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影評(一):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要救贖的,是我們本該擁有的
真正優(yōu)秀的電影不是快餐文化,它能反映社會的現實、人性的本真和人生的價值,能夠打動人們的內心,觸動人們的靈魂,引發(fā)人們無限的思考和回憶!缎ど昕说木融H》就是這樣的一部影片。它幾乎永遠是影迷心中的經典、電影論壇里但是時的話題、影碟店內的暢銷貨、
在IMDB排行版中,《肖申克的救贖》名列第一位,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無緣奧斯卡,因此能夠說它是真正的無冕之王。那么這部電影究竟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我想源于人類普遍的信仰和追求:期望、自由和友誼。
影片開始使用交叉剪輯的畫面?zhèn)鬟f出這樣一組畫面:1947年的某夜,眼神中充滿不解與憤怒的銀行家安迪坐在車中,喝醉了酒,手中握著左輪手槍;房間內他的妻子和高爾夫教練的婚外情正在進行;然后是法庭上律師對安迪的嚴密盤問。透過可能性的整合,這組畫面向觀眾傳達出了一種因果關系,安迪因狠槍殺了他妻子和她的情人,最終被判兩個無期徒刑。關押地點即在肖申克監(jiān)獄(也翻譯為鯊堡監(jiān)獄Shawshank),這正好能夠切合觀眾的主觀思維,即真有犯罪才存在救贖的前提。
但重要的是影片并未將此“事實”的過程做回證式的復演,而是進入到第二階段:安迪在肖申克監(jiān)獄中的生活。
期望是人類最完美的擁有,只要自己不放下,期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自由與期望相伴。
在肖申克監(jiān)獄中關鍵的人物主要是監(jiān)獄中神通廣大的“商販”瑞德(RED)、圖書館管理員老布(BROOK)和典獄長。在安迪剛進監(jiān)獄時,他的眼底竟然沒有任何意識,像是靈魂被抽空了一般。瑞德和他的獄友打賭安迪將是第一個在監(jiān)獄的夜晚哭泣的人,但是安迪只是持續(xù)著一開始的沉默和憂郁。而那個無助哭泣的胖子則被活活打死,讓人第一次看到了影片中監(jiān)獄的冷漠、無情和黑暗。無疑,監(jiān)獄注定是一個沒有期望的地方,那里只有嚴酷的體制、駭人的懲罰和高厚的墻壁,因為也許那里住的是所謂沒有期望的人。
但是影片的高超之處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主題性的悖論,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現實中的神話。當其他的囚犯問安迪為什么他會來到那里時,他回答道:“我是無罪的”。瑞德聽后應到“來那里的都是無罪的”。這是其一,即為什么有罪的地方會關押著無罪的人。二是,監(jiān)獄往往讓人想到的是人生的日落,又怎樣會有期望的燃起?會有日落后的太陽?
我想,影片在那里突破了兩點,第一是圣經中說的人人負有原罪,每個人生來就是為了贖罪的,而肯定了人們善良的本性和向善的本質,我由此想到了沉思錄中的一句話:如果說世間真的有神靈存在的話,那么不會讓人陷入真正的惡的,不陷入惡完全在一個人的力量范圍之內。所以說:監(jiān)獄中的人是無罪的,與其說是一種調侃和諷刺,不如說是對人類充滿期望和善的肯定。第二,沒有陷入環(huán)境決定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長久的,在監(jiān)獄里的人大多都被“體制化”了,即瑞德說所的剛進監(jiān)獄時你會仇恨它,之后你習慣了它,到最后你會發(fā)現你不能沒有它。因為一旦你出獄了,實際上社會上已經沒有你的立足之地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放下了期望、放下重生的原因。也是老布為什么出獄后選取自縊的原因。但這正是為什么安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一向沒有放下期望,重獲自由的期望,拯救其他人的期望。雖然在其他人看來期望是危險的原由,痛苦的根源,但他說:“期望是人類最完美的擁有,只要自己不放下,期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
所以我們看到安迪剛進監(jiān)獄時,他就向瑞德要了一把小錘子,沒有人懷疑他的動機,因為按照瑞德的話說,用這把小錘子得用上600年才可能出去。但在我看來,有些人之所以會犯錯,會失敗,是因為他從未嘗試,因為恐懼、害怕失敗和習慣性的消沉。
所以我們看到,為擴大監(jiān)獄的圖書館,為了得到第一批書,他每周向州議會寄上一封信,連續(xù)寫了六年。然后他增加到每周兩封,在安迪入獄的第二個十年間,圖書館落成。灰暗的監(jiān)獄多了一絲色彩。
所以我們看到,他在獄警辦公室放“費加羅的婚禮”。這個片段看似平靜如水,但實則激情四射,殺傷力極強,最能使你兩眼發(fā)熱。安迪僅僅是靜靜地躺在那里,微笑著,窗外鏡頭以全景的方式展現出囚犯的靜態(tài)動作,他們不懂這些音樂但是卻深深被迷住了。而門外則突顯出典獄長兇狠嚴厲眼光和叫喊。這次,安迪的微笑是一種帶有勝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獄警中的價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給他的朋友,帶來自由的感覺--哪怕是一剎那。從此,單調的監(jiān)獄多了一些音符。
期望意味著力量,掙脫束縛,獲取自由的身心的力量,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那就是期望。
