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韓國的電影,由漫畫改編,影片畫面清新,劇情豐富,網友們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
一切的順應自然一如里面的一句臺詞:“雖然天氣很寒冷令人頭疼,但是有些食物只能天冷的時候才能做。寒冷也是很重要的調味料”。
小森林的內容簡單到更像一個平鋪直述的生活紀錄片
但有美食和小森林的美麗景色,使得這部電影如暖陽溫和,所以并不會覺得索然,反而越看越覺得有一股怡然自得的生活的味道。
美食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打動每一個人總是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理由,大概是刻進基因里的天性在作祟,即使如今物質生活依然不成問題,但心中,總是對食物充滿莫名的向往。所以基本上有關食物的影像好像都格外受歡迎,紀錄片有《舌尖上的中國》,電視劇有《深夜食堂》,電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飲食男女》、《食神》
安安靜靜,干干凈凈,是這個電影的特點。它的景色,它的菜肴,它的主人公都安靜的融入進去形成一個整體。所以讓觀眾也能一起沉浸在其中,感受那份寧靜致遠的感動,源于生活,源于生命,簡單返璞歸真。
2
韓語版講述的是宋慧媛從首爾回到小鄉(xiāng)村美城里開始生活的故事。
在日語版中,小森的美景和美食在市子的旁白中娓娓展開,大量的旁白展現(xiàn)的不僅是市子的心情,更多的是對自己內心和對這個世界的觀感,從而在全片彌漫成一種奇特的感覺,很美好。
而韓語版,減少了旁白,加入了很多跟女主角宋慧媛相關的故事性情節(jié),反而跟“”美景、美食、美好的生活“背離了開來,是一次失敗的改編。
通俗一點兒說,日語版很好看,小森景色好,市子漂亮,一眾配角顏值高,美食引人入勝。韓語版完全相反,美城里就是個青黃不接的小村,主角呆整臉,配角難看死了,食物sucks。
以上。
3
劇情比日版合理緊湊,攝影也更講究,整體更像一部電影,但是也因此沒有了日版的留白美和想象空間,顯得略微平庸。
日版和原作氣質更接近,其實原作和日版電影都是有一些壓抑的,并不是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的小清新
我剛好很早以前,大概2000年吧,關注過這個作者,記得他當時很年輕就獲得了一個什么新人獎,但是作品銷量卻非常的不好,最后只能帶著一只撿的貓離開東京跑到鄉(xiāng)下過了好幾年隱居生活,一邊種地、做飯,一邊畫一些比較隨意的漫畫,「小森林」應該就是那段時間畫的。
雖然主角是一名女孩,但原作漫畫實際上就是作者自己那段時間的日常生活記錄,看過一個采訪他說過非常喜歡鄉(xiāng)村生活和做飯,以及非常真心的討厭大都市生活,所以小森林漫畫氣質有一點像「瓦爾登湖」。
這種氣質在日版電影里也有所體現(xiàn),但是韓版這塊就幾乎沒有,韓版的女主回鄉(xiāng)的動機顯得很任性,少了些日版女主那種內向敏感的苦悶,看起來稍微有點「作」,作為觀眾,也就不那么能夠被打動。
一言蔽之:
區(qū)別就是那眉宇間的一點點小敏感。
4
春天不是讀書天,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出去走走,吃吃美食,看看美景最合適不過了。
日本的「小森林」是根據(jù)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的。
在今年2月份,韓國也翻拍了「小森林」并且上映,它的女主角是飾演情色片「小姐」的金泰梨。
一枚吃貨少女的日常卻處處散發(fā)著讓人分分鐘想逃回鄉(xiāng)下種地的魔法,想想也是很奇特的一部片子。
很多人說,在看「小森林」之前,不懂"采菊東籬下,悠然現(xiàn)南山"隱居務農的愜意。
但是在看了「小森林」之后突然懂了陶淵明。
原來,人生在世,只有充實的勞動與吃上自己制作的美味食物才算的上是真正的美好生活!
