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豪情萬丈,烽火連天!江湖上對銷售的理解,更多的是:酒量=銷量、膽量=產量。這些都是茶余飯后的說笑段子,聽聽罷了。首先,我想說,帶做銷售的兵,不好帶!我相信,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帶領銷售團隊的同行,深有同感!沒真正帶過銷售團隊,和袖手觀戰(zhàn)銷售團隊管理的人,你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的!
為什么不好帶?
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我已經寫過了,點擊
揭開一線銷售的面具,你可以這樣“混”
帶團隊,和玩游戲組隊打boss一樣,沒有“一刀切到底”的絕技,來不得半點的急匆匆,要拿出種樹育苗的心態(tài),才能把團隊帶出王者榮耀。
上梁不正下梁歪
話糙理不糙,帶團隊也是如此!
觀察一個管理者的前提,先不要急于和這個管理者會談、交往!
你先去看他帶領團隊,從他帶領的成員工作狀態(tài)、思想、能動性、自主性,就曉得看出這個管理者多深多淺了。
帶兵有方的基石就是以身作則,不管任何關于領導力的實踐和理論,以身作則都是第一原則!
沒有“以身作則”的管理者,下面的可以省略不用看了!
育人是用人“他媽”
很多管理者,經常說,用對人,用好人!
這句話,聽著沒毛病。
但是,潛意識里把“育人”放把腦門后了,你要記住,育人是用人他“媽”!
不然,您就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
育人的高手,肯定是用人的高手!光會用人不是高手!
到底誰是豬腦子?
我常聽到,有的老板和管理者,這樣說:“哎,我的員工笨頭笨腦,辦事拖拖拉拉,xx事情都搞不定,啥事都得靠我親自出山,才能擺平”。
這還算是比較客氣的話了,有的直接說員工是豬腦子、飯桶、傻B...
你說員工是豬腦子,根據邏輯推理,只有證明你自己也是“豬王的腦子”。沒錯吧!
員工傻B,你自己不就是大傻B嗎?
就算員工是傻B,不還是你招聘來的嗎?
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約法三章
不管你帶的是什么團隊,更不要說是銷售團隊,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是最基本的基本!
除非你準備搭個草臺班子耍幾天,然后就散伙,你不需要明文規(guī)定。
銷售的團隊的明文規(guī)定,涉及的方面很多,我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更多的規(guī)定要根據實際業(yè)務來開展,而不是畫蛇添足。
明文規(guī)定最終的目的是促進業(yè)務的發(fā)展,而不是牽絆正常業(yè)務的開展!
明文規(guī)定不可能做到所有人滿意,個別人成為這個規(guī)定的犧牲品也實屬正常!權當“愛的代價”吧!
現實中,有的企業(yè)做的明文規(guī)定,恨不得把銷售人員捆死,巴不得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控,能把銷售人員的吃喝拉撒睡監(jiān)控起來更好。
甚至有些管理者,不曉得看了哪門子的管理書籍和邪道講座,覺得把員工逼到極限狀態(tài),徹底榨干最后一口氣,才是做管理的最高境界。
這樣企業(yè)的老總,投胎錯了年代,應該去奴隸社會,做奴隸主比較合適。
民營企業(yè)的明文規(guī)定,要以最為重要的價值觀就是“務實”。
任何一種形式的“官僚主義”都是荒謬可笑的。
大部分的明文規(guī)定,是在會議上商議或宣布的。
對于明文規(guī)定,很多企業(yè)的口頭禪就是“會開了沒有”?
好像會開了,宣布了,就代表完事了,默認為執(zhí)行了,荒唐!
過程與結果是“父子倆”
有的管理者就是要“兒子”,不要“他爹”,豈不怪哉?
跟進的是過程,考核的是結果。
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關注過程,也是幫助員工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種樹澆花的過程。
員工犯錯,管理者要思考這個問題:
是漏洞?還是員工的錯?
1、如果這個錯誤是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上的漏洞,你最好不要批評員工,你應該自責才對,因為你作為管理者,漁網有個大漏洞,你屬于玩忽職守,和員工多大關系呢!
2、公司有這個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但是員工還是犯錯了。
這里面其實有兩個原因:
一是屬于明知故犯,
二是他不知道這個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
如果是明知故犯,或者是屢教不改,據情節(jié)嚴重性,你該修理就修理。
如果他不知道這個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你要調查清楚,這個規(guī)定通知大家知曉了嗎,用什么途徑通知的。當然,也要識別有些人,聰明里面裝糊涂的兵油子。
總之,你的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要上通下達,避免前線不曉得司令部下達的作戰(zhàn)政策,你的明文規(guī)定,意義在哪里呢?
