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人人干人人模,大陆一级黄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人人视频,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观看,午夜免费体验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

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

網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9 07:34:15 | 移動端: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

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

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履職情況匯報

近年來,市婦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文明辦的指導下,圍繞中心,立足本職,扎實工作,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借助平臺,強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

1、加強領導,建立組織機構。與市教育局聯合組成了“天門市家庭教育工作協調小組”,下發(fā)了《天門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規(guī)劃”》,成立了家庭教育講師團,指導部署全市家教工作的開展。

2、強化建設,發(fā)揮家長學校陣地作用。目前全市共建立中小學家長學校229所,幼兒園家長學校21所,流動人口子女家長學校4所,留守兒童家長學校9所,社區(qū)家長學校12個。確定市機關幼兒園、實驗小學、華泰中學為全市家長學校試點單位。

3、宣傳造勢,增強家庭教育工作影響力。將每年的9月定為家教宣傳月,邀請省市家教專家舉辦家教知識講座,引導廣大家長正確掌握家教知識和方法。

4、把握結合點,全面推進家庭教育。向整建示范村贈送《好習慣伴我行》等家教書籍近千冊;將未成年人教育納入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與“美德在農家”活動,把“教子有方”作為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標準之一。

5、抓家庭創(chuàng)建,營造文明和諧家庭環(huán)境。聯合市綜治辦開展“平安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啟動“節(jié)能環(huán)保家庭社區(qū)行動”,組織“節(jié)能環(huán)保愛我天門”少年兒童系列作品大賽,201*個家庭參加了“中國人壽杯”全國節(jié)能減排家庭社區(qū)行動知識競賽。二、發(fā)揮優(yōu)勢,深化關愛留守未成年人工作

1、開展了未成年人成長狀況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上報市委,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未成年人工作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

2、在全市招募近4000名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與市教育局、九真鎮(zhèn)委聯合啟動“愛心呼喚”行動。邀請省兒童醫(yī)院專家來天門義診,12名家庭貧困患兒被接往武漢接受免費治療。

3、聯系社會愛心人士為家庭困難、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生進行“九.一”助學,受助學生達120人,資助金額近20萬元。

4、將岳口鎮(zhèn)健康小學確定為湖北省農民工留守家屬(婦女兒童)綜合服務站試點,該項目將于今年10月底竣工。

5、把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權益保護納入政府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辦法中。

三、以活動促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一是開展“兩綱”、“兩法”及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性別平等意識教育進黨校、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qū)。

二是每年“六一”,邀請市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節(jié)日慰問師生活動,組織新聞媒體實地采訪報道各地工作經驗。舉行關愛未成年人“綠色上網.你我同行”苗圃卡發(fā)放活動。

三是依托市婦兒工委辦公室,圍繞實施兩個規(guī)劃的目標,履行職責,加強協調,突出重點,努力開創(chuàng)婦女兒童工作新局面。

擴展閱讀:靈臺縣婦聯關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情況的分析報告

靈臺縣婦聯關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情況的分析報告

作者:靈臺縣婦…調研思考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119更新時間:201*/12/7

近年來,靈臺縣婦聯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結合縣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部署,立足實際,正確分析新形勢下婦聯組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的新任務和新挑戰(zhàn),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納入婦聯“三大主體活動”規(guī)劃之中,并確定了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主題,以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養(yǎng)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為載體,面向家庭,走進基層的基本工作思路,精心組織,認真實施,以家庭、學校為主陣地,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展情況

據統(tǒng)計,目前全縣有18歲以下未成年人5.3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3.3%,其中在校未成年人有4.6萬人,占未成年人總數的86%。201*年以來,縣婦聯全面貫徹中央及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關于組織實施“甘肅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行動計劃”的意見》,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擺上突出位,列入重要日程,認真安排部署,多措并舉,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健全組織機構,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提供組織保證。一是加強源頭參與,凝聚合力,努力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新格局。始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婦女兒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凝聚社會力量,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領導,組建機構?h、鄉(xiāng)均成立了由主管婦女工作的副書記任組長,婦聯、教育、衛(wèi)生、計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各成員單位定期匯報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協調指導。三是制定規(guī)劃,分步實施。根據省市要求,結合縣情實際,將全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教學主陣地作用,層層分解目標任務,細化措施,明確要求,狠抓落實,聯合縣教育局、文明辦制定印發(fā)了《靈臺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計劃實施意見》、《靈臺縣“家庭教育工程”實施方案》、《靈臺縣“家庭教育工作”三年規(guī)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有政策、有目標、有措施,并逐步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

(二)強化宣傳,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一是全面宣傳。充分利用“五一”、“五四”、“六一”等節(jié)慶日及法律法規(guī)頒布紀念日,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近年來在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和事,宣傳實施“春蕾計劃”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兒童優(yōu)先原則,《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小公民道德建設行動計劃》、《兩法兩規(guī)》等法規(guī)政策,有效增強了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責任意識。二是集中宣傳。廣泛組織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每年9月,緊緊圍繞“親子攜手,強健體魄,保護環(huán)境,共建和諧”這個主題,積極聯合團縣委、教育局、司法局等18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連續(xù)3年組織開展“家庭道德教育宣傳實踐月”活動,采取發(fā)放宣傳資料、廣播宣傳、制作展版、現場咨詢等形式,大力宣傳了“兩法”“兩規(guī)”、《婚姻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政策法規(guī),共發(fā)放宣傳資料31000多份,制作展版45個,懸掛橫幅18條,張貼宣傳標語及宣傳畫150多幅,參加活動及咨詢人數達10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新的貢獻。201*年以來,縣婦聯累計開展各類咨詢和宣傳活動29場(次),召開座談會和專題講座21場(次),發(fā)放宣傳資料3201*多份。通過宣傳,有效增強了全社會關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思想意識及各級各部門高度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事業(yè)的緊迫性和責任感,從而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切實履行職責,努力為全縣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建辦家長學校,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搭建平臺。一是充分發(fā)揮婦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建辦高質量的家長學校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來抓,嚴格按照“一到位”、“八落實”、“四制度”的標準對家長學校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在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建辦家長學校221所,其中在中學建辦16所,小學建辦205所。全力抓建了東關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和西關小學“示范性家長學!,進一步加強了對家長的教育培訓,每年培訓家長人數達2.7萬人次以上,全面提高了廣大家長的家教水平和綜合素質。201*年,東關小學被命名為省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保201*年,西關小學被命名為省級“示范性家長學!薄6情_展家庭教育講學活動,大力普及家教科學知識。為了確!鹅`臺縣“家庭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及時組織成立了由婦聯、教育、文明辦、科技、衛(wèi)生、司法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師團,多次邀請長武縣退休老教師魚浩臻深入城關中學、東關小學、什字中小、西屯中小等學校舉辦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知識講座20多場(次),受訓家長14000余人、師生7000余人,贏得了廣大家長、師生的普遍贊譽,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三是積極培樹家庭教育先進典型,全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深入開展。201*年以來,結合“六一”慶;顒,評選表彰命名優(yōu)秀家長學校4所,“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長81名,“好孩子”74名,優(yōu)秀留守兒童20名,優(yōu)秀代理家長20名。西屯中心小學、縣東關小學家長學校分別被省、市命名為“雙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家長學!、“十佳家長學!、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示范校,在全縣家庭教育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發(fā)揮了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

(四)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為廣大留守兒童共享愛心陽光提供堅實保障。針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縣婦聯充分履行職責,多方協調,積極爭取各級黨政組織及上級部門的重視支持,把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作為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全縣勞務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內容,201*年積極爭取省市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專項資金26萬元,協調指導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建高標準“留守兒童之家”13所,累計16所。一是上下聯動,構建了留守兒童關愛網絡。堅持以學校為中心,多方協調,努力爭取縣、鄉(xiāng)黨政重視支持,縣、鄉(xiāng)、學校層層簽訂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責任書,建立了縣、鄉(xiāng)、學校、家庭四位一體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制度,強化管理。針對留守兒童特殊群體管理,結合學校教學工作總體安排,建立健全關愛留守兒童各項制度18項,統(tǒng)一要求建立高標準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762多平方面,落實室外活動場地2400多平方面,配套留守兒童之家硬件設施價值36萬元,不斷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三是開展活動,增強活力。廣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行動和特色活動,先后招募“代理家長”、“愛心媽媽”830名,組織動員“愛心爸爸”、“愛心媽媽”、“代理家長”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1800多對,從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給予更多親情、更多關愛。廣泛組織13所留守兒童之家開展“留守兒童手拉手、一幫一”主題實踐活動80多次,采取開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講堂,設立心理咨詢室,給在外的爸爸媽媽寫親情信、開通“親情電話”等方式,為留守兒童搭建了親情橋梁。

二、主要做法

(一)統(tǒng)一思想,形成合力,抓住重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h婦聯緊緊抓住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是關系家庭利益和民族未來的一件大事這一切入點,把此項工作納入婦聯“三大主體”活動之中。充分發(fā)揮基層婦聯組織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網絡優(yōu)勢,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婦聯業(yè)務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要求各級婦聯組織切實履行起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宣傳、教育、協調等工作職責。制定下發(fā)了《靈臺縣“家庭教育工程”實施方案》,成立了縣、鄉(xiāng)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推行家庭教育“六個一批”工程(推出一批家庭道德叢書,培訓一批家庭教育骨干,組建一批家庭教育講師團,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樹立一批科學育兒、以德育人的好家長,推薦命名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示范點),組建縣鄉(xiāng)家庭教育講師團8個,建辦家長學校221所,從傳播先進家庭文化入手,開展了“爭做合格父母、培育合格人才”、“孩子我們一路同行”、“節(jié)約從娃娃抓起”、“美德在農家”、“學習型家庭”、“綠色家庭”等一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評選表彰“五好文明家庭”247戶、“學習型家庭”151戶、優(yōu)秀家庭成員314名,“五小”標兵127名,教子有方好家長169名。

