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對《無聲告白》的閱讀。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說是懸疑類小說,不如說是一本有關(guān)愛和教育的杰作。
小說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么死的?隨著作者謀篇布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guān)注、死后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guān)。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希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盡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只言片語離開這個家,希望繼續(xù)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棄。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小姑娘陰錯陽差發(fā)現(xiàn)了母親保留的外婆的烹飪書,看著被淚水浸濕的紙張,誤以為是母親的眼淚。她暗暗發(fā)誓,只要母親能回來,她會盡力去完成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希望。而母親回來了,錯誤開始了,她這短暫的一生,承載了母親不甘平凡的夢想,被壓得喘不過氣。父親是一個中國人,在黃頭發(fā)、藍眼睛的美國人中間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遭到歧視和嘲笑是再正常不過的。自己的卑微弱小在兒子內(nèi)斯的身上顯露,“游泳事件”讓他以為兒子也要重蹈覆轍。反而他卻覺得迪莉婭是受歡迎的姑娘,有著和身邊人一樣的藍眼睛,那么漂亮可愛。因此,迪莉婭短暫的一生承載了父親“合群”、“要受歡迎”的理念,用一生,去彌補父親小時候的陰影。
愛的重量把迪莉婭壓垮了。這是愛嗎?愛她,請給她選擇的權(quán)利,讓她能夠?qū)ψ约旱娜松撠。而不是在她生日的時候,母親送解剖書、父親送連衣裙,告訴她去實現(xiàn)長久以來她不喜歡的“夢想”,去融合長久以來她無法融合的“圈子”。
太多的愛給了迪莉婭,其他孩子呢?內(nèi)斯的事情,父母已不怎么關(guān)注。漢娜?有時會被totally遺忘;蛟S內(nèi)斯小時候會有些憎恨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妹妹吧,不然也不會做出推她入水的舉動。而當他把妹妹就上來,妹妹不撒開他的手時,讀者就應(yīng)了解了,內(nèi)斯是迪莉婭在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可以依賴、求助的人了。內(nèi)斯大了,也能體會到迪莉婭的不易,也會在飯桌上岔開話題,解救她于水火,但他畢竟還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要離開這個家,他要去哈佛。所以,當他要離開家的時候,迪莉婭是真的絕望了。當他承諾call back卻食言的時候,迪莉婭真的傷心了。畢竟,內(nèi)斯是一個心思沒那么細膩的男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夢,他不會一直關(guān)注妹妹的心理變化,畢竟他不是她,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痛苦。
一切的錯,迪莉婭想,來自恐懼?謶帜赣H再次離開,恐懼自己不能讓他們滿意。需要糾正這個錯誤,從哪里開始呢?她一腳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個夜里,迪莉婭死了。作者描寫的很美,讀到這里,有種relieve 的感覺,她終于解脫了。
關(guān)于文中杰克對內(nèi)斯的暗戀、父母最初的相遇結(jié)合、父親的出軌,不再贅述。迪莉婭這個從頭就死的人物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她的死亡讓所有人陷入悲傷,甚至歇斯底里,但文章最后,結(jié)束的很“暖”。母親原諒父親的出軌,二人擁吻,內(nèi)斯揍了杰克,但和妹妹為他上藥療傷,隨著迪莉婭完全地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似乎都漸漸地從悲傷中蘇醒,讓生活步入正軌,去接受事實。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她,她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fā)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么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么意思呢?也需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shù)。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qū)使著她硬著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擇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通過死亡來結(jié)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直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會走不下去的。也不要祈禱會有人拉你一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在你入水后會有人拉你一次、兩次,但無法救你于水深火熱,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學會游泳,讓自己變得剛強??cè)ヌ宦蹲约旱膫,展示一副可憐的樣子,時間久了,只會招來人的嘲笑和瞧不起。但一定要有1-2個特別體己的朋友,讓你的心事有個outlet,這樣,不至于抑郁。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無聲告白的讀后感剛看完《無聲告白》這本書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確切的感受。只是覺得,對于人物的人格和內(nèi)心的表述,作者把握得十分準確。
隔了一些日子回想起來才覺得,其實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我。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最普通的女性的命運。故事的悲劇性在于,有些人一直試圖與命運抗爭,可是卻一次又一次被命運拉回來,以愛的名義,以婚姻,家庭,責任的名義。真的,就像碰觸毒品一樣,對有些女性來說,婚姻和家庭這種東西一旦碰觸,就無法回頭。
我總是說女人生孩子之前一定要慎重。因為孩子就像一根線,一旦出生就種植在了你的腦海里,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牽絆住你。當然,這種牽絆有可能是極其幸福的,比如我認識的兩個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就全身心地撲在孩子身上,每天生活中的重心就是孩子,并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也以此為人生中莫大的成就,那么她們的人生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悲劇。
而《無聲告白》中的女主角瑪麗琳,她一生都想擺脫母親的期待,不屑于像母親那樣把做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當成理想。她想要成為一名醫(yī)生,一名真正的職業(yè)女性。但當她在大三那年的課堂上與作為教師的華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墜入愛河的女性一樣開始了戀愛,并懷了孕結(jié)了婚。然后她就不可避免地墮入了一連串的家庭瑣碎生活中。煮飯,帶孩子,照顧老公,被迫中止她的學業(yè)和夢想。
對于我的朋友那樣的女性來說,這可能真的是完美生活的溫馨開啟。但是對于瑪麗琳這種有野心有抱負又具有天賦的女性來說,她很難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也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寢食難安。終于有一天,她試圖逃離,她放下兩個孩子和老公,獨自跑到外面去租了公寓,并報名了社區(qū)大學想繼續(xù)完成她的學業(yè)。然而,她又失敗了,就在考試的前夕,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又懷孕了。
瑪麗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運拉回屬于她的人生軌跡。而在瑪麗琳看來,自己是被命運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設(shè)計好的人生。而對此一切,瑪麗琳的丈夫似乎一無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愛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著他那一份教書匠的工作。因為是華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試圖融入美國社會,成為最普通的一個美國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瑪麗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與眾不同。兩個人從內(nèi)心深處對生活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命運卻讓這兩個人相愛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歸家庭的瑪麗琳,內(nèi)心并沒有真正妥協(xié)。她開始拒絕做飯,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夢想寄托在了女兒莉迪亞身上。她把莉迪亞當作了另一個自己,要求她熱愛理科,并熱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醫(yī)生。莉迪亞為了博得母親的歡心,也害怕母親再次離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著母親,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而投河自盡。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仿佛身處一個皆然不同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說不出來的痛苦,每個人都無處宣泄。長子內(nèi)斯用拼命讀書考上大學來擺脫這個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兒漢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她在家中就像一個隱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終于在女兒自殺后爆發(fā),與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個人看起來都極其無辜,詹姆斯無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亞更是無辜,她只是為了討好母親,卻被母親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內(nèi)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內(nèi)斯要去讀大學開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亞絕望無助,最終選擇了了斷自己。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