所以期望是和自由緊密相連的,你能夠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存在——經過20年的努力,鑿開厚實的墻壁,爬過半里的糞道,最后擁抱自由的天空;不畏懼監(jiān)獄中強勢的典獄長,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將他送上法庭;應對老布的死,安迪沒有做出同樣的選取,因為只有生存下來,期望才是現實的;因為有期望,生存才是有好處的。
我愿意同走路的人一同行走,我不愿意看著隊伍走過。
影片中我們看到監(jiān)獄中一樣能夠建立完美的友誼。只是一句獄中的普通對話,竟成了永遠的誓言。兩個人的友誼不僅僅是明星的大幅劇照,更是表示心意的可貴的書籍、石頭。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讓我們領略到在非凡艱苦的煉獄生活中,互相支持、互相幫忙和互相鼓勵的友情。雖然這看上去不算什么,但因為環(huán)境的特殊,就更讓人體會到它的彌足珍貴。
安迪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幫忙獄警逃稅,為獄友爭取到每一天10點喝點冰啤酒,而他只是坐在那里知足的微笑;安迪擴建圖書館時,特意將命名為“老布圖書館”;安迪和瑞,兩個默契的朋友,當瑞接過瑞送給的口琴時,雙手的請顫,和安迪在入獄十年后理解一份來自瑞的海報時,眼底漾起的溫情,都是想冬天的陽光一樣溫暖的友情。他們在默默地彼此關注著,即使安迪自己得以逃脫,他也沒有忘記好友的未來,他在橡樹下的信,將瑞德最終帶到了他的身邊,同樣在一片湛藍的沒有記憶的海水中笑著……影片結尾處,當兩個朋友重相聚首在“芝華塔尼歐”,兩人暢快的笑容真是讓人無比羨慕。因為那笑容充滿了天地之間,充滿人們內心的無限希冀。
人類永恒的主題——期望、自由和友誼,關于救贖,關于自己、此刻
最后我想從影片中的出現的重要道具——《圣經》作為引子,作為結尾。
“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下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也許,我們能夠做出這樣的回答,我是自己的主宰,雖在體制之內,卻沒有迷失自我,沒有放下自我。
我個人把它作為保留的必看影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明白人的一生中所就應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此刻還擁有它的機會。《沉思錄》曾說,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此刻。你此刻應有的就是期望、自由和友誼。這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是我們成長、奮斗的動力,也是內心得以沉靜、反省的源泉。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系嗎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二):
人或者忙著去活,或者忙著去死
——安迪
《肖申克的救贖》又名《刺激1995》,是美國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的經典之作,影片氣勢宏大,主旨鮮明,內涵深刻,故事精彩,人物經典,藝術手法純熟而大氣,既有對美國司法制度、監(jiān)獄制度的深度批判,又有對人的堅定信念的無盡贊美,同時也對友情和生命的好處做了深入和形象的闡釋和探討,是一幅有著現實主義的外衣卻隱藏著極度浪漫的內核的瀟灑飄逸的生命畫卷,值得我們珍藏和揣摩一生。
影片的主人公安迪是一名銀行家,卻因為妻子有外遇并與情人雙雙被殺而被誣入獄,獄中他結識一批獄友,能量最大、心地善良、多次假釋都沒成功的黑人瑞德和他成為其摯友。貪婪的監(jiān)獄長諾頓和暴力警官哈德利等人為了能更好逃稅而將安迪調出,安迪借機多次幫忙獄友獲取做人的尊嚴。可當使安迪受冤的兇手找到,諾頓為私利拒絕為安迪翻案,讓安迪下決心越獄。其實安迪從進入監(jiān)獄就在瑞德幫忙下謀劃越獄。一個大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帶著諾頓貪污的錢和他犯罪的證據逃出監(jiān)獄,諾頓等人受到應有處罰,而安迪已經帶著巨款在墨西哥海濱小鎮(zhèn)澤華塔尼歐等著好友瑞德的到來。
影片的鏡頭語言極其豐富、深刻、巧妙,耐人尋味。比如色調,監(jiān)獄里面都是黑暗的,而監(jiān)獄外面則是明亮的,其含義不說自明。
安迪剛進監(jiān)獄第一天,警車哀鳴,石灰凈身,黑暗中走出的監(jiān)獄長諾頓告誡大家:你們的靈魂是屬于上帝的,你們的肉體是屬于我的。這樣的話讓人不寒而栗。被打賭的胖子被哈德利活活打死,安迪被同性戀姐妹花盯上遭其施暴。這一切對于銀行家安迪來說無異于進入地獄,因此對于他來說,監(jiān)獄里充滿黑暗,生不如死。
而瑞德的友情讓安迪看到了陽光,他幫忙安迪弄來小錘子,弄來大幅的《麗塔海華絲》明星畫(最后才知它的重要作用)幫忙他爭取到外面做工的機會。在外面,安迪聽到惡警官哈德利說哥哥死后留下一筆錢要繳納重稅,安迪冒死諫言最后讓惡人做出善行:每人幾瓶冰涼的啤酒。那時的電影畫面布滿金黃的的光,那是人性的光輝,不見天日的犯人們最后有了片刻做人的尊嚴。
在片尾,安迪越獄成功,來到位于墨西哥海岸的澤華塔尼歐,在那里,太平洋的海風吹拂著湖藍色的海面,安迪在一艘小船上躺著享受奢侈的陽光,滿心憧憬等待著好友瑞德的到來。那畫面,美得讓人心曠神怡。我不禁在想: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澤華塔尼歐,那是自由、完美的樂土,人生的至真至純的圣地!
