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
一、最有效的利用教具
別出心裁的教學用具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節(jié)課的教具都能花樣翻新也無疑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除了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盡量地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生動形象的教具外,我們應該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為通常而平實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體、板書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實;它常用于對陌生拼音字母或漢字的教學。我們利用卡片上單一的字母或漢字來吸引學生對這種陌生化的集中關注,以便讓他們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猶如一副撲克牌般小巧的特點,在復習字母或生詞時可以不斷地“洗”,即“閃卡”。老師迅速地更換展示在學生面前的生字詞,讓學生逐一迅速地認讀,老師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夠既快又準確地認讀的學生名字。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并更積極的配合課堂教學,在快樂中學習漢語。
2、多媒體:
多媒體生動豐富的圖片和動漫效果是吸引學生最大的噱頭。圖片的直觀性能夠更好地為生詞、句子或文章釋義。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圖片本身,一陣嬉笑或一個頓悟后,漢語便拋之腦后。所以一般多媒體課后的第二節(jié)課前復習,我一般都簡單描述每張圖片,讓孩子們回憶圖片的過程中說出漢語,讓他們“溫故而記住”。
多媒體,也是我們傳播博大的中華文化的便捷載體。一節(jié)成功的多媒體課需要我們課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下載的圖片、經(jīng)典的視頻和電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權(quán)衡、篩選;美輪美奐的現(xiàn)代化建筑,“詭異”新奇的京劇臉譜,剛健煞爽的中華武術(shù)……凝固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的圖片、課件,在孩子們詫異向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過多的言語。
3、板書(“逐步擦拭法”背誦課文):
背誦漢語課文或簡易的古詩對學生來說難度算是比較大的,所以老師的引導成了至關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導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并當場記誦,對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嘗試,在一學長的點撥下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當場記憶,取得不錯的效果。
如:小一《漢語》第三課《爸爸是老師》:
爸爸是老師,媽媽是醫(yī)生,我是學生。弟弟、妹妹是學生嗎?他們不是學生。
引導步驟:(1)、全文抄于黑板。處理生詞“老師”、“醫(yī)生”、“學生”、“弟弟”、“妹妹”,讓學生能夠認讀生詞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記誦引導。如:第一句:①讀:老師帶讀學生認讀;②擦拭單下劃線詞語,將其換為簡筆畫(如:“老師”用“眼鏡、三角板”代替,“醫(yī)生”用“聽診器”代替,“學生”用“書包”代替等。);③學生看著帶有圖片的課文再讀;④擦拭圖片,學生回顧,最終記憶。其他各句方法類似。
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記誦課文能夠調(diào)動學生強迫記憶的緊張感,同時在③④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回顧字詞并爭先恐后的搶答的良好氣氛有助于提高他們記誦課文的積極性,使其迅速記憶。
二、多管齊下的教學形式以穩(wěn)定課堂秩序
1、花樣百出的獎勵機制
(1)及時表揚:
老師的表揚是最廉價的獎品,卻能激發(fā)學生不斷努力向上。學生在學習上或課堂表現(xiàn)方面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們都應該隨堂及時表揚,而且表揚時最好不要籠統(tǒng)地說大家都好,應“具體到人”(點出該學生的姓名)。這樣不僅讓受表揚的學生更自信,能夠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教學,也在無形中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促動他們效仿(以博取老師夸獎),有效地穩(wěn)定課堂秩序。
