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即是哲學家。
在大學所有的課程中,哲學是一門必修課。在我們?nèi)松,哲學同樣也是一門必修課,因為哲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依據(jù),不斷引導我們的生活。
201*年春節(jié)假期結(jié)束了,這天是開工第一天,許多人已經(jīng)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年后返工,每個人的情緒都不一樣。有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似乎還不能收心。也有人斗志昂揚,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要開展工作。如果說假期是最容易享受的,那么繁重的工作時間和未來要面臨的艱難歲月又將如何度過呢?——哲學會告訴我們答案。
我一向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它并不像我們生活中簡單的認知,而是由宇宙延伸至個人的生命覺悟,就像在高空中俯瞰一條條山脈和一條條河流一樣,讓你看清一座山的脈絡(luò)和水的流向,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方向,也明白自己該走向何方,這就是生活的智慧。
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人才輩出,各個門派的理論也不盡相同。他們都是智慧的學者,也創(chuàng)造了各自的知識理論。在歷史中追根溯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很多思維想法和某一個哲學家的理論不謀而合,因為精神禮貌的傳播將我們和古人的智慧鏈接,也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說得通俗點,哲學表面上看起來就像是星辰一樣遙不可及,實際上是十分接地氣的,它存在生活的點滴中,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腦海里!渡畹恼軐W》更像是一本治愈書,幫忙修正我們的思想,讓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多幸福的理論依據(jù),如果沒有哲學,我們將很難撐過那些艱難的歲月。
在十二位先哲的觀點中,我最欣賞的是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
斯多葛派與生命的舵手
斯多葛,英文“Stoic”,是“堅忍”的意思。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有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比如生老病死,意外、離別、自然等等,可控制清單里面只有唯一一項,那就是“信念”。
人生苦難重重,我們經(jīng)受超多苦難的來源有兩個原因:
、傥覀冊噲D向不能控制的領(lǐng)域中的某些東西實行全面的主權(quán);
、谖覀儧]有承擔起另一個可控區(qū)域,即思想和信念。
既然許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何不理解自己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自己能改變的一切。斯多葛派愛比克泰德不斷提醒自己,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
之前在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就有一個觀點類似于這個哲學理論,關(guān)注圈和影響圈,我們就應(yīng)把更多精力專注于影響圈而不是關(guān)注圈,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瑣碎的事情中,阻止自己進步。斯多葛派并非只主張壓抑情感,而是轉(zhuǎn)化情感。
我們不應(yīng)忽視人性脆弱的一面,環(huán)境壓力可能會摧毀它,但是我們也要尊重斯多葛派看到的人性適應(yīng)力和內(nèi)在力量,給予了我們應(yīng)對生活的勇氣。
改變信念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生活中不可控的事情實在太多,尤其是在應(yīng)對傷害和痛苦的時候。現(xiàn)實生活中,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職場或是社會關(guān)系中,有一些人腦海里會存在受害者思維,當遭遇痛苦和悲傷時,認為所有的錯都在于別人。
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寫到“在一些事進行時,不要讓自己的精神煩惱,它們不在乎你的煩惱”。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不斷跟蹤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動,把恍然大悟的感覺執(zhí)行下去,一步一步拖著自己離開舊有的軌道。
有時候我在工作中跟合作伙伴出現(xiàn)意見不合,彼此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對方是錯的,之后我反省自己,自己的觀點也并不是全對,我只但是是用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決定這個事件的對錯,對方也是如此,所以才造成了彼此雙方產(chǎn)生意見沖突。當我們理解不可控,改變信念的時候,我們的心胸也更加開闊,哲學思維也因此更加多元化,更加平衡我們的生活。
伊壁鳩魯與享受當下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
有人說這位唐代詩人及時行樂不思明日愁的觀點有點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政治腐敗的歷史背景下,何不是率直灑脫。
伊壁鳩魯是理性的享樂主義,主張享受當下所做的一切。
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享樂潛力差得令人難以置信,在編造悲傷的理由時又充滿天才。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享樂主義就是物質(zhì)享受,而伊壁鳩魯派哲學推崇的是享受當下所做的一切,就好比《正念的奇跡》中所說,專注于當下所做的事,這也是一種享受。
當我們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當我們讀書的時候好好讀書,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好好睡覺…活在當下并不是把眼光停留在當下,只是專注于當下。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而在柏拉圖看來完美社會是能夠塑造的。他筆下的《理想國》描繪的完美場景雖然沒有呈現(xiàn)到我們的眼前,但不乏有人在過著柏拉圖式生活。最早認識這類哲學門派源自于柏拉圖式感情,這種精神上的完美契合至今仍有不少人熱衷追求。
我想這就好比世外桃源,在社會中難得一見的,但如果真的遇見,也是十分完美的。
哲學是有限度的,它只能給我們內(nèi)在的力量。我們對宇宙的控制也是有限度的,但是用哲學的智慧去生活,我們完全能夠塑造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清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
本文作者:鄭翠萍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