是要解決的問題,而是為作者已經形成的觀點尋找證實材料,也就是課題或問題已經解決了,再從實地調查中尋找例證來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不過這種情況只是把實地調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作者閱讀的大量資料,已為他提供了可得出正確結論的證據(jù)。這是一種證明性的實地調查,這在學術研究中也是常見的。例如1997年綏化地區(qū)法院系統(tǒng)開展了競爭上崗和優(yōu)化組合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調動了廣大干警的工作積極性,綏化地委政策研究室對改革情況進行了調查,寫出了《一石擊起千層浪──綏化地區(qū)法院系統(tǒng)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調查》。此文就是問題已經解決了,再從實地調查尋找例證的一種調查方法。②確定對象
確定對象,即確定調查對象。有了明確的調查目的,要根據(jù)它來確定調查對象。例如我們搞一個新刑法實施情況的調查,根據(jù)我們的調查目的,即了解新刑法的實施情況,我們確定調查的對象是工作在刑事偵察、檢察、律師和審判崗位上的政法工作人員。只有這些人才是最了解新刑法的實施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確定調查對象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慎重對待。因為我們要下到基層,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做許多工作,從那里取得所需的大量資料。如果一旦調查對象選得不當,不僅白白浪費了時間、精力和物力,而且還會引出錯誤的結論,貽誤工作。如果是牽涉全局性的調查,其負效應就更大了。我們在明確了調查目的之后,要為選擇調查對象做一定的了解、分析研究工作,這樣能使我們確定的對象穩(wěn)妥,避免中途更換調查對象,或在調查中出現(xiàn)差錯。③擬定提綱
處理大一點的調查題目,進行實地調查要做許多實地調查工作,要搜集許多的、各方面的資料,一定要有一個周密的計劃,否則會出現(xiàn)重復工作,影響工作效率。所以在調查之前一定要擬定一個實地調查提綱,寫出調查計劃,把調查的對象、內容(項目)、方法、步驟列出來,以便在調查實踐中參照,并要在調查實踐中不斷地充實、修改和完善,使調查工作既能切合客觀實際,又能符合主觀需要,使調查工作做得又快又好。擬調查提綱要經過深思熟慮,它同選擇、確定調查對象一樣,要做一定的了解、分析、研究工作,而這兩者又都是一致的,往往是確定了調查對象的條件,自然又會考慮到它有哪些方面需要調查的?傊,在調查的準備工作中對調查對象進行初步的了解、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梢哉f,了解的越多、越深,準備工作做得越好,調查起來就越省勁,調查的收獲就越大。⑵調查方法
調查的方法有以下兩類①普遍調查,
普遍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總體范圍內對所有的對象進行調查。這是自然、社會科學一些領域經常使用的方法。如1979年的全國土地普查和全國的四次人口普查都屬于普遍調查。如果搞一次全國法官基本情況的調查,就屬于普遍調查。
普遍調查的好處,在于它的普遍性。它能直接取得比較接近實際的全面資料,其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不過用普遍調查方法處理一個小課題,在一個比較小的范圍里進行是比較容易;若是一個大的課題,由于牽涉的面廣,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過多,除非是重要的課題,非這么做不可,一般是不采用的。
②非普遍調查
非普遍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總體范圍內,只選取部分樣本為對象調查,以這部分調查來了解總體。非普遍調查常用的方法有:
重點調查
重點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總體范圍內,選取重點樣本為對象進行調查。重點樣本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調查的標識(即統(tǒng)計總體中各單位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卻在數(shù)量上占整個調查總體的絕大比重。通過對重點樣本的調查能夠對總體有個基本的了解。對一些次要的,雖然為數(shù)很多,而在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卻是很小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去調查了。典型調查
典型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總體范圍內,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樣本為對象進行調查。這是一種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細致地調查一個人(或幾個),以它來看總體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這種方法也只能了解總體的一般情況,很難得到整體的精確資料。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總體范圍內,抽出部分樣本作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以它來推算全體。人們把抽樣調查歸納出如下三個特點:第一、樣本是按隨機原則抽取的。所以總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有被抽作樣本的可能性.因此它能保證被抽出的樣本在總體中是均勻分布的,不致出現(xiàn)傾向性誤差。第二、抽取的全部樣本,是作為一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的,而不是以個別樣本代表總體。抽取的樣本,個別看來有高有低;但從抽出的全部樣本看,有高有低,高低互相抵消,它們的平均值是接近總休平均數(shù)的。第三、抽樣誤差和總體各單位間的差異程度成正比例,和數(shù)目成反比例(確切地說,是與抽樣的平方根成反比例)。抽樣調查觀察的誤差,可以根據(jù)總體中各單位的差異程度和抽取樣本的數(shù)目,事先通過計算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這樣就會使調查的準確程度比較有把握。
抽樣調查所依據(jù)的原理,是概率論和大數(shù)定律。掌握了統(tǒng)計方法與技術,抽樣調查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查,如宏大機構、群體、組織、制度、社區(qū)以至整個國家。研究對象也可以包括整個法院系統(tǒng)的隊伍建設、辦公設施、工資待遇、執(zhí)法水平、廉政情況等門類。可見抽樣調查是非普遍調查方法中用來推算全面的最完善、最科學的方法。它的功能是重點調查與典型調查所不及的。