(2)建立規(guī)范的獎懲制度:
在中文角建立一個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評比欄,類似QQ表情的“HAPPPYFACE”和“SADFACE”做在同一個圓圈卡片的正反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當場表現(xiàn)隨時切換,以周為單位,每周獲得HAPPYFACE或SADFACE數(shù)量不同也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或受到一定的懲罰。隨時流動的“HAPPPYFACE”和“SADFACE”在不斷的調(diào)劑著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是穩(wěn)定低年級學生課堂秩序的有效方式。
(3)獎品要投學生所好:
相對于商店、超市中滿目琳瑯的“現(xiàn)成品”,學生則更感興趣于老師手上簡易的手工作品。除了從每周規(guī)定的獎懲制度中獲得鼓勵外,孩子們常常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手工小玩意,如:折疊的紙房子、紙飛機、風車、郁金香;剪裁的紙蝴蝶、小狗、荷花;精致的賀年卡、彩蛋等。小巧的獎品在課前全班范圍內(nèi)“展示”一番,讓學生獲得獎品的欲望轉(zhuǎn)化為認真聽課的動力,為120分鐘良好的漢語課堂秩序打下基礎。
2、“約定俗成”的言語(口號)或行為
面對學生吵鬧著“踴躍”發(fā)言的情況,一句話“誰最安靜就先叫誰”是一劑立竿見影的鎮(zhèn)定劑;讓學生拿出某本書時,需要給他們一個時間限制,如:喊口號:“三、二、一……”,要求當老師喊到“一”時學生必須各就各位,以防學生趁機嬉笑打鬧或散漫拖拉,以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
學生頻繁的“GOTOCR”的報告,常常打破常規(guī)課堂教學狀態(tài)。規(guī)定:分組集體上廁所,兩組中哪組表現(xiàn)好就可以獲得優(yōu)先權(quán)。這樣,每天的一次“外出”機會也成了兩組學生的競爭點,也杜絕了部分調(diào)皮學生趁機在外玩耍的現(xiàn)象。
寫字課上,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筆畫筆順。規(guī)定:寫字時,必須逐筆跟隨。老師一筆一頓,學生逐筆跟隨,不得自己寫。老師可以在一個字未寫完時,全班范圍內(nèi)“巡視”檢查,不逐筆跟隨將受到一定懲罰(如:該字罰抄五遍等)。
當然,這些言語和行為規(guī)定需要跟學生事先講明,約定俗成,讓他們形成習慣。
3、創(chuàng)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以吸引課堂注意力
每一篇的課文都需要我們?nèi)タ嘈慕?jīng)營,通過小四的課堂實踐,我意識到了課堂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就其中幾篇課文來簡略談談。第一篇課文:《我們的學校》,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實際學校情況自己動手畫出課文所描述的校園;第二篇課文《我們班來了新同學》,結(jié)合小四新學期來了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三篇課文《跟老師學中文》,結(jié)合他們每天上中文課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四篇課文《你為什么不試試》,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話劇表演。每一篇文章經(jīng)過不通的方式去處理,可能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當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能夠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時,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在備課時應該認真地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盡量創(chuàng)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把他們的生活拉進課文,用漢語演繹他們的生活,讓漢語播撒在他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里。
4、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獨有魅力感召學生
(1)象形文字