(二)突出主題,創(chuàng)新載體,充分發(fā)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在中小學校組織開展“校規(guī)校紀和常規(guī)教育活動、升國旗活動、演唱國歌校歌和革命歌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體育鍛煉和競賽活動、向先進人物學習活動、文學作品朗誦比賽活動、書畫創(chuàng)作評選活動、爭先創(chuàng)優(yōu)活動”等十項思想道德建設活動?h東關小學堅持將“八榮八恥”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各中小學校德育課程體系,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的日常教育。在廣大中小學生中組織開展了“民族精神代代傳”、“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爭當“優(yōu)秀教職工”、“十佳中小學生”、“三好學生”和“文明學!、“文明班級”等創(chuàng)建活動,做到了在活動中育人,在參與中啟智。各鄉(xiāng)鎮(zhèn)婦聯組織各中小學校普遍開展了“五小實踐”活動,即“在家庭作父母的小幫手,在社會作幫人律己的小標兵,在學校作同學的小伙伴,獨處時作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在社區(qū)和公共場所作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從不同層面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了道德教育?h城關中學注重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不斷加強學校圖書、報刊、資料的整頓,組織開展了“圖書館服務宣傳周”、“遠離不良文化、告別不良讀物”、“拒吸第一支煙”、“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等活動,清查、收繳各類不健康口袋書,凈化了中學生的各類課外讀物。同時,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在學校墻壁、走廊、教室懸掛書畫作品、名人畫像和格言警句,開辦校園之聲廣播,添健康有益的圖書資料,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校園人文氣息日益濃厚?h東關小學通過自辦的“小溪流”校刊,傳播先進有益文化,刊登土生土長的校園文化和先進事跡,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取得了積極效果。

(三)發(fā)揮優(yōu)勢,措辦實事,務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取得實效。201*年以來,縣婦聯先后積極爭取省市婦聯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專項資金36萬元,在全縣中小學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16所,為廣大留守兒童共享愛心陽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1*年3月,積極協調中國兒童基金會眼科專家來我縣為168名眼病患兒進行了義診,有11名弱視兒童成功赴京免費接受治療,其中8名完全康復,治療成功率達81.8%。201*年以來,充分發(fā)揮協調優(yōu)勢,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7.2萬元,共救助“春蕾女童”755人次。

三、下步工作思路

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群眾中的一部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愛心工程,也是一項社會性工作,需要各級婦聯的積極努力,更需要各級各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行動。

1、大力發(fā)展地方產業(yè),支持鼓勵農民就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讓父母真正履行起第一監(jiān)人的職責。

2、要進一步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力量,努力構建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協調、積極配合的立體育人網絡。

3、要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發(fā)生。

涇川縣婦聯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調研報告

作者:涇川縣婦…調研思考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241更新時間:201*/12/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婦女作為主要受害者的家庭暴力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從近兩年的家庭暴力案件來看,家庭暴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識階層”等逐漸成為談論家庭暴力問題時頻繁出現的關鍵詞。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家庭暴力狀況,近期,縣婦聯采取發(fā)放調查問卷、訪談與上戶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全縣開展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專項調查”。

一、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fā)放8500份調查問卷、走訪120戶家庭,涉及家庭暴力的多個方面。根據調查走訪發(fā)現,60%以上的家庭不同程度存在冷暴力。在訪談調查的120戶家庭中承認遭受過家庭暴力的女性有38人,占全部走訪家庭的31.6%。從縣、鄉(xiāng)、村三級婦女維權站點接待上訪情況來看,婚姻家庭類上訪案件267件,其中家庭暴力類103件,占婚姻家庭類咨詢件數的38.6%。綜合因素,目前我縣家庭暴力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為女性,且具有隱蔽性。從調查情況及受害的主體來看,女性受害者居多,占全部受害人的96.8%,男性受害者僅為1人,占3.2%。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身體傷害,且大多數為輕微傷害。同時,在統(tǒng)計中我們發(fā)現,多達62.5%的上訪婦女是由于長期遭受家庭暴力忍無可忍不得以才向婦聯求助,有的是身體遭受到了嚴重傷害,有的則是完全被切斷經濟來源導致無法生活。第一次遭受到家庭暴力侵害即投訴的婦女只占全部上訪人數的8.5%,事發(fā)后馬上求助的婦女也較少,絕大多數是在遭受到數次侵害后才想到求助,而求助日期一般也在遭受侵害數天后,矛盾仍無法調和的情況下才到婦聯投訴。

2、家庭暴力存在的概率較高,施暴手段多種多樣。在受害的婦女中,長期存在家庭暴力的比例高達62.5%,更有3位婦女持有不同程度的傷檢報告。據述,丈夫對她們輕者語言傷害,拳打腳踢,重者則用棍棒等各種工具施暴,包括威脅、恐嚇、咒罵、譏諷、凌辱人格等精神上的折磨,使受害者在肉體和精神上造成了難以撫平的創(chuàng)傷,人身權利遭到嚴重侵害。

3、家庭暴力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有20%的婦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時,直接撥打110或到司法部門尋求幫助,卻被認為是一般家務事,只是予以調解,即使處理也只是批評教育了事,使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的實施暴力行為,而使眾多受害人投訴無門。同時,受“清官難斷家務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對家庭暴力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簡單地把它歸為家庭糾紛,客觀上助長了家庭暴力的肆虐。在現實生活中,部分群眾甚至一些政府部門認為反家庭暴力是家庭內部的事,只能由婦聯進行調解,助長了家庭暴力的滋生。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

1、家庭暴力嚴重傷害了婦女身心健康。因男性體力上的優(yōu)勢,家庭暴力一旦發(fā)生,輕則表皮紅腫發(fā)青,重則致殘、重傷,甚至鬧出人命,嚴重損傷婦女的身體健康。身體上的損傷是外在的,家庭暴力還伴隨著對婦女的精神摧殘,精神的創(chuàng)傷往往比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更難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婦女長期生活在恐懼、緊張的環(huán)境中,消極思想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喪失自信和自尊,導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當解脫途徑的情況下,她們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殺、以暴制暴等消極反抗方式。

2、家庭暴力嚴重影響了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在一個充滿暴力、充斥吵罵、怨恨和悲憤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其生理、心靈上必然會受到較大的傷害,大多數患有恐懼、焦慮、孤獨、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礙,對家庭和婚姻缺乏安全感,對父母失去尊敬,影響其學習生活。長大后有暴力傾向的比其他孩子比例要高的多,有的甚至會有厭世心理,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家庭暴力破壞婚姻家庭。美滿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營,它建立在相互信任、感情溝通的基礎上。家庭矛盾一旦演變成家庭暴力,這種和諧也就失去了平衡,雙方關系轉變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關系,夫妻感情必然會出現裂痕,即使他們之間還存有一定的感情,但是在她們遭受家庭暴力時,還是想通過離婚來擺脫家庭暴力。因此,家庭暴力是導致離婚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計數據來看,法庭受理的離婚訴訟案件中因家庭暴力提起訴訟的占40%以上。

4、家庭暴力嚴重危害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家庭暴力時常被人們認為是“兩口子”的事而坐視不管,但事實上因家庭暴力導致妻子傷殘、死亡或以暴制暴殺死丈夫的事件屢見不鮮,這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對受害者來說,當虐待達到了一定地極限,她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采取“以牙還牙、以暴制暴”報復手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從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變成了害人者。有資料表明:我國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同時,家庭暴力不僅嚴重侵害了受害婦女的人身權利,而且影響了她們參與社會生產的積極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也直接間接地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

三、家庭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

1、女性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上訪婦女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3.75%,很多農村婦女沒有社會地位,沒有經濟收入,婦女成家后完全依賴家庭和丈夫,甘愿默默奉獻于家庭,故而被丈夫厭倦看不起,缺乏自我意識,缺少自強自立的精神。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經濟收入的不平衡導致了經濟地位的不平等,他們的“優(yōu)越感”得到了體現,于是要求家庭成員絕對服從其意志,否則就惡語傷人,大打出手。

2、男方素質低下。從調查中我們發(fā)現32%的家庭暴力是由于男方惡習產生的。很多農村男子由于從小缺乏良好的教育,生活中又染上嗜賭、嗜酒等惡習,很多丈夫面對妻子的規(guī)勸和阻攔,不但毫無悔意,反而大打出手。同時,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比較嚴重,有的婦女因為沒有生男孩而遭到丈夫的毆打,這也是產生家庭暴力的一個原因。3、封建陳腐的婚姻觀、家庭觀作祟。雖然我們在促進男女平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但在生產力不發(fā)達的農村,封建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認為老公打罵老婆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思想導致了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成為了暴力的幫兇。一些男性將妻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和私有財產,稍不如意就將妻子作為攻擊的對象。

4、婚外戀、婚外性行為釀成家庭暴力呈上升趨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農民富裕了,有的當上了“老板”,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禁不住美色的誘惑,開始有了婚外戀和婚外性行為。在這次填寫調查問卷中,有102人把婚外情確定為產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由于男性的重婚、姘居等婚外非法行為的增多,造成很多家庭夫妻關系緊張。有些為了達到貪新棄舊的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卑劣地迫使對方主動提出離婚,使一些受害婦女陷入在被丈夫背叛的同時又被毆打的雙重痛苦之中。更有甚者,有的男人在外“包二奶”,造成計劃外生育,竟然強迫妻子與“二奶”“和平共處”,當妻子不服從時,就受到丈夫施暴。

5、婚姻基礎不牢固,夫妻間相互調適能力差。在現實生活中,利益型婚姻,維持型婚姻現象較為常見。由于婚姻基礎不牢固,又不能共同努力經營婚姻,他們無力使婚姻關系健康發(fā)展,妥善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出現的各種矛盾,而且對待事實上的死亡婚姻不能采取理智的態(tài)度,夫妻雙方的思維方式和意識慣性使之對解決這類婚姻問題時,多表現為感情沖動,缺乏應有的理性認識和法律意識。因此,在矛盾激化時,雙方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而采取極端的、不理智的態(tài)度和方式來對待對方暴力行為發(fā)生和升級。