日版「小森林」已經經典到無法復制,在豆瓣上,「小森林夏秋」和「冬春」的評分分別都位列豆瓣電影top250里。
清新唯美的色調,閑適寧靜的鄉(xiāng)下生活,和一道道天然有機的美食讓人分分鐘想去那個叫小森的地方。
今天桃子要給大家介紹的韓國版「小森林」在劇情上相對于原版沒有做太多的改動,但內容卻精簡了不少。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全部都濃縮到了這部100分鐘的電影里。
女主慧媛,在高考的前幾天,媽媽不辭而別。
生性倔強的慧媛不能理解媽媽為什么要離開她,于是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
后來考上首爾一所師范大學的慧媛也離開了家,來到了首爾。
但幾年以后,作為師范學生的慧媛卻考教師資格證失敗。
學業(yè)受挫,情場不得意的慧媛還要面臨大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
在便利店打工掙錢的她平時連一杯濃縮咖啡都喝不起。
于是手足無措的她從首爾逃回了鄉(xiāng)下。
開始了種地、種菜,自給自足的生活。
在自己家的老房子里,慧媛每天都會憑借自己兒時的記憶,做出和媽媽一樣的料理。
雖然在本片中出現(xiàn)了典型的韓式小清新飯菜,但是在飲食文化上,韓國確實沒有日本那么博大精深。
于是,在韓版小森林中,出現(xiàn)的料理幾乎都是包菜做的。
包菜揪面片,煎包菜、包菜綠豆煎餅,包菜三明治。
雖然韓版里的美食料理確實讓吃貨們忍不住吐槽,但是,除了這一點小瑕疵,韓國翻拍版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慧媛在鄉(xiāng)下有兩個一起長大的好朋友,載夏和銀淑。
喜歡狗煥的你在這部片中一定會對柳俊烈愛到不能自拔。
這個丑帥丑帥的男生在這部片中熬雞湯的能力簡直是要突破了天際。
原本在大城市有著體面工作的他,卻不堪忍受上司的辱罵與同事們之間的爾虞我詐,于是他選擇回到鄉(xiāng)下當農民。
載夏在一次喝醉酒之后,說了這樣一段話:"在城市生活久了就會知道,干農活是個多么不錯的職業(yè)。"
載夏確實是這三個小伙伴中活的最灑脫的那個,并且也是看的最開的那個。
他的一句話,不知道說出了多少上班族的心酸。
大人的世界就像是苦苦澀澀的米酒,而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去那個甜米露般的童年時代。
慧媛的另外一個朋友銀淑,這個可愛爽快的女孩畢業(yè)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鄉(xiāng)下。
渴望改變的她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就窩在這個小地方,但是要做出改變她又沒有勇氣。
在影片中,有一次銀淑和慧媛"撕逼"了。
銀淑向慧媛抱怨自己的部長很豬頭,她說如果再在這干下去,自己就快要得癌癥了。
銀淑發(fā)著工作上的牢騷,她其實只是想讓慧媛安慰安慰她。
但慧媛卻直接建議她辭職。
有一句話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雖然兩個人是好閨蜜,但慧媛確實沒有設身處地的為銀淑著想。
雖然這個建議看起來沒有什么不對,但銀淑卻生氣了。
確實,雖然大多數(shù)人想辭職,但是真的沒有勇氣辭職,辭職之后要面臨的問題真的想都不敢想。
只要涉及到現(xiàn)實問題,我們每個人都不敢輕易的做改變,看著那些云淡風輕的人,突然覺得自己就是最俗的那一個。
相比于銀淑和載夏,慧媛是最心無定所的。
在繁華的城市找不到一席之地,只能灰溜溜回到故鄉(xiāng)。
她經常和別人說我過兩天就走了,但她卻在鄉(xiāng)下待了整個春夏秋冬。
看著春去秋來冬至,慧媛漸漸明白,收拾好心態(tài),面對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又到了一個冬天,慧媛回到了首爾,但這次,她解開了自己的心結,在大城市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在最后,她還是回到了鄉(xiāng)下。
慧媛曾經一直不明白,媽媽為什么在爸爸去世后還要帶著她一直留在爸爸的家鄉(xiāng)。
直到后來她找到了媽媽留下的信。
不論身處何地,永遠能依靠自己保持內心的平靜。認清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估計這才是慧媛媽媽想告訴慧媛的。
春夏秋冬,風水輪流。
風景與美食的背后,「小森林」告訴我們是該怎么去思考和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考試沒有考好,又如何?分手了,失業(yè)了,又如何?
去做好應該要做的,和那些本該離開的好好地說一聲再見,別倉皇逃離,然后一切從頭來過。( ??ω?? )
5
日版電影里鄉(xiāng)下的寧靜清新、夏日溽暑的氤氳、秋高氣爽的天空畫面感更強氣氛更到位,而韓版更多的在于展現(xiàn)出走城市歸來的惠媛在和兩位小時候的玩伴日常中內心的轉變,載夏是個難得的內心清明不迷茫的二十代年輕人,不時語出金句催化著惠媛的內心轉變,能夠感知和觸及惠媛的想法所以才喜歡著她吧。
一如女主惠媛,有多少人能夠在城市里亦或塵世里挫敗,能在別處找到另一種安心呢?人是靠滿足感活著的吧。如果能安心此處,大概就是對身處的現(xiàn)狀感到滿足的安心和幸福感,能在別處收獲這樣的“成功”必定身心都要抵到彼處。
關于母女情,日版刻畫的是一個蟄居鄉(xiāng)下但灑脫的媽媽,可以不留只言片語一走了之,對其他沒再有講述;韓版中設定因為能讓生病的父親休養(yǎng)搬回鄉(xiāng)下,在父親離世后媽媽選擇繼續(xù)和惠媛留在那里,在惠媛即將上大學選擇離開去追求自己曾因此放棄的生活,“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時間”,并囑咐姑母照顧留下的信也道出:“想把你種在這里,想讓你扎根在這里,每當你累了的時候,如果能記起這里的泥土、風和陽光,總有一天能夠抖抖土,重新站起來,媽媽相信你,F(xiàn)在當我們兩個已經站在了能夠順利歸來的漫長旅途的起點上了吧”。對于成年人來說,小時候的味道和成長的記憶就是根,根在哪里,走到哪里,漂洋過海都惦記著,能讓你有“回來了”的感覺也只有那里。
日版中女主市子一個在鄉(xiāng)屋中生活著,一個人做著時令飯菜,獨自想著、復刻著媽媽的做菜,離群索居的疏離氣息,無聲無息;韓版女主惠媛更多的是和兩個玩伴一起出鏡嬉鬧,包括對女主的媽媽刻畫,都更具生活氣息、更具煙火氣。
但是日版的畫面和氣氛太妙了,又珠玉在前的先入為主,韓版的幾處畫面、配樂都是復刻日版的,包括洋白菜煎餅(其實就是大阪燒吧)、炸天婦羅都是日式美食,而在意面上直接撒上花也沒有復刻到日版的小番茄意面那么美味,至于復刻的板栗甜品根本沒到位;四季的美食電影因為韓式根本沒有美食這一點遜色很多!看著都不好吃。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