偶然的一次代課機會讓我接觸了中四的學生,他們課堂上散漫與無精打采的狀態(tài)迫使我停止教學。望見他們中文角的一張漢字演變圖,靈機一動,給他們認真的解釋了這些“圖案”。告訴他們,每一個漢字曾經(jīng)都是一幅圖畫;在黑板上“寫”了“日”、“月”、“山”、“水”的象形字與簡體字,讓學生連線。在大部分學生為自己找對了答案而自喜時,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根據(jù)圖案猜測簡化字的意思!睂W生異口同聲的答案在得到我肯定之后,對這張貼在墻上畫滿圈圈線線的仿佛已經(jīng)習慣視而不見的圖片感興趣了,一個個積極提問搶答,看到學生對漢字的那份好奇那股“鉆”勁,計劃的教學任務已變得微乎其微了。這便是漢字的獨特魅力,她散發(fā)在整個教室的空氣里,喚起了他們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2)挖掘詞匯本身的趣味性
漢語語法的枯燥難懂使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淡化了語法教學。但是從一些詞匯中,我們?nèi)匀豢梢园l(fā)現(xiàn)語法本身有她的趣味性。如:類似“開關”、“忘記”、“國家”等偏義詞,“開”是“OPEN”,“關”是“CLOSE”,“開關”是什么意思呢?我反復地按著教室里日關燈的按鈕以提醒學生,終于他們意識到了是“SWITCH”,“開”和“關”都是動詞,而組成“開關”時卻轉(zhuǎn)化為名詞“SWITCH”。“ITISVERYINSTERESTING!”學生驚呼道。于是順水推舟,把剛學習的新詞“忘”擴展到“記”再用類似的方法解釋了“忘記”。學生凝神諦聽,意識到仿佛每個漢字里都暗藏著無限玄機。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匕言~語解剖分析到具體的每一個語素,漢字的活力便一次次的彰顯并感召著學生們。
三、不失時機地傳播祖國文化
文化的灌輸與傳播是潛移默化的,而每一個鮮明的日子都是一個美妙的契機。201*年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一曲“北京歡迎你”響徹校園,孩子們涂鴉的福娃貼滿漢語角;七夕前夕,給孩子們講解這“CHINESEVALENTINE’SDAY”,講起了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秋節(jié)前夕,給孩子們解釋了“月”在中國的寓意,講起了“嫦娥姐姐”;春節(jié)前夕,讓他們制作賀年卡,觀看關于中國春節(jié)各地風俗的圖片和視頻……踩著每個時間點,敘說著美麗中國。
擴展閱讀: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
一、最有效的利用教具
別出心裁的教學用具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節(jié)課的教具都能花樣翻新也無疑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除了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盡量地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生動形象的教具外,我們應該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為通常而平實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體、板書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實;它常用于對陌生拼音字母或漢字的教學。我們利用卡片上單一的字母或漢字來吸引學生對這種陌生化的集中關注,以便讓他們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猶如一副撲克牌般小巧的特點,在復習字母或生詞時可以不斷地“洗”,即“閃卡”。老師迅速地更換展示在學生面前的生字詞,讓學生逐一迅速地認讀,老師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夠既快又準確地認讀的學生名字。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并更積極的配合課堂教學,在快樂中學習漢語。
2、多媒體:
多媒體生動豐富的圖片和動漫效果是吸引學生最大的噱頭。圖片的直觀性能夠更好地為生詞、句子或文章釋義。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圖片本身,一陣嬉笑或一個頓悟后,漢語便拋之腦后。所以一般多媒體課后的第二節(jié)課前復習,我一般都簡單描述每張圖片,讓孩子們回憶圖片的過程中說出漢語,讓他們“溫故而記住”。
多媒體,也是我們傳播博大的中華文化的便捷載體。一節(jié)成功的多媒體課需要我們課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下載的圖片、經(jīng)典的視頻和電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權(quán)衡、篩選;美輪美奐的現(xiàn)代化建筑,“詭異”新奇的京劇臉譜,剛健煞爽的中華武術(shù)凝固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的圖片、課件,在孩子們詫異向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過多的言語。