6、婦女自身原因。家庭暴力是男性對女性人權的侵犯,由于婦女自身素質、文化水平、個人心理等原因,許多婦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顧慮重重,屈尊忍讓,遮掩,妥協,一味遷就,自身的軟弱和無知、無疑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使得施暴者心理上更占優(yōu)勢,膽大妄為。加之掩飾心理縱容了家暴行為,多數受暴婦女把夫妻之間產生矛盾、爭執(zhí)以及暴力行為看作是誰家都發(fā)生過的“家務事”,在丈夫一次次花言巧語的欺騙中,輕易心軟,使暴力不斷發(fā)展、升級。

四、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建議及對策

1、加大宣傳普法力度,營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在全社會廣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與婦女權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從而提高廣大婦女對家庭暴力的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使全體公民牢固樹立男女平等的性別意識,營造一個尊重婦女、保護婦女、共同反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同時,進一步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加強對公民的道德教育,倡導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夫妻恩愛、鄰里和睦等家庭新風尚,教育引導公民樹立健康文明的家庭觀念,營造平等發(fā)展、融洽和諧的家庭人文環(huán)境。

2、加強和完善立法,為制止家庭暴力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有關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見于《憲法》、《民法通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而《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專門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可操作性不強,預防和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力度有待加強。要逐步完善這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增加可操作性條款,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援助。在我們的調查中,有80%的以上的人認為應該專門立法來制裁家庭暴力。

3、執(zhí)法部門的干預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徑。執(zhí)法部門要高度重視家庭暴力案件,增設“家庭暴力報警點”,“110”工作人員對家庭暴力報警案件做到迅速出警,及時制止正在發(fā)生的家庭暴力行為,解救受害婦女,對施暴者進行嚴肅查處,以達到對施暴者的震懾、教育作用,對受害者的支持、保護和對家庭矛盾、家庭危機的及時調解作用。

4、建立社會救助機構,加強對受害者的保護是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家庭暴力發(fā)生后,婦女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些婦女甚至流落街頭、無處可逃。為此,建議設立婦女庇護中心等婦女救助機構,工作職責是為受害婦女提供法律咨詢、介紹反家庭暴力的常識、提高維權意識等,穩(wěn)定受害者的情緒,給予心理疏導與治療及物質上的幫助。

5、提高婦女素質是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長遠之計。婦女權益的享有與保護,要靠婦女自己去爭取。全面提高婦女素質,對于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鼓勵婦女通過各種渠道,學科學、學文化、學法律,不斷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掌握生產技能,積極參與社會生產。婦女只有在經濟上獨立了,才能擺脫在家庭中依附于男人的狀況。另一方面,要大力培養(yǎng)婦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使她們充分認識到自身優(yōu)勢,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不輕易為社會和他人的態(tài)度所擺布,不斷完善、充實自己,積極廣泛地參與社會實踐,敢于在競爭中發(fā)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提高社會地位。

制止家庭暴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消除防治家庭暴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運用各種手段,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懲治家庭暴力,維護家庭和社會的穩(wěn)定。

甘州區(qū)婦聯積極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留守婦女陽光家園”

作者:甘州區(qū)婦…工作交流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198更新時間:201*/11/12

一、建立一個網絡,連接一片親情。因外出務工掙錢的不易,很多務工人員1年半年不回家是常有的事,為了使留守婦女可以隨時和在外務工的丈夫進行溝通交流,區(qū)婦聯與鎮(zhèn)、村多方協調籌資201*0多元,為留守婦女配備了電腦等設施,開通了親情視頻聊天室。同時開設了留守婦女“悄悄話”室,隨時對留守婦女開展心理咨詢。

二、組織一批骨干,做好服務工作。組織成立留守婦女巾幗矛盾調解隊、組建了助耕隊、心理訪談隊、醫(yī)療保健服務隊、文藝演出隊。由村婦代會主任任組長,各社婦代小組長任成員的巾幗矛盾調解隊,在留守婦女與家人、與鄰里、與他人發(fā)生矛盾后,能及時趕到,在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開展教育說服工作,使雙方當事人達到和解,及時維護了留守婦女的合法權益。心理訪談隊由同村有威望、說服力強的婦女組成,留守婦女的心,有解不開的疙瘩,丈夫不在身邊,心中有的不高興的事,沒有地方去訴說,更沒有人聽,耐心細致的聽她們的嘮叨,是心理訪談隊婦女的主要職責之一,能夠就近了解到留守婦女的煩惱事,為她們提供優(yōu)質服務,從自身說起,言傳身教,達到了疏導、疏通婦女思想工作的作用,呵護了留守婦女孤寂的心靈。

三、建起一個園地,促進學習勞動。以園地為依托,在留守婦女中扎實開展學習活動,每月婦女們參加一次學習培訓活動,并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貼掛在學習園地內,供婦女傳閱。定期召開婦女學習討論會,在討論會上婦女可以讀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講一段自己親自體驗過的故事,交流各自子女教育的心得。在留守婦女中發(fā)出了“愉快學習、扎實工作、幸福生活”的號召,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組建愛心隊伍,解決困難問題。動員女領導、女干部、女能人、女黨員與貧困留守婦女結成142對幫扶對子。甘州區(qū)的主導產業(yè)是制種玉米,特色產業(yè)是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和養(yǎng)牛業(yè),為了帶動留守婦女發(fā)展生產,區(qū)婦聯組織全區(qū)331名致富女能手與331名相對貧困的留守婦女就近結成幫扶對子,不定期對她們進行生產信息、技術、資金幫扶和心理撫慰,從而帶動她們共同致富。

五、自建一批互助組,婦女農活不用愁。針對“留守婦女”普遍存在的“三重”(體力勞動重、撫養(yǎng)任務重、精神負擔重)、“四少”(社會活動少、世面見得少、經濟開銷少、夫妻見面機會少)等方面的問題,為了給予她們更多關愛,幫她們卸下肩上的重擔,依托留守婦女陽光家園,通過這些隊伍的建立健全和作用發(fā)揮,使留守婦女們由“靠人幫”變成了“我?guī)腿恕保瑥囊婚_始的互助干農活兒,擴大到互幫致富、幫扶孤寡老人、各家紅白喜事等,利用抱團互助的優(yōu)勢,不僅解決了生產生活中的難題,更使留守婦女成為建設和諧新農村的“主力軍”。通過這種互幫互助的形式,讓留守婦女從小家庭走向大社會,為她們搭建學習、傾訴、交流、互助的平臺,大大減輕了她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勞動強度,緩解了她們過重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增強了她們的安全感。使她們共同面對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共同發(fā)展建立相互支撐的人際關系網絡,挖掘自身潛力,增強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

六、制定有效制度,確保工作長實效。各級婦聯組織成立了由分管領導、鄉(xiāng)鎮(zhèn)長、村主任任組長的留守婦女工作領導小組,健全了留守婦女基礎臺帳。并于201*年11月建成小滿鎮(zhèn)金城村、大滿鎮(zhèn)新新村“留守婦女陽光園”,家園室內面積8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面積120平方米。為了使“留守婦女陽光家園”成為廣大留守婦女學習培訓的陣地,互幫互助的組織,訴求表達的渠道,化解矛盾的機構,情感交流的平臺,文化活動的場所,確!傲羰貗D女陽光家園”制定的各項活動落到實處,區(qū)婦聯制定了活動制度。同時為確保家園健康有序運行,管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長期發(fā)揮實際效用,建立了《“留守婦女陽光家園”運行管理制度》等6項制度。

三、開展豐富活動,愉悅婦女身心

為了使“留守婦女陽光家園”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區(qū)婦聯立足區(qū)情、立足留守婦女實際,討論制定了留守婦女陽光家園月活動計劃,每月設計安排了一項主題活動。計劃融“十佳”留守婦女創(chuàng)評、子女教育、家庭和諧、鄰里和睦、女性健康與呵護、文娛活動及科普培訓為一體,內容都是與留守婦女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201*年11月份區(qū)婦聯在留守婦女集中的小滿鎮(zhèn)金城村等鄉(xiāng)鎮(zhèn)按照計劃舉辦了“十佳”留守婦女創(chuàng)評活動,通過召開婦女大會,民主評選出在孝敬公婆、教育子女、增收致富、發(fā)展勞務經濟等方面做得好的,村民公認的“十佳”留守婦女進行表彰獎勵,并在甘州區(qū)電視臺、張掖日報進行宣傳報到。如金城村二社的徐淑琴,她自己有兩個女兒,201*年妯娌不幸得了癌癥去世,小叔子又出車禍死亡,她含淚領回了他們遺留的一雙兒女,并發(fā)誓要將她們撫養(yǎng)成人。雖然丈夫常年在外,但她把四個孩子的衣食住行,打理的井井有條。孩子多花銷大(四個孩子,其中兩個在上大學),她在種好自己家的20多畝農田之余,四處打零工以補貼家用。三年來,她白天外面忙,晚上輔導孩子們學習。40歲不到,背都駝了,但她心里高興,因為孩子們很爭氣,學習一個賽一個的好。她經常說只要孩子們能成人,這一輩子值了。留守婦女憑著一顆善心和孝心,默默地為家庭為社會奉獻著,辛勤汗水的付出,換來的是人們的贊揚,通過評比十佳,使廣大留守婦女學有榜樣、比有目標。

