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讀者電影觀后感
朗讀者電影觀后感
這部電影向觀眾展示了一段凄美的愛情,友情與人性尊嚴的故事,觀后讓人唏噓不已。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病的少年麥克與中年婦女漢娜相遇,在她的幫助下,少年回家并得到治療,之后兩人相愛。漢娜不識字,于是讓少年給她讀書,在讀書的日子里兩人產生了感情,這段忘年之戀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欲求,而是一種靈魂的依靠。但漢娜卻一直沒有向少年說出自己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她是個文盲。于是她不辭而別。
然而在一次麥克去觀摩審判納粹戰(zhàn)犯時,無意中發(fā)現被告正是漢娜,她為了保守自己是文盲的秘密而放棄減刑,直到出獄前為了自己的尊嚴自殺。而所謂的尊嚴便是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個文盲。
此片中講述了關于愛,尊嚴與秘密的故事。正是書讓兩人走在一起,彼此產生愛情;也是因為漢娜的文盲使其不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同時她也會因為這個原因向麥克莫明其妙的發(fā)脾氣,之后又讓麥克為自己讀書;她本可以以自己是個文盲將其在二戰(zhàn)中的罪責推脫,但也因為自己文盲的身份與尊嚴,將這個責任承擔!氨C苁俏鞣轿膶W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說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說中都被人們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許是因為固執(zhí),也許是因為高尚,他們決定不去揭露!边@是在影片進行到20分鐘時,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講解的內容,這一內容也成為了解構影片后半段的關鍵。少年只能默默的在臺上流淚,他沒有向法官說出漢娜的秘密,因為他愛漢娜并為漢娜保守秘密。
此片前半部給人以輕松愉悅的氛圍,但中部的廳審與后部麥克探監(jiān)與兩人信件不斷地情節(jié),將這份忘這戀的感情推向了一個高潮,漢娜也在不斷的在學習文化,并以簡短的文字向麥克問候:你好嗎?小子。而這幾個字卻讓漢娜費盡周折。
麥克對韓娜的愛一種無形而深刻的,他知道漢娜的尊嚴,知道她的驕傲,更知道她的無知,可他寧愿給他所愛的人最好的愛——替她隱瞞這樣一個事實,他的愛是偉大的。
當然在片中漢娜與麥克的愛是在一種忘情的基礎上的,他們忘記倫理,但是他們的愛卻在無形中記麥克多年后離異,只因這一段忘情之戀,使其在心中永遠無法忘記漢娜在其心中與感情中的地位。
漢娜是個罪犯,但也是個受害者。她無微不至的執(zhí)行命令,但這樣的小錯卻在鑄成一個大錯,最終成為一個戰(zhàn)犯。
第二篇:電影《朗讀者》
紀錄片《普通法西斯》中,有一段黨衛(wèi)隊的宣誓,是第三帝國各種宣誓里最簡潔 的."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級,無條件地服從一切命令".旁白 說,一旦經過這個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為了群眾. 譬如在一個泥土雕成的像前跪拜,或在一面飄揚的旗幟下宣誓.這和在 希特勒面前舉起那個最著名的手勢,沒有本質差異.
