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主黨派和無黨中國派人士簡介
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簡介
發(fā)布時間:201*-05-201*:27:26點擊率:39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lián)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guān)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lián)系和社會聯(lián)系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lián)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民革歷任主席為李濟深、何香凝、朱蘊山、王昆侖、屈武、朱學(xué)范、李沛瑤,F(xiàn)任主席何魯麗。
目前,民革在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黨員81000多人。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xué)技術(shù)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民盟歷屆主席為黃炎培、張瀾、沈鈞儒、楊明軒、史良、楚圖南、費孝通、丁石孫,F(xiàn)任主席蔣樹聲。
目前,民盟在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盟員181000多人。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yè)者和有聯(lián)系的知識分子發(fā)起,在重慶成立。
民建主要由經(jīng)濟界人士組成。
民建歷屆領(lǐng)導(dǎo)人和主席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現(xiàn)任主席成思危。
目前,民建在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成員108000多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識分子為主,還有一部分工商界愛國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進主要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民進歷屆主席為馬敘倫、周建人、葉圣陶、雷潔瓊。現(xiàn)任主席許嘉璐。
目前,民進在2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會員103000多人。
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簡稱農(nóng)工黨)
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lǐng)導(dǎo)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
農(nóng)工黨主要由醫(yī)藥衛(wèi)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農(nóng)工黨歷屆領(lǐng)導(dǎo)人和主席為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季方、周谷城、盧嘉錫,F(xiàn)任主席蔣正華。目前,農(nóng)工民主黨在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成員99000多人。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
1925年10月,由華僑社團發(fā)起,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政黨。
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組成。
致公黨歷任主席為陳其尤、黃鼎臣、董寅初,F(xiàn)任主席羅豪才。
目前,致公黨在1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黨員28000多人。
九三學(xué)社
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xué)者為爭取抗戰(zhàn)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fā)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xué)精神,在重慶組織了民主科學(xué)座談會。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xué)社。1946年5月4日,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xué)社成立大會。
九三學(xué)社主要由科學(xué)技術(shù)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九三學(xué)社歷任主席為許德珩、周培源、吳階平,F(xiàn)任主席韓啟德。
目前,九三學(xué)社在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成員105000多人。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在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后,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臺灣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臺盟由臺灣省人士組成。
臺盟歷屆主席為謝雪紅、蔡嘯、蘇子蘅、蔡子民、張克輝,F(xiàn)任主席林文漪。1987年至1992年,臺盟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實行主席團制,主席團執(zhí)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年)、蔡子民(1988-1992年)。
目前,臺盟在13個省、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xiàn)有成員2100多人。
無黨派人士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后,專門設(shè)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目前,把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稱為無黨派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無黨派代表人士主要有郭沫若、馬寅初、巴金、繆云臺、程思遠等。(本文來源:人民網(wǎng))
擴展閱讀:兩會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簡介
兩會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簡介[組圖]
圖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新華社發(fā)":[{"c":{"ix":0,"iy":0,"iw":311,"ih":500},"p":{"h":500,"opacity":1,"rotate":0,"w":349.95,"x":135,"x0":135,"x1":135,"x2":484.95,"x3":484.95,"y":119.174,"y0":681.675,"y1":119.174,"y2":119.174,"y3":681.675,"z":0},"ps":null,"s":{"pic_file":"/home/iknow/conv//data//bdef//11965681//11965681_4_0.jpg"},"t":"pic"}],"page":{"ph":1262.879,"pw":892.979,"iw":311,"ih":500,"v":6,"t":"1","pptlike":false,"cx":135,"cy":119.174,"cw":349.95,"ch":562.5}})":[{"c":{"ix":0,"iy":0,"iw":312,"ih":500},"p":{"h":500,"opacity":1,"rotate":0,"w":350.85,"x":135,"x0":135,"x1":135,"x2":485.85,"x3":485.85,"y":119.174,"y0":681.675,"y1":119.174,"y2":119.174,"y3":681.675,"z":0},"ps":null,"s":{"pic_file":"/home/iknow/conv//data//bdef//11965681//11965681_5_0.jpg"},"t":"pic"}],"page":{"ph":1262.879,"pw":892.979,"iw":312,"ih":500,"v":6,"t":"1","pptlike":false,"cx":135,"cy":119.174,"cw":350.85,"ch":562.5}})":[{"c":{"ix":0,"iy":0,"iw":311,"ih":500},"p":{"h":500,"opacity":1,"rotate":0,"w":349.95,"x":135,"x0":135,"x1":135,"x2":484.95,"x3":484.95,"y":119.174,"y0":681.675,"y1":119.174,"y2":119.174,"y3":681.675,"z":0},"ps":null,"s":{"pic_file":"/home/iknow/conv//data//bdef//11965681//11965681_6_0.jpg"},"t":"pic"}],"page":{"ph":1262.879,"pw":892.979,"iw":311,"ih":500,"v":6,"t":"1","pptlike":false,"cx":135,"cy":119.174,"cw":349.95,"ch":562.5}})":[{"c":{"ix":0,"iy":0,"iw":336,"ih":500},"p":{"h":500,"opacity":1,"rotate":0,"w":378.15,"x":135,"x0":135,"x1":135,"x2":513.15,"x3":513.15,"y":119.174,"y0":681.675,"y1":119.174,"y2":119.174,"y3":681.675,"z":0},"ps":null,"s":{"pic_file":"/home/iknow/conv//data//bdef//11965681//11965681_7_0.jpg"},"t":"pic"}],"page":{"ph":1262.879,"pw":892.979,"iw":336,"ih":500,"v":6,"t":"1","pptlike":false,"cx":135,"cy":119.174,"cw":378.15,"ch":562.5}})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各民主黨派和無黨中國派人士簡介》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中國派人士簡介: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