影片鏡頭的寓意和象征含義極其豐富。影片開始的航拍鏡頭整個肖申克監(jiān)獄大全景,高墻林立,陰森森的,暗喻著人間牢籠。當小湯米說出讓安迪蒙冤的嫌犯時,諾頓從黑暗中走出來詢問湯米,而惡警哈德利也在黑暗中端槍殺害湯米,這意味著這些惡人在黑暗中做著不可告人的丑事、惡事。而安迪被關禁閉感到絕望時,在禁閉室也是黑暗籠罩,暗喻他已經對前途絕望。當他和瑞德在監(jiān)獄屋外交談時,剛開始他們都處于陰影之中,之后安迪慢慢走出,說明安迪能夠從監(jiān)獄的制度化中走出來,而瑞德仍然停留在陰影中,說明他在監(jiān)獄制度化中走不出來。70多歲的老布魯克斯出獄前將養(yǎng)了多年的烏鴉放掉,暗示著他即將獲得自由。在走出監(jiān)獄時,老布身后是監(jiān)獄欄桿,也是暗喻他走不出制度化,結果老布不能適應外面生活,上吊自殺。而瑞德走出監(jiān)獄時,背景變成了大地,暗喻著他是能夠走出制度化的。
其他影片還超多使用了重復蒙太奇、類似蒙太奇等剪輯手法,讓影片成為視聽語言藝術的經典之作。
當安迪從監(jiān)獄的下水道中爬行而出,應對些外面狂風暴雨,興奮地扯開上衣,面向天空怒吼,一吐多年內心陰霾,我們的心也隨著翻騰起來。是呀,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由圣地,都有一個澤華塔尼歐,要么忙著去活,要么忙著去死。人生何時不是充滿期望,只要我們心存堅定信念,并且沿著信念頑強走下去,會有一片藍藍的大海,藍藍的天空等候著我們。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三):
《肖申克的救贖》所敘述給我們的并不是一個很復雜的故事,而是在美國某監(jiān)獄中某個犯人越獄逃跑這樣一件看起來有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其所展現給我們的卻是劇中人物內心中的迷茫、痛苦、掙扎、期望、絕望以及簡單的快樂。講述了他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講述了他們對于周遭事務的態(tài)度,講述了他們在牢獄生活中的種種細小而簡單的快樂,展現了他們的虛無期望以及不能不應對現實的絕望,講述了他們在如同死水一般的牢獄生活中的無力的掙扎與無助。然而主人公安迪在這樣毫無期望的禁錮中努力的為自己創(chuàng)造生的期望,給自己走向光明的信心,所以說,他是自己的英雄!而現今,這已經不再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這個世界滿是心中充滿了迷茫生活在迷霧中踱著艱難的步子行進的人們。而我們,則就應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使自己在迷茫無助的時候心中永遠對未來的渴望及期許,就像是迷途的船只向著一個只有一點點光亮的島嶼努力的航行一般,永不放下!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它以細心而又貼切的方式撫慰了人們心靈,也就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所以我認為《肖申克的救贖》最為成功之處在于題材上的恰到好處,我愿意將它說成是一部關注人們心靈的經典。
期望,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所在。人,只要心中的期望不泯滅就會有看見曙光的一天。被冤枉的安迪是帶著萬念俱灰的情緒來到沙堡監(jiān)獄的。來到沙堡后在塵世間一無所有的他唯一擁有的就是時間。沒有自由,沒有能傾訴的對象,沒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沒有銀行家的顯赫職位和萬貫的財產,只剩下自己茍延殘喘的身體和流離失所的靈魂。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值得去追求的呢?又還有什么自己是還有潛力和資格去追求的呢?家庭和事業(yè)?難道這就是生活的全部嗎?