那么,我們在實踐中到底怎樣選擇調查對象,以何種方法進行調查呢?這就要根據(jù)調查內容、對象、時間、條件來決定,不能強求一律采用某種方法來進行。⑴調查的方式
調查工作的進行,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除了搜集書面資料(這已在資料的搜集一章中作過介紹),在實地調查中還可使用開會、訪問和問卷三種方式進行調查。①開會
召集知情人開調查會了解情況、搜集資料是做實地調查常用的一種方式。用這種方式調查,毛譯東同志有豐富的經驗,精辟的見解,他講過多次,下面引用他一九四一年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的一段論述,對我們組織開好調查會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又最忠實可靠的方法,我用這個方法得了很大的益處,這是比什么大學還要高明的學校。到會的人,應是真正有經驗的中級和下級的干部,或老百姓。我在湖南五縣調查和井岡山兩縣調查,找的是各縣中級負責干部;尋鄔調查是一部分中級,一部分下級干部,一個窮秀才,一個破了產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知縣衙門管錢糧已經失了業(yè)的小官吏。他們給了我很多聞所未聞的知識。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國監(jiān)獄全部腐敗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縣作調查時該縣的一個小獄吏。興國調查和長岡、才溪兩鄉(xiāng)調查,找的是鄉(xiāng)級工作同志和普通農民。這些干部、農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tài)度的。否則他們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盡。開調查會每次人不必多,三五個七八個即夠。必須給予時間,必須有調查綱目,還必須自己口問筆寫,并同到會人展開講座。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
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對開會調查,從調查經驗出發(fā),系統(tǒng)地論述了開會調查的具體方式和要求,特別強調了對待調查工作和群眾態(tài)度的大問題,要甘心做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向群眾學習,才能調查到聞所未聞的知識和情況。毛澤東同志對于到會的人、參加的人數(shù)的調查方法的經驗仍然對我們的調研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②訪問
訪問適于向個別人了解情況,有時許多人在一起,由于種種原因談不出我們需要的材料,或者只有個別知情人,這就要采用訪問調查的方式。
訪問前,對訪問的對象要了解,看他能為我們提供什么材料。訪問前,還要考慮好應該提出什么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最好一條條寫下來,項目少的也可記在心上。
訪問時,最好持介紹信并說明來意,向對方講清訪問的目的,為什么選他為訪問對象,采訪的材料如何使用。搞好感情的勾通與交流,對一些社會敏感問題要消除對方戒備心理,使其愉快地接受你的采訪,要使對方說心里話并提供真實情況。要虛心、熱情地請教,但不要說奉承話,以免引起對方的反感。對方的答復要如實地記下來,以免回來后追記時遺漏。如果想使用錄音機,先要征求對方的意見,若是不同意,千萬不要勉強。沒有必要提出的問題不要提出。對方即使答復了,以后也沒有用。提出的問題多半是事先考慮好的,這樣才能有收獲。
訪問完畢,應表示感謝。應該向給予自己知識、資料和情況幫助的同志致以誠摯的謝意。訪問,對問題能了解得很細致,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太多,處理一個小的題目還好辦,規(guī)模稍大一些就不行了。③問卷
問卷是以書面調查來搜集資料的一種方式。是以卷面形式提出若干固定問題或格式來詢問調查對象,讓調查對象填寫。
固定問卷調查,不僅有利于統(tǒng)計,而且更有利于取得真實材料,這是它的根本長處。
有利于統(tǒng)計的是,進行一項大的課題的社會調查,往往涉及很大的范圍,很復雜的項目,如果應用開調查會、訪問的方式來了解資料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取得了資料,量又那么大,用思辯方式也是難以處理的。而以固定問卷的方式來調查,就可以設計出若干個問題或格式,讓被調查者在卷面上回答,然后進行統(tǒng)計處理,這就把一項難以著手進行的調查工作,變得簡便了。特別是再用電腦進行統(tǒng)計和計算,就更能提高調查的效率了。
更有利于取得真實的資料,是由于問卷調查不是調查者與被調查者面對面的進行,而是背對背進行。面對面調查,有時會由于被調查者的種種顧慮,不愿提供真實情況。特別是對一些愿意提供情況,而又不愿讓別人知道自己姓名的人。這種調查方式、尤其是個人隱私、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更容易獲取真實的資料。
問卷調查的效果,無疑是好的。問題在于問卷中所提出的問題設計要經過深思熟慮。一般的,調查者要先經過初步的調查,在對調查對象、調查內容熟悉和了解的基礎上,再按取得的經驗設計問卷的答題類型,并按所了解情況的各具特色的內容類別,有機地制成表,使各類別相互關聯(lián):如調查什么問題,調查問題如何提出,怎樣易于被調查者明白而又樂于接受。這些都要考慮好了,才會有好的問卷設計,才能收到好的調查效果。四、課題的研究
題目選定之后,并不能立即動手寫調研文章,它的下一步就是對課題開展深入的研究,只有把課題研
究好,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有充分的、可靠的材料證明論點是正確的,才能動手寫調研文章。調研文章是調查研究成果的描述與反映,沒有研究就沒有成果,也就無從描述與反映,更寫不成調研文章。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是文章的寫作基礎。
前面,我們探討了法院調研文章寫作的兩大問題,一個是研究什么,一個是怎么研究。前者屬選題問題,后者是個研究的問題。好的選題固然重要,它是調研文章寫作的關鍵問題,但它只有在展開研究之后,提煉出有價值的論點,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獲得了研究成果,這樣調研文章才具有了價值。調查研究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生產勞動,要有作者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只是追隨與重復前人的說法是不行的。而這種見解與主張只有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悉心的研究,才有可能獲得。
我們之所以如此強調研究之重要是為了讓作者的頭腦里有一個明確的觀念,在調研文章的寫作中自始至終要把著力點放在研究上,也就是要在研究上下功夫。