作者:王
怡
柏林街上,都是"普通法西斯".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毛澤東.就如 古代猶太人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漢娜在法庭上,說被告席上的那些女看守,也和自己一樣,參加了對被屠殺者的 篩選.法官很尖銳地追問,"說我們都有罪,比單單說我有罪,是不是讓你舒服 一點"? 人稱代詞的使用,不只是文學和哲學議題,也是一個神學議題.公共的 敬拜和禱告, 我們難以克服自我中心, 與別人同心合意. 說出來都是"我要如何". 懺悔的時候,卻要拉上別人,說出來都是"我們有罪".我們一會是個人主義者, 一會是集體主義者.我們的靈魂,寄存在不同的人稱代詞之間,讓別人看不見, 最后自己也找不著了. 其實最自我中心的人,都是最徹底的集體主義者.因為除你以外, 其實最自我中心的人,都是最徹底的集體主義者.因為除你以外,都是 集體" 就如希特勒說,他們不是" 而是"群眾" 反過來說, "集體".就如希特勒說,他們不是"人",而是"群眾".反過來說,集體主 義的本質,就是以一個人的自我中心,替代了所有人的自我中心. 義的本質,就是以一個人的自我中心,替代了所有人的自我中心.而信仰的意思, 是以上帝的主權,替代了任何人的自我中心.可憐人一定是自我中心的,有時是 自己,有時是領袖,有時是丈夫,妻子,父母或兒女.人的哀愁與沉痛,都是他 自我中心的衍生品.站在中心上,往外走一步,就是信仰的開始.判斷真信仰與 民間宗教的區(qū)別,也在這里.真正的信仰,能替代任何眼睛看得見的自我中心. 民間宗教的意思,卻是自我中心的一次眼睛看得見的轉移. 民間宗教的意思,卻是自我中心的一次眼睛看得見的轉移.譬如在一個泥土雕成 的像前跪拜,或在一面飄揚的旗幟下宣誓. 的像前跪拜,或在一面飄揚的旗幟下宣誓.這和在希特勒面前舉起那個最著名的 手勢,沒有本質差異. 手勢,沒有本質差異. 也可以從效果上判斷.真正的信仰帶出真正的愛,一位法國哲學家說, 愛的定義,就是你擁有全部的權利,我擁有全部的義務.意思是說,愛就是對你 自我中心的破碎.幫助你強化了自我中心的各種感覺的總和,一定不是愛.幫助 你把自己交付給任何一個人的那種意愿,意志和能力,就是愛.產生這種愛的信 仰,就是真信仰. 而在偶像崇拜中,除了把自己交給一個特定的對象, 而在偶像崇拜中,除了把自
己交給一個特定的對象,你就再也無法把自 己的時間,思想和生命,交給另一個鮮活的生命了. 己的時間,思想和生命,交給另一個鮮活的生命了.是的,這就是漢娜的悲劇. 一個"普通法西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她既無法把自己交給集中營中那些 為她朗讀的女孩子,交給那些被鎖在教堂中活活燒死的猶太人,她也同樣無法把 自己交給 15 歲的米歇爾.甚至經過半輩子的囚房,學會了閱讀,她也無法把一個 清白的自己交給自己.最后,她將那些從圖書館借來的,關于大屠殺的書,一本 本地墊在椅子上,踩在上面,自殺了. 就像同情 32 歲之前的自己一樣, 我也同情漢娜. 但這位奧斯維辛的女看 守,戰(zhàn)后的公交車售票員,她引誘 15 歲的米歇爾,和他發(fā)生關系.叫米歇爾給她
朗讀文學名著.他們一起去鄉(xiāng)間,當著路人的面親吻.但這一切,都不是真正的 愛.在著名的紀錄片《普通法西斯》中,有一段黨衛(wèi)隊的宣誓,是第三帝國各種 在著名的紀錄片《 有一段黨衛(wèi)隊的宣誓, 在著名的紀錄片 普通法西斯》 宣誓里最簡潔的. 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級, 宣誓里最簡潔的."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級,無條件地服從一切 命令" 旁白說,一旦經過這個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為了群眾. 命令".旁白說,一旦經過這個宣誓,你就不再是人,你就低于人,成為了群眾. 當年,漢娜報名加入了黨衛(wèi)隊.她不是一個看上去窮兇極惡的人.