3、板書(“逐步擦拭法”背誦課文):
背誦漢語課文或簡易的古詩對學生來說難度算是比較大的,所以老師的引導成了至關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導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并當場記誦,對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嘗試,在一學長的點撥下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當場記憶,取得不錯的效果。
如:小一《漢語》第三課《爸爸是老師》:
爸爸是老師,媽媽是醫(yī)生,我是學生。弟弟、妹妹是學生嗎?他們不是學生。
引導步驟:(1)、全文抄于黑板。處理生詞“老師”、“醫(yī)生”、“學生”、“弟弟”、“妹妹”,讓學生能夠認讀生詞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記誦引導。如:第一句:①讀:老師帶讀學生認讀;②擦拭單下劃線詞語,將其換為簡筆畫(如:“老師”用“眼鏡、三角板”代替,“醫(yī)生”用“聽診器”代替,“學生”用“書包”代替等。);③學生看著帶有圖片的課文再讀;④擦拭圖片,學生回顧,最終記憶。其他各句方法類似。
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記誦課文能夠調(diào)動學生強迫記憶的緊張感,同時在③④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回顧字詞并爭先恐后的搶答的良好氣氛有助于提高他們記誦課文的積極性,使其迅速記憶。
二、多管齊下的教學形式以穩(wěn)定課堂秩序
1、花樣百出的獎勵機制
(1)及時表揚:
老師的表揚是最廉價的獎品,卻能激發(fā)學生不斷努力向上。學生在學習上或課堂表現(xiàn)方面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們都應該隨堂及時表揚,而且表揚時最好不要籠統(tǒng)地說大家都好,應“具體到人”(點出該學生的姓名)。這樣不僅讓受表揚的學生更自信,能夠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教學,也在無形中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促動他們效仿(以博取老師夸獎),有效地穩(wěn)定課堂秩序。
(2)建立規(guī)范的獎懲制度:
在中文角建立一個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評比欄,類似QQ表情的“HAPPPYFACE”和“SADFACE”做在同一個圓圈卡片的正反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當場表現(xiàn)隨時切換,以周為單位,每周獲得HAPPYFACE或SADFACE數(shù)量不同也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或受到一定的懲罰。隨時流動的“HAPPPYFACE”和“SADFACE”在不斷的調(diào)劑著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是穩(wěn)定低年級學生課堂秩序的有效方式。
(3)獎品要投學生所好:
相對于商店、超市中滿目琳瑯的“現(xiàn)成品”,學生則更感興趣于老師手上簡易的手工作品。除了從每周規(guī)定的獎懲制度中獲得鼓勵外,孩子們常常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手工小玩意,如:折疊的紙房子、紙飛機、風車、郁金香;剪裁的紙蝴蝶、小狗、荷花;精致的賀年卡、彩蛋等。小巧的獎品在課前全班范圍內(nèi)“展示”一番,讓學生獲得獎品的欲望轉(zhuǎn)化為認真聽課的動力,為120分鐘良好的漢語課堂秩序打下基礎。2、“約定俗成”的言語(口號)或行為
面對學生吵鬧著“踴躍”發(fā)言的情況,一句話“誰最安靜就先叫誰”是一劑立竿見影的鎮(zhèn)定劑;讓學生拿出某本書時,需要給他們一個時間限制,如:喊口號:“三、二、一”,要求當老師喊到“一”時學生必須各就各位,以防學生趁機嬉笑打鬧或散漫拖拉,以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
學生頻繁的“GOTOCR”的報告,常常打破常規(guī)課堂教學狀態(tài)。規(guī)定:分組集體上廁所,兩組中哪組表現(xiàn)好就可以獲得優(yōu)先權(quán)。這樣,每天的一次“外出”機會也成了兩組學生的競爭點,也杜絕了部分調(diào)皮學生趁機在外玩耍的現(xiàn)象。
寫字課上,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筆畫筆順。規(guī)定:寫字時,必須逐筆跟隨。老師一筆一頓,學生逐筆跟隨,不得自己寫。老師可以在一個字未寫完時,全班范圍內(nèi)“巡視”檢查,不逐筆跟隨將受到一定懲罰(如:該字罰抄五遍等)。
當然,這些言語和行為規(guī)定需要跟學生事先講明,約定俗成,讓他們形成習慣。
3、創(chuàng)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以吸引課堂注意力
