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心得體會4
精益管理培訓心得
作者:馬文杰
今天參加了我礦精益管理辦公室組織的精益管理培訓會,會上主持人講了很多,我也了解了很多,他讓我對精益管理重新進行了認識。
以前也曾經聽過精益管理,但是對其了解不是很深,甚至存在著非常大的偏差,以前認為精益管理只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經過領導的管理使工作更加合理清晰化。在經過今天的培訓后我才知道原來精益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一種做事的方法、方式。
精益管理雖然在國外開展已經有些年了,但是在國內,在煤礦只是剛剛開始,精益管理的理念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輸出”,其方法更有kaizen改善、SDA、SGA等,而且精益管理不僅僅是領導層面的事情,更與我們每一個員工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加入到這項價值非?捎^的活動中來,我們每個人都能為精益管理添磚加瓦,盡我們的一份綿薄之力。
雖然我對SDA、SGA等項目不太理解,但我對kaizen改善卻是理解的相當透徹,kaizen改善不一定要為礦上節(jié)省錢,只要有利于生產,能夠節(jié)省時間,最大限度的減少危險的發(fā)生,就算是花錢也是可以的。它沒有大小之分,好壞之別,小到一顆螺絲,大到掘進工藝,都可以算是改善,只要我們愿意,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可以成為kaizen改善案例。
通過主持人的講解我也想起了工作中許多需要改善的項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將他們一一提案,并發(fā)動周圍的同事也參與到精益管理工作當中,也讓他們?yōu)榫婀芾砉ぷ鞣⻊铡?/p>
擴展閱讀:精益管理學習心得(一)
精益最關鍵的是一點:滿足客戶需求。
什么是客戶的需求?1.質量;2.數(shù)量;3.品種;4.交貨期5.成本。
基于初始階段,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剩下的4個我們就要盡可能的滿足顧客的需求。管理上也是一樣的,管理上,幾點要求:QCDSM也就是質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氣。這樣從管理和客戶需求上,其實是到達某種契合的。
那精益是如何滲透管理來達到客戶的需求呢?
在制造業(yè),主要是通過控制兩個流來達到控制:信息流和物料流。只有信息流,那一切都無法落到實處,只是做秀,只是擺設。
只有物料流,沒有辦法實行控制,沒有控制就沒有管理,對數(shù)量、質量、品種、交期等等,完全沒有把握。
所以,需要同時控制兩個流。
這兩個流是什么?這兩個流合起來就是生產系統(tǒng),生產是什么?你要什么我給你造什么,按照你要求的質量,要求的時間,要求的數(shù)量和品種,我?guī)湍阍斐鰜砹耍@就是生產。當然結合資金流,那就形成一個業(yè)務運作系統(tǒng)了。
剛才講到了系統(tǒng),作為精益生產的工具,工業(yè)工程的定義為,設計及改善系統(tǒng)(201*年美國工業(yè)工程協(xié)會定義),精益又是如何設計和改善系統(tǒng)的呢?