方案不會長腿
再偉大的戰(zhàn)略和方案,如果不考核、不跟進,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筆者這么多年的工作經歷,電腦里的資料堆成山,躺著睡大覺。
偶爾翻閱下,感慨萬千,很多工作中的資料、政策、流程、制定,寫的真心好,都是公司的智慧結晶。
我覺得就憑躺在電腦里的資料,能做到業(yè)界NO1,問題都不大的。但是現實呢?
是,竹籃打水的兄弟——落花流水。
好方案,打水漂的原因!
1、方案好,但是執(zhí)行的人,不認同這個方案,開始軟抵抗、打馬虎眼、兩面三刀。
2、方案好,執(zhí)行的人也覺得好,但是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阻力頻頻,然后過度妥協(xié)原則,最后方案變形,偏離實際。
3、方案好,執(zhí)行的人也覺得好,但,執(zhí)行的人懶蛋,領導閑來詢問下,就抓下方案,不問就放羊了,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4、方案好,執(zhí)行的人也覺得好,可是,變成工程項目轉包,層層被安排下屬去做,最后變成豆腐渣工程。
有人說,寧可三流的本事,一流的執(zhí)行,也不要一流的本事,三流的執(zhí)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很多人,都容易犯一個常識性的錯覺。
自認為制定好的戰(zhàn)略、流程、規(guī)定,默認為自動執(zhí)行徹底了,然后再聽一幫宦官花言巧語的匯報,就萬事大吉了。
現實會懲罰你的怠慢,
市場會壓迫你的僥幸!
四個瓶子三個蓋,你肯定會手忙腳亂,就是糊弄高手,也總有露餡的時候吧。
此時此景,你就傾聽一幫宦官找客觀理由和借口吧!
少給員工出主意
管理中經常存在這樣的情景:
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和不解,來找上司求助咨詢。
聽完員工的敘述后,上司拿出救死扶傷的專家態(tài)勢,把解決方案馬上脫口而出。
然后員工得到圣旨,點頭應聲的離開辦公室。
這個流程,似乎合情合理,體現了上司高人一等的業(yè)務價值,但是,這里面沒有體現管理者的價值!
第一,你給員工出主意
你在幫助員工出方案、做決定,這里面沒有員工什么事兒,員工只需要聽就行了,轉身后,員工機械地執(zhí)行就可以了。
事實上,這里面存在隱患的。
1、如果,這項工作在執(zhí)行中出現問題,員工會把鍋甩給上司,埋怨上司,因為這是上司出的主意嘛,不能怪我,我只是馬仔而已。
2、員工會存在依賴心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自己腦子一片漿糊,傾向于找上司來解決,豈不是把上司放在火上烤嗎?上司逐步晉升為救火隊長。
第二,你讓員工想主意
這是在激發(fā)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
拿出商量溝通的語氣,問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嗎?為什么這么做?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
不斷和員工互動溝通,啟發(fā)員工的思考力,以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理。
會做管理的人,都是讓別人炫邁停不下來,自己成為一身輕的人,更不會把自己累死。
我說的自己一身輕,并不是說管理者偷懶或啥事不干,而是會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熱火朝天的干活。
毛主席說:“領導者的責任,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實在是精華中的升華!
同理,不管你做什么樣的管理,想做什么事情,無非有兩個:
一是有個出好主意,二是落實好主意。
主意不好,落實得再好,也是白忙活。
反過來,好主意再好,落實的一地雞毛,也是水中望月。
所以,不要急著給員工出主意,而要讓員工想主意。
員工是蝸牛,你不能是老黃牛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會有這樣的感觸:
看著員工像蝸牛一樣,磨磨蹭蹭的做一件事,看得管理者心急火燎的直抓狂,最后忍不住了,直接丟一句:
干脆,還是讓我自己來干算了!
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提升效率?幫助下屬?
恐怕都不是的!
你看著鬧心,你幫他干,表面上是效率提高了,這只是短暫的提高,沒多大意義!
因為管理的核心,是激活員工!
問題是,你能天天幫他干嗎?
你再能耐,你能一個人頂起公司嗎?
部門有幾個這樣的“蝸牛”,你能忙過來的嗎?
最后,累躺醫(yī)院的不還是你嗎?
實際上也沒省多少時間,對吧!
你所謂的效率,在哪里呢?
有人說,我是恨鐵不成鋼,才幫“蝸牛”這樣做的。
幫助下屬?笑話!
其實,你這是變相的溺愛下屬,永遠不會給下屬長進和訓練的機會,員工何來進步呢?
有人說,那下屬是“蝸牛”怎么辦?
這要看,員工如何演變成蝸牛了!
是崗位勝任力問題?
技能問題?
態(tài)度問題?
你要逐一排查了,找出原因,給予相關的輔導。
員工不訓練,何來熟練?
