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看到未來的希望
也許在許多人的眼里,現(xiàn)在的孩子是享福的一代,他們衣食無憂,每天可以一門心思的學習、生活,應該是非常快樂的啊?墒,事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這樣。在我們身邊的學生厭學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同時,學生自殺、學生跳樓等消息也不絕于媒體。而學生如此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無能和沮喪的神態(tài),那些乖戾的舉動,那些放縱的行為,專家早有定論---學生已經(jīng)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看不到學業(yè)成就的前景,他們之于學習的認知或潛意識里已經(jīng)默認自己學習沒指望了!
很顯然,這種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學生,希望他們有所成長、有所發(fā)展是無從談起的。別說挖掘潛能,就連豎起快樂生活和保持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都非常困難,甚至就是他們業(yè)已具備的技能,他們都默認為不具有了。
為什么會如此?
有專家說可能是孩子無法承受來自家庭、學校,還有社會的壓力。但筆者卻認為之所以當今的孩子這樣悲觀厭世,雖然與這些壓力有關,但更主要的卻是孩子越來越單一的生活,擠兌了孩子的自由的空間,風干了孩子們的韌性,讓孩子們變得就系那個一個玻璃娃娃。
回想起我們在孩童時代,每天可能除了學習,還需要幫父母做許多現(xiàn)在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除此之外,有時間、有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勵志 )生活充滿了酸甜苦辣,但也因此豐富多彩。那個時候,正是在這些學習之外的事情中,我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堅強,所以,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我們都很樂觀。
再來看看現(xiàn)在的孩子,許多時候,他們沒有溫度,沒有色彩,原本充滿原生態(tài)、鮮活而真實的生活,他們都成了學習的機器,他們被家長、老師按照所謂的期望遵照成人意志進行著扭曲、雕塑。孩子們試圖發(fā)泄、反抗,但終究力量單薄,被我們成人當作調皮置之不理,慢慢的,就像籠子里養(yǎng)的小鳥,被我們訓化著,那些我們曾經(jīng)認為聽話的學生,也許就是適應了圈養(yǎng)的人,而那些調皮的孩子,也許就是還保存著一絲童性的人!
所以,我認為,要想讓孩子看到未來的希望,首先就是要解決孩子生活單一的問題。必須解開他們的束縛,恢復他們的“自由”,必須回到基于“人”的教育上來。用盡可能多的活動,把時間、機會、興趣、本能甚至作息等一切的可能性還給學生。每個成人都必須認識到孩子的成長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誰都沒有權利把學生當成自己撈取名利的工具!誰也沒有資格以對孩子的未來負責的名義讓學生犧牲!
這是因為讓孩子看到希望,就是教育的希望,就是國家的希望。讓孩子們看到未來的希望,努力幫助他們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讓孩子們在人生路上輕裝上陣,快樂成長,是每個成人應盡的責任!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