那么,期望到底是什么呢?期望是縈繞在每個心中不滅的信念,當你身處困境時,它會一向指引著你到達心中的理想的國度。但是它卻又總是如此的虛無縹緲,使你不得不懷疑它的存在和可行性。期望能夠阻止人們徹底墮落,但就在你最需要它,最想要在心中燃起期望之光從而真正振作起來的時候,又發(fā)現根本就不可能到達天堂,它會狠狠的將你拋棄在一個荒蕪的沙漠中,使你就像迷路的孩子一樣,無助絕望。它會將人懸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半空中,反復蹂躪。有時候期望貌似就在眼前,但是當你伸手想要抓住它的時候,卻發(fā)現,遙不可及!但是,安迪那種對于自由的渴望是任再堅固的牢籠都不能鎖住的!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高大警備森嚴的沙堡監(jiān)獄是一個具有寓意的象征,他就像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己還是孩子,當我們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理解各種各樣的的訓練、鍛造和暗示,向著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一點點的進發(fā)修煉。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干凈自己內心不貼合大眾思維的異常想法,竭盡全力的、衷心地理解它的教化,并且努力做到完美,從而贏得世人的獎賞,而我們那些單純的夢想和那些“叛逆的謬論”也漸漸里我們遠去。漸漸的我們擁有了統一的節(jié)奏和頻率,而我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就像瑞德在影片中的那句臺詞一樣,這就是體制化力量!多么可怕的字眼啊!劇中的老布不正是被這種“體制化”所害么,在得知自己能夠出獄的消息后,他感到恐慌,最終還是選取了自己了斷自己的生命。就是這種所謂的“體制化”使我們喪失了兒時完美的愿望以及那份難得的天真,變的冷漠、無情、麻木,對于一切的一切逆來順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壓得我們喘但是氣,甚至會感到窒息。這種“體制化”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使我們失去了人在一生中最寶貴也最就應竭盡全力去珍惜保存得東西!所以說,多么可怕的體制化!它漸漸的腐蝕我們的靈魂甚至肉體!
就像安迪一樣,縱有聰明的頭腦,豐富的學識,友善的性格,他盡力不去傷害身邊的每一個人,然而還是會被陷害而入獄。在他入獄后在種種壓力的迫使下,漸漸變得軟弱無力,漸漸被這種體制所同化,變得木訥。然而,他心中對于自由的渴望并沒有熄滅,他一向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自己的逃亡盡可能的作準備。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十分出色。他看上去懦弱,實際卻十分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期望和自由。
當他從一個新獄友口中得知自己是確實被冤枉的時候,這種對于自由的渴望之又一次燃燒起來,但當他這種愿望被典獄長得知的時候,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典獄長狠狠地將安迪期望的小火苗熄滅。這是得安迪絕望,但是同時更激發(fā)了他對于自由的渴望。劇情也隨之到了高潮部分,安迪用自己手中的那把小錘子,用了長達19年的時間,為自己開辟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通道,最后在一個月黑風高的雨夜,他完成了自己一向一來的夙愿。
當Andy不顧一切在監(jiān)獄的喇叭里放《LeNozzediFigaro》時,鏡頭緩緩劃過正在廣場上放風的犯人們和獄警們。他們叫人感動地靜立當地,拋卻所有憤懣,狠毒和怨怒,沐浴著我從未覺得如此自由的陽光。莫扎特的樂聲鋪灑在這些人們身上,來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將他們都濯洗得純凈無比。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很平常的自由的生活的權力對于沙堡內的任何一個犯人來說都是那么遙不可及,那么的珍貴。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后又不去珍惜。期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系嗎?所以,讓我們珍惜此刻身邊的點點滴滴,不讓幸福再溜走,下個路口你會看見愛有美麗笑容,會看見人生絢麗的彩虹!
還有一個細節(jié)是我十分喜歡的,在瑞德又一次被審問是否牢獄生活改造了他的思想,使他悔過自新的時候,他說的那段話:“我已經不明白你所說的改造好了是什么意思了。以前,他一向對那個殺人的孩子說,你還有期望,不要放下。但是這個孩子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頭子。這回,你們填什么都行,我不在乎。”可這次,瑞德的假釋透過了!那些長官們都明白,瑞德已經對這個社會失去了渴望,他被徹底改造了,他對社會而言已不再危險。把他再留在監(jiān)獄里簡直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很確切的說,這部電影深深的震撼了我,讓我了解到期望和信念的力量,心中永遠有期望及信念即使身處萬丈深淵也會有看見光明的一天!我不明白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澤華塔尼這個地方存在,還是這只是劇作者編出來的一個地名。不管怎樣,我都相信會有這么一個地方,無論它是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中還是在現實的世界里,我都相信那里的海水會像想象中的那么藍,那里會有沙灘和小船,能夠看到日落和星辰,就像期望中的那樣!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四):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下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我最記憶猶新的精彩對白。其中道出了期望的可貴,失去期望的生活是灰暗的,沒有生氣的,甚至是沒有好處的。在我看來,影片中每個地方都是經典。主人公安迪身上到處散發(fā)著人性的光輝,他似乎擁有完善的人格。這部關于期望、夢想、信念、友誼的電影帶給我太多的感悟和震撼。