每一篇的課文都需要我們?nèi)タ嘈慕?jīng)營,通過小四的課堂實踐,我意識到了課堂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就其中幾篇課文來簡略談談。第一篇課文:《我們的學!,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實際學校情況自己動手畫出課文所描述的校園;第二篇課文《我們班來了新同學》,結(jié)合小四新學期來了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三篇課文《跟老師學中文》,結(jié)合他們每天上中文課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四篇課文《你為什么不試試》,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話劇表演。每一篇文章經(jīng)過不通的方式去處理,可能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當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能夠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時,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在備課時應該認真地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盡量創(chuàng)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把他們的生活拉進課文,用漢語演繹他們的生活,讓漢語播撒在他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里。
4、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獨有魅力感召學生
(1)象形文字
偶然的一次代課機會讓我接觸了中四的學生,他們課堂上散漫與無精打采的狀態(tài)迫使我停止教學。望見他們中文角的一張漢字演變圖,靈機一動,給他們認真的解釋了這些“圖案”。告訴他們,每一個漢字曾經(jīng)都是一幅圖畫;在黑板上“寫”了“日”、“月”、“山”、“水”的象形字與簡體字,讓學生連線。在大部分學生為自己找對了答案而自喜時,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根據(jù)圖案猜測簡化字的意思!睂W生異口同聲的答案在得到我肯定之后,對這張貼在墻上畫滿圈圈線線的仿佛已經(jīng)習慣視而不見的圖片感興趣了,一個個積極提問搶答,看到學生對漢字的那份好奇那股“鉆”勁,計劃的教學任務已變得微乎其微了。這便是漢字的獨特魅力,她散發(fā)在整個教室的空氣里,喚起了他們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2)挖掘詞匯本身的趣味性
漢語語法的枯燥難懂使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淡化了語法教學。但是從一些詞匯中,我們?nèi)匀豢梢园l(fā)現(xiàn)語法本身有她的趣味性。如:類似“開關”、“忘記”、“國家”等偏義詞,“開”是“OPEN”,“關”是“CLOSE”,“開關”是什么意思呢?我反復地按著教室里日關燈的按鈕以提醒學生,終于他們意識到了是“SWITCH”,“開”和“關”都是動詞,而組成“開關”時卻轉(zhuǎn)化為名詞“SWITCH”!癐TISVERYINSTERESTING!”學生驚呼道。于是順水推舟,把剛學習的新詞“忘”擴展到“記”再用類似的方法解釋了“忘記”。學生凝神諦聽,意識到仿佛每個漢字里都暗藏著無限玄機。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匕言~語解剖分析到具體的每一個語素,漢字的活力便一次次的彰顯并感召著學生們。
三、不失時機地傳播祖國文化
文化的灌輸與傳播是潛移默化的,而每一個鮮明的日子都是一個美妙的契機。201*年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一曲“北京歡迎你”響徹校園,孩子們涂鴉的福娃貼滿漢語角;七夕前夕,給孩子們講解這“CHINESEVALENTINE’SDAY”,講起了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秋節(jié)前夕,給孩子們解釋了“月”在中國的寓意,講起了“嫦娥姐姐”;春節(jié)前夕,讓他們制作賀年卡,觀看關于中國春節(jié)各地風俗的圖片和視頻踩著每個時間點,敘說著美麗中國。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十月菲華。站在華文教育的舞臺,用心去摸索適合這群可愛又淘氣學生的教學方法,用心去經(jīng)營那些屬于我們的漢語課堂。讓他們在漢語里發(fā)現(xiàn)趣味,在快樂中學習漢語。在快樂中接受我們,接受漢語,接受美麗的中華文化;蛟S在某些個日子里,越來越多的學生真誠地用漢語對你說:“我喜歡學漢語!”“我想去中國!蔽蚁耄覀円苍谶@推廣祖國語言文字的康莊大道上成功地邁出了一小步!