就如 阿倫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克曼》中說,盡管艾克曼親手簽發(fā)過上萬張屠殺猶太人 的命令,但他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魔鬼,而是一個平淡無奇,近乎乏味的普通人. 阿倫特說,這是一種"平庸無奇的惡"(the banality of evil). 漢娜身上充滿的,就是這種平庸無奇的惡.強權下的秩序,命令和對元 首,國家的偶 像 崇拜,取代了任何具有道德內涵的信仰.希特勒說,對待群眾, 希特勒說, 希特勒說 對待群眾, 要像對待女人一樣.打動她們最原始的情感,而不訴諸理性.漢娜對待米歇爾, 要像對待女人一樣.打動她們最原始的情感,而不訴諸理性. 其實也一樣.影片前半部,這兩個人的關系,難受得令人嘔吐.8 年后,讀法學 院的米歇爾,在法庭上意外看見受審的漢娜.我這才體會作者的心意.在集中營, 漢娜在被關押者面前的強勢,依靠的是納 粹制服.當她成為售票員后,她可以依 靠的,只有年齡和身體.因此米歇爾必須是一個少年,漢娜才能在他們的性 關系 中繼續(xù)處于強勢. 法 西 斯不但毀掉了漢娜的道德觀,更毀掉了愛的能力.漢娜與米歇爾 的關系,其實是一種法 西 斯的關系在一男一女中的重演.漢娜的愛欲在本質上 是集體主義的,自我中心的,和法西斯式的.如果愛的意思是靈魂的委身.淫 亂 的意思,就
就是一切缺乏靈魂委身的性關系.那么這部電影不是描述愛,而是描述 淫 亂的.描述一個自我中心的法西斯幽靈,如何毀滅了人的愛. 也許老年的漢娜,真的希望去愛那個不斷往監(jiān)獄寄朗讀磁帶給她的米歇 爾.可是,不但是她,連米歇爾的一生,都因著那一場淫 亂,而喪失了愛的能力. 影片開頭,米歇爾已離婚很久了.一個女人赤裸著起床,問他,我怎么不知道你 還有個女兒.當他女兒在餐桌上說,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你的沉默是我的錯.他 說,傻孩子,我無法對任何人敞開,與你無關.幾個細節(jié),透露出漢娜對米歇爾 一生的傷害.他也一樣,再也無法把自己交給誰了. 小說中,米歇爾探監(jiān),問漢娜怎么看當初的事.漢娜說,我認為沒有人理 解我,不理解我的人,不能審判我.不能要求我說出一切.這就是為什么,她在 法庭上,為了不讓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寧愿承認更嚴重的指控.作者想說,她沒 有道德觀,沒有愛,卻惟獨在一個小秘密中,象征性地保存著自己的羞恥感.但 漢娜說,"只有死了的人可以理解我,也可以審判我.他們每天夜里都來找我". 如果世上真的一個義人都沒有. 罪人可以愛上另一個罪人, 卻不可能愛上 他(她)的罪.因為罪是不可愛的.因此米歇爾可以幫助她,卻不能拯救她.不 要說漢娜,我對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除非她越來越好,或者我自己越來越好, 不然我怎么可能對她越來越愛?除非有一種愛,先將一切的罪都承擔了.然后去 愛,那就連愛一個漢娜這樣的人,也越來越愛.
愿每個人的愛,都與這樣的愛有關.不然每個家庭,都可能是一座奧斯 維辛.
第三篇:《朗讀者》觀后感
《朗讀者》觀后感
二戰(zhàn)后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患上了猩紅熱,他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病發(fā),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回到了漢娜所居住的房間,而兩顆同樣寂寞的心,此刻交匯在了一起,15歲的邁克和35歲的漢娜發(fā)生了一段驚世駭俗的忘年戀,此后漢娜總是讓邁克為她朗讀,在邁克的朗讀中,漢娜像個孩子似的時而痛哭,時而大笑,那個夏天,邁克滿16歲之前的那個夏天,是他們一生中最短暫最快樂最不能忘懷短暫時光。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漢娜最后離開了邁克。而邁克再一次看見漢娜是在對二戰(zhàn)戰(zhàn)犯的審判席上。漢娜作為主要戰(zhàn)犯被判終身監(jiān)禁。在漢娜終于特例獲釋時,長大的邁克再也沒有當年的激情。