不要用耳朵去做管理
說到這里,估計有的人不以為然,有人說做管理者的人,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此話我也認同。
但是,很多管理者是靠“聽”來做管理的。
靠“聽”來管理的人,早晚會跌大跟頭!
歷來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都是親自到前線查勘防御工事和地理環(huán)境,然后拿起望遠鏡看下遠方。
親自到前線,是做管理者做基本的走動式管理,這也是跟進的一種方法。
俗話說,沒有跟進就沒有進步,這話大家都懂,關鍵是如何跟進呢?
管理者工作繁忙,不可能天天盯著跟進的事情,即使你關注的事情,你也不可能天天撲在一件事上,其他管理工作都不做的。
一般在管理銷售團隊中,要制定項目責任人、反饋節(jié)點、完成時間、復盤總結,周而復始的運轉,成為每個銷售人員的工作習慣。
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銷售人員會自動自發(fā)的跟進,銷售群體只會奉承你考核什么,我做什么的方針。
獎要心花怒放,罰要心驚肉跳。
說起獎懲分明,就得說“不患寡而換不均”!
這樣的心理不足為怪,其實基于這樣的認知,本質上是因為“分贓”標準出了問題。
你要重新設計價值體系和價值分配的標準,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標準,但唯一的標準要以多勞多得為導向。
不能在團隊中存在冤假錯案的事情,事實不清晰的事情,不要急于斷案,多聽多觀察是管理者的基本原則,不然團隊會兵荒馬亂,把自己變成攪屎棍了。
在團隊管理中,獎罰是個大學問。
罰的不當,個人消極怠工,
獎的不當,團隊渾水摸魚。
獎和罰,要在陽光下進行,秉承公開。
同時,獎罰不能誤殺!
因為銷售管理的創(chuàng)新,導致的錯誤,應該包容,而不是一竿子擼下來。前提是,你的創(chuàng)新要提前打報告,不能先斬后奏!
在一線銷售中,我理解的創(chuàng)新不是顛覆現狀、急速大轉彎!
因為,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出來了,那么第一個人開始走的時候,誰曉得這個路,能不能走呢?
所以,任何事情,誰都不曉得,一開始就是正確的,只要在不斷的試驗、試錯、糾正、交學費的過程中,找出正確的方案。
對于第一個走路的人,應該在獎罰方面,給予特殊的呵護。
不然,以后誰敢做探路者呢?
員工見到你就跑
慈不掌兵,這句話很有道理,當然也不是讓你對“兵”心狠手辣、殘酷無情!
如果員工見到你,像老鼠見貓一樣,撒腿就跑,說明你本人“苛政猛于虎也”,你需要的靜靜思考了。
毛主席說過:
“政治”就是讓支持你的人變得多多的,讓反對你的人變得少少的。
當然,也不是讓員工見到你,都是熱情洋溢的樣子!總之,管理者要做到:張弛有度、操縱自如。
帶銷售團隊,要先嚴格,然后適當的人性化。切勿反之,這點很重要。
嚴格,也不是在工作中,把人給逼瘋逼神經,嚴格包括工作的標準、流程、方法、步驟。
等到大家都把嚴格做成習慣了,你再做適當的人性化。同時,也要讓銷售人員感到,人性化不是隨性化,兩者的區(qū)別。
有人經常問,什么樣的團隊才是優(yōu)秀的團隊?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只能告訴你,優(yōu)秀的團隊肯定是軍紀嚴明的團隊。
大家都知道部隊訓練,是很枯燥的,但是部隊經常有大比武、大練兵、文體活動,來豐富官兵的工作和生活,最終促進團隊戰(zhàn)斗力。
不能因為軍紀嚴明,讓團隊缺乏活力和朝氣。
輪崗讓你倍輕松
帶兵有方,更體現在日常管理過程中。
就拿新員工入職來說,新員工正式入職公司,進入安排的工作崗位,繼而開展工作,這樣的安排,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你這樣做,會造成以下兩個問題:
對新員工來說,入職公司,一頭扎進安排的部門,和其他周邊部門沒過多的溝通和了解,很容易陷入前東家和主觀做事的陷阱中,造成工作走進死胡同,新員工熱情大減。
對管理角度來說,一頭扎進安排的部門,容易造成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拉幫結派,最后公司傷筋動骨。
大家都曉得,工作中的很多事務,需要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完成,不能出門就是睜眼瞎,新員工入職,在一定時間內,務必進行相關部門的輪崗實習,了解公司每個模塊的運作流程和關聯(lián)機制,不然,在工作過程中會遇到阻礙與碰壁,最后內耗掉的時間更多。
尤其有工作經歷和經驗豐富的人,思維觀念和定式很容易產生固執(zhí),難以和新環(huán)境融為一體,只有不斷的影響促動。
耐心是輔導的基礎
在一線銷售中,管理者同樣也是一個教練。那么如何去教呢?
