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爾斯瑪利亞》是一部由法國、德國和瑞士共同制作的劇情電影,由朱麗葉·比諾什和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等主演,小編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W(wǎng)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01
罕見的熱鬧,住在演唱廳附近也不錯,省了門票而且不會知道明晚會是誰的雞血。
電影看了兩遍,很喜歡卻說不上來講了什么。
西格莉20年后懂得自己為什么跟海倫娜互相吸引的故事。
想到宿敵,講兩個女人的彼此較量和懂得,也是戲中戲。這部開篇由戲中導演和女主爭論著對于戲中女主們的理解,然后是老滑頭男配的解讀視角,接著大篇幅女主和kristen stewart借由順臺詞,特寫鏡頭般讓戲中人物從模糊變高清。而kristen和女主也就著這些戲言,暈開似是而非的情愫。
被好萊塢吞噬的明星們,用力經(jīng)營著體面,隱匿心跡克制憤怒。
被社會審美挾持的我們,有時會難以區(qū)分他人眼光的奴隸和自我驅(qū)動的主人。即使是自我驅(qū)動,也容易被偏見一葉障目。
海倫娜和女主的悲情,是想要拯救公司卻因回天乏術(shù)而受困,或婚姻生活失意而受挫,或過于依賴所愛的人而受控。在戲外的kristen和戲內(nèi)的西格莉離開后,她開始重拾勇氣獨自面對。
西格莉的無畏,是無所求;而海倫娜重拾的勇氣,是無所有。
02
法國文藝片真的太費腦子了…
跟兩個50歲一個40歲的女性一起在大劇院看了這部中年女性面對歲月帶走青春的虐心故事【。
女演員20年前演光芒四射女主角,二十年后演同一部片里悲慘的女二號,角色置換的設(shè)定確實很有想法。
中間那段女演員與助理排練對戲的臺詞讓現(xiàn)實與戲劇的界限模糊到幾乎消失,都看暈了到底在練臺詞還是在說真話傻傻分不清楚。
只能說文藝片真的很有想法但是看的過程中真的跟不上………什么三個女人是一個女人的三個階段,總覺得很難透徹的理解……
結(jié)果覺得最好看的地方就是錫爾斯的云蛇了。∧莻真是好像去了旅游一樣!好牛逼的景觀!整個觀影過程全場安靜如雞,但是看到云蛇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默默掏出了手機拍照
03
《錫爾斯瑪利亞》
其實這種現(xiàn)象并不只在中國發(fā)生,也許是今天時代電影市場的某種特性。
當然這部電影給人的反思,遠超過這些。
1
《錫爾斯瑪利亞》是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導演的,朱麗葉. 比諾什主演。還有兩個美國的當紅小花——暮光女克里斯汀. 斯圖爾特,以及《海扁王》女主角科洛.莫瑞茲。
這部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的女主角(為了大家看著方便,我就直接用演員名字吧)是一位40多歲的明星演員,在她18歲時,演了一部電影大腕自編自導的戲劇《馬洛亞之蛇》。這部劇里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年輕,自由,野心勃勃,有著“致命吸引力”的女孩Sigrid,一個是年近中年,平庸,脆弱的“中產(chǎn)階級悲劇女性“Helena.這兩個女人在劇中邂逅,Sigrid對Helena釋放出強烈的吸引力,讓Helena深陷其中,卻最終被 Sigrid拋棄,以自殺告終。
當初,年輕的朱麗葉.比諾什就是憑借Sigrid那個角色一炮而紅。這也是她整個演藝生涯中最光輝的記錄,直接奠定了她作為女明星方方面面的成就感與文藝氣質(zhì)。直到40歲,她依然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美麗又德藝雙馨的中年藝術(shù)家。
然而某一天,導演去世了。朱麗葉.比諾什悲痛萬分之余,卻接到了一個演出的邀請:一位年輕的新生代導演希望重拍這部劇,并且希望朱麗葉.比諾什去扮演那個四十歲的角色Helena。而 Sigrid 則由當下正火的流量小花科洛來扮演。