而冷漠的邁克也讓此時白發(fā)蒼蒼的漢娜心灰意冷,最終選擇了在監(jiān)獄上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性都是善良的,然而戰(zhàn)爭會扭曲這一切。當當年那個善良的少婦漢娜坐在審判庭上的時候,想必不光是邁克,所有的觀眾都會感到驚訝,那樣一個善良的人,居然會是一個放火燒死300人的納粹戰(zhàn)犯。當漢娜坦然的承認她做過這一切的時候,她顯得是那樣的可怕。漢娜真的變了嗎?不!她依然是當初那個漢娜,仔細的觀眾可以發(fā)現漢娜是唯一一個誠實回答法官的問題的人,然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一切?答案就是戰(zhàn)爭。因為戰(zhàn)爭,漢娜成為了無情的女看守;因為戰(zhàn)爭,漢娜把在毒氣室和焚尸室每天不間斷的殺戮看成了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就如同每個人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直至到法庭上漢娜也這樣反問道法官,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戰(zhàn)爭泯滅了像漢娜一樣所有善良的人 。戰(zhàn)爭不光摧毀著物質,更可怕的是他摧毀了人的心靈。
觀看完本片,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由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漢娜。漢
娜悲劇的一生讓我唏噓不已,首先漢娜是一個非常有自尊的一個女性,在法庭審判中,要強的漢娜為了不讓別人看出自己是文盲,她毫不猶豫的承認了本來不該自己一個人承擔的罪行。而多年后,邁克冷漠的態(tài)度讓漢娜覺得自己關于邁克還一直愛著自己想法是那樣的可笑,覺得邁克寄給自己他朗讀的磁帶給自己帶來的感動是那樣的不真實,她選擇用自己的生命維護著那殘留的自尊。第二,漢娜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從開始她敢愛上一個比自己小20歲的邁克開始,從那個老板對邁克說希望你媽媽會喜歡,然后勇敢地接受邁克的吻開始,她就是那樣鮮活地敢愛;從她開始認為自己和邁克不合適的時候,她毫不留戀地離開;從最后她認為邁克不再愛自己,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死亡的時候,她又是那樣鮮活地敢恨。行到后段,邁克開始給漢娜寄出他所朗讀的作品磁帶,當邁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從錄音機中緩緩流淌出來的時候,不光是漢娜我也是雙眼噙著淚水,這一刻過去與現在的時光重合到了一起。可能在漢娜的思維中又回到了那個美麗的夏天,每天匆匆趕來的邁克深情地在為他朗讀著帶小狗女人,為他朗讀著荷馬史詩中的故事,而此刻,時過境遷,漢娜已經成為階下囚,而邁克也早已是一個女兒的爸爸。但是那熟悉的聲音卻又將兩個人連在了一起。有了邁克的鼓勵,漢娜仿佛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文盲的她通過邁克的錄音開始吃力的學習一個個單詞,最后竟然可以寫出一些簡單的句子,這不能不說也是愛情創(chuàng)造的一個小小的奇跡吧。然而好景不常,邁克后來再也沒有寄給漢娜磁帶,而她無數次地詢問都石沉大海,漢娜也放棄繼續(xù)下去的希望,或許她和邁克都知道他們都已經回不去那個夏天了,這輩子他們只能注定相愛,不能廝守。
還記得邁克的導師在上課時講過這樣一句話——保密是西方文學中的核心,是由不同原因,而有著不同個性的人塑造,有的邪惡,有的高尚,從而導致他們
不愿公開。而這句話的出現剛好是在邁克詢問漢娜名字的時候,這或許有意無意的地想向我們傳達什么,而這句話也暗示了兩人今后的命運。很顯然,當時的邁克根本就沒有在意他導師所講的,他那時只是想早點下課,早一點見到漢娜。如果若干年后的邁克還能記起,不知是怎樣地感嘆。命運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而我們大多數人和邁克一樣,都忽視了它的存在,造成了許許多多的遺憾,但或許就是有這種遺憾,我們的人生才顯得豐富多彩。