首先,要耐心,很多管理者缺乏耐心,耐心往往是自控力,你能控制自己,耐心就有了。
經常見到管理者和下屬溝通事情的時候,沒說幾句就有點不耐煩了。
其次,言傳身教!尤其管理銷售團隊,更多是實踐的工作,具體到每一個動作去完成。
最后,帶兵上戰(zhàn)場!和員工一起來到市場上。現學現賣,現教現練,找出問題,不斷強化。
給出練習時間,檢核過關。
不過關者,你再去處罰,員工也會心服口服。
市場才是最好的學堂,競爭對手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一線銷售工作,其實就是“泡”出來的,在市場上泡出來的,因為銷售是一門實踐的工作。
銷售管理中的事情,你專注時間一件事少者兩年,多著四五年,想不“熟練”都不可能。
少犯錯誤,就對嗎?
管理者同樣也是一個干教訓的教練!
我經常聽到,很多管理者在訓話員工時,脫口而出這樣的話:
“盡量少犯錯誤,尤其不要犯大的錯誤”。
此話的言外之意就是:
犯小錯是可以原諒的,但是,犯大錯就家法侍候了。
殊不知,小錯雖小,頂不住小錯不斷,讓管理者忙的東奔西跑、焦頭爛額。
有些員工,還大言不慚的說:
“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你能拿我咋辦”?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個道理大家都曉得。
這些人,平時工作狀態(tài),我行我素,吊兒郎當的樣子,覺得自己都是些小錯誤,無傷大雅,又不是大錯誤,言外之意,我比犯大錯誤的還強點,這是什么道理?
這類人,在關鍵的時候,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主!
不信你等著,你做他的上司,你就是“背鍋俠”!
“擴軍”不能拍腦袋
每個管理者要有經營的意識。
通俗的說,就是經營成本的意識,不然會把自己成為“莽夫”。
比如說,人力費用,是銷售團隊中最大的成本費用,如何做到合理的人力規(guī)劃,是一門基于實踐的學問。
人力規(guī)劃,要建立在對市場數據分析、業(yè)務實際需求、未來經營戰(zhàn)略的基礎上,才能有序的開展,而不是一拍腦袋,憑感覺去抓壯丁。
很多管理者,一看人不夠用了,馬上招人;或者哪個區(qū)域市場喊著缺人了,馬上招人。這些都是缺人的表面現象!
在銷售管理中“缺人”,不一定是真正的缺人,而是缺乏高效的管理,才導致團隊效率低下,造成員工“磨洋工”的現象。
效率的高低,與人多和人少,沒必然關系!永遠和高效的管理有關系!
如果你的管理跟不上,給你再多的人,工作效率不但不提升,還是繼續(xù)惡化,最后發(fā)現,還不如“解放前幸福”。
不瞞你說,銷售團隊的人越多,效率越低下,扯皮的事情,馬上接踵而來,馬上你成為“村支書”,天天處理雞毛蒜皮的事情。
當然,也不是說,不招人!
讓光桿司令來干活,更不是讓一個人干五個人的活。
為什么招?招多少人?
招了做什么?如何考核?
如何管理?崗位負荷衡量?
這是你要考慮的事情。
而不是聽下屬說:
人不夠用,要招人,然后開始轟轟烈烈的造人運動!
有人說,員工臃腫了,大不了就裁員唄。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句話用于擴軍有度,太合適不過了。
招聘銷售人員,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的。
容易的是,你掛個招聘信息,只要待遇合適,應聘的人絡繹不絕。
難的是,你招個能迅速上手,且能獨立開展業(yè)務的人,實在是難!
培養(yǎng)的成本,永遠大于招聘的成本,這是人力資源不二法則!
溫柔的淘汰
淘汰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而不是為了淘汰而淘汰,導致團隊缺乏凝聚力和安全感。
淘汰,要有理有據,而不是憑感性,更不是一刀切的淘汰。
銷售團隊,一般實行末位淘汰制,有利也有弊。
利的是,可以讓員工有壓力感,提升工能動性。
弊的是,大家把仗打贏了,卻要末位做淘汰,導致本末倒置。
所以說末位淘汰制是把雙刃劍,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運用。
最后
寫到這里,“聰明人”會覺得這些方法,太費時太費力,屬于“笨勁人”干的活,沒速效的方法過癮!
其實,笨勁人都是把聰明人看不上的廢銅爛鐵,丟棄的破爛兒,彎腰撿起來,然后不斷的打磨加工,最終巧奪天工。
因為你一直在看,別人一直再做!
最后,聰明人會說:那些方法我早就知道,那個觀點我最先提出來的...只不過...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