大滿鎮(zhèn)新新村、小滿鎮(zhèn)金城村兩個“留守婦女陽光家園”都組建了留守婦女腰鼓隊,區(qū)婦聯拿出了一定的經費為婦女們購了120個腰鼓和表演服裝,為活動的開展解決了經費難的問題。利用冬閑及節(jié)假日,婦女們敲起了腰鼓;開展了“我的節(jié)日我做主”、“我的健康我做主”、留守婦女家庭聯歡會;邀請有關各方面的專家對留守婦女進行了養(yǎng)殖、種植;婦女病知識的預防和治療;《婚姻法》、《勞動法》、法律知識、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訓,“三八”期間,開展了文藝匯演,舉辦了留守婦女“講講知心話”等活動。母親節(jié),開展了尊老盡孝主題活動,兩個村的160多名留守婦女為她們的公公或婆婆贈送了自己親手做的孝心鞋,雖然僅僅是一雙微不足道的鞋,卻表達了媳婦對他們的一份孝心、一份濃濃的愛,接受贈送的老人熱淚盈眶,激動的說不出話來。201*年5月12日,小滿鎮(zhèn)金城村舉辦了農村婦女絲網花制作技術培訓班,來自全村80多名留守婦女參加了培訓。邀請了1名絲網花專業(yè)制作講師對十種花朵的花型進行示范、實踐制作、逐個輔導,婦女認真聽講,不停地提出疑問,并進行包片、扎花等工序的親手實踐。培訓提升了留守婦女的勞動技能素質,也提高了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能力,為解決留守婦女本質問題邁出了一大步;顒拥拈_展極大地豐富了留守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她們精神有所歸依,同時弘揚中華民族孝敬老人,珍視親情的傳統(tǒng)美德,在全區(qū)營造尊老盡孝的良好社會風尚。

莊浪縣婦聯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工作念好“三字經”

作者:莊浪縣婦…工作交流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235更新時間:201*/10/15

近年來,莊浪縣婦聯緊緊圍繞“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的工作定位,堅持以“

帶婦建”的總體工作思路,充分發(fā)揮基層婦聯組織的職能作用,使全縣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

斷提高,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進一步增強,在團結帶領廣大婦女,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

好地發(fā)揮了“半邊天”的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一個“帶”字,基層婦聯干部的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縣委先后2次制定下發(fā)了

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婦女工作領導的意見》,堅持“黨建帶婦建”,將基層婦女組織建設

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黨委定期聽取婦女工作情況匯報,幫助解決婦

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鄉(xiāng)鎮(zhèn)婦聯主席的配備上,縣婦聯積極向組織部門匯報,力爭將威信

能干事、敢創(chuàng)新的女干部充實到婦聯干部隊伍中來,并不斷選配優(yōu)秀女大中專畢業(yè)生到基層婦

位工作。在村婦代會主任配備上,堅持從女農民技術員、外出務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巾幗創(chuàng)業(yè)致

頭人中優(yōu)選,基本實現了基層婦女干部的年輕化和知識化。同時,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把把婦女活動陣

設納入各鄉(xiāng)鎮(zhèn)黨建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之中,實現了哪里有黨員活動室,那里就有婦女活動陣地。

全縣有村婦女活動室293個,婦女維權站18個,維權點293個;293個村婦代會主任全部進入了

委”班子,并落實了報酬待遇,最高的1800元,最低的600元,激發(fā)了基層婦女干部的工作熱

增強了基層婦聯組織的活力。

二是抓住一個“培”字,基層婦聯干部的素質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們對全縣基層優(yōu)秀婦

部實施動態(tài)管理,突出對重點行業(yè)、重點崗位的人才培養(yǎng),建立充裕的人才資源庫。全縣共儲

層優(yōu)秀女性人才213人,向組織部門推薦67人,其中婦聯干部45人,提拔重用27人。在鄉(xiāng)鎮(zhèn)

班子換屆工作中積極推薦優(yōu)秀女干部。目前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全部配備了女領導干部(其中正職配備率達到100%。近年來,縣婦聯把婦女干部的教育培訓作為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關鍵環(huán)

制定和實施了分年度、分層次、分目標培訓計劃。歷年累計培訓婦女干部250多人次,推薦1

干部參加了省、市委黨校短期離職學習,選派15名女干部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考察學習,鼓勵支持

干部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歷教育;去年婦女干部培訓班期間,組織鄉(xiāng)鎮(zhèn)婦聯主席、街道(社區(qū)

委會主任赴華亭、崇信等姊妹縣區(qū)參觀學習婦女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調動婦女干部的工作積極

同時,縣婦聯積極倡導開展“萬千百十”活動即:婦女干部年內每人至少完成萬字以上學習

至少完成千字以上心得體會一篇、《莊浪婦工》收集刊登百篇婦女工作信息、在《中國婦女網

省市婦女網及其它網站、報紙刊登理論文章十篇。在全縣掀起了爭創(chuàng)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

聯干部的熱潮,造就了一支團結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務實高效、和諧卓越的新時期基層婦聯干部

三是圍繞一個“實”字,基層婦聯組織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只有充分發(fā)揮基層婦女組織

作用,才能提高基層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能力。近年來,全縣基層婦聯組織通過開展

學雙比”、“和諧家庭”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和單親母親安居房重建以及農村“留守婦女

家園”建設等主體活動,充分發(fā)揮了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在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項工作中的積

用,提高了基層婦聯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大力推進“百名隴原妹進京”和“千名婦女勞動

轉移”。五年來,共向北京輸送家政服務員800多名,累計舉辦婦女務工技能培訓班24期25

次,聯合勞保局向其他城市的服裝加工、餐飲服務、電子加工等行業(yè)輸送婦女勞務1.8萬人;

年來,各鄉(xiāng)鎮(zhèn)、村級婦女組織積極為地震災區(qū)、單親特困母親、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共捐資4

元,為120名單親特困母親和留守兒童解決了子女上學、疾病救治、住房等突出問題,幫助4

貧困家庭擺脫了生活困境;建成了12戶單親母親安居房、2所農村“留守婦女陽光家園”和2

守兒童之家。舉辦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培訓班650期,培訓婦女8.6萬人(次),涌現了巾幗科技

帶頭人1.5萬名,評定女農民技術員150名,建成了有規(guī)模、綜合性強的“婦”字號基地12處

立了婦女種、養(yǎng)、加等各類專業(yè)協會49個,發(fā)展會員2500人。通過建基地、抓培訓,建協會

信息,內聚了婦女發(fā)展產業(yè)的科技能量,形成了“基地+協會+女能人+農戶”的發(fā)展模式,促進女增收。秦州區(qū)婦聯多渠道幫助留守婦女建立陽光家園

作者:秦州區(qū)婦…工作交流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93更新時間:201*/8/18

秦州區(qū)婦聯以“關注民生辦實事、創(chuàng)先爭優(yōu)促發(fā)展”為主題,結合婦聯工作實際,在交通比較便利、有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留守婦女工作基礎較好的玉泉鎮(zhèn)天水郡村、皂郊鎮(zhèn)下寨子村、平南鎮(zhèn)孫集村建立“留守婦女陽光家園”3個,通過權益上扶助、能力上扶技、生活上扶貧、民風上扶新,為部分留守婦女提供了一個學習培訓的陣地,情感交流的平臺,文化活動的場所,極大地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推動了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有序開展。

權益上扶助。采取廣播宣講、進村入戶等方式,向廣大留守婦女宣傳《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讓她們了解自己的各項權益,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提高留守婦女的自我保護能力。組織人員對三個村的留守婦女進行了全面的摸底,建立了留守婦女動態(tài)登記檔案。以居住區(qū)域為主組建了留守婦女小組,由各小組負責每一月對本組內留守婦女情況情況了解,由村婦會負責及時更新登記,做到動態(tài)管理,動態(tài)服務。組建了有婦聯主席、司法助理員、鎮(zhèn)(村)干部、村學教師等組成的維權志愿者隊伍,定期不定期舉辦普法講座、科普培訓及文體活動,互相交流子女教育問題,討論婆媳相處之道,為她們的精神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減少了由于丈夫不在家而出現的生活空虛,鄰里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問題。加強對留守婦女的健康服務,鎮(zhèn)婦聯與衛(wèi)生部門聯合開展了“關愛女性健康醫(yī)療衛(wèi)生健康鄉(xiāng)村行”活動,讓廣大留守婦女足不出戶就能接受免費的身體健康檢查及婦女病的普查普治。

能力上扶技。為增強留守婦女科技致富的能力,采取開設專題講座、組織現場觀摩及邀請專家現場指導等活動,開展多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農業(yè)實用技術,把農業(yè)新技術、新品種、新信息送到田間地頭和留守婦女家中,切實將留守婦女培養(yǎng)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目前,3個村已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和輔導講座20余場,培訓農村留守婦女1千多人次,幫助農村留守婦女解決技術難題60多個,80%以上的留守婦女勞力掌握了1-2項實用技術,涌現出各類女能手、科技示范戶。

生活上扶貧。對生活困難的“留守婦女”,采取綜合措施做好幫扶工作,將其子女列為“春蕾計劃”資助對象,進行春蕾結對扶貧;通過政府相關部門,為“留守婦女”爭取相關政策進行扶貧,切實解決生產生活難題。針對農村留守婦女想致富,但缺乏資金、信息等實際困難,組織科技、農業(yè)等部門在留守婦女陽光家園開展了科技知識普及活動。為了解決留守婦女的就業(yè)問題,皂郊鎮(zhèn)下寨子村委會和村婦聯安排留守婦女在天水澳牛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就業(yè)100余人。下寨子村被評為“巾幗示范村”、天水澳牛乳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被評為“巾幗示范基地”。

民風上扶新。按照“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引導留守婦女及家庭成員美化、凈化村容村貌和家庭生活環(huán)境。深入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廣泛宣傳“鄰里相幫和睦”、“和諧家庭”等好人好事及美德故事,倡揚尊老、愛老、養(yǎng)老新風,以家庭和睦促社會和諧。在留守婦女中,組織開展了“家庭美德八要八不要”、“生活習慣十要十不要”等基本禮儀常識普及活動,并制定“美德在農家”村規(guī)民約,使每個留守婦女不僅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懂得學習科學是一種美德,而且有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在她們看來,男人能辦的事,她們也能辦,男人撐起半邊天,她們也能頂起半邊天,留守婦女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省婦聯權益部從來訪婦女的內心需求入手用“心理疏導四步法”緩解矛盾糾紛