本片在拍攝技巧上,并沒有使用什么花哨的鏡頭語言,全片都是以一種很樸實的敘述性鏡頭來進行。不過樸實不代表沒有亮點,在一開頭,導演用主觀鏡頭拍攝那一列列車駛過,在回到過去以客觀鏡頭拍攝坐在列車的邁克,給人一種現在與過去交織的感覺,讓人感覺處理的十分巧妙。在音樂背景的使用上,導演選擇的是一些很舒緩的音樂,不僅和本片主題相契合,更是將觀眾帶入到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氛圍中。在色調的運用上,導演選擇的是一種偏暖色調,我認為這樣選擇的理由同音樂的使用有異曲同工之妙。
總的來說,《朗讀者》是一部看完后讓人深思的一部電影,你或許為漢娜和邁克的感情惋惜,或許為漢娜的所作所為感到不可理喻,或許會為邁克的最后的絕情感到失望,但是我想說的是它無關善惡,有關愛情。
第四篇:影片朗讀者觀后感
朗讀者觀后感
看這部片子,起先純粹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關于《the reader》這部德國小說帶來的巨大反響,日本讀者的書評里更有這么一句話:“亞洲各國指責日本對二戰(zhàn)缺乏反省,對比這本書反映出來的德國人對納粹深刻的反思,我們日本人簡直是什么也沒做!” 其二,是因為凱特·溫斯萊特,這位魅力四射的英倫玫瑰經過六次奧斯卡提名女演員,最終實現夢想,于201*年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項,也讓我對這部讓她盛名的影片著實好奇。
電影開頭,男孩對女人的依戀,從身體到情感,那種依戀雖然有些畸形,卻讓人可以感受到男孩心里的美好。兩個人的單車旅行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男孩不顧旁人異樣的眼神,站在陽光里親吻女人,兩個人的甜蜜不容置疑。教堂里,女人聽著孩子們的圣歌,忽然哭了起來。她為什么傷心?是覺得現在的幸福太不真實,害怕失去,還是想去了當年那個深夜火光里的教堂,和大火里的三百個人。八年后的重逢,她在法庭上,有害怕有惶恐,那是發(fā)自人類求生本能的逃避,但最后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不識字,她還是認罪了。男孩出于對女人罪行的譴責以及不愿暴露自己與她的關系,選擇了沉默,就連給她鼓勵的勇氣也沒有。想必大多人很同情她,在那樣的年代里,她做當時社會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但在多年以后,這樣的正確卻成了罪惡。在歷史的悲劇里,她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在戰(zhàn)后的醒悟后,她一定也是有自責的,也因為當年所犯的罪而不安,雖然她在法庭上問法官,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即便有著眾多的理由,但她從心里也是無法原諒自己的吧。
多年以后,女人變成了老人,當年的男孩卻長成了男人。老人握著男人的手,男人卻輕輕抽離了。老人說,那些現在都要結束了吧,她的質疑里帶著輕微的惶恐。這么多年,那些錄音帶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她生活下去的動力和依賴。男人卻沒有回答,這時候,不僅僅她在惶恐,他也在惶恐。他惶恐她出獄以后的日子,他不懂自己要如何面對自己曾深愛過的女人,即使她已經白發(fā)蒼蒼,但當年的畫面卻還是如此生動的在自己眼前鋪展。所以他沉默了,沒有回答,而她卻在這沉默里死心了。如果在那個時候,男人勇敢一點,多給她一點安慰和溫暖,她就不會走上那一條路。但生活哪里有如果,就像她也回不到當年那個晚上,去打開那個燃燒的教堂的門。
在片子的末尾,那個老去的少年帶著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來到她的墓地,向女兒講述這段苦澀難言的往事。這個結尾是一種真正的慈悲。他向他深愛的女兒傾述,他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了!當秘密被分擔,當秘密被傾述,甚至為所愛的人理解,秘密已成為往事,而他也獲得了救贖與釋然。畢竟讓過去的都過去,未來才會到來,不是么?
