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教研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不僅明白了教材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課堂教學要與生活事跡對接的重要性,要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驅動學生們對于學習的探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中學生物教師教學研討學習感悟范文。
2018年10月19-20日,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孢子植物分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教育學會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生物學通報》主辦的中學生物教育學研討會在首都師范大學隆重舉行,我和**老師在**名師工作室的帶領下,有幸近距離聆聽了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恩山教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編寫主持人趙占良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胡興昌教授從不同角度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解讀,對新課程、新課標的理解,并且親身感受名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及落地生根,受益匪淺。
1、 以“核心素養(yǎng)”為聚焦點
本次課改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健康中國、生態(tài)文明,‘四個自信’等”,趙占良研究員提出“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原課標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升級版,換言之,要從著眼于讓學生掌握生物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的內容,轉變?yōu)橐陨飳W核心的基礎的內容為載體,提升學生的觀念、思維、探究能力和社會責任。”
何為“核心素養(yǎng)”?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其中生命觀念是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標志(1)。生命觀念是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后的想法或觀點;蛘哒f生命觀念是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沖洗,逐漸忘記了那些彼此孤立的事實性知識后,留在頭腦中關于生物學現象和問題的想法和觀點;是可以保持數10年甚至一生的學習成果。以大概念“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為例”,在課堂教學中,以次位概念構建重要概念,由重要概念形成大概念,以具體的事實性知識為基礎,從而生成抽象的重要概念和大概念。在一堂課的課堂教學中,時間和容量是有限的,我們一般能夠完成零碎的、具體的事實性知識(也就是次位概念)的教授,那如何去落實生命觀念,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堂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事實性知識的理解,從而逐漸構建大概念,形成生命觀念。而這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要有這種意識,最終讓學生能夠對生命觀念“吃得透、記得住、用得上”。
2、落實“核心素養(yǎng)”
(1)教材的修訂
教材是學生和教師的第一手資料,趙占良研究員提及此次教材修訂基本思路是更加突出了“聚焦核心素養(yǎng),彰顯與人本質”,分析原教材的及與不及,在保持及的基礎上,在不及處下功夫,并且從教材的不同部分具體闡述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如本章小節(jié)部分,以《基因的表達》為例,“基于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的事實,認識到生命活動不僅需要物質和能量,也需要信息,生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強調了生命觀念;“通過了解基因與性狀之間關系的復雜性,認識到生物學中因果關系的復雜性,學習和研究生物學需要摒棄簡單機械的線性決定論的思維模式,學會對復雜事物進行多角度、多因素的分析”隱藏了科學思維;如教材正文部分,以《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為例,讓課堂教學與生活零距離對接,來自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情境,真實問題驅動的探究。
(2)評價機制的改變
“此次課標的焦點是建構學生發(fā)展性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業(yè)質量如何評價,學業(yè)質量標準與核心素養(yǎng)達成的程度的程度如何測量,從哪些維度去測量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是否可教、可學、可測、可量化等”,上海師范大學的胡興昌教授用“三文魚洄游產卵,野生三文魚數量銳減,轉基因三文魚上市”情境為例子,講述如何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在評價方式的設計中,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淡化了具體知識的記憶和背誦,側重于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聚焦于思維的開發(fā)。其實,這也從側面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核心素養(yǎng)”,否則生成性評價也會難以開展。
(3)課堂教學的轉變
①強調科學本質
“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對理科教師來說之重要,有如水分和土壤關乎植物的生長。”劉恩山教授在講座中如是說。北京四中的陳月艷老師以細胞學說建立的科學史,講述了《細胞學說》,這是一位很愛在顯微鏡下觀察世界的老師,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這些品質也深深地烙進了她的課堂。從真實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回到幾百年前的世界,不僅有科學家的工作,也有她本人的觀察和思考,跟隨著她的腳步,體會到了科學是在修正中螺旋前進的,科技進步推動科學發(fā)展,科學受到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等等。
②注重科學思維
在“互聯網+”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日益豐富,并不局限于課堂。教師在授之以魚的過程中,更加要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隨著時間的沖洗,知識會逐漸遺忘,思維品質卻受用終身。人大附中戴亞老師的《其它植物激素》深度挖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品質,在教學過程中強化科學研究的“加法和減法”觀,利用赤霉素缺失突變體,與正常植株比較,赤霉素的功能在探討中水到渠成地生成。相比教師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赤霉素具有促進細胞伸長的功能”,戴老師的教學將知識性教學與科學思維有機整合,充分利用教材并挖掘教材,開發(fā)課外資源,落實核心素養(yǎng)。對于我們來講,也需要不斷地鉆研,緊跟時代步伐,站好三尺講臺。
③培育質疑精神
劉恩山教授提出“質疑是思考的視角,實證是判斷的尺度,邏輯是論辯的準繩”。作為教師,要擁有一雙發(fā)現問題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思考的心。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奕騉教授用“恩格爾曼經典實驗重現”,描述了一段“質疑—探究—再質疑—再探究”的曲折歷程,在何教授不斷的發(fā)問中,他的博士研究生經歷 “嘗試—摸索—再嘗試—再摸索”過程,“科學工作采用基于實證的范式”“學術是在不斷地質疑中發(fā)展完善的”這些觀念無形中落地生根。
④新設備、新技術
時代在進步,課堂也悄然發(fā)生變化。新設備、新技術逐漸出現在高中課堂,并且正在成為一種常態(tài)。復旦附中趙玥老師的《葉綠體色素提取與分離(實驗)》課堂中,高速離心機、分光光度計、家用研磨器、手持葉綠素測定儀等進入常規(guī)課堂,豐富教材實驗,將定性實驗升級為定量實驗,不僅完成教材中“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還進行了“為什么同一植株底層葉片在弱光下能正常生長”的探究,親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證中形成“進化與適應觀”的生命觀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