作者:省婦聯工作交流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354更新時間:201*/6/24

省婦聯權益部運用心理疏導方法,彌補傳統(tǒng)接訪的不足,從矛盾產生的心理根源和人的內心需求入手,因人而異、因人施策,探索創(chuàng)新出“望、聞、問、切”緩和調解矛盾糾紛的“心理疏導四步法”。

第一步:望

看來訪群眾的衣著,大概分析群眾的職業(yè);看群眾進門上訪的表情,大概分析來訪的原由,構思合理的問話方式;看群眾的來訪資料,尤其是涉及家庭暴力、房屋拆遷、土地補償等方面的問題,認真了解事情原委,不敷衍搪塞,不妄加推斷。第二步:聞

尊重來訪群眾的說話權利,耐心認真的傾聽來訪者的訴說,感受群眾的心情、“聽”出問題的深層原因。以“傾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了解群眾想什么、盼什么,進行推心腹的交談,找出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著力點,通過細致分析,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本質和來訪群眾的真實心態(tài)和目的,逐步引導當事人從大局出發(fā),全面看待問題,將當事人內心的“結”解開。第三步:問

以拉家常的方式與群眾談心,了解她們最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其生產、生活情況。引導群眾說出平時不想說、不愿說、懶得說的真實想法,幫助宣泄壓抑情緒,互相溝通交流,在和風細雨中化解群眾心中的怨氣。

第四步:切

在化解矛盾糾紛時,摒棄“一刀切、一鍋煮”的錯誤做法,在情與理、法與理之間找出雙方共贏的平衡點。真正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生活上關心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對群眾反映的迫切問題,能解決的就現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也解釋清楚,為他們開出滿意的“藥方”,共同分析問題,商討解決問題的對策,用調處的方式在法與情之間找到結合點。

創(chuàng)先爭優(yōu)建“堅強陣地”服務婦女筑“溫暖之

家”

201*-9-17

創(chuàng)先爭優(yōu)建“堅強陣地”服務婦女筑“溫暖之家”

泗水縣婦聯

泗水縣婦聯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找對切入點,把建設“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作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巧設創(chuàng)爭載體,豐富創(chuàng)爭形式內容,明確創(chuàng)爭目標,創(chuàng)爭活動有序開展,不斷引向深入。

一、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順利開展縣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會議召開以后,縣婦聯積極行動,立即召開會議,進行宣傳發(fā)動,研究制定措施,成立了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領導小組,堅持主席負總責,分管主席直接抓,黨組成員結合分工各自抓的工作思路。出臺了《關于在全縣婦聯系統(tǒng)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全縣各級婦女組織要按照“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yè)績好、群眾反映好)的標準創(chuàng)先;全縣婦聯干部要立足于“五帶頭”(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chuàng)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爭優(yōu)。同時,建立健全了縣婦聯黨組成員聯系點制度、學習制度、會議制度、公開承諾制度、民主決策制度,方案的出臺有力地指導了全縣婦聯系統(tǒng)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有序開展。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建設“堅強陣地”中創(chuàng)先爭優(yōu)

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是黨中央鞏固和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成果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黨的建設的經常性工作!皥詮婈嚨亍苯ㄔO進一步強調了婦聯組織的政治屬性,明確了婦聯組織的政治責任。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泗水婦聯力求做到“四個力爭”,即:一是力爭成為黨的主張的傳播陣地。積極發(fā)揮婦聯組織引導婦女、教育婦女的工作優(yōu)勢,大力宣傳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婦女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使創(chuàng)先爭優(yōu)成為廣大婦女的價值取向,使黨的主張成為婦女的自覺行動,使黨的奮斗目標成為婦女的自覺追求,最大限度地把廣大婦女團結凝聚在黨和政府周圍,引領廣大婦女為黨的事業(yè)竭誠奉獻、建功立業(yè),讓黨和政府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二是力爭成為引領婦女發(fā)展的組織陣地。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黨建帶婦建”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強基固本工程”,著力加強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積極爭取政策,將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納入我縣黨群工作服務網絡建設范圍,并以泗組通[201*]33號文件聯合下發(fā)了《關于構建黨群工作共享平臺健全完善三級黨群工作服務中心(站、點)的通知》,做到同規(guī)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縣級建黨群工作服務室,鄉(xiāng)鎮(zhèn)建黨群工作服務站,村建黨群工作服務點,實現三級聯創(chuàng),9月上旬,對該項工作進行了聯合檢查,泗水婦建服務黨建工作再次迎來新的機遇,婦女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力度再次提升。同時,不斷適應經濟結構、組織形式、生產生活方式、群眾分布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在鞏固原有領域婦女組織建設成果上,積極在“兩新”組織建立婦女組織26個,不斷擴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活動覆蓋。三是力爭成為提升婦女素質的教育陣地。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開展以來,一批德才兼?zhèn)涞臅r代女性脫穎而出,選樹了巾幗創(chuàng)業(yè)典型劉瑞敏、李長鳳,帶領群眾致富的女支部書記渠景萍,科技致富典型陳中煥,敬業(yè)愛崗、務實奉獻典型段友梅,大力宣傳她們的先進事跡,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活動,激勵廣大婦女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立足本職、服務社會。四是力爭成為弘揚和諧文化的活動陣地。大力提升婦聯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借助市縣包村活動,積極爭取將“文明和諧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納入新農村幫扶工作重點,濟寧市新農村建設幫扶泗水縣工作團、泗水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下發(fā)了《關于組織評選“文明和諧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的通知》(濟泗新農發(fā)[201*]17號),目前,此項工作已全面展開,高峪鎮(zhèn)率先在全鎮(zhèn)開展了“文明和諧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年內全縣將有130個村開展“文明和諧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年底前市委包村工作團、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進行專項考核。同時,積極引導廣大婦女參與和諧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參與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鼓勵廣大婦女在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家庭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維護權益,服務婦女,在建設“溫暖之家”中創(chuàng)先爭優(yōu)

“溫暖之家”進一步強調了婦聯組織的群眾屬性,強化了婦聯組織的基本職能。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始終堅持以婦女為本,把婦女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促進婦女發(fā)展作為第一職責,把婦女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充分尊重婦女群眾意愿。把婦女的根本利益和具體需求作為爭先創(chuàng)優(yōu)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不斷提高政府的重視率、婦女群眾的滿意率、婦聯工作的社會知曉率作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標準,使婦女對婦聯工作真心歡迎、真誠參與、真正受益。適應婦女多元化發(fā)展的新需求,不斷賦予傳統(tǒng)主題活動新內涵,創(chuàng)建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時代氣息濃郁的工作新載體,著力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廣泛、富有實效的泗水婦女工作新品牌。今年以來,舉辦了慶“百年三八”暨泗水縣第二屆“巾幗十杰”評選頒獎典禮,全縣黨政機關女干部自編自演了一臺高水平的文藝節(jié)目,展示新時代職業(yè)女性的風采;積極推進免費婚檢工作的開展,我縣免費婚檢率已達100%。繼續(xù)推進“信貸助推婦女創(chuàng)業(yè)行動”,累計為490名創(chuàng)業(yè)婦女提供“巾幗創(chuàng)業(yè)貸款”2900余萬元,并為縣瑞祥彩印廠爭取省婦聯省財政100萬元貸款的貼息;“兩規(guī)劃”的終期監(jiān)測評估工作有序進行,新一輪泗水婦女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今后兩年縣委縣政府為婦女兒童辦的十件實事已經確定,并落實了責任承辦單位;六一期間,縣婦聯、縣教體局聯合主辦了泗水縣“新華杯”少年兒童書畫作品展;真情關愛弱勢群體,18月份共發(fā)放救助金76700元,救助貧困母親16名,貧困女童115名,貧困女大學生8名;接待婦女兒童來信來訪15件,處理15件,結案率達100%。;在市婦聯關心下,我縣首所“春蕾小學”正式啟用,閱覽室已建成。

四、求真務實,銳意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中實現婦女工作新發(fā)展

今后的工作中,將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促進婦聯工作的開展,爭取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縣婦聯機關繼續(xù)深化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利用周一例會,開展每周一次的學、說、談活動,讓同志們在學中儲備知識,在說中鍛煉口才、在談中總結經驗,為培養(yǎng)多面手婦女干部搭建了平臺;二是解讀好、爭取好、使用好有利于婦女發(fā)展的政策,做好女干部的培訓、培養(yǎng)、推薦工作,積極協調財政、金融等部門,爭取為創(chuàng)業(yè)婦女提供資金支持,讓黨的政策惠及不同婦女兒童群體;三是因地制宜,發(fā)揮優(yōu)勢,探索婦女就業(yè)的新途徑,做好就業(yè)前的培訓,力求辦好月嫂和家政服務培訓班;四倡樹文明新風,引導廣大婦女崇尚科學,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優(yōu)秀家庭角色的評選,開展節(jié)能減排、低碳家庭、綠色生活知識競賽活動;五是關注民生,做好“兩癌”篩查、貧困母親救助、貧困女童救助等工作;六是做好兩規(guī)劃的終評和新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七是維護好婦女兒童的合法權利。

農村文化轉型過程中婦女發(fā)展問題分析

201*-3-17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時刻把農民放在心上,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這些政策將連續(xù)、穩(wěn)定地促進我國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使我國農業(yè)和農村呈現出全面、穩(wěn)定、協調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我黨首次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執(zhí)政理念,這是順應民意的一個新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黨的十七大又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并采取各種政策和措施力促城鄉(xiāng)和諧、經濟社會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新農村建設成就顯著。

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必然伴隨著文化的轉型和人們心理上的震蕩。文化轉型對婦女發(fā)展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文化轉型、婦女發(fā)展以及二者的關系(一)文化轉型、婦女發(fā)展的含義