可是,有許多人卻往往忽視研究,而急于動筆寫作,匆匆忙忙,有時連最低限度的資料都還未到手,就忙于整理了;又未能運用邏輯思維對這僅有的一點資料很好地加工,腦子里只有個模糊的想法就又忙于動筆了。這么寫起來自然是十分艱難的,即使不返工,勉強寫下去,可以成文,也很難寫出很有價值的調研文章來。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研究。在調研文章的整個寫作過程中,要把計劃用的時間,大部分分配到這個階段上使用;同時也要把主要精力、功夫用在問題的研究上。要想研究問題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的思考方法,才能使研究工作取得好的成績。1、邏輯思維方法
思維有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兩種。形象思維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邏輯思維則廣泛用于自然、社會各學科的研究。人們在搜集整理有關材料時,就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進入研究階段對思維活動的要求就更高了,必須運用邏輯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所以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邏輯學──辯證邏輯。“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是一個整體,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區(qū)別又密切聯(lián)系著的方法所組成。其中主要有: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到具體等方法!保ɡ钚懔帧掇q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概括是科學的。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分別介紹一下:⑴歸納和演繹
歸納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我們搜集許多資料,經過歸納產生出某個理論觀點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我們從搜集到很多的相關的材料,把這些材料相同的方面集中起來,得出一套理論或觀點。演繹就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方法。這是以一般的概念、原理推出一個個別結論的方法。
在辯證的思維活動中,歸納以演繹為前導,演繹以歸納為基礎,它們是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的。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沒有歸納就不可能有演繹。語言學專家王力先生對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他說:我們搞科研,要先用歸納,再用演繹,不能反過來,一反過來就壞了。比如邏輯上的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得死。”這是演繹法,從大前提推出結論。結論正確與否關鍵在于大前提對不對,主要是“凡”字。凡字是歸納出來的,我們做研究工作,就是研究這個“凡”字。怎么研究呢?就是要從大量具體的材料中去歸納,從個別到一般,結論在歸納的末尾,而不在它的開頭。所謂分析,就是以歸納為基礎的,如果沒有歸納做分析,那么,結論常常是錯誤的。凡是先立結論,然后去找例證,往往靠不住。因為你往往是主觀的,為你找一些為你所用的例證,不為你所用你就不要,那自然就錯誤了。歸納的重要也就證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為歸納是個別到一般,個別的東西越多,就越證明你的結論是可靠的。也會有例外,少倒不怕,多了就不行了。例外多了你的結論就得推翻。
(節(jié)摘自王力《談談寫論文.怎樣寫學術論文》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
在這段論述中,我們可以理解歸納是演繹的基礎。但是,歸納又必須以演繹為前導。因為在實踐基礎
上進行的歸納,不是胡亂的歸納,是有目的的歸納,這就必須有一個一般的原則,則是已被演繹出來的結論。所以歸納要求助于演繹,演繹成了歸納的前導?梢姎w納和演繹是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的。恩格斯談到歸納和演繹時指出:“不應當犧牲一個而把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lián)系、它們的相互補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48頁)。⑵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在思維中把事物分解為各個屬性、部分、方面,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的方法。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屬性、部分、方面再綜合起來加以研究的方法。這種思維方法是先用分析把頭腦里有內部矛盾、內在聯(lián)系的事物分解開來分別研究,然后再綜合,在頭腦里,把部分結合為一個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事物,能使人對事物有具體、科學的認識。
司法統(tǒng)計分析多是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進行研究的。一般是作者先提出問題,接著對這個問題的各個方面進行逐個分析,然后綜合起來得出結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析和綜合是相反又相聯(lián)系的。在人們思維分析中總是分析中有綜合,綜合中有分析,這樣地貫穿于思維過程的始終。但是,只有對事物矛盾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再綜合起來把握其矛盾的總體,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⑶抽象到具體
具體和抽象在人們的思維過程中,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先是由具體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上升到高級的理性的具體認識。
具體,是指客觀存在著的或在認識中反映事物的整體,是具有多方面的屬性、特點、關系的統(tǒng)一。抽象是指從具體事物中抽取出來的相對獨立的各個方面、屬性、關系等。具體和抽象是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人們認識事物,必須從客觀的具體實際出發(fā),搜集豐富的材料,獲得感性的具體認識。但這個具體認識是低級的、表面的具體。必須運用思維的抽象力,把它的各個方面的屬性、特點、關系分解開來,單獨地考察,這就形成了各種簡單的概念判斷。這時,認識就從具體到了抽象。但由于這個抽象的是對事物的各部分、方面所做的是單獨考察,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對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因此,在抽象分析的基礎上,還必須采取由抽象上升到高級的理性的具體認識方法。這就要把獲得的各種簡單概念,結合具體條件,作系統(tǒng)而周密的綜合考察,探究出事物各方面之間的內部聯(lián)系,達到具有多樣性、統(tǒng)一性的具體。這個具體是綜合多方面的統(tǒng)一體,它是高級、理性的具體認識。
