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正是年輕的時候,也是大家所說的拼事業(yè)的黃金年齡,那么現(xiàn)在的我們應(yīng)該做哪些事情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希望能給大家些幫助。
二十幾歲,總會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迷茫和惶恐,旁人那些輕飄飄的只言片語,或許不能真的成為指路明燈,但起碼,能在我們慌張無措時,給我們帶來一些細碎的支撐。
本著這樣的意愿,我也想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不長不短,快要跨過四分之一的人生里,生活教會我的幾件事兒,不算什么大道理,也不是經(jīng)驗總結(jié),但如果能夠在你們孤獨無助時,給你們帶來幾分不知來由的信心,也就足夠了。
1. 賺錢,盡早培養(yǎng)體面的金錢觀
在紐約我干過很多全職和兼職的工作,代購、銷售、博主、設(shè)計師、時尚公關(guān)、寫手和新媒體運營。
做得最長的corporate工作有兩份:我在一個華裔設(shè)計師品牌負責每一季collection的設(shè)計工作,常常在公司studio和曼哈頓中城的local factories之間往返,偶爾能在品牌的promotion events上碰見幾個明星;另外一份就是銷售,說得具體一點,是在一個輕奢品牌做銷售助理,每天站在收銀臺后面的時間多過和客人直接銷售產(chǎn)品的時間。
前者比后者聽上去酷炫太多,是嗎?但事實是后者支撐了我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
讀書的時候一直在學設(shè)計的圈子里混,免不了有一些文藝病,覺得談錢庸俗。這兩年逐步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才發(fā)現(xiàn)那只是不成熟的金錢觀在作祟。物質(zhì)的獨立永遠應(yīng)該先于精神的獨立,有了資本,再談自由。
對于欲望或者夢想的訴求,足夠的財富積累是大前提,一個只會空談精神獨立和理想的人不過是懶惰無知的附庸者。
對于工作的選擇更是應(yīng)該基于是否有足夠的回報,而財富上的豐厚回報是維持工作熱情最直接的因素。錢雖然不一定和快樂有關(guān),但是賺錢這個過程一定和快樂有關(guān)。努力賺錢,不僅僅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在財富的支撐下,讓你的成長比別人更快、更猛、更有力量一些。
不要覺得賺錢很庸俗,而你的夢想很偉大。一個人的能力是在賺錢中提升的,而不是在白日空想中提升的。二十幾歲,能夠賺錢養(yǎng)活自己是最大的成功,如果還能養(yǎng)個寵物、養(yǎng)個夢想就更完美了。
2. 變美,美永遠是至高無上的道德
永遠不要輕視變美的力量,更不要企圖他人越過你的“外在美”,去欣賞你的腦子和靈魂。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到,“美是一種武器,一面旗幟,一種防御,一封推薦信。”很多時候,我們遭遇困境都是因為“不夠美”;時常會覺得自己不夠強大,覺得沮喪難過,也是因為“不夠美”。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美是一種后天培養(yǎng)的意識,而不是天賦所得。要盡早去學習如何變美,因為年輕的時候,變美的成本還比較低。
健身是最強效的變美途徑。我也經(jīng)歷過最胖的時候,厭惡自己身上松散的肥肉和垮掉的生活狀態(tài)。后來本科的時候受美國的健身氛圍影響,開始系統(tǒng)性地學習健身。當逐漸看到自己身體輪廓的變化,一種因外在美而建立的信心也慢慢影響了我的全部生活狀態(tài)。
減少熬夜也是我最近最大的感悟。有無數(shù)的人告訴過我,不要熬夜,但是每一次遇到一些“不能拒絕”的工作或者networking,我都會用身不由己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前幾年還仗著自己年輕,經(jīng)常通宵做設(shè)計也覺得自己熬得起。最近經(jīng)歷了幾次胃痛,幾次頭疼欲裂,終于意識到身體在預警了。最明顯的感受是皮膚狀態(tài)大不如前,就算一天敷好幾張面膜也很難拯救回以前的氣色。
二十幾歲的時候,要認真對待變美這件事,因為美本身就是一種難以抵抗的力量,它只會隨著年數(shù)的增長而愈加珍貴,同你后來的經(jīng)歷和積累的財富一起,成為不能被他人取代的一部分。
3. 好好學習一門語言,多看書,但不要急著追問答案
前兩年,我真的是一個很容易焦慮,一點就燃的人。想來是因為我太快的將自己與不對等的物質(zhì)利益掛鉤,還沒有造化好手上的才能,就開始擔心它能不能結(jié)果實,能不能結(jié)成一套房子。
后來在余世存老師《時間之書》的序言里讀到一句話:“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本身,你在三四月做的事,七八月自有答案。”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件正確的事情是速效的,焦慮從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應(yīng)該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健身,去流汗,去對抗和改造自己的身體;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積累大塊大塊完整的時間讀幾本好書;認真的去學習一門語言,學習這門語言的思維方式,然后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不斷地練習,培養(yǎng)一項不能被他人取代的技能。
也不要時常懷疑腳下的路是否正確?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現(xiàn)在還是春分,你卻著急立秋的事情,這樣的追問本來就無法回應(yīng)。再等等吧,再等等,等到你足夠優(yōu)秀,所有的事情就能順其自然了。
4. 把時間都毫無保留的留給自己
在四五年前,我還是一個特別害怕獨處的人。獨處的生活并不好受,你會感覺自己像被丟進了一個真空袋子里,你能感知周遭的一切情緒和規(guī)律,但卻無法與任何人建立聯(lián)系。
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交給成群的社交活動,因為比起嘈雜,寂靜對我更具有破壞力。
后來去到了美國讀書,被拋擲進了一個全然陌生的環(huán)境,在身體都還不能完全適應(yīng)的時候,心理就被要求迅速和解。
慢慢發(fā)現(xiàn)身邊人的生活狀態(tài)其實都是相對獨立的,從來不需要和任何人黏連在一起。大家只會在必要時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而其余大半時間都是用來沉默而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情。
于是我開始被迫學習一個人生活,學習把自己照顧妥帖,學習收起所有的孤獨和失落,學習一個人應(yīng)付和抵抗所有的無助,學習接受獨自沉默,思考,消化,練習的生活常態(tài)。
而當我學會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把所有時間都傾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時,我才真正地找到了生活的著力點。
總會有人問我留學真的那么好嗎?其實比起那些廣博的見識和學問,比起那些開天辟地的機遇,留學的經(jīng)歷給了我最重要的東西——隨時能夠?qū)构陋毜哪芰,它讓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管能否有愛,能否有陪伴,我都可以這樣一個人,平靜而篤定地,活下去。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