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會組織征文活動、演講比賽,你寫好發(fā)言稿了嗎?下面小編帶來的是2018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的發(fā)言稿,大家一起來看看。
這個月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件其中一點是要為改革開放點贊,堅定改革開放信念。我一直認為,如果一件事物,尤其是宏觀的,只要是對的,其實不用特別去強化,這個事物本身就會因為自身的潛力而成長起來,就會讓更多的人去相信它;如果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那自然會逐漸消亡,說的再好,也不過是延緩死亡的時間,為下一個符合規(guī)律的事物騰出空間。用我們老祖宗的話概括起來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想簡單說一下改革開放的符合規(guī)律性。
其實,像70.80.90后可能覺得“改革開放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這句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就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因此而獲益,我們自然覺得“改革開放是對的”。但是,我們回頭去看,就在幾十年前,中國大地上還普遍流傳著“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樣的話,幾十年而已,這并不是什么滄海桑田,也就是人的大半生,怎么就變的那么快呢?看來,這個理所當然似乎來的也沒那么容易。
改革開放這四個字涉及到兩塊內容:一是改革,對應著“世界是變化的,因此一個系統(tǒng)存在,必須跟著變化”這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二是開放,對應著“世界是聯(lián)系的,因此一個系統(tǒng)存在,必須與外界聯(lián)系”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說到這里,大家或許覺得這只是高中的常識而已,但這個常識得來的背后,是我們近代歷史上付出的巨大代價。中國在明清時期,都是采用閉關鎖國的政策,明朝我們綜合國力還是世界第一,閉關鎖國后,我們成功的避開了大航海時代,全球范圍的物種大交換,資源、技術的大貿易,工業(yè)革命…然后呢,大家都知道的,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經歷了多悲慘的事情。那明清時期為什么要閉關鎖國呢?這有很多原因,但是從思想根源上看,我們國家當時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就是“天不變,道亦不變”的程朱理學,相信不變和循環(huán),所以閉關鎖國,也就具有了合理性。
那為什么幾十年前,我們還重復了明清時代的行為呢?我剛剛在講改革開放涉及到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時候,都說到了存在這個詞,存在可以說是一切事物的終極目的,人、國家、意識形態(tài)都是如此。我們要活著,要延續(xù),我們此時此刻就在此處,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存在。那么我們是怎么辨別存在的,這涉及到我們看世界的出發(fā)點。這個出發(fā)點就是“我”。發(fā)展心理學用人生前一兩年里的心理變化,從感覺到整體知覺的建立,講述了我的建立過程。我們對“我”這個概念的早期經驗是,皮囊就是邊界,皮囊內為我,皮囊外為他,所以,我們看待事物,認為萬事萬物總是有一個邊界的,邊界區(qū)分了我與他,邊界對存在而言很關鍵。以這種角度去看,承認一個事物本身的存在,也就有一個邊界的問題。建國之前,我們這個民族飽經磨難,急需獨立,加上我們屬于共產主義陣營,自然這個邊界就特別強調,所以,連草和苗也分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其實就是對事物邊界的錯誤劃分導致的。事實上,很多事物的邊界是模糊的,尤其是在事物與事物之間變化過渡階段更是如此,比如,云、霧的邊界在哪里?又比如,孩子小時候什么都要說“我的”,他判斷的邊界又在哪里?當事物發(fā)展變化之中,執(zhí)著于邊界,其實意義不大。
所以,我以為,改革開放就是承認事物變化中邊界的模糊性,不要急于給事物定性和劃分界限,允許事物與事物之間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汲取環(huán)境能夠給予的信息和能量,這就是我理解的改革開放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需要堅持的。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