上述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過程,是從認識客觀事物開始,到確定科學的最初的概念、判斷,上升到建立科學理論系統(tǒng)的辯證方法,它對建立理論科學具有普遍意義。例如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建立是從研究大量的法學現(xiàn)象入手,抽象出若干個概念、判斷,而后深入探討上升到理性的具體,形成完整的闡述法學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的體系。上述這些方法,是密切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在思維過程中要綜合起來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科學思維的目的。
最后,我們要強調調研工作者學習科學邏輯方法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的邏輯學──辯證邏輯,是最為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在社會學科學研究,尤其是法學研究,都必須以它為指導。學習掌握它對調研工作者的成長和研究成果的取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創(chuàng)造性思考
我們在調研工作中,應該把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只有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使我們科學地思考。調研工作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社會主義法制存在的問題。那么僅僅依靠思維方法是不能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應進一步研究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方法。我們不僅會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創(chuàng)造性思考就是善于思考的方法。據(jù)筆者拙見,創(chuàng)造性思考是一種有意識、下意識地進行的思考方法。研究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皠(chuàng)造”就意味著前進。我們今天的生活,無一不是在享受著前人的創(chuàng)造成果,這是我們都熟知的,F(xiàn)在我們的國家正處
于一個大的歷史變革時期,需要法律及時地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我們只有在原有法律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而不是重復或原地踏步,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⑴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基本條件
我們把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結果比喻成產品,那么創(chuàng)造思考的過程就是這個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產品需要生產設備,原料和生產三個條件。我們大腦就是創(chuàng)造思考的設備,知識、信息是生產原料,而主動思考就是生產過程。
①豐富的知識信息貯存
要想生產出大量優(yōu)質的創(chuàng)造性產品,必須有豐富、優(yōu)質的原料──知識、信息。閱讀好多書籍,提高專業(yè)水平;搜集許多資料為新的研究做準備就是貯存原料的過程。閱讀和搜集是豐富貯存的主要方法。讀的書越多,專業(yè)水平就越高,搜集的資料越多,這種貯存就越豐富,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可能性就越大。任何一項研究成果,即使是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也不可能只靠個人的冥思苦想,平地而起、突然搞出來的。而只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和提高所取得的。貯存的知識要新要多。新是指在本學科新的、最權威的研究成果。多是指范圍要大,數(shù)量要多。這是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最起碼的條件。如果沒有原料,使用再先進的設備和工藝也生產不出大量優(yōu)質的產品來。②勤于思考
我們知道,有了知識、信息和大腦,不一定就能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考。我們必須把知識信息(原料)經過大腦(生產設備)的加工才能生產出產品(思考的結果)。生產設備要經常生產,如果長期擱置就會生銹,而長期不生產的工人操作速度和技能也會降低,連普通產品的生產(思考)都辦不到,更不要說生產大量、優(yōu)質的產品(創(chuàng)造性思考)了。大腦也和其它器官一樣用則進不用則退。只有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保持大腦機能的正常才能保證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進行。③對自己施加壓力
所謂對自己施加壓力,就是有意識有計劃地主動地進行調研的選題,搜集資料,研究課題,始終使自己的大腦高速運轉,增加創(chuàng)造思考的機會。這里面有的是出于濃厚的研究興趣,有的是由于強烈的責任心或者急于克服困難的決心,這些都能促進人們積極思考。這種專心致志的思考能使大腦這部機器工作,只有大腦的工作,才能進行思考。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全神貫注地思考,加大解決問題的勢能,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思考,解決了要解決的問題。⑵創(chuàng)造思考的兩種方法①線狀思考
所謂線狀思考就是關于某個具體問題,對與它有關的方面,盡可能從頭到尾地在大腦中廣泛地思考、搜集的方法,就象放映電影一樣,從頭到尾地放映,全面地、一個鏡頭不落地放映。在線狀思考時,越想思路越寬,想象的翅膀展開了,頭腦變得靈活了,考慮的答案增多了,這就為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形成準備了條件。這是一種窮盡組合法。看起來挺笨的。研究一個問題何必這么廣泛地去想呢?何必從盡可能多的答案去尋找一個答案呢?可是不這么全面地想,又怎樣能形成獨創(chuàng)的見解呢?