回顧影片,電影情節(jié)在我腦海中還歷歷在目。影片故事發(fā)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的妻子有婚外情,安迪企圖買醉后用槍把他們殺了,但酒醒后放下了。卻誤被指控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的余生就要在監(jiān)獄中度過。剛到監(jiān)獄就受到了莫格斯三姐妹的欺負,但安迪不是默默地忍受,而是堅強的反抗,盡管多數是他失敗,被打得遍體鱗傷。安迪到監(jiān)獄好長時間,不和任何人接觸。一個月后,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瑞德說要用這石錘挖地道需要六百年,而安迪就是利用小小的石錘就在短短的二十年就成功的挖開了通往自由之路。
其中,影片中不得不要提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瑞德。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已經成為肖申克監(jiān)獄中的厲害人物,只要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弄到任何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瑞德第一次看到安迪就開始關注他,從剛開始認為他弱不禁風,到之后是刮目相看。
安迪是一個很有潛力的人,由于銀行家的緣故,他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幫忙了很多獄警處理稅務問題,使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最后為監(jiān)獄長諾頓洗黑錢。同時,安迪很用心地籌劃圖書館擴建。為了籌集資金,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議會,最后為監(jiān)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于監(jiān)獄圖書館的建設,這是他堅持不懈努力地結果。
安迪就這樣在監(jiān)獄中忙碌的生活著。就在這時候,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生活。他告訴了安迪關于妻子被殺的驚人消息。但當安迪向監(jiān)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狀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并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jiān)獄長不惜設計害死了這個年輕犯人。應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他認清了眼前的一切。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能夠獲得假釋,必須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里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里,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最后,瑞德看透了自由的好處,獲得了假釋,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后,決定違反假釋規(guī)定,尋找自由。便動身去芝華塔內歐。兩個老朋友安迪和瑞德最后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
故事到此結束了,而留給我的確是無盡的感慨,內心十分復雜。它是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影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我記得在看完電影會宿舍的路上,我問同學說明白影片名字為什么叫肖申克的救贖嗎?有的人搖搖頭,有的人說肖申克是圣經中的一個人物,還有一個人說監(jiān)獄的名字就叫肖申克。對于這部肖申克的救贖的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部經典的影片,重復欣賞幾篇都不為過,在下一次觀看時,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更加深入的感受與理解。對于第一次看影片的我,自知理解還不夠深入與全面,在此我談談從影片中得到的啟發(fā)。
影片開始講訴主人公安迪的妻子有婚外情,兩人被殺害。而安迪在被審訊時也承認有買酒要殺他們的想法,但在酒醉后克制了自己。從影片中能夠安迪是十分愛妻子的,但他的妻子為什么放著這么愛他和優(yōu)秀的銀行家不管而有外遇呢?我覺得不能一味的指責他的妻子,安迪本身肯定有他的不足。他太過于關注自己的事業(yè),而很少思考家庭,忽視了妻子的感受。所以在牢中,安迪深深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妻子的死他要負必須的職責。從那里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在忙于事業(yè)的同時,也要關心一下的自己的家庭,使自己能在事業(yè)和感情生活上得到雙贏。
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主角。老布在監(jiān)獄度過了大半輩子,最后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老布從出獄到自殺,是一段催人淚下的片段。他對人生的迷茫,極致恐懼,最終使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記得影片中有句臺詞是這樣的“這些墻很搞笑,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的確如此,這就是所謂的體制化,但即使是身體和精神受到了約束,只要有對生命的期望,那么一切都是完美的。我不禁為老布的死深感遺憾。瑞德要是沒有得到安迪的指引,他的結果會不會和老布一樣呢,自殺于同一個房間。老布的死給了安迪很大的觸動,是安迪給了瑞德期盼,使他有了生存的動力。所以凡事要往用心地一面想,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成功的期望,那么你就可能領會到生存的好處和生命的價值。我覺得有一句話用在那里最適合但是了,那是俞敏洪一向激勵學生的話“從絕望中尋找期望,人生終將輝煌”。