文化轉型“首先是人對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最終意義的重新設定.然后在這個設定的基礎上,重新形成新的人性規(guī)定和人格形象,重新形成新的倫理準則和新的道德規(guī)范,重新形成人對物質對象世界以及文化實體結構世界的嶄新關系,從而形成新的世界圖景和新的社會理想”,“隨著人對自己的全新的形象的塑造,人同時也就給自己提出建構一個全新世界的任務,于是,人和他的世界就一起被嶄新化了,這種嶄新化就是文化轉型”。[①]婦女發(fā)展就是要確立女性的主體性、獨立性,徹底擺脫女性的依賴性和客體地位。女性發(fā)展也是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更新為標志的。女性自我意識的長期偏落.使婦女發(fā)展受到抑制,隨著文化體系的根本更新和文化結構的現代轉換,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確立以及改革開放的切實展開,客觀為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更新創(chuàng)造了條件。[②]近幾十年來,農村文化變遷促進了農村女性的發(fā)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婦女社會地位在提高;女性生活方式在進步;參與經濟建設的能力在增強。

(二)在轉型過程中,一些文化因素也阻礙了女性的發(fā)展

在文化轉型中農村婦女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和進步,但與中國婦女的整體相對而言.差距仍是顯而易見的。影響農村婦女發(fā)展的因素除了政治的、經濟的因素,更直接的是文化因素,這就是為什么建國后幾十年國家賦予了婦女整體上的較高地位而實際上農村婦女的地位并未盡如人意的緣故。

1、落后的思想觀念和傳統(tǒng)習俗是制約農村女性發(fā)展的重要文化因素(1)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現念和婚嫁習俗。美國社會學家WF奧格本認為,在文化變遷過程中,構成文化各組成部分的變化速度是不一致的。當一個社會的文化變遷時,總是制度首先變遷或變遷較快,其次是風俗、文化的變遷,最后才是價值觀念的變遷。人們可以輕易地打破歧視婦女的某些或全部制度,卻無法迅速消除頭腦中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重男輕女作為一種文化觀念,至今仍大有市場,甚至在農村特別是農村落后地區(qū)受到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農業(yè)生產方式的強化而表現得更加頑固。

(2)不公正的角色定位與角色期待。

農村地區(qū)存在的重男輕女觀念和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生活模式,使“從父從夫從子”構成了農村女性的基本生活軌跡和人生歷程,“乖巧聽話的女兒溫柔賢慧的妻子慈愛善良的母親”成為女性人生不同時期的角色定位以及農村社會及女性本人的角色期待。女性一出生,人們就自覺不自覺地按這種角色模式加以教育,特別是在家中父母對不同性別兒童的不同期待、不同撫育要求和教導方式,使女性很小就獲得了兩性性別差異的刻板印象:男性是堅強的、獨立的、自信的“強者”,女性是柔順的、依賴的、文靜的“弱者”。

(3)“讀書無用論”思想的蔓延極大地阻礙了農村女性受教育農村人對教育價值的認識和評判,更直接地取決于教育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或精神補償。如果花錢送孩子上學,既不能使孩子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為家庭帶來榮譽和社會地位,又不能使孩子掙更多的錢,增加家庭收人,那就得不償失了。升學教育對于升學無望的女生及其家長來說“讀多讀少一個樣”、花大錢讀書,不如棄學從藝做工、經商掙錢”。打工經商,不僅能立竿見影地增加收人、改善生活,而且能使女生擺脫沉悶乏味的學習生活和巨大的升學壓力,因而對高年級學齡女童有相當大的誘惑力。女童不想上學,家長聽之任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誤導和鼓勵,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女童在初中畢業(yè)甚至還沒有畢業(yè)的情況下外出打工成為“打工妹”。

2、科學文化素質偏低制約了農村女性的發(fā)展

目前,一些農村婦女雖然接受了培訓,但受文化水平制約,婦女掌握科學技術的能力較差,有些也僅限于機械地運用,而不能結合實踐經驗,進行有效的總結歸納,加之后期指導跟不上而成效不明顯。農村婦女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婦女的發(fā)展,也直接影響了農村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

3、貧困文化是抑制農村婦女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主要障礙

經濟發(fā)展水平低、自然條件差、社會發(fā)育程度低、人口增長過快、經濟關系上比較單純的農村環(huán)境孕育出貧困文化。

所謂"貧困文化"就是指貧困階層所具有的一種獨特生活方式,它主要是指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為方式、習慣、風俗、心理定勢、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非物質形式。[③]首先表現為對農村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然后建構與此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具體表現為:聽天由命、消極無為的人生觀;安于現狀、好逸惡勞的幸福觀;不求更好、只求溫飽的消費觀;老守田園、安土重遷的鄉(xiāng)土觀、農本位、重農輕商的經濟觀以及等、靠、要的度日觀貧困文化。集中到一點,就是價值品位低下,甘于貧困。它使人們喪失了人生的合理追求,泯滅了政變現狀的決心,消磨了戰(zhàn)勝貧困的意志,把人們推入一個麻木僵滯的精神荒原。[④]身處農村的婦女自然而然會受到這種貧困文化的影響,女性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便會受到抑制,難于樹立起自信、自立、自重、自強的現代女性人格形象,與現代女性的理想追求格格不人。

二、多方努力,促進農村婦女的發(fā)展

在農村文化變遷的過程中推動婦女發(fā)展,像其他各項工作一樣需要黨政支持,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努力,協調聯動。具體來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積極組織引導,營造農村改革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

鄉(xiāng)風文明和村容整潔離不開農村婦女這支主力軍,是農村改革發(fā)展的必要前提。一是開展“美在農家”活動,要組織動員婦女積極參與到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改水、改廁、改廚等新農村建設上來,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使居住環(huán)境美化、亮化、凈化。二是開展“樂在農家”活動。以“五好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美德在農家”等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根據婦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娛樂活動,以特色活動吸引家庭成員廣泛參與,引導婦女和家庭成員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節(jié)約持家、和諧興家,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三是開展“和諧在農家”活動。關注貧困婦女兒童,通過開展“春蕾計劃”、“關愛女孩”、“救助貧困母親”等活動,幫助她們共同發(fā)展,形成扶弱濟困、和諧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二)充分發(fā)揮廣大婦女的主觀能動性

廣大農村女性要繼續(xù)樹立和發(fā)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識,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自覺刻苦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提高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關鍵是要抓好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確保農村適齡女童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提高農村婦女的受教育水平。二是加強對農村婦女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她們的增收致富能力。婦女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力量,她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新農村進程。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增收本領,是婦女最現實、最迫切的發(fā)展需求。針對農村婦女的實際,可開展生產技術、婦幼衛(wèi)生、家庭教育和當家理財等內容,對女經紀人、女龍頭企業(yè)帶頭人等骨干婦女,大力開展農業(yè)新技術、法律政策、經營管理培訓,發(fā)揮好她們的示范帶動作用。對農村婦女富余勞動力,大力開展職業(yè)技能、家政服務、法律知識等培訓,促進她們充分就業(yè)。如開展萬名“巧女”優(yōu)秀勞動力培訓活動、千名“巧女”勞動技能大比活動、百名巧女創(chuàng)業(yè)經驗交流會和十大巧女評選活動。組織農村婦女開展“我為新農村、新家園建獻策”民主懇談活動和移風易俗大討論,從而逐步提高婦女、家庭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新型的婦女群體形象和家庭形象。同時幫助廣大婦女和家庭實現以德治家、學習興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節(jié)約持家、和諧發(fā)家。

(三)社會組織機構積極配合,為農村婦女發(fā)展提供組織保障

一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在社會環(huán)境中應特別注意新聞媒體的作用,使其消除傳統(tǒng)性別觀念的潛在影響,均衡反映婦女在各行各業(yè)的貢獻,用媒體的力量來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婦聯要大力宣傳婦女服務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樹立起關心、支持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意識,為婦女在新農村建設中發(fā)揮好作用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二要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營造良好的組織環(huán)境。農村基層婦女組織是直接聯系農村婦女群眾、做好農村婦女群眾工作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動員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組織保障。

總之,女性是構建和諧家庭的主導力量和基礎力量,在文化轉型中重視推進農村婦女發(fā)展,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

調查發(fā)現農村婦女失地情況較嚴重值得關注

來源:象山縣婦聯發(fā)布日期:201*-12-0710:36:08

近年來,中央惠農政策的連續(xù)出臺使得土地不斷增值,農村婦女失地情況較普遍,農村婦女強烈要求新獲得土地承包權。據某地開展調研顯示,農村婦女失地情況且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一是結婚婦女可能首先失去娘家村的耕地承包和使用權。按傳統(tǒng)習慣,婦女結婚一般要“從夫居”,這意味著出嫁女的戶籍將從娘家遷到婆家,而戶籍人口是決定農戶家庭承包耕地多寡的最主要依據,因此,出嫁女面臨一次不可回避的土地權利流失。在問卷中有17.4%的出嫁女土地被收回,土地未被收回的出嫁女也陷入一種尷尬境地:擁有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權卻因身在婆家而無地可種。

二是嫁入婆家村的新媳婦可能得不到承包耕地!鞍磻艏值卦瓌t”賦予了因合法婚姻關系而遷入的新媳婦平等的耕地承包權利,但由于80%的村莊沒有足夠的“機動地”可以隨時用來補充新增人口的承包耕地,所以,新媳婦及其他新增人口只能“排隊”等待。在調查中發(fā)現婆家不分給土地的高達87.5%,只有當本村有戶口遷出,被收回的土地作為“后備土地資源”,到村內土地調整時,按排隊的先后順序分配給“待地”者。如果所在村莊一直不調整土地,這些婦女也就一直沒有屬于自己和子女的承包地。