精益的強大工具VSM(
D:\\2精益管理\\學習心得\\參考資料\\1),也就是價值流圖析(valuestreammapping),現(xiàn)狀價值流、未來價值
流、及從現(xiàn)狀到未來的行動計劃,通過這三步走,能夠將整個系統(tǒng)搭建起來。
那這個系統(tǒng)如何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呢?質量、數(shù)量、品種、交期、成本?這每一個分支需要考慮的部分,我們都有相應的工具。
1、質量我們有質量控制,各種質量分析方法包括5W1H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兩點:
防錯(
D:\\2精益管理\\學習心得\\參考資料\\1)原產于日本的技術,減少人對于工作的判斷,減少基于判斷失誤而造成的錯誤,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手機SIM卡為什么少一個角?少了這一個角就可以控制上下左右正反八個方向,這就是一種防錯,錯誤的方向是放不進手機卡槽內。建立質量失效分析系統(tǒng),收集所有產品質量問題的報告,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分析出最關鍵的問
題,解決關鍵驅動因素。沒有這樣的資料庫,永遠都在救火或者只有少數(shù)人懂得關鍵技術,當該人員離職時,所有寶貴的資料就全部丟失了。這個資料庫也是企業(yè)做大做強的根本,這些就是企業(yè)的寶藏(說明:我于201*年任職文控主管時曾推行TS16949系統(tǒng),當時運用TS16949系統(tǒng)五大核心工具
D:\\8ISO\\TS16949\\TS16949五大工具44.p效果非常好,可以真正做好糾正預防工作。目前我司新員工的培訓太
弱,如:當遙控器無作用時,員工直接關掉夾具的電源,不良品繼續(xù)流入下道工序,詢問員工時,員工回復上級就是這么培訓的。所以我司不僅需對第一生產線員工進行崗位培訓,還應對重要崗位人員進行失效分析系統(tǒng)培訓,工程部、品質部和PIE都應建立資料庫。雖然我司暫時不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供應商,但也可以考慮接塑膠加工訂單)。
2.數(shù)量和品種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要求HMLV也就是多品種小批量(highmixlowvolume),怎么去保
證這些呢?比如通常的做法,是一次加工一大批零件,然后再換模加工另外一大批零件,對于操作者而言,這是最符合他們經濟的做法,因為省時省力,但是雖然比較“經濟”但是,真的嗎?客戶需要這么多嗎?比如一個批量需要做10天,客戶需要3個品種的產品,全部湊齊要等到30天以后,可以真正制作的時間是多少?從經驗數(shù)據(jù)來看,真正產生價值的時間不會超過5%。通過SMED也就是快速換模(signalminuteexchangemodel)單元生產等工具,控制信息流和物料流,讓整個物料流動起來,不形成孤島,能夠保證顧客能夠拿到正確的數(shù)量正確的品種。
3.交貨期這點體悟我感觸比較深刻,感覺人手不足,感覺交期很長,但又無可奈何。我們經常說,
統(tǒng)計學能夠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我一直相信,這也不例外,我們可以通過統(tǒng)計,判斷ABC訂單分級,常用,不經常,很少。然后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比如超市,比如拉動。我們是和時間打仗,而時間只有在感覺不夠用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它值錢,那就可以在產能富余的時候,對一定能夠消耗掉的庫存進行備貨,到產能緊張的時候釋放出來,當然,我并不贊同增加庫存,但是如果這樣的行動能夠減少庫存,我們還是樂見的,因為原本的狀況非但交不了貨,庫存反而比現(xiàn)在更多。當然。是不希望看到太多庫存的,最終的目標是去除除了必要緩沖庫存之外的所有庫存。
4.成本這是最后一點,也是我體會最不深的一點,我就以我的想象還有經驗來簡單談談,成本主要分成可變成本
與不變成本。當然在我的眼中,短時間內,除了原材料成本和設備投入之外都是可變成本。在工業(yè)工程中非常有名的兩個試驗,鐵鍬試驗(
D:\\2精益管理\\D:\\2精益管理\\學習心得\\參考資料\\1學習心得\\參考資料\\1)和霍桑試驗(
D:\\2精益管理\\學習心得\\參考資料\\1)證明了通過人因工程,可以讓人在更舒適的環(huán)境強
度做出更多有效率的工作,并且工作效率是以倍數(shù)增長。當實現(xiàn)了一人多機和效率提升,那制造成本就能夠降低。另外,大型設備都有設備費率,假設一臺AI設備200萬,假設3年折舊,一年使用300天,每天20小時,那每小時對于設備投入的費用就是111.1元人民幣。1小時的停機,不管是設備故障還是換模就是損失了111.1元,更不用說使用不當造成效率低下所造成的隱形大量浪費。如10月份6號AI機故障1周(7天*20H=140H),因為6號AI機故障直接造成4號SMT機20~24日停機時間約70小時,總停機210小時,按每小時111.1元的設備費率計算我司損失23,331元。這還不計算額外增加的外發(fā)加工費用。如果正確使用設備,做好設備保養(yǎng)TPM,更多的延長最高效的設備利用情況,那就可以節(jié)省了被我認為是不變成本的成本了。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精益管理心得體會4》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精益管理心得體會4: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