相比之下,安迪則體現了另一種態(tài)度。他最后逃出鯊堡監(jiān)獄,是什么實現了對他的救贖?是他心中對自由的渴望,是期望的存在。人生要有期望,要永不放下。安迪是一個極具智慧和勇氣的銀行家,他似乎什么都懂,地質,象棋,口哨,理財,管理,音樂等。正是這些知識,使他在監(jiān)獄中免受干體力的勞苦,秘密計劃逃離監(jiān)獄,為自己以后的假身份作準備,并且成功逃離,過著安定自由的生活。為什么偏偏是安迪,而不是其他的犯人,勇氣當然很重要,但我覺得與我有關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的知識。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安迪正是用他的豐富的知識獲得了自由,回顧影片,安迪利用洗黑錢的名義為自己越獄后的身份和生活做好了打算。他的知識在獄中及逃亡途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作為學生,我更加感到知識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學習機會,利用一切機會學習,不僅僅要學習自己專業(yè)的知識,也要學習其他的知識,豐富自己。說不準哪一天,就是那么一個小小的知識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成就了自己。
影片中一個讓我很感動的是安迪的堅忍不拔和理想堅定。安迪為圖書館的擴建不停的給州議會寫信,持續(xù)了幾年的時間,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甚至想到的事情,但安迪就是這樣執(zhí)著著,并且最終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更讓人震驚的是,原先這二十年里,安迪每一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他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逃亡做著準備。這小小的石錘,是瑞德說用六百年也不能完成的,可安迪卻用了僅僅二十年的時間,看到影片中通往自由之路的隧道,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安迪的執(zhí)著的精神拯救了自己,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回顧整個影片,其實肖申克但是是一個寓言而已,仔細想來,它就存在于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的扮演著肖申克中的主角。比如,我們的大學,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肖申克城堡,當我們離開這座城堡時,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是注定要被體制化的,即使進入社會,體制對人的侵蝕也一刻沒有停止過,然而這些完全在于我們自己的選取,是選取期望還是選取絕望,它完全存在于我們的心中。在那里我要送上一句我很喜歡的李開復名言“有勇氣改變能夠改變的東西,有胸懷理解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時刻持續(xù)一種用心樂觀的心態(tài),沒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事情,相信未來是完美的,相信期望永遠存在。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五):
《肖申克的救贖》:黑暗孤獨中只有思想
□文/火神紀
真正不滅的期望在哪里。也許,僅僅只是在我們自己心里的那一念之善罷了。
當我們心存著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對待所有對我們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
不管我們遇到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我們總能泰然處之并且找到通往救贖的天堂之路。
——火神紀。題記。
史蒂芬·金編劇、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弗蘭克·達拉邦特執(zhí)導的第一部銀幕作品。在此刻看來似乎都是鼎鼎大名的這些人們,在這部電影公映的1994年的時候,最著名的也許只有史蒂芬·金和摩根·弗里曼。在當年來說,這部電影不敵同年問鼎奧斯卡的《阿甘正傳》也許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這是一部極其輕緩的電影。我喜歡這部電影那種娓娓道來的語調以及這種大氣的節(jié)奏。這種感覺似乎只能在某種偉大的作品上才能看到;比如之前說到的《阿甘正傳》。最好的電影在節(jié)奏上來說似乎只有兩種,類似這種輕緩的或者那種快節(jié)奏以營造緊張氣氛見長的。
說這是一部不朽的電影也許一點也但是份,就算它在奧斯卡的角逐上失利了,但是同樣改變不了這種現實。至少這是一部在你看完了之后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電影。電影用第三人稱的旁白描繪了肖申克監(jiān)獄二三十年間所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以瑞德的視角描繪了安迪的作為和因為他而得到救贖的肖申克監(jiān)獄。
超多的旁白和第三人稱的視角賦予了這部電影既主觀而又客觀的敘述角度;而不管任何一種敘述角度都好,只要運用得當其實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但是在我的個人喜好來說,我相比較較喜歡這種敘述方式。因為很安靜,一向很安靜,不帶半點狂躁的味道。講述者在安靜地訴說,而我在安靜地傾聽。這就是我所說的那種輕緩味道里最安靜的味道。
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味道和這部電影的救贖主題是如此相得益彰的。所以,是不是也能夠因此說,這部電影的這種敘述方式和主題是如此統一而給了這部電影有了那種足以讓人迷醉的光茫呢。至少說,這是一部把這種敘述方式運用得當并且成功的電影。