三是離婚或者喪偶婦女土地權利也面臨一次裂變。在通常情況下,離婚婦女的土地權利變化有兩種可能:一是離婚又離村的婦女,因其戶籍的變化,承包土地要被所在村莊集體收回,或者由離異的丈夫家庭繼續(xù)承包和使用;二是離婚不離村的婦女,因戶籍未發(fā)生變化,村集體一般不收回離婚婦女的土地,其承包地可能通過協商或調解,從離異的夫家分離出來由離婚婦女承包使用。但是也有些特例:在一些地方,土地被看成夫家的財產,離婚婦女不敢提出要土地的要求,由于怕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來源,所以有些已經破碎的婚姻關系,女方也不敢輕言離婚;更有少數村莊因無地可用于分配,從而不接收離婚婦女的戶口。

基層認為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國相關土地政策法規(guī)的矛盾,《土地承包法》和《物權法》對土地經營權的主體都沒有做出具體的解釋,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個體成員,還是與“家庭承包”相一致的“農戶”,一旦個體脫離了家庭,其權益的保障必然受到影響。二是相應的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一部分法院對出嫁女失去土地承包權、婦女主動放棄承包田幾年后,又想重新要回等情況,基本不予受理。三是缺乏必要的補救措施。調查發(fā)現只有不到20%的鄉(xiāng)鎮(zhèn)留有機動地可用于再分配或調劑,而由于經濟狀況所限,村集體更沒有用于補償給失地婦女的儲備資金。

農村小班現狀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的影響,農村學校學生人數銳減。就拿邵武市桂林中心小學來說,201*年的學生數是425人,到201*年就只有144人(其中還包括一個教學點人數),4年間學生數凈減281人,目前該校有10個教學班,平均每班14.4人,點校平均每班不到6人,其他鄉(xiāng)鎮(zhèn)也有類似的情況,最小的教學點只有23人。但這些鄉(xiāng)鎮(zhèn)最遠的行政村離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有80多華里,給孩子就學帶來很大困難,類似這樣的學校及教學點還將長期存在下去,小班教學是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認識小班教學的優(yōu)劣勢,揚長避短,實施小班教學,提高教育質量,成為農村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一、把握小班教學的優(yōu)勢:

1、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個性。學生數少,教師可以更多的關注學生,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能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表現出更為主動和積極,參與面更廣,個性更為鮮明。能使學生愉快、自由地學習成長。

2、有利于增進家校聯系。學生數少,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機會增加,為建立與學生家長的密切關系,以求達到雙方的密切配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3、有利于實施班級管理。學生數少,自然班班級管理難度降低,老師可以騰出時間和精力來因材施教,可以利用擴大了的空間與充滿人性的教育環(huán)境,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強化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人格的影響。

4、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學生數少,但空間相對大,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出自主性,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主動地學,生動活潑地學,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5、有利于提高課堂實效。學生數少,每節(jié)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的機會,而且都可以分別回答多個問題,便于教師多了解學生,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增加了個別輔導的機率,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他們和諧地全面發(fā)展。

6、有利于提高作業(yè)效果。學生數少,教師批改作業(yè)量降低,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從中得到及時的反饋,使學生吸收、理解所學的知識。二、正視小班教學的劣勢:

1、沒有課堂教學氛圍。學生數少,教師上課難以產生激情,教學亮點得不到顯現,長此以往,老師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從而失去進取心。

2、不利學生自主發(fā)展。學生數少,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在教師掌控之中,難免使教師對學生過度關注、過多干預,會干涉到學生的生活與自主發(fā)展。

3、教師的工作量加大。雖說學生數量較少,但由于國家的編制制度,教師最好的情況就是一個人帶一個班,小學階段每個年級的幾十門課程,教師都要備課,僅此一項就是相當大的工作量。更不用提那些復式班的教師,工作量就更大了。

4、難以組織集體活動。由于人數少,教師組織學生的難度增加,很多集體活動無法進行。即使一些小型的游戲也開展的不太樂觀,由于人數少,玩起來也沒太多的激情。

5、學生社會交往受限。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可小班人數少,學生接觸的人有限,不利于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三、提升教育質量的思考(一)對于主管部門

1、建立激勵機制。小班教師地處偏遠農村,教學設施相對簡陋,生活條件艱苦,有的點校老師甚至要承擔三個年級所有學科的教學工作,雖然學生數不多,但教學工作量大。因此,有關部門要建立獎勵辦法,調動這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要在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劃定專項指標給予照顧。

2、強化教師培訓。小班教學中,教師往往承擔著整個班級所有課程的教學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是“全能”型的。因此,要強化對農村教師的全員培訓工作,特別是個人綜合素養(yǎng)、技能學科教學的培訓,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求。

3、加強教學指導。要成立小班教學工作指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督促教研部門加強對這個新興課題的研究,收集教學案例,加緊對小班教學的經驗進行總結,并及時召開現場會,推廣好的做法,以少走彎路。(二)對于實施學校

1、提高教師認識。讓教師們了解小班教學的特點,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小班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它的核心是提高學生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它對老師教學觀念的改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要求教師牢固樹立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學習好的經驗,盡快進入角色,為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

2、營造學習氛圍。要抓好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給學生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校園文化包括勵志廊、崇德廊、習作展示臺、家鄉(xiāng)山水文化、戲曲文化介紹、名人名言、愛國詩詞、推薦書目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感受生活的魅力,激發(fā)學習的熱望?梢猿浞掷媒淌铱臻g大、學生數少的優(yōu)勢,在班級設置自然角,擺放魚缸、石塊、花草等;開設班務公開欄、活動角、圖書角、藝術角(用來展示學生的美術、書法作品等),辦公角(教師用來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作業(yè)批改和個別輔導)、黑板報等。特別是要給各點校配備適當數量的學習書籍,充實學生的精神食糧,擴展視野,讓他們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為健康成長奠定基礎。3、做好課程整合。將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按低、中、高年段進行整合,讓不同教材、不同學生之間互相滲透,互通有無,使有效的教師資源、器材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解決了課程量多帶來課程難以開全的難題,又減輕了教師過重的負擔,有利于發(fā)揮出教師的專長,提高綜合課的教學質量。

4、培養(yǎng)交往能力。學校要多組織學生開展全校性的集體活動,如課文朗誦、講故事比賽、辯論會、歌詠比賽等,多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要加強班級與班級之間、校與校之間的學生交流互動活動,創(chuàng)設交往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5、抓好評價反思。對于老師:學校對其教學業(yè)績的評價要多樣化、具有可操作性,以適應小班教學管理的要求。對于學生:評價要分層制定,做到各種類型的學生學有所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學校要督促小班教師養(yǎng)成課后反思的良好習慣,及時總結經驗得失。

(三)對于小班教師

1、提高自身修養(yǎng)。小班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更加頻繁,與學生相處的機會更多,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更要樹立好自身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楷模,成為他們學習的典范。

2、增進家校聯系。小班教學學生數少,為教師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可能。因此,小班教師要保持和發(fā)揚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家訪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尋求家長的配合支持,為因材施教、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一手材料。

3、改變教學方式。小班教學有它的特殊性,不能以大班的教學方式來對待小班教學。要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fā)學生潛能。教學設計要多元化,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村施教。備課時要求做到:落實“四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個案、備教學組織的空間形式、備補充的教材與學材(教學媒體)。授課時應做到:以分組學習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增加學生自我學習、小組討論時間;增加個別輔導時間;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學生。課后要實現:對學生作業(yè)實行面批面改;做好個別化教育及記錄;進行教學反思。

4、調整座位形式。在小班中,我們可根據教育教學和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從多樣性、隨機性原則出發(fā),采取“馬蹄型”、“丁字型”、“圓桌形”、“方框形”、“V形”、“T形”等座位形式,給學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從空間上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增加師生互動和生生交往的密度。這樣做,教師可以隨意穿行在學生中間,或參與、或點撥,老師親切的話語,平等的姿態(tài)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學進行得更加有效。

5、進行適當分組。在小班進行教學時,老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智能情況、個性特點、組織操作能力等進行編組,這樣每個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有參與的機會,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智能水平不同的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與發(fā)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溝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現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把一個時空有限的課堂變?yōu)槿巳藚⑴c,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

總之,小班教學,符合時代的要求,更能體現教育的均等性、充分性、主體性、綜合性原則,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片嶄新天地。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以科學創(chuàng)新的教育行為,充分挖掘小班教育的優(yōu)勢,使教育精致化、優(yōu)質化、個性化,使每一個學生真得到全面發(fā)展.

論農村離婚婦女居住權的保護

建甌市玉山鎮(zhèn)婦聯:葉宇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和水準的體現,尤其在我國歷史傳承中,居住權已成為國人最根本最深刻的印鑒,“居者有其屋”“立足之地”其本質都揭示房屋居住權對于國人的深刻意義。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離婚案件呈逐年緩慢增長趨勢,其中在農村離婚案件中出現農村婦女的居住問題逐漸為社會所關注,亦成為司法實踐、理論探討乃至社會問題研究中的一道難題。[關鍵詞]離婚婦女、結婚住宅、居住權、保護

前言:居住權是保障公民住房權實現在民事法律中的重要體現,是現代社會一項重要的物權制度與婚姻家庭制度。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就人民群眾的住房問題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標,并且將其作為民生問題的主要方面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昭示了黨和國家推進住房改革,保障“住有所居”的決心。落實到法律層面,今后的任務就是建立和完善居住權制度,盡快出臺以保障居住權為主要內容的《住宅法》。我將就其中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一、離婚時關于居住權面臨的問題(一)居住權概念

在離婚時面臨的居住權問題各國對此規(guī)定不盡相同,但重點保護的對象都是婦女、兒童與老人,在各國不同的立法中對我國解決離婚婦女的住房問題很有借鑒作用。例如德國民法認為,所謂居住權,是指對他人的房屋以居住為目的而加以使用的權利,是對建筑物的整體或者部分當作住房使用,而且就此使用排斥所有權人的權利。①保加利亞則規(guī)定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有處理住宅使用的指責。②

