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在我國是和春節(jié)、清明、端午、重陽一樣重要的節(jié)日。她又叫團圓節(jié),是人們團聚和傳遞美好祝福的節(jié)日,全國都有吃月餅和賞月的習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經(jīng)典美文:中秋節(jié),希望大家喜歡!
(一)
今年中秋節(jié),是父親離開我們的第二個節(jié)日,父親的離去,使得原本團圓的節(jié)日失去了往日的歡樂,家冷清了許多,為了年邁的母親我們當晚輩的仍然要笑容滿面,炒菜、聚會、吃月餅,一切照常進行著。
一家人吃完飯,我收拾完衛(wèi)生,又一次陪母親坐在了窗前,望著窗外烏云密布的天空,月亮被烏云全部遮蓋著,從風的夾縫里傳出陣陣嗚咽,不知是觸景生情,還是團圓的缺憾,靜靜的我守候著年邁的母親,心中別有一番滋味。
記得小時侯每年過中秋節(jié),父親都要親自下廚給我們炒幾個菜,即使當年物資非常緊缺,母親也要將平時節(jié)儉的供應票買來食物全家聚在一起“鋪張”一回。父親都要買一個大月餅,按家中的人口均勻切開,每人一塊,以示全家團團圓圓,接下來父親就給我和弟弟講述中秋節(jié)的來歷,與我們談論許多新鮮事,講述他的從戎經(jīng)歷,軍人出身的父親豪放健談,爽朗的笑聲在中秋明月的烘托下,給人一種幸福溫暖的感覺。
1967年的中秋也是文革的第二年,父親去了五七干校,那年的中秋,確實比起往年遜色了不少,家中只是母親和我們一起度過的,中秋這一天母親炒了幾個菜,我們娘仨吃完飯后,就像往年一樣放下小圓桌拿出月餅,將月餅切成四塊,我們每人拿了一塊,當我拿起月餅咀嚼時,忽然看到桌子上還剩一塊,當時雖然我還是一個不太懂事的孩子,但我還是悟出了那份酸楚,那種無奈……
(二)
1976年中秋,我下鄉(xiāng)了, 我從一個江南水城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父親與我經(jīng)過了長達五天的旅途生活后,終于回到了山東老家,第二天正逢中秋節(jié),父親買了很多月餅,嬸嬸炒了幾個農家菜我們陪著奶奶過了一個中秋節(jié)。
我簡直不敢想象南北方的差異竟有這么大,在南方過節(jié)是一家人晚飯后借著月色,同吃一個月餅,經(jīng)過慢慢的品嘗、親切的交流從中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大家共吃一個月餅,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北方的節(jié)日酒文化獨領風騷,一次次的推杯換盞使親情更加溫暖,團圓的氣氛更加濃烈,著實體現(xiàn)了北方人的豪爽,其寓意: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三)
2006年9月6號是兒子上大學報到的日子,我們專程送兒子去南京求學,安頓好孩子在返回山東的火車上我與愛人一同度過的中秋節(jié)。
當火車在柔和的月光下緩緩啟動的那一刻,我眼前依舊浮動著兒子的身影,止不住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我朦朧的雙眼透過站臺的人流下意識的在尋找兒子的身影,我知道他沒進站臺,但是依然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著兒子的身影。
火車急馳北上,深秋的八月帶著涼意,徐徐微風透過窗隙親吻著我的額頭,中秋的月色伴著夜幕投來溫馨的光束,我無心欣賞美麗的月色,心中涌動著一種無盡的牽掛,一種少有的孤獨占據(jù)了我的整個心室,兒子沒上大學前從未住過校,一直是“兩點一線”學校—回家。他秉性善良誠實、學習刻苦,很懂事,他一直是我心中的驕傲,兒子確實不負重望,金榜題名。
身為人母的我當把孩子送進了大學,也算是完成了心中的夙愿,離開南京時我對孩子沒有太多的叮嚀,唯一的囑托只有一句話:兒子,你苦讀寒窗12載,你付出了多少自己明白,你時刻要記住你來南京是干什么的?一句話雖不多,可能是分量太重了,在日后的大學生涯中,他從不敢怠慢始終保持班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很得導師的欣賞。還擔任了學生會主席,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才生。
如今兒子已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耕耘著未來的希望。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