線狀思考最要緊的是,要盡可能想出更多的問題,越廣泛越好,而不是僅僅追究一點。因此,不僅僅要把與問題有關的寫出來,就是與問題關聯(lián)不大的也要寫出來,要盡可能廣泛地搜集。在進行線狀思考的過程中,對量的要求比質的要求更高,凡是頭腦中由于受到這個問題的觸發(fā)而思考出來、閃現(xiàn)出來的都要寫出來。這樣神思飛越地冥思苦想,才有可能想到別人沒有注意到的,才能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考。
在線狀思考中,可以說沒有微不足道的、沒有價值的、沒有用的東西。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這在線狀思考的初期是定不下來的。最初可能看來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可是到了后來卻變成重要的。有的乍一看好象與所想的問題沒有多大關系,可是到了后來卻變成有用的。
因此,在進行線狀思考時不要有框子,不要先入為主,不要邊想邊評價邊取舍。想的問題是否有用那要到后來經過考慮才能決定。
在線狀思考過程中,為了不使不斷閃現(xiàn)在大腦中一剎那的思考稍縱即逝,要立即動筆一條條寫下來。而且,為了便于下一步進行比照思考,要盡可能不簡寫,也不要寫得過詳,而是用一個完整的句子形式,把一條條材料表達出來。這樣想出來的是第一輪項目。對已經想出來的第一輪項目,經過反復地比照思考,再選出你認為最會有創(chuàng)見的項目,進行第二輪線狀思考。例圖:
┌1「│2│1│3│2│4│3最初提出的問題{5──→{4│6│5│7│6│8......│9└10
(第一輪項目)(第二輪項目)
第二輪的思考與第一輪的一樣都是從那個起點,接連不斷地,盡可能地想開去,這樣又可以得到許多項目。這許多項目經過篩選,自然就會得到比較理想的材料了。
在線狀思考時不能僅僅憑腦子想,還可以用搜集到的資料來觸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在線狀思考過程中,思考出的觀點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它們之間的結合又會產生出新的觀點。無論是第一輪項目還是第二輪項目,其中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項目間的相互作用會剌激我們的大腦,觸發(fā)出新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
在線狀思考過程中,如果不拘泥在原有問題上,而對它加以“變形思考”,也就是變換角度,那么,就會使頭腦得到新的觸發(fā),就能展開更廣泛的思考.例如,有這么一個問題:“學習法律的重要性”。考慮這個問題,就要從各個方面來思考學習法律的重要性。如果不僅僅從正面來考慮,還從反面思考──譬如思考法律學習不好將會如何,那就會對這個問題思考的更加深入,得到更多的新的觀點。這就是一種變形思考。在線狀思考過程中常用的變形思考有:分解,是把一個大的問題分解開來思考;反轉,是對問題從相反的方面思考;增題是把一個問題加上其它成份來思考;特殊化,是把一個問題加上條件來限定它,把它特殊化,局限在一點上來思考,等等。
在線狀思考過程中,如果與同事交談或展開討論,往往也能從中得到觸發(fā)或啟發(fā),使我們打開思路,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考。
②發(fā)散的思考與收束性思考
人們的思考有兩個階段:一是發(fā)散思考階段,一是收束思考階段。發(fā)散思考是抓住一個問題,或圍繞一個中心向外輻射,盡可能廣泛地從頭腦中搜尋與它有關的問題。有人說它是一種解放性的思考方式,對一個問題可以向任何方面思考,對一個問題可以無拘無束地從多方面尋求答案。收束思考階段就是把經過發(fā)散思考階段思考出來的許多項目,加以集中收束,在這許多項目的相互作用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思考。
有人說這是一種集中的邏輯思維方式。有時經過人們頭腦的“收束”會產生出一些似乎已與那些觸發(fā)它產生的那些項目沒有什么關系的全新創(chuàng)造?梢曰叵胍幌,這樣的經驗我們也會有過的。下面介紹應用這種思考方法設計的“創(chuàng)造工藝”中的KJ和NM兩種思考方法,供我們在實踐中參考。KJ法
先準備好下列物品:鋼筆、鉛筆紅、藍等色鉛筆曲別針橡皮卡片
圖解用的對開大白紙
此外還必須有能鋪開卡片的場所(大的桌子或者是床)。這種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步驟:寫卡片
對卡片進行分類、編成卡片群
排列卡片群,以圖解來安排文章的結構文章化
這種方法的進行過程是:第一,搜集資料。
第二,把搜集的資料(包括:經過作者發(fā)散思考想出來的材料,文獻資料以及經過調查得到的材料)制成卡片。每張卡片寫一項,這樣就便于材料的分類、綜合、比較、追加和剔除。每張卡片都要加上簡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的標題。若將這些卡片加上序碼就更方便了。第三,把這些卡片象打撲克那樣擺到桌子上或床上。
第四,邊讀邊思考,把內容相關的卡片調到一起。這時要注意,常常會思考出新的問題來,立刻寫成卡片加入到里邊去。
第五,這樣便會得到若干個卡片群。對這些卡片群要依次細讀,琢磨為什么會把他們放在一起?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把思考的結果簡要概括地寫出一張小卡片,放在每群卡片的最上邊。為了表明各群卡片內容是不相同的,要用不同顏色的鉛筆分別標出符號。然后,把每個卡片群用曲別針別好。