這部電影帶給人太多的情緒,有美好,有感動,有思考,有無奈,也有遺憾;蛟S這就是一部好電影的魅力。
第五篇:朗讀者 觀后感
《朗讀者》及《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看過這兩部電影已經很久了,一直覺得應該寫點什么。
戰(zhàn)爭這種題材一直都被(本文 來自公文素材庫:www.weilaioem.com)不斷地詮釋著,從最初《辛德勒名單》,到后來《拆彈部隊》,諸如此類的電影不甚枚舉。我們總是不斷地呼吁停止戰(zhàn)爭,不斷的追求和平。但當利益沖突占據顯要位置的時候,這些口號便不足為道了。盡管如此,這兩部同樣是以納粹為背景的電影,依然帶給了我深深地震撼。
朗讀者:
漢娜是一名36歲的婦女,而米歇爾是一位法律系在讀學生。他們在一個雨天相遇,漢娜幫助了當時生病的米歇爾。此后,二人很快墜入愛河。他們之間,或許我不得不承認,首先是出現了身體上的碰撞。直至后來,米歇爾給漢娜讀書,讀很多很多的書。我想,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出現了靈魂上的交融。前半段,我誤以為這只是一部描繪美好的忘年戀的電影,一如《洛麗塔》和《這個殺手不太冷》一樣,甚至,《朗讀者》的這段忘年戀遠不及那兩段來得悲壯與震撼。但,當我看到漢娜坐在法庭的被告席,成為了戰(zhàn)后被審判的一員時,我終于明白了這部電影被叫好的原因。作為看管集中營的一名看守,漢娜真的太單純太單純。她以為那些被派遣回去的人只是結束了這里的勞動,換個地方勞動而已,她以為那些回去的人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下去,她以為她有責任讓這些人安穩(wěn)的存在于這個世界,她以為看守的職責就是維持秩序。她不知道這是何樣的罪惡,她不知道離開的人意味著走向地獄。面對法官的咄咄逼人,面對同為被告的陷害,她終歸太善良的什么也不懂。為了不讓自己因為“文盲”而遭到恥笑,她居然沒有同法官核對筆跡。她一直都沒有意識到,她所面對的指控是多么的罪孽深重。就是這樣善良到無知的境界,她被判終身監(jiān)禁。米歇爾是了解這一切的,卻在猶豫不決中,放棄了為她洗刷罪名的機會。他看著她步入監(jiān)獄,回轉身,娶下了一個自己不愛的女子。這終歸不是一部描寫負心漢地劇。多年后,久到我以為一切都可以畫上不完美的省略號的時候,米歇爾離婚了,為了那段割舍不了的記憶。他打開了錄音機,開始一部一部的為漢娜讀書,一箱一箱的向監(jiān)獄寄錄音帶。漢娜也借著這些,學會了認字,明白了一切。終于在他們最后一次見面后,漢娜結束了自己。
我一直不能夠完全的了解,為什么漢娜要選擇死亡?是一種認清過錯之后的自責,亦或是一種面對未來的怯懦?當我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我甚至會懷疑自己終究是否看懂了電影。但,毋庸置疑的是,漢娜終歸太善良,也許正是這份善良到有點愚昧的品質,結束了她的一生。而對于年輕的米歇爾,他是她一輩子的朗讀者。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很早就在《讀者》上讀過一篇文章《維以不憂傷》,也是這部電影的影評,卻因為同期的另一篇文章《陪你到最后》而并沒有讓我加以過多的關注。只是留有這部電影最原始的印象。 一部童話般的電影,從孩子的角度去看集中營。8歲的布魯諾或許到死也沒有能夠完全明白,那遠處高高的煙囪飄出來的黑煙是什么,那時而在后院彌漫的難聞的氣味是什么,那些穿著睡衣工作的人是為了什么。。。是啊,一個8歲的孩子能夠懂什么?在他的眼中,天永遠是澄澈的藍,水永遠是見底的清,父親永遠是偉大的,母親永遠是慈愛的。。。他喜歡探險,喜歡結交新的朋友,喜歡問許許多多的為什么。。認識了施穆爾后,他更是希望能夠翻越屏障去為唯一一位同齡伙伴找失蹤的爸爸。而后,是一條不歸路。他們的小手在最后一刻緊緊握在一起,手牽手走向天堂。
因為知道結局,看的時候很不忍,而后最后的10分鐘采用快進的方式看完。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對那種無邪的眼神背后的冷漠。
連續(xù)兩部納粹為背景的電影,看得自己很抑郁。戰(zhàn)爭之中的愛情沒有褪色,戰(zhàn)爭也從來沒有污染到世界上最為純真的眼神。有的時候,反而是最真的東西最容易打動人心。盡管真到我們覺得他們呆呆傻傻,卻依然無法唾棄那種呆傻的天真與美麗!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