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故事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只是喜悅的中間,故事的最后都會是一個happy ending!來看看吧,人世間為何總有那么多悲傷的故事?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回答?。
過去舟車勞頓數(shù)年也見不著的人,
現(xiàn)在飛機高鐵上睡個美容覺就見到了。
過去寫封信路上需要來回跑一個星期,
擔心郵票沒貼足到不了他手中,
現(xiàn)在躺在沙發(fā)上一個微信發(fā)過去幾秒不回就急眼了。
過去約好路口見,可能拐個彎就走丟了,
現(xiàn)在出門導航定位,誰又會真的無心錯過誰。
中國好聲音里一曲《從前慢》,
竟然讓我發(fā)了好久的呆。
1
想起十六歲那年考大學第一次離開父母,
害怕得提前躲在被窩里哭了好幾夜。
想起軍訓的時候,
第一次排著長隊撥通磁卡電話,
聽到爸爸說了一聲“喂”就淚崩的瞬間。
那時候我們都沒有手機,沒有微信,
更沒有現(xiàn)在會刻意屏蔽父母的朋友圈。
想起剛剛上大學的時候,
好朋友去杭州玩,
我算好時間一次次去校門口等她的那個秋天黃昏。
想起大一學期結束,
厚厚的一疊祖國四面八方的信,
夾著北方枯萎的紅葉、南方的天鵝羽毛,
那些幼稚而興奮的話語描述著自己來到陌生城市后的各種新奇和不安。
爸爸問我是不是上了通信工程學院?
想起二十年前,
靜靜躺在66號信箱里的一封信,
沒有署名,
悄悄說著某天在校園里擦肩而過的心動瞬間,
怎樣每天守在那個坡道等待我哪天的再次經過,
又怎樣繞了很多彎經過很多人知道信箱號碼和名字。
2
流走的歲月,把很多細節(jié)都風干,
從每日必需品漸漸變成了閑來無事的下酒料,
久而久之,淡而無味。
當事人慢慢走出故事,
也變成那個坐在板凳上發(fā)呆的觀影人。
可是,不知道為何,
信箋的香氣,筆觸里的不安,
甚至讀信時空氣的味道,
卻走不遠,走不散。
也會記得,
關燈前,宿舍樓下因為等不及排隊打傳呼,
直接吼叫的“幾零幾某某某,早點睡!”的男友力滿滿的關照。
記得畢業(yè)前夕,
法語系男生在樓下彈著吉他給喜歡的女孩唱歌,又被其他寢室的女孩一盆水潑下去大嚷“吵死啦”的無厘頭喧鬧。
記得離別時的月臺,
最開始一個班去送別遠方城市的同學,
然后離開的人越來越多,送別的人越來越少,
烈日下的淚水和汗水像蒸發(fā)的青春荷爾蒙,
我們哭著大喊著“要多聯(lián)系啊”,
心里卻想著“以后也許就聯(lián)系不上了”……
那時候,
我們以為距離的天南海北足以讓此生難以再見,
更深以為從此紛紛踏上海外求學路會真的從此天涯陌路。
于是,傷感,疼痛,慢慢忘卻。
3
可是,我們沒有想到,
突然有一天世界變得這么小。
只要一天的時間,
這群天涯飄零的人突然就聚到了一個小小的群里。
彼此熱切問候,然后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大家已然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某某某。
熱情背后卻是因歲月、因境遇、因現(xiàn)實太多不同而產生的難以名狀的陌生。
這種感覺語焉不詳,
似乎很難走近,也無力走遠。
于是,大家在開始的熱絡幾天后就歸于沉寂,
時不時有人發(fā)個雞湯,也有人點個贊。
除去這種微妙感,當便利的交流變成公私曖昧的工具,圈子里除了密友,還有領導、有客戶,還成為也許只會發(fā)個“hi”從此不再聯(lián)系的場面必備動作以后…….
4
有時候,想關閉朋友圈,
卻害怕被發(fā)來“你屏蔽我了嗎”的熱心詢問。
有時候,想說點真心話,
又害怕被致以“你怎么了”的誠摯問候。
有時候,被迫轉發(fā)點公知,
自己卻懶得去多看一眼。
有時候,就想那么安靜地呆著,
無悲無喜,不想和外界發(fā)生任何聯(lián)絡。
可是,這樣的有時候,都很少能自控了,
你無時無刻不在,你沉默是你不想回復,
而不是不能。
比起當年的惴惴不安,當年的漫長等待,當年的石沉大海,現(xiàn)在的一切都太過篤定,聯(lián)系不上就是因為不想,而沒有任何的懸念,因此誰也不會再多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和感情。
人與人之間,不再需要任何的試探、熟絡,就像聚在候車大廳一起吃康師傅,水開了就吞下去,沒有余味,沒有遐想,當時滿滿的飽腹感,卻常常很快就膩味了。
當我們都充分享受了科技帶來的快感后,
是否,你也會在某個深夜,
偶爾聽起從前慢,想起那個久遠的人,
那封褪色的信,
那深刻而悠長的快樂憂傷幸福疼痛…
所以,有的時候,
我不想隨隨便便找到你,
也不想隨隨便便被你找到。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