第六,上面編成的是小卡片群。下一步要編中的卡片群。編中的卡片群與上述編小的卡片群方法一樣,也要寫出一張新的卡片,概括出這一群小卡片的要點放在最上邊。也要用色鉛筆標出共同的標號,以與其它卡片群相區(qū)別。
以相同的方法,對卡片群進行編組,最后編出大的卡片群。
第八,這樣逐步地把卡片按小、中、大地集團化了。在這個卡片群的編制過程中,要注意:卡片群做得好的,是不能把一個卡片群中的任何一張卡片抽出來插入其它卡片群里的。每個卡片群無論大、小都是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一個視點進行的。還要注意:編卡片群,必須由小到大來編。有些人編卡片往往先做大的劃分。把大類分出之后再分小類。這樣由大到小的方法不好,因為這么做,是從頭腦已經形成的固定分類標準的角度出發(fā)的。這么循著舊的觀點分類,不可能產生創(chuàng)見?ㄆ褐挥袕脑疾牧铣霭l(fā),不抱任何成見,不帶任何框框,由小到大地編制才可能產生出新意。第九,開始排列大卡片群,以圖解的形式來安排文章的結構。
先把每個大卡片群中的第一張“觀點”卡片抽出來擺到桌子上進行空間排列,看這些大的“觀點”卡片之
間有什么意義上的聯(lián)系,怎樣排列富有邏輯效果,能更鮮明、更有力地表達出文章論述的主題?紤]好之后,畫到大白紙上。
第十,再按以上方法排列中、小集團的卡片群?ㄆ诸愂怯尚〉酱蟮,是由編出小的卡片群開始,然后再匯集編成中的、到大的卡片群。以圖解來安排文章結構,與此剛好相反,要先從大的卡片群開始,也就是先把文章結構上的幾個大的部分先安排出來。然后再考慮每個大的部分中,幾個觀點的安排,這就是中卡片群的排列。最后是小卡片群的排列,把一張張卡片排列好,這有條理的集中說明了一個小的觀點。這些都要畫到大白紙上。小的卡片群可以只寫出觀點,一張張所使用的資料卡片,可以用序碼標明先后順序,在白紙的圖解上加索引說明。
第十一,這些工作完成之后,要按圖用嘴試著說一遍,如果通順、流暢,言之成理,表達的清楚,那就是好的圖解。如果說得很別扭,意思不清或缺乏邏輯效果,那還需進一步調整修改。
第十二,有了滿意的圖解,就可以按圖解的順序寫文章了。這就是“KJ法”的主要內容。看起來有些瑣碎,譬如圖解之類的。但是從發(fā)散思考與收束思考來看,這種創(chuàng)造工藝是有道理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NM法
NM法也是利用發(fā)散思考和收束思考的原理設計的。洗衣機就是用NM法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
“NM法”工藝的理論認為,人的記憶有所謂的“點的記憶”與“線的記憶”。點的記憶是指由第一信號系統(tǒng)對具體事物形成的條件反射;線的記憶是指第二信號系統(tǒng)對事物的抽象化形成的條件反射。我們在思考中如果通過發(fā)散的思考來搜尋平時積累起來的點的記憶,就會形成新的組合,產生線的記憶,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考。
例如洗衣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是簡單地模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制造兩個機器手在搓板上搓洗衣服,而是打破限制思考的框子,以發(fā)散思考找出多種多樣的洗衣方法──如搓洗、刷洗、漂洗、沖洗等等。然后加以收束思考從中找出洗滌的共同規(guī)律,即以水流沖掉衣服上的污物。而后再發(fā)散思考,尋求多種加速水流的辦法。最后又收束思考對尋求的多種加速水流的辦法加以比較終于采用了當前我們使用的洗衣機這種最為有效的設計。這就是NM法在創(chuàng)造思考中的運用。總之,無論哪一種“創(chuàng)造工藝”都是在謀求開發(fā)人們頭腦中固有的、但是尚未能充分發(fā)揮出來的創(chuàng)造力。了解它對我們能動地開動大腦機器,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是會大有幫助的3、靈感
以上談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都是人們有意地、下意識的一種創(chuàng)造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靈感是一種高級的無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方法。是人的大腦潛能的最大發(fā)揮的一種思維方式。
思維活動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人能感覺到的,這種方式的思維活動,是在人下意識、有感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在思考過程中,先要有解決問題的意識,然后在大腦里把問題存在的形式和原因逐一開列出來,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個思維過程都是在下意識、有意識和有感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另一種思維是在潛意識、無感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這種思維前人沒有什么目的,也沒感覺在思考某一個或任何問題,卻突然想起什么或產生了長時間想解決而沒解決問題的方法,整個思維過程是在無感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這種無感覺的方式是近于神經的生理反射。例如一只蚊子叮咬在人的臉上,這個人卻迅速地抬手拍死了它。在拍蚊子過程中人并沒有感覺到大腦下令用手去拍死它。再如兩人約定在什么時間和地點見面,當?shù)搅思s定之前就會想起了約定的事,實際上這個想起的過程也是在無感覺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但是,它并不是無意識,而是人的潛意識在起作用,只不過是沒有感覺到。
