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聲聲慢》,是詞人用濕漉漉的詩行寫出了用濕漉漉的眼淚浸泡的濕漉漉的一顆被揉碎的愁心――黃花凋謝人憔悴,愁緒似水永無晝。一起來看看: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句話出自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對這句話的理解,高中語文第三冊課本中并未作詳盡的注解。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不同版本的解釋。有的解釋為“庭院里黃花遍地盛開,惟獨我憔悴瘦損,面色蒼白,如今誰還有心思游賞采摘”;有的解釋為“滿地黃花零落堆積,凋零憔悴,如今有誰和我一起采摘”。
詞中寫庭院里的黃花究竟是盛開呢,還是枯萎凋謝呢?“憔悴損”究竟是在指黃花的花容呢,還是在寫女詞人因愁苦而憔悴的面容呢?筆者認為值得商榷。
對一首詩詞要鑒賞的到位和準確,首先就需要對這首詩詞的寫作背景有一個清晰的了解。《聲聲慢》是反映女詞人晚年寡居時孤獨,凄苦時的詞作。早年時期的她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既是朝廷命官又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母親知書達理。而女詞人聰明穎慧,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橐錾嫌质切腋C罎M的。因為她和當朝宰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夫妻倆志趣相投,除了愛好詩詞之外,亦致力于搜集和賞玩書畫金石。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入侵,詞人夫婦相繼南奔,不久,丈夫病逝于南京。詞人的精神上受到了沉重地打擊。她只身飄零于杭、越、臺州及金華一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國破家亡,丈夫離世,晚年時景況孤寡困苦,生活窘迫的殘酷現(xiàn)實,使女詞人長期處在深深地苦悶、彷徨、焦慮、孤寂和憂愁之中。
了解背景后然后再結合這首詞的整首意境來分析,全詞營造的是一種“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清冷,凄涼,悲愁的意境。尋啊尋,找啊找,她在尋找什么呢?亡國使她背井離鄉(xiāng),思夫使她肝腸寸斷,愁緒如剪不斷理不清的亂麻晝夜地纏繞著她、煎熬著她,使她起居不安,茶不思,飯不想。詞人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困頓境地。
深秋天氣“乍暖還寒,最難將息”!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黃昏之際,秋風蕭瑟,落葉飄零,忽冷忽熱的天氣,最難調(diào)養(yǎng)生息,淡酒濃烈卻抵不住寒冷的秋風,更難排遣詞人內(nèi)心的愁苦!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看到排列整齊的曾似相識的大雁哀鳴著向南飛去,怎不勾起詞人對故國和親人的思念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在這空曠靜寂的庭院里陪伴詞人的只有綿綿的秋雨拍打著梧桐樹葉發(fā)出嘀噠嘀噠的聲響。這嘀噠的雨聲何不看作是詞人憂傷的眼淚呢?
從以上的環(huán)境描寫中不難看到“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既描寫黃花又是想象之句。呈現(xiàn)在詞人眼前的傲霜而放從不低頭的黃花都已耐不住乍暖還寒的天氣和勁風細雨的吹打,由盛開到凋零枯萎,滿地堆積。詞人睹物思人,回想起昔日在這暗香盈袖的黃花間可藏了多少次她與丈夫的歡聲笑語啊。把酒賞菊,吟詩作賦,那時的生活是多么地浪漫和愜意,她多么希望美妙幸福的時刻再現(xiàn)啊。而如今兩人陰陽相隔,自己又孤苦伶仃,背井離鄉(xiāng),漂泊度日?菸狞S花怎能不勾起詞人的滿懷愁緒?何況黃昏時間局促在屋子里更讓她心煩意亂,情緒頹萎,她哪還有好心情去采菊花呢?
從表現(xiàn)手法看,詞中描寫黃花“憔悴損”應該是虛實相生的寫作手法,既描寫了花容憔悴又喻指詞人。黃花從嬌艷到枯竭仿佛是詞人一生的生活寫照。
綜上述,詞人是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將自己傷感,凄苦的愁緒融入到了對秋風,落葉,細雨,飛雁,黃花等這些蕭瑟慘淡的意象的描寫之中。她是用哀景寫愁,哀景蘊蓄愁,哀景引發(fā)愁,哀景烘托愁。真是:“漂泊路上多茫茫,秋雨綿綿寒風涼。世事蒼涼度日難,銷魂沒過愁字長”。不難想象一個身軀佝僂,形容憔悴,精神恍惚的女詞人形象已透過這短短詩句躍然于紙上。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