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喜歡在空余時間去看一本書,由阿城著作的小說《棋王.樹王.孩子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小編整理了一篇網友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一起欣賞吧!
念念不忘是阿城。
每次提及“文筆好”,我腦海中第一個蹦噠出來的作家是阿城。前不久收藏了豆友@文在茲 的一篇文章《關于私人治學的感悟》,其中第四條“最終決定學術水平的,是對語言的感受力和掌控力。”深深茍同。阿城的寫作可以說是完全契合這條原則的。
我記得讀阿城是在高中二年級。當時班級采購了一大批圖書,期中一本是黃色封面尺寸比一般圖,5書小一些的《樹王·棋王·孩子王》,作者阿城,這本小說無論是裝幀、作者、書名,在一堆書中都顯得太不起眼,何況當時我們更迷戀言情武俠,或東野圭吾、村上春樹,于是這本小書在讀書角被擱置冷落了許久。
直到有一天,一個百無聊賴的晚自習,實在無書可讀,抱著打發(fā)時間的心態(tài)拎出了這本小書,翻讀幾頁后瞬間驚艷,聚精會神一動不動地讀了三節(jié)晚自習,讀罷后戀戀不舍,回味無窮,只恨自己有眼無珠!
怎么說呢,這本書文筆極其樸實,大的背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期間圍繞“我”所遇到的三個在不同領域天賦異稟的人:棋藝高超絕倫的王阿生,懂山懂森林懂樹的山民蕭疙瘩,記憶力非凡熱愛知識的孩子王,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沒有華麗詞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感波瀾,但讀來就是引人入勝、欲罷不能。其中在棋王這章中有一個做蛇肉來招待從別的分隊來的朋友的情節(ji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了湊齊作料一群人可是費盡心思,在屋子前的草叢中尋找野蔥野蒜,從高干子弟那里摳索來一小塊醬油膏,蛇肉蒸成,作料配好,削樹枝作筷子,一頓豐富的“晚宴”以饗嘉賓。這一情節(jié)被描寫得非常生動,讓我都不禁想嘗嘗作者這種制法的蛇肉是什么味道,上一次有這種想法是讀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中許三觀“嘴炒紅燒肉”的情節(jié),讀得人口齒生津。
我想所謂好的“文筆”下寫出的文字,體現(xiàn)出的正是作者對文字非凡的感受力和掌控力,或者說作者對生活非凡的感受力。有的文筆詞藻華美僅停留于紙間,無法抵達讀者心扉,好比郭某某之輩。讀阿城的文章,一氣呵成,通順流暢,不賣弄學問,不好為人師,自有千鈞之力,舉重若輕。
高中我是語文課代表,也愛裝模作樣讀幾本書,時間總是不夠,曾期許上大學后能會有大把時光來讀書。不曾想讀了一個專門“讀書”的專業(yè),再無更多的閑暇來讀這些曾讓我念念不忘的。經久廢弛,語言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思想也未曾隨著年齡增長得到更加深刻的錘煉,是懶惰也是遲鈍。但不經意間讀起阿城,還是會喚醒讀書的欲望,感覺自己有一絲靈性還在。
還有林海音《城南舊事》,馮驥才《俗世奇人》,楊絳《我們仨》。
通俗不流俗,簡單不膚淺。
深刻且生動,共鳴且共情。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