“靈感”是英文inspiration的意譯。在希臘原文中,靈感一詞的意思是“神的氣息”。用在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上,是指作家(詩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受到了神靈的感應,代神立言。我國南北朝時期梁代文學家江淹(444~505),早年著有《恨賦》、《別賦》等很有藝術特色的作品。據(jù)說他晚年曾經夢見一自稱郭璞的人,向
他討回了一支五色筆,從此就再也寫不出好作品了。這個所謂的“江郎才盡”的傳說,雖為神話,但它說明了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不能僅憑技藝,還必須有靈感。其實,凡屬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諸如科學實驗、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等,經常會出現(xiàn)人們無法控制的`精神特別興奮、創(chuàng)造能力充分發(fā)揮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靈感。靈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科學實驗方面的研究與探討是很深入的,而社會科學理論方面和應用寫作等方面的靈感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則相對滯后。
筆者多年從事文秘和調研工作,有時在心情寧靜的霎那,或者一覺醒來,或者受某人某事某物的觸發(fā),突然心血來潮,想通了很長時間沒有想通的問題,想到了很有價值的文章題目;對某些問題有了新的觀點或解決的方法;對無從下筆的文章理出了清晰的思路或者有了完美的構思,這就是調研文章寫作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靈感。⑴靈感的特點。①突發(fā)性
突發(fā)性就是事先難以逆料和控制的。作者有時冥思苦想數(shù)日以至數(shù)月,不得要領,無從下筆,而當心情寧靜的霎那,或一覺醒來,腦際突然被智慧的光束所照亮,豁然開朗,文思泉涌,有時竟一揮而就;蚴苣呈履橙四澄锏挠|發(fā),對某種事物某種道理突然想通了。這種突然而來的靈感事先當然無法預料,而且有的持續(xù)時間非常短,所以當出現(xiàn)靈感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捕捉,不讓消失和逃逸。筆者在遇有這種情況的時候,即使是夜間也決不偷懶。也要找來筆和紙,把它記下來,尤其是夜間,如果不記下來,睡過一夜將會蹤影皆無,就有再也不出現(xiàn)的可能。②亢奮性。
靈感的亢奮性表現(xiàn)為精神的高度興奮,有時甚至呈現(xiàn)為一種迷狂狀態(tài)。在精神呈現(xiàn)這種極為亢奮的狀態(tài)下,人往往產生一種急欲把靈感中所感悟到的思想寫出來,所激發(fā)的情感抒發(fā)出來的精神狀態(tài)。在靈感所呈現(xiàn)的這種極為興奮的精神狀態(tài)里,寫作似乎不受理智的支配,因而有的文學理論家據(jù)此強調,只有失去理智,進入“下意識”,“無意識”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動人的文學作品來。柏拉圖說:“詩人是一種輕飄著羽翼的神明的東西,不得到靈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就不能代神說話了。”
其實,這種“迷狂”是靈感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并非真的迷狂,是人的精神高度集中于某一對象而產生的一種高度興奮、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它是有意識的,而不是無意識的;它是由人的積極探索精神,特定的生活、知識積累,對某一學科領域的高度興趣,以及確定的創(chuàng)造目標、創(chuàng)造任務所激發(fā)出來的,而不是盲目的,絲毫不受理智的控制。如果在寫作過程中充分利用亢奮性特點,寫作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③創(chuàng)造性
創(chuàng)造性是指靈感出現(xiàn)在思維過程中創(chuàng)造效力最高的傾刻間,所以,創(chuàng)造性是靈感的最基本特征。文藝創(chuàng)作中許多關鍵之處和許多畫龍點睛之筆,大都需要靈感來完成,因此古代作家、評論家和美學家曾用“神化”、“妙悟”、“靈眼”、“靈手”等概念來強調靈感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據(jù)筆者體會,這種創(chuàng)造性在調查研究中主要表現(xiàn)在靈感所感悟到的往往是平時難以完成的,它所得到的是能突破自己和他人在某一方面理論的局限,文章的價值高于當時的水平,這也是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主要精神動力源泉之一。⑵產生靈感的原因