一部偉大而不朽的作品似乎只要在我們談及某種東西的時候就能讓我們立刻聯想到這部作品。比如監(jiān)獄、救贖、期望、努力……我們會想到這部電影。
【關鍵詞:黑暗】
在很多人的定義里,這首先是一部嘲諷美國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的電影。因為如果不是因為司法制度上的錯判的話,安迪是不會進入肖申克監(jiān)獄;而如果不是因為獄政制度上陰暗腐敗的話,安迪也不會成為諾頓的洗黑錢機器也不會有了后面的整個故事。然而在我的定義里,這部電影首先定義上就應是一部有關人性黑暗以及救贖的電影,如果把它定義在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上的諷世之作的話反正局限了這部電影本身的那種更深一層的好處而讓這部電影顯得膚淺了。
在我看來,不論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獄政制度上的陰暗腐敗,其根本依舊還是人性上的陰暗和貪婪。如果說,安迪的錯判入獄還僅僅只是因為司法制度上的錯判,那么之后安迪得到了一個推翻錯誤回歸到自由社會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卻威脅到了典獄長諾頓的安全和洗黑錢系統的整體流程的話,那么,這個機會被諾頓的徹底扼殺就完整地體現了這種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會規(guī)則和法規(guī)的根本。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終依舊只能靠人去操作運轉,而如果操持著整個制度的人本身依舊帶著貪婪的欲望去觀摩這一切的時候,他們總能找到可乘之機或者錯漏之處。
安迪的入獄也許還能說是司法制度上的的漏洞以及客觀證據的指證。但是他的出逃卻只能是一種極其無奈的選取。因為除了這樣的方式來完整他高潔的靈魂,他已經找不到其它的任何方式去完成本該就屬于他的自由和夢想了。
能夠說,所有左右這一切的僅僅只是諾頓的一念之善或者一念之惡罷了。當一個人身陷于冤獄而訴求無門的時候,我不明白他所應對的是一種怎樣樣的絕望。黑暗也許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這種絕望帶來的對于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沒有光亮的前路。我也不明白在瑞德平靜的語調里所講的安迪呆在他狹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語的第一個夜晚里他是如何度過的,他的思索中的那些又會是什么。他即將開始的是一種永遠也沒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將在這個黑暗的夜里開始他漫長而沒有前路的人生。
黑暗,無邊無際的黑暗從此將他籠罩并且永遠將他緊緊地包裹住了。期望和夢想從此刻起都將離他而去了。他只是一個不善于表達愛意和情感的內斂男人,所以他永遠失去了不明白如何向她表達情感的妻子,所以他在妻子出軌之后將她趕出了家門并且死在了情人家的床上。對他來說,這一切構建成了他心安理得地生活在牢獄里的心理基礎,他在贖罪,對他來說他并沒有殺害妻子但是他的行為間接或者直接地導致了妻子的死亡。
沉重的負罪感和膠著的漆黑沉沉地包裹著他。不再有期望和光明。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多沉重的黑暗,也許,我們就能明白光明和期望帶給我們的快樂。
【關鍵詞:期望】
也許正如瑞德所說,期望是個可怕的東西;尤其對他們來說。他們不是死囚,所以他們務必拋棄任何期望地活著。一次或者多次的終身監(jiān)禁讓他們永遠也只能生活在這四面高墻之內了。從一開始對高墻的恐懼到逐漸的適應,以及最后構成了對高墻的依靠,這樣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逐漸摒棄期望的過程。
沒有期望,他們能夠心安理得地在那里面活著,一向到死去。所以托馬斯會在離開監(jiān)獄獲得他50年牢獄生活之后的第一個假釋帶給他的那種有限自由感覺時感到一種不安和驚惶,然后自殺身亡。他說,他沒有辦法適應這個自由的社會,他小時候只看過一次汽車,而此刻到處都是汽車。自由給了他的是期望,這一點是無須置疑的,然而卻正是這樣的期望帶給他的卻僅僅只是擔憂和惶恐不安的生活。每次在半夜里做著惡夢醒來卻還務必是想一想之后才能明白自己身在何處。這樣的生活也許反而不如他在監(jiān)獄里來得自由和安心。
在托馬斯的心里其實一早已經忘卻了自由的感覺。所謂期望,對他來說已經一早已經徹底死去了。虛妄地承諾給他一個自由的期望,他反而不知所以了。
相比之下,安迪體現了另外的一種心態(tài)。“要么忙著生存;要么忙著死去”;一句話道明了安迪對生存的渴望和那些從不曾熄滅過的對期望的熱誠祈盼。電影用一種晦澀的表達故意讓我們以為安迪會在得到期望以及失去期望之后自殺,這種表達方式十分巧妙地用了瑞德的角度,而因為瑞德正是這樣以為的,所以我們也就跟著如此以為了。
瑞德以為將要用600年才能掘通的期望之路,安迪僅用了20年不到的時間就挖通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他從不曾熄滅過的強烈渴望。沒有盡頭的牢獄生活太過無聊,總得找點什么事來消磨時間。托馬斯和瑞德等人選取了聽之任之的絕望,而安迪則選取了期望和自由。
冤獄的錯判賦予了他出逃的正義之名,他的期望并不是越獄逃避自己應有的罪責;相反他僅僅只是為了爭取屬于他的自由和夢想。他以前以為能夠用一種更光明正大的方式得到他的自由光明磊落地走出肖申克的四壁高墻,而且因為這樣的期望而變得瘋狂躁動,而當這種渴望被諾頓徹底地槍殺了之后,他唯一的選取似乎只有這種極端的方式了。
【關鍵詞:救贖】
能夠說,安迪的成功出逃成了整個肖申克的救贖。從他的第一次為了所有參加戶外勞動的獄友們爭取一瓶冰凍的啤酒,從他利用自己的特長獲得了獄警的信任之后用監(jiān)獄的廣播室給所有的人們播放意大利音樂,從他每周一封信去為整個監(jiān)獄爭取幾本圖書館退化的舊書,從他把一間破爛的小房間改造成一個碩大的圖書館,從他開始幫忙一些刑期較短的囚犯們學習并獲得學歷以便他們出獄后的改造……所有的這一切都帶給他們一種救贖的感知。
而這一切,歸屬于期望。因為安迪對未來抱著不滅的期望,于是他開始散播期望,開始救贖大眾。每一個在肖申克里的人都是清白的,因為他們都被律師騙了。這樣的自欺欺人的思想帶給他們一種圣潔的光芒。就算他們真的是罪有應得,但是這個世界是否還就應給他們一點期望呢。救贖的寓意在于,安迪的存在凈化了他們的靈魂和思想。
