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牧歌》觀后感
12月8日,在我校黨建辦的組織下,我有幸在福潤德電影院觀看了新疆首部巨幕電影《遠去的牧歌》,該片以哈薩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轉場為結構線索,時間跨度將近40年,從上世紀80年代哈薩克牧民冬季轉場寫起,通過胡瑪爾和哈迪夏兩個牧民人家,演繹草原上輪回遷徙的生活,以及存在于這種生活方式下的生產生活變遷、情感心路歷程。
這部影片讓我更加直觀的了解改革開放,也了解到改革開放前新疆游牧生活的艱辛和困苦,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游牧生活條件和觀念,給廣大新疆各民族群眾帶來幸福的春天,影片也反映了當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各民族群眾團結和諧、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生活,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己任,為中國夢新疆篇章貢獻力量!
作為黨員教師,我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很深,觀影過程中幾番感慨、幾度落淚。我沒有親身體驗過《遠去的牧歌》中胡瑪爾大叔一家經歷的磨難,但是在黨的好政策下,他們都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可以說,和《遠去的牧歌》主人公胡瑪爾大叔和哈迪霞阿姨一樣,哈薩克族和其他生活在新疆的各少數民族群眾,我們都是建國以來新疆繁榮穩(wěn)定、穩(wěn)步發(fā)展的受益者,新疆的每個家庭都沐浴在黨和祖國的關愛當中,生活工作在新疆的每個人都是國家高速發(fā)展的見證人。沒有自治區(qū)的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fā)展,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根本無從談起。
《遠去的牧歌》,就像一曲從遙遠的年代傳來的牧歌,雖似遠去、從未中斷,片中飽含了一種激勵我們前行的精神力量,鼓勵我們各族青年職工要有爭做時代先鋒的勇氣,堅定信念學習理論在前、敬業(yè)奉獻在前、急難險重沖在前、敬畏制度守在前,在勤奮學習中獲取知識,在艱苦環(huán)境下磨礪意志,在實現新疆教育事業(yè)中展現作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