1、漢語各要素的教學任務、原則和方法(1)語音
A、語音教學的任務和目的:使學習者掌握漢語普通話標準、正確的發(fā)音及語音系統(tǒng)。
B、通常認為語音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a、單音教學(音素教學)與語流教學相結(jié)合b、通過語音對比突出重點和難點c、循序漸進
d、理解與發(fā)音相結(jié)合
e、機械性練習與有意義的練習相結(jié)合C、輔音和聲母教學:輔音不同由于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不同。特別注意:送氣音&不送氣音;清音&濁音;
D、元音和韻母教學:韻母分為單元音韻母、復元音韻母和帶鼻音韻母。E、聲調(diào)教學
(2)詞匯
A、詞的選擇:確定要教的詞的范圍。選擇所要教的詞匯的標準:a、頻率b、范圍c、可用性d、覆蓋率e、熟悉程度f課堂交際用途g、可學性。二語教學中的選詞標準:a、常用和構(gòu)詞能力強b、考慮學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學的特殊需要
B、詞匯量的控制:決定于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的特點和學習時限
國家漢辦制定的留學生長期進修大綱:初等2500個,中等5000個,高等8500個
C、詞義解釋的方法:a、實物或圖片解釋b、用同義詞和反義詞解釋c、用語素義進行解釋d、類比e、敘述情境f、用學生已掌握的語言解釋。
詞匯教學的一般原則和方法:a、翻譯法b、直接法c、語素法d、語境法e、詞根法f、詞源法g、搭配法h、話語聯(lián)結(jié)法i、比較法j、用話題詞匯核對表k、循序漸進l、數(shù)量與質(zhì)量相結(jié)合m、課上、課下結(jié)合n高復現(xiàn)率D、詞匯練習:常用的練習方法是——
a、感知性練習b、理解性練習c、模仿性練習(語音模仿和漢字書寫模仿)d、記憶性練習e、應用性練習(3)語法A、語法是語言音義結(jié)合的各結(jié)構(gòu)單位之間的組織規(guī)則的總匯。任務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理解語法規(guī)則進而理解目的語本身,并正確表達遣詞造句。B、語法教學的內(nèi)容:
a、把詞組織成詞組的規(guī)則b、把詞和詞組組織成句子的規(guī)則c、把句子組織成語段的規(guī)則d、把語段組織成語篇的規(guī)則C、重點語法項目的選擇:兩個標準——選擇的項目要能體現(xiàn)語法系統(tǒng)的總體特征;選擇的項目應是學習者的難點。重點語法項目舉例:量詞用法;形容詞謂語句;無標記被動句;把字句;了著過用法;比較句;方位詞用法;長定語;三位數(shù)以上的大數(shù)目,等等。
D、語法點的編排:a、先易后難b、在不違背上一條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把相關的語法點組成一個系列,連續(xù)編排。E、語法點的解釋和練習
教語法的方法三種:A、歸納法,先給例子,后總結(jié)規(guī)則。B、演繹法,先給語法規(guī)則,再舉例說明;C、引導性的發(fā)現(xiàn)法,結(jié)合兩種方法,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類推,自己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則。
語法練習:理解性模仿性記憶性;機械性、有意義的、交際性
(4)漢字
A、漢字教學的任務:讀寫。常用字在2500到4000間。國家漢辦規(guī)定的留學生長期漢語進修大綱規(guī)定:初級1414中級700高級491個。B、漢字教學的原則和方法a、先認讀,后書寫
b、先教可以作為部件的獨體字,后教包含學過的獨體字的合體字c、先教筆畫少的字,由易到難
d、教學時要一筆一筆展示新部件的筆畫、筆順以及筆畫與筆畫、部件與部件之間的正確位置和布局。
e、對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可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適當作說明
f、要幫助學生區(qū)分同音字和不同的字義
g、對區(qū)別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作對比練習h、對學過的部件要及時歸納總結(jié),幫助學生記憶
i、盡量做一些用字組詞的練習,幫助學生逐漸學會通過字義理解詞義
j、練習漢字的方法有描寫、臨寫、抄寫、根據(jù)拼音寫、用漢字組詞等
C、關于漢字簡化和簡化字教學:以簡化字為主,繁體字會認即可。
2、言語技能訓練的理論、內(nèi)容和方法
(1)聽
A、聽力的重要性
B、聽力訓練的任務:打聽力基礎;培養(yǎng)聽的技巧;培養(yǎng)聽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注意力和開發(fā)智力;
C、聽力訓練的途徑:開設聽力課;安排專門的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D、聽力訓練的方法:聽和練習。聽的方法有聆聽和視聽。聽力訓練最重要的是練習,聽力練習的基本內(nèi)容是語音識別、詞義和語義理解。