這部電影以前被定義為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然而在我看來,大仲馬也許并不比史蒂芬·金或弗蘭克·達拉邦特偉大多少。畢竟《基督山伯爵》僅僅只是一個稍顯復雜的復仇故事,而《肖申克的救贖》更多的是在于救贖。
我不明白多少人能在蒙受了不白之冤并被判兩次終身監(jiān)禁之后還能如安迪那樣平靜,那樣思索并且那樣有所作為。至少我們總會憤憤不平,總會想著如何去復仇,如何向那些讓我們身陷囹圄的人們討回公道。在安迪身上,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寬恕的光,一種包容和逆來順受。寬恕吧;千絲萬縷,都寬恕了吧。
把期望隱藏在心里深處,在贖去自己心靈的罪責時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與其把時間花在如何消磨光陰上,不如把這些時間都運用到自己就應去做的最本份的事情上。救贖,僅僅只會為了那些已經準備好了的靈魂。
瑞德也許是整個肖申克監(jiān)獄里獲益最大的一個。因為安迪在通往一條自我救贖的路上,帶著瑞德一齊通往了他最美的那個夢境。電影最后的那個擁抱給了我莫大的安慰,至少,在救贖了之后,我們能夠看到提被實現了的期望和自由。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只賴于一個人自我的選取和努力。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六):
一年前的這天剛成人的我在日志里把安迪沖出下水道站在河溝里享受雨水帶來的自由的海報作為結尾,以此來象征新的開始。一年之后再看這張海報這部電影有了更多的體會,這部電影不明白看了多少遍,不變的是對經典的敬佩。如果說有部電影能讓人百看不厭的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永恒的經典。它教會人要有期望地活著。
從1947年到1966年,安迪在肖申克監(jiān)獄待了19年。這19年里,安迪從恐懼,到適應,甚至天真的對那里產生了幻想,直到湯姆被殺,安迪清醒過來。但自始至終,安迪對自由的渴望從未改變,一向支撐下去的便是內心的期望。安迪剛進監(jiān)獄就像一個不可理喻另類,他去做很多人不敢想的事:跟看守長哈德利要啤酒、向參議員申請資金圖書擴建圖書館、不惜以禁閉一周的代價放《費加羅的婚禮》,當然還有越獄般的救贖。其實安迪一向在傳達一種信號,我們跟外界的人一樣,我們也有權利,我們應當享受這些。而這些想法,是每一個被“體制化”的人所無法想象的,安迪此時猶如上帝,救贖了這些人的靈魂,就像廣場上響起的莫扎特,“我想那是如此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美的讓你心痛……那聲音飛翔,比在這個灰暗地方的任何一個人夢想都要高遠……在那一刻,每個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結合安迪瑞德他們修完屋頂在上面喝啤酒的場景,沒人會認為這是監(jiān)獄,“感覺就像修自己家屋頂,自己就是造物主”,這是安迪第一次讓他們感受自由。因此剛才說安迪猶如上帝,倒不如說安迪帶給他們自由的期望。這世界根本沒有上帝,自由才是每個人應有的信仰,別無此他。
剛進監(jiān)獄之時典獄長諾頓要每個人“把精神交給上帝”,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精神交出去的時候,那便失去了靈魂,禁錮的不再是身體,而是心,“體制化”的布魯斯便是這樣。就像瑞德說的,肖申克監(jiān)獄是布魯斯唯一認識的地方,在這兒他是個重要的人,是個有教養(yǎng)的人;在外面布魯斯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個假釋出來的囚犯,每個人都能夠教訓他。布魯斯只是走出了肖申克監(jiān)獄,殊不知他的心靈早在五十年中被宣判了無期徒刑。就像那個胖子,因為不適應肖申克監(jiān)獄,第一天便被打死;布魯斯假釋之后不適應內心的監(jiān)獄,結果也只有死亡。適者生存雖然是生存之道,但人的思想是必須要自由的,行為能夠被迫原始化,但精神務必要走出身體,這是適者生存的真正含義。
與布魯斯截然相反的當然就是安迪。安迪明白自己本不屬于那里,因此他無時無刻不向往自由,甚至能夠說安迪這二十年來從未被關進來過,這也就不難理解安迪在肖申克監(jiān)獄中的所作所為,確實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就像一潭死水里沖進來一條金槍魚,安迪一點點的改變肖申克,從一開始的改造圖書館和《費加的羅婚禮》,潛移默化地影響里面的人,到最后把看守長和典獄長全部搞下去,肖申克被安迪的期望徹底改變,前者是堅信,后者則是必然,期望在人的身上釋放出不可思議的威力。
最復雜的當屬瑞德,他在那里度過了40年,一方面頭腦清楚的明白“體制化”,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被迫理解這一現實。“開始,你痛恨這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地生活在其中,時間久了你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被體制化了。”可見體制化是個多么可怕的東西,它會慢慢蠶食你的意志力,無論你多么清楚其中的道理,但你卻無能為力,越掙扎就越沒有力氣,就像落水者,陸地就在眼前但卻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眼睜睜地沉下去。直到遇見安迪。力氣是能夠再生的,這需要心底的信念,要有期望來做支撐,是安迪帶給了瑞德埋在橡膠樹下的期望,口琴讓瑞德相信安迪有這個潛力。瑞德也理解了安迪那句話的含義——“要么忙著活,要么忙著死”。在生死之間徘徊的瑞德,選取了前者,務必要活著,是真正的活著,而不是一個只會動的軀體。
兩次假釋都失敗的瑞德在第三次說出了心里話:社會?對我來說那是用來掩飾的詞,政客用的詞語。改過?只是個狗屁的字眼。此時能不能出去對瑞德來說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他看透了這一切,他也明白高墻關住的只是身體,靈魂由自己來控制,無論哪里都是生活。瑞德又一次證明,只要向往自由,便能夠得到自由,假釋透過了。這一切絕不是偶然,一個人的思想是方向,如果心懷期望,任何事物都阻止不了自由的腳步,不管是被拒了幾次還是那五百碼的臭水溝;但心如果死了,生活也就結束了。
看到安迪逃出肖申克在雨中沐浴自由,你可曾感覺到了期望和自由的瘋狂?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