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規(guī)定了居住權。依照該司法解釋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離婚時,一方無房可居屬于生活困難,雙方可以協商或者法院可以判決有房一方以居住權或者所有權的形式予以幫助。而我國物權法并未將居住權作為一種用益物權加以規(guī)定,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中將居住權定義為:居住權人對他人住房以及其他附著物享有占有、使用的權利。(二)有關居住權的現有法律規(guī)定

我國現行關于居住權的法律不多,不成體系,《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依上述規(guī)定,可以推斷夫妻雙方離婚時,一方沒有住處屬于生活困難,需要對方進行經濟幫助,而房屋居住權則成為一方對另一方進行經濟幫助的重要方式。這也是在司法實踐中保障婦女離婚時居住權實現的唯一的相對牽強的依據。

在我國農村,夫妻雙方離婚時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婦女居住權的實現問題,婦女居住權能否得以實現不但關乎其自身權益有無保障,且關乎整個農村社會是否和諧穩(wěn)定的問題,因此,婦女居住權是否得以實現已成為婦女是否同意離婚和司法實踐中法官是否準予夫妻離婚的一條重要的默認規(guī)則,對這一默認規(guī)則的審查甚至超過了對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的審查。就目前而言,農村婦女的居住權難以實現仍然是橫在司法實踐者面前的一道難題。該難題是否得以很好地破解,與當前我國大力倡導的農村和諧社會能否成功構建緊密相聯。

二、我國農村婦女離婚時居住權難以實現的成因

農村婦女離婚時居住權難以實現之成因錯綜復雜亦有中國特色,大體包括:(一)妻子經濟弱勢的同時丈夫掌握經濟話語權,易有第三者插足

受中國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很多農村婦女即使在結婚前曾外出打工,在城里生活,但只要結婚后通常就會放棄工作留在家中,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從事家務勞動,由丈夫在外謀生,由此,丈夫掌握了家庭的經濟來源和經濟話語權,這個時候,容易因男方有了第三者插足導致和女方離婚,而由于女方早已放棄自己工作,并在家勞務一段時間后,重新在城市謀生能力大幅下降,卻并未有自己的房屋所有權,也不能和離婚后的男方同住一屋,則會引起新的家庭矛盾,要實現農村婦女居住權的難度更大。

(二)傳統(tǒng)宅基地分配模式使婦女離婚時無立錐之地

在我國現階段的農村,宅基地分配及建房監(jiān)管制度極其混亂,且難以一時矯正。宅基地的分配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絕大多數地方以戶為單位分配宅基地,且因男權主義思想的影響,只按男性人口的多少確定每戶宅基地的數量,嫁進來的婦女跟隨丈夫及公婆一起生活,并未有自己的一份宅基地。土地對于中國農民來說極為重要,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在離婚時,男女雙方對涉及宅基地的分割爭奪就顯得尤其激烈。因為宅基地一般歸夫家所有,即使是婦女與丈夫共同出資建造房屋,離婚后女方想要繼續(xù)使用該房屋,則需得到公婆首肯。因此,男方離婚時就會以父母做擋箭牌,主張父母不同意女方繼續(xù)居住而不同意女方離婚后繼續(xù)使用房屋。要做通男方父母思想工作,讓其同意女方繼續(xù)居住并非易事,從而無形增加了農村婦女離婚時居住權實現的難度。

(三)婚姻立法的保護條款缺失

我國201*年對婚姻法進行了修訂,對夫妻個人財產權進行了突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以上規(guī)定與婚姻法修訂之前夫妻個人財產可經過一定條件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立法旨意不同。由于許多地方特別是農村一直繼承延續(xù)了由男方提供住所、女方提供嫁妝的觀念,因此,男方為準備結婚而在婚前購置或建造的住房在結婚后其所有權還是屬于男方,不可能因婚姻關系持續(xù)時間的長短而改變其歸屬。因此,一旦離婚,男方可以根據法律規(guī)定名正言順地擁有住房所有權,而女方則除了保留可能已經貶值的嫁妝所有權外,無法取得住房所有權。(四)傳統(tǒng)倫理觀念和男權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

雖然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家庭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地位已大大提高,但不可否認,傳統(tǒng)的觀念和思想依然影響深遠,在許多地方特別是在農村還是根深蒂固,且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農村婦女婚前跟隨父母居住、婚后跟隨丈夫居住,經濟不獨立,進而在生活、經濟及思想上形成很強的依賴性。一旦家庭出現危機,夫妻離婚,她們就可能處于沒有住所、無處可去的境地。夫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娘家也因"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觀念的影響,認為嫁出去的女兒仍居住在娘家有辱家門,不再接納女兒回來居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的實現問題實際上是倫理道德、社會問題的縮影。若導致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難以實現的根源不能解決,則其居住權的實現就是一句空談。然而,觀念的轉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須伴隨社會、經濟、文化的逐步發(fā)展而循序漸進,也決定了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實現的艱巨性。三、實現我國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之必要性(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需要實現這一權利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wěn)定和諧,必然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諧。農村婦女離婚后若居住權得不到實現,容易激發(fā)社會矛盾,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前述案例一中提及的乙女就揚言自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一個和諧、安詳的環(huán)境,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問題不能得以解決,會形成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既不利于社會和諧,也妨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實現這一權利是保護弱勢群體、切實保障婦女權益的一個重要內容農村婦女因經濟不獨立、思想上依賴別人而成為弱勢群體之一。婦女權益保障的基本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時期的婦女權益保障基本內容涵蓋了很多方面,這其中包括婦女各項財產權利的內容。實現農村婦女離婚時的居住權,是構建和諧社會時期的婦女權益保障基本內容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國婦女權益得以保障的體現。

(三)法律人性化及司法實質公正需要實現農村婦女離婚后的居住權

法律的公正在于能夠體現在對弱勢群體予以保護、對弱勢群體予以人文關懷。實現我國農村婦女離婚后的居住權,令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婦女解決其最基本的生存權--有所可居,這正反映了法律溫柔的人性化的一面,是實現司法實質公正的需要。(四)某種程度上兼顧傳統(tǒng)觀念需要實現這一權利保證農村婦女在離婚后居有定所,不用被遣回娘家,這與中國人傳統(tǒng)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觀念相一致,娘家也因此不會忍受外人的恥笑。同時,因為居住權僅僅是居住權,而不是所有權,一般是居住至婦女再婚時止,這又照顧了婆家的感情,不會因離婚而使屬于自己的財產被婦女分割占據。四、我國農村婦女離婚后居住權實現的解決機制(一)司法部門的相應對策

1、引入調解機制。這其中又包括訴訟調解和訴前調解兩種情況。所謂訴訟調解,是指法院工作人員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當事人進行調解。所謂訴前調解,指案件立案前,由其他司法工作人員或具有調解職能的人員對糾紛進行調解。

訴前調解,可充分發(fā)揮基層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村民委員會的調解職能。對于可能離婚的糾紛先行調解,因為此時當事人對立情緒相對較輕,且村委員會等工作人員對當事人情況較了解,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的可能性大,解決婦女居住權問題亦機率高。再者,村委員會負責宅基地分配工作,其可通過調解工作了解村民對宅基地的需求情況而適時調整宅基地的分配,保障婦女居住權的實現。

2、強制男方每月向女方支付一定生活費以彌補女方租房支出。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方確實無法提供居所供女方居住或者女方居住在男方居所中確會矛盾激烈的,在租房已逐漸成為人們解決居住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的情形下,給予租金補貼來實現農村婦女居住權亦不失為一劑良方。

3、采取下策。對于那些男方有能力解決卻堅持不愿意解決女方居住權問題、同時又堅持離婚的案件,可采取判決不準予離婚的對策,直到男方愿意解決女方居住問題為止。

(二)立法部門的相應對策

1、完善物權法,確立公民居住權。我國修訂物權法時,曾在草案中將居住權作為用益物權予以專門規(guī)定。但令人遺憾的是,居住權未能最后在物權法中予以明確規(guī)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司法實踐的不斷深入,明確居住權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物權法中專門規(guī)定居住權必將實現。

2、完善土地立法,保障婦女土地使用權特別是宅基地使用權。加快土地立法進程,明確土地使用權的主體及其權利份額。改變以戶為單位分配土地的方式,將享有土地權利的主體界定為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個人,最重要的是明確農村婦女享有土地使用權,逐漸改變農村宅基地只分配給男性的制度,并同時確定其土地份額。在登記過程中,應將土地使用權登記為按份共有,并明確各家庭成員的具體份額。3、完善村民組織法,減少村規(guī)民約對婦女權益的侵害。為保護農村婦女與男性享有平等的土地使用權,建議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增加規(guī)定"凡村民委員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的決定,與法律沖突的無效。"或"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大會的決定與法律相抵觸的無效。"

4、完善婚姻法,保護離婚婦女居住權。關于居住權問題,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對困難一方的經濟幫助,雖然提到了"住房"但不夠明確。建議對婦女離婚后的居住權做出明確規(guī)定。

(三)社會其他部門的相應對策

1、保障農村婦女接受的教育權利,提高農村婦女素質,以增強其在離婚后保障自身生活的能力。"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莎士比亞的這句名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女人的苦難來源于女人自身的弱。要想減小離婚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婦女應該使自己強大起來,而要強大,就要提高自身素質,培養(yǎng)堅強和獨立的個性,不依賴于丈夫。社會各部門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確保農村婦女接受教育的權利,減少女性文盲,采用各種形式進行職業(yè)技能的教育掊訓。

2、加大宣傳力度,移風易俗,逐漸改變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傳統(tǒng)觀念和倫理文化。當然,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亦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特別是農村社會的事情,因此,需要全社會群策群力,共同推進。結語

婦女在改革深化過程中的婚姻家庭地位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日益增長的離婚率使農村婦女面臨更多嚴峻的挑戰(zhàn),農村婦女要正確應對挑戰(zhàn),就得自救,適時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更重要的是,國家和社會應區(qū)別對待,傾斜保護農村婦女,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天門市婦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匯報》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www.weilaioem.com/gongwen/67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