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的研究總結201*年7月
《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的研究》課題
階段總結
民族實驗小學伊麗霞
我自從開始進行《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初探》課題研究,根據(jù)相關調查,確定了研究方向,設計了課題的研究方案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措施、方法等,并在教學中按計劃進行研究,力求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運用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等研究手段獲取新的知識,使問題得到解決。這種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策略能力,從而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能力。一、課題研究策略
小學數(shù)學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研究去發(fā)現(xiàn)認識數(shù)學知識,或利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而在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中我采用了一些策略。第一,我準備了可供研究的直觀形象的材料,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征設計內容,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各種數(shù)學現(xiàn)象或數(shù)字的顯著特點,并逐步縮小觀察范圍,把注意力集中于某個中心點。在教師帶動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能主動自己尋找數(shù)學材料。
第二,直觀形象的材料要讓學生經過實際操作,動手算算、劃劃、分分、拼拼,引導學生提出假設,適時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分析、比較,對各種信息進行轉換與重新組合,以事實為依據(jù)來驗證假設,以推導出概括性的結論。第三,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幫助學生理清思維過程,并用比較清晰的、有條理的語言來表述整個思考與研究過程.
第四,適當?shù)亟M織學生分組,最好能按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交叉分組,發(fā)揮互補優(yōu)勢,以體現(xiàn)互助合作精神。
此外,在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好學生的參謀,幫學生排疑解難,及時進行點播和疏導,引導總結,提升研習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這一內容時,在學生產生了“能不能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已經會求面積的平面圖形來計算面積呢?”這一個問題后,我便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遠遠超出書本知識,有以下幾種方法:(1)在梯形的下底上,任意找一點,可以把梯形分成三個三角形。(2)沿梯形的對角線剪開,可以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3)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4)把梯形對折,剪開,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我進一步引導:那怎么求梯形的面積?
生:“按我們的學習經驗,要先求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睅煟骸叭绾瓮茖?”
生:“我想是否可以根據(jù)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經過冥思苦想,唧唧喳喳,歡呼跳躍后,一個個研究結果又出來了:
生1:在圖1中,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二倍,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a+b)×h÷2
生2:在圖3中,平行四邊形的底=a+b,高是梯形高的一半,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b)×h÷2
生3:在圖2中,三角形(1)的面積=a×h÷2,三角形(2)的面積=b×h÷2,梯形的面積=a×h÷2+b×h÷2=(a+b)×h÷2.
通過分析歸納,同學們得到了規(guī)律:不管把梯形如何分割,它的面積總等于上底與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二、課題研究成果及取得的成績
1、在將近一年的研究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均有了變化
教師行為發(fā)生了改變。由一向是教師唱主角變?yōu)榻處熀蛯W生處在同一個平臺上共同參與研究。經過學習、培訓、研討、交流,對教學我已經有了新的認識,知道自己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只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體驗、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煥發(fā)出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行為發(fā)生變化。在研究過程中由教師的講授式變?yōu)閷W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學習方式,變?yōu)閹熒g、生生間的互動式,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表現(xiàn)在學生動手的機會多了,參與的機會多了,合作的機會多了,表現(xiàn)的機會多了,成功的機會多了。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得到了重視,學習興趣提高
了。2、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提高。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既要從實際出發(fā),認真探究,實事求是地求得結論,又要大膽想象,養(yǎng)成了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三、課題研究存在問題。
1、由于學生剛改變舊的學習模式,接觸研究性學習方法,所以通過研究性學習來掌握知識,效率較低。每課時40分鐘時間緊張,經常不夠用,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2、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對于小學生來說,如不能實踐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設,那么研究的結果就變成一種盲目亂猜,變成一種形式主義。
擴展閱讀: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一、構建和諧課堂。營造探究氛圍
融洽的課堂氣氛是探究學習的重要條件,因為只有在民主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里,學生才能獨立的探究,大膽的發(fā)表見解,并在這個基礎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需要用自己的好心情、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熱情關懷的語言、親切鼓勵的目光關注和肯定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積極的心態(tài)大膽探索。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聽取學生的意見,要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信任學生,不偏愛優(yōu)等生,不冷落中等生,不歧視后進生,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fā)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動手的條件,給予人人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探究創(chuàng)造的機會。教師還要能夠容忍學生所犯的錯誤,學生的想法即使與標準答案不一致,也應得到理解和尊重,只有這樣學生的身心才能處于最佳活躍狀態(tài),心情舒暢地投入課堂學習。
二、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探究意識
良好的學習情境便于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的探究和探索。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要具有目的性、適應性和新異性。讓學生置身于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使他們樂于探究。1、利用游戲、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探究學習情境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做游戲,在教學中巧妙地編一些學生喜愛
的故事與游戲,使要學習的內容蘊藏其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要求獲取新知的情感、積極思維和積極探索的動機。2、利用問題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學習情境
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產生疑問或者感到驚奇,恨不得馬上知道答案,這樣,可以很快地使學生精力集中,產生急于探究、解決疑惑的興奮之情。3、給學生足夠多的探究時空
學生主體地位在探究學習中的體現(xiàn),首先是對材料的支配,其次是有足夠的操作、探究的時間、空間。如果過多限制學生探究時空,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只能是一句空話。三、挖掘教材因素,提供探究素材
皮亞杰說:“一切真知都應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重新構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應突破教材的局限,變傳遞結論為發(fā)現(xiàn)真知”。每位學生都有探究的興趣與激情,但沒有具體的探究材料來“活化”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遷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成為空談。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時,先不是直接引導學生畫(平均分成各小塊,接近于三角形)剪、拼、量等操作來得出相應的結論,而是啟發(fā)學生思考:“能不能試著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把圓轉化成長方形?”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探索“如何轉化”的學習中,并熱烈的討論,大膽的嘗試,獨立的操作,積極地思考結果就有不少學生推導出: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的研究總結201*年7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小學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的研究總結201*年7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