這個要求是讓朱麗葉.比諾什不舒服的,也讓她有了一種自我懷疑與危機感。但是,或許出于對逝去導演的懷念,或許出于對自己魅力的潛藏信心,最終她還是答應出演這個角色。
接下來,她開始認真準備融入這個角色。她剪短了頭發(fā),中性打扮,和年輕的女助理(克莉斯汀.斯圖爾特扮演)住進導演生前住的山間別墅里,每天練習臺詞,用心排練。結(jié)果卻讓她非常沮喪:她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如何想賦予這個角色魅力或個性,都是徒勞的。這個角色就是可悲,平庸,軟弱,任人擺布的。另一方面,她也試著去體會自己面對年輕女性的感覺,有意無意地將之代入到她與助理的關(guān)系中。
隨著這部戲的排練進行,兩人之間本來和諧默契的關(guān)系也漸漸產(chǎn)生矛盾。這個平時看起來對自己崇拜欣賞,做事沉穩(wěn)老練的年輕助理,突然逆反起來了。為什么?照我之前說的,朱麗葉.比諾什始終是個德藝雙馨的熟女藝術(shù)家,為了塑造這個角色,她強制要求自己去了解要扮演新Sigrid的那個流量小花(在平時她根本是不屑的),看她平時如何被狗仔跟拍,如何懟記者,如何在宿醉的狀態(tài)下接受訪談,說著不知所云的回答,又如何出演一些披著科幻外殼的爆米花爛片。
朱麗葉.比諾什對這一切嗤之以鼻。她毫不掩飾地在女助理面前表達對這位流量小花的種種嘲笑,而這讓女助理受不了。因為女助理與流量小花是同齡人,在她看來,流量小花就是很有個性,很做自己的。她演的電影也就是這個年齡的女孩喜歡的。朱麗葉.比諾什的那種嘲笑與不屑,就是讓小助理覺得自己是膚淺,可笑的。(從女助理內(nèi)心深處,她自己也深深認同這點,所以才更受不了。)
另一方面,女助理還得承受朱麗葉.比諾什在排演話劇時的種種負面情緒。她也深深洞見了朱麗葉. 比諾什內(nèi)心的恐懼與質(zhì)疑:隨著時間流逝,我的魅力真消失了嗎?我最終也變成那個可悲脆弱的女人了嗎?
總之就是這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矛盾積累,有一天兩人因為很小的事情鬧掰了,女助理丟下朱麗葉.比諾什一個人,杳無蹤跡。
朱麗葉.比諾什還是要繼續(xù)把這部劇完成了。她終于和流量小花見面了,她也在觀察這個小花。小花也有著中國流量小花的一切特質(zhì):業(yè)務(wù)不好,但長袖善舞,喜歡交際,身陷花邊新聞中,而媒體對花邊新聞的關(guān)注也顯然大于她的戲劇成績。
在這部劇的排練過程中,朱麗葉.比諾什注意到,人們根本不關(guān)注戲劇本身了,
在朱麗葉.比諾什略感沮喪的時候,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導演頗有誠意地邀請她扮演一個科幻電影的角色,她建議小導演去找流量小花來演。但小導演卻覺得,流量小花沒那種實力和靈氣,他想要的那個角色,在時間之外。諷刺的是,這么一個看似要拍賠本電影又沒名氣的小導演,卻是懂得朱麗葉.比諾什的。也似乎點醒了她。
影片的最終,朱麗葉.比諾什即將以Helena的角色再次正式出演《馬洛亞之蛇》,在幕布拉開的前幾分鐘里,她的眼睛閃閃發(fā)亮,若有所思。
2
馬洛亞之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在瑞士的馬洛亞山口,因為雨汽的集聚形成了白色的云霧,慢慢地沿著山間行走,仿佛巨大的白色長蛇。這個典故來自德國導演阿諾德.芬克在1924年拍攝的黑白默片《馬洛亞的云現(xiàn)象》。在影片中,這也是那位導演生前隱居的地方,正是看著這長蛇漫步的美麗奇觀,給他靈感創(chuàng)作了《馬洛亞之蛇》的劇本。
在我看來,馬洛亞之蛇就是女人魅力,魔力,自由,變幻莫測的自性。在這部電影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可以互為鏡像關(guān)系。每一個都在彼此身上投射著自己。一位出色的歐洲藝術(shù)導演不會設(shè)計“40歲了去演別人媽”的這種俗套情節(jié),他在那劇中劇里建構(gòu)出來的同性戀關(guān)系,何嘗不是一種女性更深層的自戀情結(jié)呢?
