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國人》(上)讀后感1000字:
先說此書,也算與自己有緣,高一的時候從一個在學校門口擺攤的畢業(yè)學長那里淘來,當時地上擺著53、必刷題等搶手書籍,但第一眼便看到了藏在一本詞典后面的它,便問攤主多少錢。
不想以太低價賣出去但又希望被其他人讀到的心理,讓他在糾結(jié)了一會兒之后向我說:“8塊錢就好了,這本書挺好的,真的。”我將一切看在眼中,也頓然有種惺惺相惜之感,便也不多說,從書包里掏錢給他。
他也沒有立即給我,而是翻到扉頁,很鄭重的著上自己的名字,鋼筆字遒勁有力,大氣磅礴,而后雙手遞給我,那一刻只覺得,大概是個真摯愛書之人。
高中時期的讀書太碎片,以致于每次看書,必然先翻個大概,若是那種讓人欲罷不能想一口氣讀完根本停不下來的書,是萬萬不敢平時翻看的,不然有“還有卷子沒寫,習題沒總結(jié)”等罪惡感深重的小人在腦海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忐忑矛盾又絕望,反而浪費了一本好書。
故都會留到周末的夜晚,關上房間的門,自己一個人坐在床上,背靠著枕頭,翻開書,津津有味,如癡如醉,無我且排他,再幸福不過了。合上書的那一刻,長呼一口氣,竟覺得舒暢無比,像修女剛念完禱文的瞬間,教堂里的鐘“鐺”的一聲被敲響,在耳邊回響,余音繞梁。
這本書便是如此。但當時看完并沒有來得及發(fā)表感想,當時覺得連用幾個小時好好寫點東西都有點奢侈,隨筆也大多心血來潮便趕緊能寫幾句是幾句。
今年回家,再翻出此書,便已做了決定要再讀一遍。我認為有些書,讀一遍,是一種感覺,再讀一遍,又是另外一種感覺,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讀里面的文,段,句,字,層層深入,像在剝洋蔥一般,還可能越剝越流淚。
但很難去分辨哪些書值得這樣去深讀,于是又說,一切隨心。
不同次的讀,也不一定是要連著讀個好幾遍,那樣反倒是讓人覺得你讀得不認真,因為漏掉了某些情節(jié)才去讀了。應該是不同時期去讀,可以是在不同年齡,公文素材庫(m.bsmz.net)等你成長了一些再去讀,會明白得更透徹;也可以是在不同的經(jīng)歷時期,環(huán)境與遭遇影響一個人的心態(tài)與眼界,這時再去看,又覺得與以前讀有了那么點不同的味道,妙就妙在這里。
作者柏楊老先生,倒也沒聽過這號人物,無妨,看標題也大概猜到,這是一本揭示抨擊中國人行為、心理上的丑陋的大談闊論之書。看了序言便又不禁想到,從初中開始寫議論文開始,所議之事大多為贊揚人和事之類的文章,鮮有會讓你寫國人哪里哪里不好的例子。
有倒是也有,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你必然要牽回提點建議的部分,這部分往往水得很,去掉標題放在哪篇文章都適用。也想過好好寫應該怎么做,但寫著寫著發(fā)現(xiàn),好像有點喧賓奪主的感覺了,便沒有了后續(xù)。再者也是屈服于高考的所謂“驅(qū)動型創(chuàng)新寫作”之下,不敢造次。驅(qū)動與否,已不想評價太多,相對過去確實有改進之實,但八股文的影子,卻是還未換掉。作者:不幸染了風寒的我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