靈感這種復雜的精神現(xiàn)象,乍看起來似乎來無蹤、去無影,而實際上則是有跡可尋的。
大腦具有貯存信息和思考的功能。大腦的不同區(qū)域管理著不同的生理和思維活動。貯存著大量的種類信息和進行著復雜的思維活動。人能動地調用這些不同區(qū)域的信息,使其交流、碰撞和加工,這種交流、碰撞和加工的過程和結果就是思考。
人在集中精神思考問題時,一些區(qū)域的部分腦細胞被活化,它所貯存的一部分信息被調動。調用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就是思考和解決問題。但是長時間的緊張的思考會使一部分腦細胞因營養(yǎng)和氧氣的消耗而
疲勞。另一部分則由于思考部分腦細胞的活動而被抑制,這部分腦細胞的信息不能調用和交流。調用和加工的速度變慢,甚至停止。這就使人的思維活動處于一種減慢或停頓的狀態(tài)。
人在靜下來的時候,大腦并沒有真正的完全停頓下來,仍在調整大腦,在調整過程仍有無意識的思維活動的存在,人的想要解決問題的勢能依然存在。靜下來時,大腦各部分處于統(tǒng)一協(xié)調的狀態(tài),對思考的問題的各類信息更加敏感,這個時間和狀態(tài)的大腦的思維能力也就更強,加之長時間思考一個問題,大腦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在靜下來后,信息最容易調動,調用的信息也最準確,其交流和加工的速度和效果也最好,也最容易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問題的思考就會由量變到質變,人的認識也就產生了一個新的飛躍。通過以上的探討,我們也就不難明確靈感是怎么一回事了。在調研文章的寫作過程中,這個“跡”就是由人的積極探索精神,高度的寫作欲望,長時期特定的生活、知識積累,對某一學科領域的高度興趣,以及確定的寫作目標、寫作任務所激發(fā)出來的。以及和創(chuàng)造思維活動(智慧)相互撞擊的火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它是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極探索過程中時產生的,又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從反映論講,靈感的出現(xiàn)是作者認識的飛躍;從心理學上講,靈感則導源于特定的神經聯(lián)系的突然溝通。所以靈感以偶然的形式出現(xiàn),卻體現(xiàn)了必然的內容和規(guī)律,是偶然與必然的辯證統(tǒng)一。⑶靈感產生的過程
文學界多以王國維用古代詩詞概括來說明靈感過程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保淌猓骸兜麘倩ā罚┻@就是說要獲得靈感,首先必須專注,即從具體的寫作任務出發(fā),把構思集中于特定的對象。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瘁。”(歐陽修:《蝶戀花》)這就是說靈感的到來還必須有艱苦探索的精神,要為完成特定的構思任務,尋找完美的表現(xiàn)形式、手法和語言,要經過一個艱苦的探索階段。這個階段的時間,因人因文而異,有的因內容生疏,生活和這方面的知識積累較少,那么,需要的時間就要長一些;相反,如果內容較熟,這方面的生活和知識積累厚重,需要的時間就相應的要短一些。有時即使是考試的命題作文,也會因以上條件的具備而稍加思索會一揮而就的。第三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保ㄐ翖壖玻骸肚嘤癜浮罚@就是經過以上兩個階段,終至頓悟,靈感到來,即經過艱苦的精神生產活動,實現(xiàn)了認識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飛躍,使久思不解的問題迎刃而解,豁然開朗。以上是靈感傳統(tǒng)的三個階段的學說。它指出了靈感的一般規(guī)律,有些特殊規(guī)律還未企及。一種是在沒有任何寫作意圖,突然受某人、某事和某物的觸發(fā),產生了對不特定事物的靈感,這種靈感頓悟性更大,但是對寫作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種是在寫作過程中有時或初時無從下手,或心緒煩亂,寫不下去,寫過一個階段的時間后,思如泉涌,妙筆生花。這種靈感來的較慢,但持續(xù)的時間較長,也較穩(wěn)定,這種靈感屬漸悟。
我們探索靈感規(guī)律的目的就是把握靈感產生的基礎和途徑,勤奮探索,及時捕捉靈感,利用靈感的創(chuàng)造性和亢奮性,提高寫作效率。但是我們在寫作過程中既要注意發(fā)揮靈感的作用又不能夸大靈感的作用,不能單靠靈感進行寫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法院調研文章寫作(二)》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法院調研文章寫作(二):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