E、聽力課教學:分兩種——精聽(理解聽力內(nèi)容的細節(jié))和泛聽(抓大意)。設法讓學生積極地聽,不要要求學生聽懂所有的詞語,要培養(yǎng)聽力技巧,連續(xù)聽的時間不易過長。
(2)說
A、口頭表達訓練的必要性: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需要,也是促進語言習得的需要。
B、口頭表達訓練的內(nèi)容和目標:內(nèi)容狹義包括學習、日常生活等;廣義包括講課、講演、解說等。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C、口頭表達訓練的途徑a、課堂教學
b、課外語言實踐活動D、口頭表達訓練的方法:口頭表達能力表現(xiàn)為語音能力、用詞造句能力、成段表達能力和語用能力。語音能力訓練:通過語音教學實現(xiàn)。語音教學有三種方法:以音素教學為綱、以話語教學為綱、音素和話語教學相結(jié)合。(a、以音素教學為綱:按照語音表的順序,教拼音音節(jié)等,再進一步通過短句練習語音語調(diào);從單項訓練到綜合訓練的方法;b、以話語教學為綱:教話語時把新的音素分解出來。從綜合訓練到單項訓練;c、相結(jié)合)語音教學的基本原則:語音訓練和說話訓練相結(jié)合,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相結(jié)合。
用詞造句能力的訓練方法:從單項到綜合,即先教單詞再詞組到句子。從綜合到單項,反之
成段表達能力:連續(xù)說一段話和一篇話的能力,是說話訓練的主要目標。成段表達能力的訓練包括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E、口頭表達訓練課堂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練習說話,教師鼓勵調(diào)動盡量使課堂交際化
(3)讀
A、閱讀訓練的目的和任務a、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b、培養(yǎng)閱讀技巧(閱讀實用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和快速閱讀能力。呂必松把閱讀分為粗讀和細讀,粗讀又包括掃讀,即瀏覽,和跳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快速閱讀。)
格瑞萊特提出四種閱讀方法:略讀(skimming),即快速閱讀,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宗旨或掌握大意,整體理解
跳讀(scanning),或稱掠讀,目的是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泛讀(extensivereading)或稱粗讀,目的是個人消遣性閱讀,適用長文章,綜合理解
精讀(intensivereading)或稱細讀,目的是正確理解文章的細節(jié),以獲取特定信息c、通過培養(yǎng)閱讀能力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語言現(xiàn)象和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B、閱讀訓練的內(nèi)容和方法
外漢教學的閱讀訓練必須包括識字訓練、語言訓練、相關文化知識的介紹和閱讀技巧的訓練
初級階段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識字訓練和詞語理解訓練。用漢字組詞、分詞閱讀練習,讀
中級階段的閱讀訓練:a、繼續(xù)進行識字和詞語理解訓練,以歸納為主。b、突出語法訓練,幫助語句理解;c、加強文化知識的介紹;d、培養(yǎng)猜測、推斷能力,包括猜測和推斷字詞句義。e、培養(yǎng)“抓關鍵、跳障礙”的技巧,形成快速閱讀的能力
高級階段的閱讀訓練:選擇不同文體,以便幫助學生了解;針對專業(yè)C、閱讀訓練的途徑:閱讀課、專門的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下課外閱讀
(4)寫
A、筆頭訓練的目的和任務
a、培養(yǎng)學生筆頭表達能力。b、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B、筆頭訓練的內(nèi)容和方法
初級階段的筆頭表達訓練:寫字訓練、寫話訓練中級階段的筆頭表達訓練:應用文寫作。
高級階段的筆頭表達訓練:較難的應用文寫作訓練。C、筆頭表達訓練的途徑:寫作課、專門的寫作環(huán)節(jié)
3、文化因素的教學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個復雜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
分類:物態(tài)文化(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觀念文化)
or觀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jié):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