我們也許在年輕的某個黃金時代感受到那種“馬洛亞之蛇”的女性魔力,隨著歲月的消逝,年齡的那個媒介不在了,而自戀退潮以后,就只能面對平庸的現(xiàn)實,枯萎沮喪嗎?還是被社會價值觀建構(gòu)的種種女性標簽綁架,以至于忘記了那種感覺是什么?其實,看了這部電影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位女性身上的”馬利亞之蛇“是與年輕無關(guān)的。她就是一種自性,只是很容易被束縛,被壓抑,被遮蔽。
3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他是張曼玉的前夫,之前拍過一部由張曼玉主演的電影《清潔》。講述的是一位丈夫猝死,孤立無助的華裔女性,在異鄉(xiāng)戒掉毒癮,修復自己與兒子的關(guān)系,重新掌握自己生活的故事。當時對那部電影的敘事手法印象非常深刻:每一對人物之間關(guān)系都有著一份冰雪聰明的知己默契,但那關(guān)系又是完全恒定的,沒有任何張力了。女主角就仿佛孤立的置身在海中央,只有拼命游動,找到一片島嶼。否則,就是茫然荒蕪的沉浮。
這位導演非常擅長的,就是充分運用角色間的視野互相審視。他對任何事情都不帶主觀的判斷,而是讓你不停地轉(zhuǎn)換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在《錫爾斯瑪利亞》中,朱麗葉.比諾什的角色也非常微妙。她是一位成功的女演員,擁有每個做著明星夢的人必備的特質(zhì)之一,“覺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蔡康永的話)。出演那個“有著致命吸引力”的女孩,讓她曾感受“馬利亞之蛇”原力加持的快樂。另一方面,也讓她對這個角色建構(gòu)自我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而當現(xiàn)實強迫她打破這份自戀,跳脫出來看一切,當年的她又何嘗不是那個年輕,膚淺,自戀的流量小花呢?
當然,這部電影還是折射了兩個生代的影視行業(yè)代表的特質(zhì)。朱麗葉.比諾什扮演的女主,始終是有藝術(shù)沉淀和人文修養(yǎng)的。她會剪短自己的頭發(fā),會讓自己閉關(guān)隱居,會自己排練,為了更貼近這個角色;另一方面,她對這位發(fā)掘了自己的導演始終充滿感激之情,與導演的妻子也建立了非常真摯的友誼。在年輕小助理的追問下,她坦言自己曾經(jīng)對這位導演產(chǎn)生過仰慕的情愫,但也有直覺讓一切發(fā)乎情止乎禮,并沒有破壞這份知遇之恩的純潔美好。
而流量小花呢,拍戲根本不準備,也不在乎這個劇好不好。知道自己正當紅,一舉一動備受關(guān)注,想戀愛就去戀愛,也不管別人是否已經(jīng)是人夫。所以,如我在本文開頭說的,這在中國影視行業(yè)反映出來的或許是“40歲的魅力女演員只能演媽或無戲可拍”,但流量小花當?shù),影視業(yè)商業(yè)化的大主流,也許真是這個時代的通病吧。
在看許知遠對俞飛鴻的訪談時,曾感覺許知遠的焦慮與扼腕:女神如俞飛鴻,竟然去拍庸俗的電視劇,在他看來,這是俞飛鴻“對自己氣質(zhì)的背叛”。而俞飛鴻笑著回答他說:這對我而言就是一個角色,我不會去靠著這個角色獲得精神上的滋養(yǎng),角色本身不是我精神滋養(yǎng)的源頭。
智慧如飛鴻姐姐。」芩耙暼κ裁凑斊涞滥,超然之外才是最聰明的。不被任何一個標簽和社會倫理強加于人的東西綁架,讓”馬利亞之蛇“如元神氣韻般的獲得開掘與保養(yǎng),才是每個女性該修煉的王道吧。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